广东省大湾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1页
广东省大湾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2页
广东省大湾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3页
广东省大湾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4页
广东省大湾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湾区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书写(6分)1.本题根据答题卡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力求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6分)二、现代文阅读(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非遗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生命之源、先验规定,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心理性格、价值取向。离开非遗“活化石”所培育铸造的文化血脉,中国式现代化将丧失其文化自觉的主体,失去其独特的中国特色。但面对近代中国百年辛酸磨难造成的对传统文化的卑视和破坏,消费文化、娱乐文化、时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不容乐观。为了适应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非遗的保护和发展也应与时俱进,跟上世界潮流。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因此,我们要追赶时代之潮,把握时代之局,顺应历史之变,利用现代化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非遗成果,鉴赏和品评人类一切非遗价值,以全面完整地保护传承、创新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传承和传播,新的传承传播方式是非遗顺利发展的保障,农耕时代“师徒相继,口传心授”的自然传承制度,确保非遗在某一地域得到延续,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但是,在国家对传承人的保障制度还未完善的情况下,传承人需要面对经济收入少,社会地位低等多方面实际困难,相比较以前的。“无人愿教”,现在“无人愿学”正成为传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网络悄然引发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革命。以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相结合传递数据的新媒体的发展,使得非遗在保存、展示、传播等方面有了全新的媒介。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让传播者受众、专家学者实时在线表演、示范、欣赏、交流,获得视、听、触、动等多方位的体验和享受,加强受众对非遗的参与感,增强受众对非遗的兴趣,使非遗得到广泛传播的机会。非遗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蕴含丰富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旅游价值。非遗旅游开发是实现这些价值的重要手段。旅游开发创新了非遗的保护方式,营造了非遗生存和繁衍的土壤,培育了更多的受众,同时,还创造了地方就业,促进了地方济发展,增加了非遗从业者的收入,为非遗保护提供了资金保障。所有这些消费方式为非遗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空前的发展良机。非遗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文化消费市汤满足当代人的文化需要和精神需要,从而获得反哺和新的生命力,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人类社会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创新。非遗的保护就需要以创新思维对非遗项目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在坚守非遗文化基因基础上树立非遗的内容、形式、表达、制作、产品等各方面为现代社会、生产服务的思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借金凤凰招商引资,积极跨界转型,把非遗作为文化元素,推动非遗保护与相关产业跨界互动、融合发展,如“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民宿”“非遗+会展”,让非遗走向现代生活,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非遗是流动的,发展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它会主动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所以要活态性地保护它,而不是静态性地圈养它,使它在现代化进程中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活力。(摘编自周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离开“活化石”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式现代化也将丧失文化自觉的主体,失去其中国特色。B.为了我国非遗的保护和发展也能与时俱进,我们应尽快跟上世界潮流,适应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C.国家传承人保障制度是农耕时代非遗自然传承制度的现代发展,或可改变非遗“无人愿学”的现状。D.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核心目标,是借“非遗+”跨界转型方式开发其丰富的科学、历史、文化等价值。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以概念阐释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科学全面的定性,为后文相关讨论的深入提供了充足的认知基础。B.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论证我国非遗保护和发展中与时俱进地吸收和借鉴世界潮流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C.讨论新传承传播方式对非遗发展的保障时,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手法,凸显数字化、多媒体等在非遗传播中的正向作用。D.文中把非遗比作“金风凰”,既凸显了其为现代社会、生产服务的思想,也突出了非遗自身蕴藏的宝贵文化基因属性。4.请概括并简析文章的行文思路。(4分)三、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5~7题。宁静悠长的下午时光李娟每一天都有一场缓慢无边的下午时光,于是这样的每一天都漫长得似乎经历了好几个白天,这样的一天里似乎都能做完好几天的事情。每一天,一过了中午,连时间也恍恍惚惚地迟顿下来了,连时间也同我们一起躺倒,进入了睡眠之中。一过了中午,时间哗地大大敞开,时间内部的精确刻度拉伸、变形。时间不清晰了,我们的意识也不清晰了。我们躺倒在花毡上,梦见紧贴着脸庞的那朵绣花……梦见很久以前它是怎样在一双手的抚摸下,一针一线地缓慢绽放……在梦中随着那针脚无边无际走了很远很远。睡啊睡啊,感觉到睡过了很多年很多年,但终于醒来时,看到毡房里的八个大星星的位置较之睡前只偏移了一点点。于是困意的潮水又漫过头顶,翻个身继续。每天的下午时光都容纳着漫长的睡眠,因此每一天的下午时光都如洪水泛滥,四面漫延。我们每天下午睡醒一觉后,会在毡房里八个明亮的大星星中间翻翻照片,互相摆弄头发,唱唱歌,提起很多很多往事。没有客人,山谷中的小路深深地静止着。牛羊还在几座山外欣喜地吃草。马儿好几天没回家了,越走越远,但又惦记着家里鲜美的盐粒,此刻正犹豫着要不要回一趟家。上午脱脂的牛奶中午就分离出干酪素颗粒了,装满潮湿的干酪素的布口袋挂在草地中央的木头架子上。在它完全沥干水分形成结结实实的一整块之前,我们都无事可做。一些独自睡醒的时刻,我悄悄起身推门出去,坐在门口面对整个空荡荡的山谷。门口草丛寂静。但蹲在那儿看久了,会发现那寂静的草丛其实是热闹的森林。小虫子们你来我往,忙忙碌碌,彼此间连打个招呼的工夫都没有。我蹲在那儿瞅了半天,看着它们在家门口的空地上跋山涉水,迂回辗转,兜了一圈又一圈,绕了足足七八米的弯路,才总算将食物拖进一米外自己的洞口里。看来个子矮了是没法做到高瞻远瞩的,再聪明也没办法。看着看着,就有些迷糊了,一屁股坐在草地上躺了下去。本来只想在阳光下晒一晒肚子的,谁知一躺倒,睡意像满满的一盆水当头泼了下来,浑身透湿。于是眼睛一闭,顺势舒舒服服陷进睡眠的大沙发里了。在草地上睡着,也不知挡住了多少小虫子回家的路,不知有多少迷路的小家伙在我身体上四处流浪。还有些睡醒后的时光,我忍不住一个人走进东面那个狭窄的溪谷里。一路上会分别经过幽密的落叶松林,明亮耀眼的白桦林,然后是尽头的杨树林。杨树光洁的树干上睁满了大大的美丽的眼睛。林木深深,林间小径沿着溪流缓缓向高处延伸,并不时地左右倾斜。路面上满是牲畜打滑的蹄印。这是暮归的牲畜走出的路,一路上只有牛羊欣赏着这里的美景。有一株掌状叶片的植物,簇拥在水边潮湿的沼泽里。叶子又大又美,色泽浅淡娇嫩,团团裹围着中间一支抽出的箭杆。寒温带的北方山地森林植被里,多是细碎深绿的叶片。当这种妖娆温柔的植物突然出现在眼前,感觉说不出的古怪。像是因为我的突然出现而躲闪不及的精灵就地幻化的形象。穿过整条溪谷,却只看到这么一株,再也没有第二株了。不知是怎样一粒神奇的种子被遗忘到了这里。溪谷中潮湿阴暗,沿泽遍布。唯一的那一小片桦树林却干爽明亮。林间空地上堆积着又厚又软的陈年落叶,纯然一色,锦光灿灿。与周遭广阔的蓝绿色深暗丛林相比,桦树林是轻盈温暖的。杨树林则整齐青翠,像一群孪生少女骄傲地站在一起。杨树林也不大,但林间没有一棵杂树。地上也铺满了厚厚的落叶,甚至不生一株杂草。使得这方天地在整个世界中干干净净剥裂开来,连外面世界的一丝微风也没法吹进来似的。山谷虽然幽密,却并不深远,不一会儿就走到头了,尽头的溪水边横着一大块平平坦坦的石头。石头后是一小段急陡的上坡路,爬到高处,便会出现在另一个世界,面对一大片高敞明亮的坡地。在天气晴暖的日子里,我每次走到这里都会躺在石头上小睡一觉。当然也没法深睡,只是静静躺在那里,闭着眼睛倾听远远近近的各种声响,然后渐渐有所遗忘地进入恍惚破碎的梦境之中。然而哪怕已经进入了梦中,仍能感觉到自己正躺在那块山谷尽头的石头上。那时巨大深重的风正从高处经过森林,它仔细地辨认着森林里的每一棵树和树上的每一只鸟巢。总是想象着斯马胡力独自在外放羊的情景……他赶着羊群翻过一座座大山,重重美景让人疲惫,寂寞也让人心生倦意。于是他系了马,躺倒在森林边的大石头上睡过去了,羊越走越远,他的睡眠却越陷越深。哎,睡吧,心里还能有什么挂碍呢?况且什么样的力量都不能像寂静那样,让人轻易地就完全停止下来。(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午后的梦中,作者说随着绣花针脚走了很远,其实是梦见了与绣花人交往的很多时光。B.午睡醒来后,翻照片、摆弄头发、唱歌、回忆往事等细节,展示出作者日常的无所事事。C.作者观看虫子们忙碌、迂回辗转地绕路把食物带回洞口,映射了普通人们的一种庸常状态。D.作者想象斯马胡力在森林边石头上睡觉的情景,更大范围写出牧民沉浸自然的和谐生命状态。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恍恍惚惚地迟顿下来”“也同我们一起躺倒”,运用拟人手法,灵动地写出作者下午时光的宁静悠长。B.“困意的潮水”“时光都如洪水泛滥”两处比喻修辞,把下午时光的漫延与作者恣意酣眠巧妙融合。C.溪谷中那一株像是躲闪不及的精灵就地幻化的掌状叶片植物,激发了作者心底说不出的古怪情绪。D.躺在溪水尽头平坦石头上的小睡描写,既与前文午后的睡眠呼应,又自然而引出对斯马胡力的想象。7.文章以“宁静悠长的下午时光”为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予以表现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四、名著阅读(共3分)8.下列各项中,对名著内容或解读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乡土中国》“文字下乡”这一节中,费孝通认为: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的孩子,和教授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的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一个人的认知与环境有关,乡下人的智力未必比不上城里人。B.在《乡土中国》“家族”这一节中,费孝通提出了“小家族”这个名词。他认为: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结构原则、数量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于家庭,因为亲属的结构的基础是亲子关系。C.《边城》中,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大老天保豪放豁达,不拘小节。二老傩送外表俊美,唱得一手好山歌。兄弟俩同时爱上了翠翠,分别用“走车路”和“走马路”的方式向翠翠表达情意,而翠翠明显更钟情于二老傩送。D.《边城》以湘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为背景,描写了茶峒的青山绿水、古老的吊脚楼、神秘的白塔、清澈的溪流等景象,讲述了翠翠与傩送之间纯真而又让人遗憾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湘西文化的赞美和对纯美人性的向往。五、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游灵岩记姚鼐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余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岩尻①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日“政和”云。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簏,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注]①岩尻:山岩的末端。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B.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C.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D.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或句子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中的“以”与《师说》中的“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意义不同。B.“地有尺寸平者”,此句为特殊句式,与《赤壁赋》中“凌万顷之茫然”的句式是一致的。C.“以居佛像”,居,放置,引申为供奉,与《登泰山记》中“半山居雾若带然”中“居”意思不同。D.颓废,情绪消沉,精神萎靡。文中“其后颓废至尽”中的“颓废”亦是此义。1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思路清晰,并不以游览时间为序,而是以灵岩寺为中心,先写寺庙环境、景色等,再交代浏览经过及寺院与朗公谷的关系,最后交代写信给朱子颍。B.本文通过“积雪”“初日”“寒光”等意象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游人的特殊感受,意境清冷孤寂,与《登泰山记》泰山“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雪景意境相似。C.本文语言极显文雅和精炼。如“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想象群山竞相奔驰如移动的军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灵岩的奇崛。D.本文注重学问和考据。如文章二三段有对灵岩一带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予以考证,充实了文章的内容,表现了作者渊博的学识。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2)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3)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3.作者此次游灵岩,字里行间透露出两处遗憾。请依据内容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1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小题。白菊许棠①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②。香飘风外别,影到月中疑。发在林凋后,繁当露冷时。人间稀有此,自古乃无诗。[注]①许棠:唐咸通十二年(871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②落帽期:九月九日重阳。(1)请把“发在林凋后,繁当露冷时”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也借“菊花”来表达情感,但跟本诗借菊传达的情感不同,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成分。(8分)(1),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2)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登高》)(3),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4)春江花朝秋月夜,。(白居易《琵琶行》)(5),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闻道有先后,。(韩愈《师说》)(7)《古文观止》对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做了这样的点评:“知终无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风之中。”据此推断,它点评的句子是“,”。六、语言文字运用(20分)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随着中国和希腊联合举办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召开,既有助于在公众面前揭开古典学的“神秘面纱”,也有助于各国古典学者走出“象牙塔”。B.2024年巴黎奥运会会徽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对传统的创新和继承,也创造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符号。C.记者调查发现,部分传统车企4S门店关门停业,主要受到新能源车冲击、价格战以及经营效益不佳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造成的。D.合肥仪表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以其高品质的建筑设施和舒适的人居环境,打破了人们对回迁安置房的传统印象,成为安置房界的“网红”。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11分)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带着股()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渺。无云的天气中,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它们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