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中国地理第三部分中国地理专题18我国的自然资源考点过关练 2第一部分自然资源概况和土地资源 2►考点01自然资源概况 2►考点02土地资源 6第二部分水资源和海洋资源 10►考点01水资源 10►考点02海洋资源 10重难创新练 10真题实战练 10考点过关练第一部分自然资源概况和土地资源►考点01自然资源概况绿色电力是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将可再生的能源转化成电能。这种方式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属于绿色电力的是(
)A.煤炭发电 B.石油发电 C.风力发电 D.核能发电2.开发利用绿色电力的主要优点有(
)①清洁无污染②投资成本低③总能量巨大、可再生④受自然条件影响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1.C2.C【解析】1.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在燃烧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等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不符合绿色电力的定义,A错误。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也会产生较多的污染物,对环境有较大负面影响,不属于绿色电力,B错误。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利用风力发电设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符合绿色电力利用可再生能源且环保的特点,属于绿色电力,C正确。虽然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但核能发电存在核废料处理等问题,核废料具有放射性,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且长期的危害,从严格意义上不完全符合绿色电力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对环境有害排放物的标准,不属于绿色电力,D错误。故选C。2.绿色电力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对环境友好,清洁无污染,①正确。实际上,绿色电力的开发往往需要建设特定的发电设备,如风力发电的风机、太阳能发电的光伏板等,前期投资成本较高,例如建设风电场需要购置大量风机设备、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巨大,②错误。绿色电力所利用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能量来源广泛且总量巨大,并且这些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符合绿色电力的特点,③正确。绿色电力依赖的可再生能源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例如风力发电依赖风力资源,若风力不稳定或风力较小,发电量就会受到影响;太阳能发电依赖光照,夜晚或阴雨天发电量会大幅减少,④错误。故选C。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读我国自然资源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自然资源土地矿产耕地水资源森林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位次33465我国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1/21/22/51/41/33.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4.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较少 B.我国人口数量较多C.我国人口东部多西部少 D.我国可再生资源少5.能体现“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做法是(
)①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②提高石油等化石原料的利用效率③加强宣传,减少水污染和水浪费④禁用煤炭取暖,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3.D4.B5.A【解析】3.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符合题意;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B正确,AD错误;人均占有量多少与人口总量有关,与人口分布无关,C错误。故选B。5.能体现“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做法有:退耕还林还草,因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提高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宣传,减少水污染和水浪费等,①②③正确。禁用煤炭做法过于绝对,不利于经济发展,④错误。故选A。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西电东送”提供充足的电力。下图示意我国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及规划的输电通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我国清洁能源基地(
)A.遍布全国各省区 B.集中在东部沿海C.在新疆的面积最大 D.内蒙古以水能为主7.我国能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得益于(
)①清洁能源易开发,生产成本低②清洁能源均可再生,用之不竭③清洁能源的开发技术不断创新发展④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清洁能源种类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我国实施“西电东送”的重要意义是(
)A.缓解西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B.带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C.推动东部地区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D.将东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答案】6.C7.D8.B【解析】6.读图可知,我国许多省份并无清洁能源基地分布,A错误;东部沿海地区分布较少,B错误;新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面积最大,C正确;内蒙古降水少且靠近冬季风源地,以太阳能、风能为主,D错误。故选C。7.清洁能源的开发技术不断创新发展,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清洁能源种类多,所以我国能大力开发清洁能源,③④正确,D正确;部分清洁能源开发难度大,许多关键技术尚不成熟或处于研发初级阶段,例如,风电和光伏发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波动性,这对电网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①错误;并不是所有清洁能源都可再生,例如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但不可再生,②错误,ABC错误。故选D。8.我国实施“西电东送”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带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B正确,AD错误;“西电东送”不会推断东部地区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C错误。故选B。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图为2012年和2022年中国发电装机量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9.2022年中国发电装机量最大的发电能源来自于(
)A.化石燃料 B.水 C.风 D.太阳光10.十年间,中国发电装机占比持续增长的有(
)A.火电水电 B.火电太阳能发电 C.核电水电 D.风电太阳能发电11.我国能源结构的变化,有利于(
)A.促进国际经济协调,加强经济联系 B.减少粮食进口种类,保障粮食安全C.增加化石燃料进口,大量储备石油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答案】9.A10.D11.D【解析】9.读图可知,2022年中国发电装机量构成中火电占比最大,达52%,发电能源主要来自化石能源,A正确;水电占比16%、风电占比14%、太阳能发电占比16%,均少于火电,排除BCD。故选A。10.读图可知,十年间,火电由72%降至52%、水电由22%降至16%、太阳能发电由0.003%增至16%、核电由1%增至2%、风电由5%增至14%。结合选项可知,持续增长的是太阳能发电、风电和核电,D正确,排除ABC。故选D。11.由上题分析可知,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方向变化,增加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占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因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D正确;促进国际经济协调加强经济联系、减少粮食进口种类和粮食安全与能源结构的变化并无直接关系,AB错误;能源结构变化是要减少化石燃料使用,而不是增加化石燃料进口,C错误。故选D。►考点02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空间。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耕地所占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 B.北方耕地多,以水田为主C.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D.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2.土地是立国之本,针对上图所示的土地国情,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A.引导我国部分人口迁出国外 B.大量开垦耕地,扩大耕地面积C.大力围湖填海造田 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答案】1.A2.D【解析】1.读图分析,耕地所占比重是12.68%,难以利用土地为15.7%,我国耕地所占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A正确;北方耕地多于南方,以旱地为主,B错误;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C错误;土地资源类型齐全,D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2.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D正确;人口迁出国外会导致劳动力减少,不利于经济发展,A错误;大量开垦耕地,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导致生态破坏,B错误;大力围湖填海造田,会降低湖泊的调蓄能力,加剧洪涝灾害,C错误;综上,ABC错误,故选D。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活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希望全社会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读图1~2,完成下列小题。3.图中序号与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A.①—旱地 B.②—草地 C.③—林地 D.④—水田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充足B.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①和②资源所占比重最大C.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地区D.④适合发展畜牧业【答案】3.C4.D【解析】3.由图可知,①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A错误;②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B错误;③是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C正确;④是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D错误。故选C。4.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人均土地资源少,A错误;我国山区面积广布,平原面积小,①水田和②旱地占比小,B错误;③是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C错误;④为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D正确。故选D。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南北方地区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A.甲—水田 B.乙—林地 C.丙—草地 D.丁—旱地6.下列关于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源分布均匀,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 B.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C.北方土资源分布均匀,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D.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7.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
)A.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B.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治理水土流失、营造防护林【答案】5.A6.D7.C【解析】5.由图可知,图中甲为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A正确;乙是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B错误;丙小兴安岭,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C错误;丁是内蒙古、新疆及西藏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D错误;故选A。6.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地少水多,北方地区地多水少,水土资源分配不均匀,D正确;ABC错误。故选D。7.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C正确;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治理水土流失、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是我国土地资源保护措施,不是基本国策,ABD错误;故选C。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中国土地日。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8.端午节期间,某地童谣唱道:“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童谣中描述了哪种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生产的情境(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9.下列漫画能体现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是(
)A. B.C. D.【答案】8.B9.D【解析】8.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诗句描写的是端午节时候,家家煮粽子,门上插艾叶,插桃枝驱邪,田野里小麦成熟的景象,此时成熟的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作物,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B正确;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排除A;林地和草地不生产农作物,排除CD。故选B。9.图中A为乱占耕地;B为超载放牧;C为过度砍伐;D为建设自然保护区,能体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故选D。第二部分水资源和海洋资源►考点01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应对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北京位于(
)A.少水带 B.过渡带 C.多水带 D.丰水带2.河流径流量可以表示水资源状况,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反映我国(
)A.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B.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C.水资源总量少而人均占有量丰富 D.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少3.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推广节水器具,提高节水意识 B.使用工业污水浇灌农田,一水多用C.农业上大水漫灌,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 D.多使用洗涤剂,保证物品清洁【答案】1.B2.A3.A【解析】1.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不均衡性,根据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依次划分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和缺水带。北京地处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南方较为短缺,位于过渡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2.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6位,这表明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然而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说明人均占有量少。所以综合起来反映了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的特点,A正确,BCD错误。故选A。3.通过推广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节水水龙头等,可以直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能从根本上改变用水习惯,长期促进节水,A正确。工业污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污染物等,用其浇灌农田会污染土壤和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B错误。大水漫灌方式水资源利用率低,会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C错误。多使用洗涤剂会增加污水排放,并且部分洗涤剂含有磷等元素,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水资源保护和绿色发展,D错误。故选A。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季节变化小,时间分配均匀 B.夏秋多,冬春少南丰北缺C.冬春多,夏秋少东多西少 D.年际变化小,空间分布均匀5.缓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A.开发地下水、海水淡化、开发利用冰川 B.严格控制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C.兴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答案】4.B5.C【解析】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与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呈正相关,特点是时空分配不均匀,时间上是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空间上是东南多,西北少,南丰北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修建的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4年6月12日15:20,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京市调水量达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我国的水资源(
)A.总量多,人均丰富 B.地区分布不均C.主要是河流水和海水 D.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7.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河道调水 B.西线路线短,工程难度小C.中线引长江干流水补给京津两地 D.彻底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答案】6.B7.A【解析】6.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不足,A错误;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B正确;我国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和湖泊水,C错误;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D错误。故选B。7.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借助京杭运河河道调水,A正确;西线路线短,工程难度大,B错误;中线引长江支流汉江的水补给京津两地,C错误;南水北调工程只是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并未彻底解决,D错误。故选A。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8.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A.土地资源紧张 B.生物种类减少 C.水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枯竭9.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②跨流域调水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8.C9.B【解析】8.全球淡水资源紧张,从图中可知,图上太阳炙烤着龟裂的大地,人们把杯子放在眼睛下面接泪水,充分说明水资源短缺问题,C正确。图中没有揭示土地资源紧张、生物种类减少、矿产资源枯竭等问题,ABD错误。故选C。9.水资源的短缺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②跨流域调水,缓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状况、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②③正确。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跟水资源短缺无关,①④错误。故选B。►考点02海洋资源“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每个海洋牧场配备一个现代化平台,平台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读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海洋牧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2.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优势是(
)A.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B.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C.热带范围广,光热丰富,热带鱼类多样D.海域面积辽阔,南北跨纬度广,适合多种鱼类生长繁殖3.我国建设海洋牧场的主要意义是(
)A.拓宽海洋运输空间 B.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C.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D.开采海底矿产资源【答案】1.B2.D3.C【解析】1.根据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可知,渤海有1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黄海有46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东海有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南海有1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因此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黄海。B正确,ACD错误。故选B。2.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这主要强调的是贸易方面,与发展海洋牧场本身所需的适合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优势无关,A错误;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B错误;我国热带范围相对较小,且表述过于片面,只强调热带鱼类,忽略了温带等其他海域鱼类,C错误;我国海域面积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不同纬度海域的水温、盐度等条件不同,能为多种鱼类提供适宜的生长繁殖环境,D正确。故选D。3.海洋牧场主要是对海洋生物进行养殖,并非拓宽海洋运输空间,与运输功能无关,A错误;海洋牧场主要提供的是海洋渔业产品,并非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中粮食(如谷物等)的主要途径,B错误;海洋牧场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能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减少过度捕捞等破坏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行为,从而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C正确;海洋牧场重点是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殖利用,并非开采海底矿产资源,D错误。故选C。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应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完成下面小题。4.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下列属于海洋资源的是(
)①海水晒盐
②滨海矿砂
③沿海农田
④海底油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做法正确的是(
)A.季节性休渔 B.开垦红树林 C.填海造陆建楼 D.污水直接排海【答案】4.B5.A【解析】4.我国辽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能资源、海底油气资源、航运资源、空间资源和景观资源等。海水晒盐、滨海矿砂、海底油气属于海洋资源,①②④正确,沿海农田不属于海洋资源,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5.要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设置休渔期,A正确;开垦红树林、填海造陆建楼、污水直接排海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海洋污染,BCD错误。故选A。2019年9月22日,科学家首次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海底的“可燃冰”(属于天然气水合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南海海域鱼类资源丰富,有着我国两大渔场,其中广西靠近的渔场是(
)A.黄渤海渔场 B.舟山渔场C.南海沿岸渔场 D.北部湾渔场7.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资源 B.该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不需要再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D.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会提高【答案】6.D7.D【解析】6.我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大陆架渔场几乎占世界已开发的大陆架渔场面积的1/4。结合所学地图知识,黄渤海渔场位于北方,A错误;舟山渔场位于东海,是我国最大的渔场,B错误;广西靠近的渔场是北部湾渔场,不是南海沿岸渔场,C错误,D正确。故选D。7.可燃冰属于“天然气”资源,用完了就没有了,属于非可再生能源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要谨慎开发,综合利用,A、B错误;与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并不矛盾,有利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C错误;可燃冰的开发和使用将会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比例,D正确。故选D。2023年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我国海洋污染物主要来自(
)A.海上石油开采 B.海上石油运输C.陆地农业生产 D.陆地工业和城市排放9.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量砍伐红树林 B.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入海C.大规模填海造陆 D.禁止在休渔期捕鱼【答案】8.D9.D【解析】8.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中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每年仅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排入海洋的污水就多达上百亿吨,故选D。9.目前我国海洋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城市污水可直接排入、随意大规模填海造陆、过度捕捞都会加剧海洋污染,C错误;因此要禁止在休渔期捕鱼,合理发展近海养殖业,D正确;大量砍伐红树林,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危害,A错误。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入海会污染海洋,B错误,故选D。重难创新练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的耕地资源国情是A.比重较大,后备耕地充足 B.比重较大,后备耕地不足C.比重较小,后备耕地充足 D.比重较小,后备耕地不足2.根据土地资源国情,我国确定的基本国策是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B.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C.确保15亿亩基本农田落地有户D.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答案】1.D2.A【解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占的比重最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占的比重最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2.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质量下降。所以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依据题意,故选A。下图是表现“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四幅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甲—耕地污染 B.乙—弃耕增多 C.丙—耕地退化 D.丁—乱占耕地4.针对漫画乙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B.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C.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答案】3.A4.B【解析】3.由图可知,甲图反映的是不当排放造成的土地污染,A对应正确;乙图反映的是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B对应错误;丙图反映的是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造成的弃耕土地增多,C对应错误;丁图反映的是土地利用不当造成的耕地退化,D对应错误。故选A。4.漫画乙反映的是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所以应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防止乱占耕地的情况出现,B采用的对策正确;“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都不能改变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大量耕地的现象,ACD采用的对策不正确。故选B。2024年1月30日,备受瞩目的大湾区“超级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西起西江干流,东至深圳,并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全线采用深埋管道输水方式。下图为供水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关于该调水工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工程自珠江三角洲西部向东部调水B.东部地区,城市多(人口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C.东部地区降水比西部地区少D.该调水工程缓解该地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6.该工程输水采用管道“深埋”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水分蒸发 B.降低建设难度 C.保障水量供应 D.减少土地占用【答案】5.C6.D【解析】5.该调水工程从珠江三角洲西部的西江调往位于东部的东江,因为东江流域人口密集,经济更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AB正确。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东多西少,故珠江三角洲地区东部地区降水比西部地区多,C错误。针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修建调水工程,所以该调水工程缓解该地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D正确。综上,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该调水工程采用管道运输是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但这不是把深埋管道的最主要目的,A错误。调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把管道深埋会加大建设难度,B错误。调水工程中把管道建在地上或者浅埋管道运输一样能够保障水量供应,与深埋管道无关,C错误。珠三角东部经济发达,寸土寸金,深埋管道输水可以少占用土地,节约耕地,D正确。综上,ABC错误,D正确。故选D。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南水北调工程沟通的四大流域是(
)A.长江、黄河、海河、辽河 B.长江、淮河、海河、滦河C.长江、珠江、金沙江、黄河 D.长江、淮河、黄河、海河8.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的(
)①空间分布不均②季节分配不均③南多北少④年际变化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华北地区比西北缺水更为严重的原因是(
)A.河川径流量小 B.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水资源消耗量大 D.缺少水库拦截,水资源流失量大10.为发挥南水北调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还要做到的是(
)①减少水污染②不断增加调水量③节约用水④限制农业用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7.D8.A9.C10.A【解析】7.南水北调工程沟通的四大流域是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没有沟通辽河、滦河、珠江、ABC错误。故选D。8.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影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南多,西北内陆少,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入晋、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南水北调工程是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地区,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即东、中、西三条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华北平原,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①③正确;南水北调不能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的问题,②④错误。故选A。9.华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再加上人口稠密,工农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使得华北地区降水量虽然比西北内陆多,但却比西北内陆地区缺水严重,C正确。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河川径流量大,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水库更多,ABD错误。故选C。10.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为发挥南水北调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还要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合理用水、减少水污染等,①③正确。不断增加调水量会导致南方水资源不足,限制农业用水不利于农业的发展,②④错误。故选A。真题实战练一、单选题(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露天矿排土场是露天矿山采矿过程中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其普遍存在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扬尘大等问题。2023年12月25日,全国最大露天矿排土场光伏项目一期并网发电。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既能提供电能又能逐步改善排土场的生态环境。下图示意露天矿排土场光伏项目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该项目发电量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 B.光照 C.地形 D.热量2.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可以(
)A.减少扬尘发生的频率 B.增加地表水分的蒸发C.减少矿山开采的面积 D.改善矿产资源的品质3.该项目体现的观点是(
)A.工业排弃物实现循环利用 B.非可再生资源应当珍惜和节约C.新能源可以替代传统能源 D.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答案】1.B2.A3.D【解析】1.由材料可知,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的是太阳能:太阳能辐射强,发电量大,太阳辐射较弱,发电量小。所以影响该项目发电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B正确,排除ACD。故选B。2.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可以降低风速,也可以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进而减少扬尘发生的频率,A正确;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可以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B错误;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不能减少矿山开采的面积,C错误;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不能改善矿产资源的品质,D错误。故选A。3.排土场光伏项目体现的观点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D正确;工业排弃物实现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并且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都应当珍惜和节约,B错误;新能源在短期并不可以替代传统能源,C错误。故选D。4.(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列行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绿色出行 B.“光盘”行动 C.垃圾分类回收 D.过度消费【答案】D【解析】绿色出行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A不符合题意;“光盘”行动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B不符合题意;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C不符合题意;过度消费导致资源浪费,产生大量废弃物,不利于可持续发展,D符合题意,该题选D。5.(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是(
)A.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B.增加了西部的财政收入C.增加了东部地区的就业机会 D.优化了西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答案】A【解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是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A正确;增加了西部的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是对西部地区带来的优势,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BCD错误;故选A。6.(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不符合大力推进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电子垃圾直接丢弃到垃圾站 B.倡导“光盘行动”C.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D.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答案】A【解析】电子垃圾直接丢弃到垃圾站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大力推进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A符合题意;倡导“光盘行动”、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有利于推进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4·河北·中考真题)2024年5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万亩沙漠温室内,科研人员在水稻试验区采用垂直立体无土栽培方式,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建设沙漠温室利用的土地属于(
)A.居住用地 B.工矿用地 C.牧草地 D.难利用土地8.发展沙漠温室农业,塔里木盆地的突出自然优势有(
)①光热充足②降水丰沛③土壤肥沃④土地面积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在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资金 B.交通 C.技术 D.市场【答案】7.D8.B9.C【解析】7.读材料可知,沙漠温室建设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内,以沙漠为主,属于难以利用的土地,D符合,排除ABC;故选D。8.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光热充足,加上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土地面积大,适合发展沙漠温室农业,B符合,排除ACD;故选B。9.读材料可知,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得益于科研人员的细心研发,因此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技术,C符合,排除ABD;故选C。(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风吹麦浪穗飘香,遍地金黄收割忙”。2024年5月末华北平原夏麦丰产丰收,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华北平原易发生春旱,为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图1为华北平原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华北平原发生春旱的原因有(
)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②春季降水较少③人口稀疏,工农业需水量小
④气候全年炎热干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 B.西线方案利用京杭运河输水C.彻底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D.东线工程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答案】10.A11.A【解析】10.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华北平原春季气温上升,导致水分蒸发加快,加剧干旱,①正确;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降水量不足,无法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②正确;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需水量大,③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④错误;故选A。1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A正确;东线方案利用京杭运河输水,B错误;没有彻底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表述过于绝对,C错误;东线工程补充华北地区的水资源,D错误,故选A。(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2.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水资源总量、耕地、人口、土地面积 B.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C.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D.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13.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大量开垦耕地 B.缺水问题突出 C.人口急剧增加 D.水资源浪费严重【答案】12.A13.B【解析】12.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面积、耕地比北方少,人口和水资源比北方多,读图可知,a南方数量远多于北方地区,是水资源总量;b北方地区略多于南方地区,是耕地;c南北方差别小,南方略多,是人口;d南北方比重都很小,是土地面积,我国的土地面积是西北和青藏地区比重大,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13.北方地区耕地比重较大,但是水资源不足,会导致缺水问题突出,B正确。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不会导致大量开垦耕地,也不是导致人口急剧增加,AC错误。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更加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不是浪费,D错误。故选B。(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自2014年12月27日至今,“南水”进京已近十年。北京推出阶梯水价,即居民用水价格=水费+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按年度用水量计算,划分为三档,水价分档递增。图为南水北调部分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A.东多西少 B.季节变化大 C.南丰北缺 D.年际变化大15.南水北调工程(
)A.中线途经半干旱地区 B.东线由丹江口水库引水C.缓解东北地区的春旱 D.东线利用京杭运河调水16.北京市实施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家庭用水成本 B.减少水污染C.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D.增加水资源【答案】14.C15.D16.C【解析】14.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这说明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具有南丰北缺的特点。不能反映东多西少、季节变化大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没有经过半干旱地区,A错误;中线由丹江口水库引水,B错误;缓解华北地区的春旱,C错误;东线利用京杭运河调水,D正确。故选D。16.“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算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的俗称,北京市推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家庭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C正确。不是为了减少水污染及增加水资源,BD错误;增加了家庭用水成本,A错误。故选C。(2024·贵州贵阳·中考真题)中国“国信一号”是全球第一艘大型深海养殖工船,主要养殖大黄鱼,大黄鱼最佳生水温为22-26℃,根据其养殖特性和养殖海域水温变化,“国信一号”不同季节在我国东海、南海间自航转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大黄鱼属于海洋(
)A.矿产资源 B.化学资源 C.生物资源 D.能源资源18.二月份“国信一号”最可能在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19.“国信一号”能自主规避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洪涝【答案】17.C18.D19.A【解析】17.大黄鱼(黄花鱼)是西北太平洋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沿海地区,属于海洋生物资源,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我国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冬季时我国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我国的四大海域中,南海全部位于热带,是“国信1号”冬季最可能养殖的海域,D正确,排除ABC,故选D。19.“国信一号”是全球第一艘大型深海养殖工船,能自主规避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台风,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特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A正确。寒潮灾害:强冷空气迅速侵入造成的大范围剧烈降温现象,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的深秋至初春,对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