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1》
第一课
曲目:《请弹吧》(右手)
课时:半小时
学习要点:1)基础知识:五线谱、高音谱号、4∕4拍、音符do、大拇指是1指、全音符唱4拍。2)坐
姿:琴凳一定要摆在钢琴正中央,身体坐在琴凳正中间、正对中音区的位置,大约坐在琴凳2/3的位置(膝盖窝不要碰到琴凳,上身挺直略向前倾,两肩平行、头摆正,两只脚自然下垂与肩同宽,左手放在左腿上。
3)手
型:手背、手腕、小手臂在一条平行线上,胳膊肘略大于90度角,将所有手指关节和掌关节顶出,大指与食指之间呈椭圆型鸡蛋状。
大指第一指关节外侧放在琴键上;2、3、4指用手指前端的肉站立(不要用指甲、手指肚接触琴键);5指用手指右前端触键。
(如果小朋友不好掌握手型,可以将左手握拳,用右手轻轻包住左手,把左手慢慢撤出、即为右手手型。)
手指弹奏白键2/3的位置,不要伸到黑键中间,白键和黑键中间放一只铅笔,位置刚好。
4)弹奏要点:弹奏时要将手垂直慢慢抬起,高度大约和谱架同高,落下时要慢不要砸琴。
要用整只小臂带动手、手腕保持不动,不要让手腕上下移动。
大指弹奏时,其他手指轻轻放在琴键上、不要将其他琴键按下。
每一个音4拍要唱平均、每一个小节中间起手速度要一样,不要长短不齐。第二课
曲目:《请弹吧》(左手)
学习要点:
基础知识: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低音谱号、左手1指的认知。
因为坐姿、手型、弹奏要点和第一课要求一样,只要让孩子复习巩固一下就可以了。
这节课重点想说一下孩子在初次弹琴时容易出现、忽略的一些问题。
(1)头部:很多孩子在数拍子时,习惯一边点头一边数,看似很正常的动作其实是不必要的,这么做会使整个上半身不停晃动、重心不稳,也不好看。(2)肩膀:因为刚开始弹琴整个上半身都会紧张,所以很多孩子在弹琴时都有耸肩的动作,这样弹琴不仅姿势不好看,还会使整个手部的力量向上提、影响力度的传送,感觉很累。
由于耸肩所以腋下就会紧紧地夹着这样的姿势也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肩膀放松放平、腋下微微打开。(3)胳膊肘:因为大指用力、整只手都向左边倾斜,导致手肘向外翘起,这样做整只手的手型就会受到影响,平行的手背会向大指方向
倾斜;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手肘自然放松下垂。
(4)时值(拍子):因为刚开始弹琴手指力度不够,第一个音弹下去数拍子的时候,手指已经把键盘松掉了,弹钢琴时手就是我们的嘴,如果松掉键盘音符的时值就改变了,4拍就变成了1拍,整个乐曲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保持音符的正确时值是很重要的。而且数拍子的时候正是调整手型的最佳时机,正好可以在手不动的情况下把错误的手型修正。
(5)力度:很多初学者第一次弹琴,就希望弹出的声音可以和老师弹奏的声音一样大,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刚开始学琴整条手臂和手指的力量还不能准确、自然地掌握,整只手臂都处于紧张状态,如果盲目的追求音量效果,只会让原本就紧张的手更加僵硬,不仅弹出的声音不好听(像在砸琴),还会直接影响正确的手型。
所以我建议只要把键盘弹到底(一定要注意不能弹一半)能够出声、手型正确、时值准确就可以了,不必太强调音量;因为随着弹琴技巧的熟练,对手型掌握自如,力度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6)脚部:很多孩子在弹琴过程中两只小脚都会盘在一起,或者是来回的晃动,这也是需要改正的。
之所以讲了这么多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我个人认为弹琴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既要听老师讲,自己的脑、眼、嘴、手、心还要高速运转,所以应该在一开始就将所有不必要的、会影响弹奏的肢体动作去掉,从最初就养成良好的弹琴习惯,以免日后一边要学习新课程、还要改正老毛病,岂不事倍功半!第三课
曲目:《爷爷的大钟》、《莫卡辛软皮鞋舞》
基础知识:
(1)音符:二分音符唱2拍、四分音符唱1拍。
(2)符干:符干向上用右手弹奏、符干向下用左手弹奏(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是一般规律,以后曲目中会有所不同)。
弹奏要点:
(1)节拍:这两首曲目中每小节的音都扩展为2个、四个,这时要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节指比较短,所以用4指弹奏时,孩子为了能触到琴键通常会把整只手向前挪,这样就造成较长的2、3指会伸到黑键中间去,现在曲目比较简单不会对弹奏造成什么影响,所以很多老师会忽视这个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将正确的手位(第一课)变成错误的,随着曲目难度增加、音符增多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当手在白键上来回移动时,因为有手指伸到黑键中造成牵绊,整只手就不能流畅的进行跑动弹奏;而且会看到整只手在琴键上上下下来回挪动,既不美观、也影响速度,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好整只手在白键上的位置,不要受到某一个手指的影响。
(2)《滑稽面孔》:这首曲目音符较多,每个手指长短不同,弹下去的力度也就不一样,所以孩子在弹这首曲子的音时总是重一个、轻一个,就好像我们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这样弹奏手上的力度完全没有受到控制,只想到把音弹出来,完全没有考虑到音色。当然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音的力度都弹得完全一样,但是整首曲目听起来还是应该力度适中,不要太突兀,让人听起来很舒服、稳定。
第九课
曲目:《老麦克唐纳》、《拔河》
基础知识:什么是音程及弹奏方法、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
(1)音程:一个音弹奏叫做单音,两个音同时弹奏就叫做音程。我们把位置低的音称为“根音”,位置高的音称为“冠音”。因为需要同时弹奏两个音,在弹奏时就要注意几个问题:
a、如何唱谱:孩子们通常会先唱位置高的音、再唱低的音(从上往下唱),这样唱谱是不对的;应该从下往上唱,也就是先唱根音、再唱冠音。
b、速度相同:因为要同时弹两个音,而我们的手指长短不齐,孩子弹出的音响效果听起来就是一前一后出声,这样弹奏就将音程弹奏变成了单音弹奏,已经将音符性质改变了,所以是不正确的;一定要让两个音同时落键,让两个音同时出声。
方法:在抬手时先将两个需要弹奏的手指前端对齐,在落键速度就是相同的。
c、力度相同:因为手指力量不一样,弹出的音色也不相同,但是因为是音程弹奏,所以要尽量将两个音的力度弹成一样的,不要一轻一重。如果力度不均较重的音会把较轻的音掩盖住,听起来好像只弹了一个音。
方法:弹奏时可以把力度较重的手指轻一点,力度较轻的手指重一点,这样互相调配听起来的音色就会比较均匀。
(2)休止符: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比较相近,一定要注意它们所在的位置不同,区分清楚。练习休止符时不要急着双手弹奏,可以在弹奏时先单手弹奏,把空拍唱出来加深印象。
第十课
曲目:《教堂管风琴》、《扬基歌》。
基础知识:右手4指弹fa。
(1)4指弹奏:复习第九课基本弹奏要求,第四指是比较难弹的手指,孩子在弹奏时容易将5指的音碰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整只手抬起来时,把4指略向下伸出来一点,这样就不容易碰到其他的音;还有的孩子为了不碰到其他不弹的键,就一直觉着不弹的手指,这样做手型完全走样,而且整只手都会紧张,所以要注意在4指落键后其他手指要马上放到琴键上。
(2)曲目的完整性:从《扬基歌》开始,我们就不能够只单纯强调音乐基础知识(音符、节拍),还应注意曲目的完整性。很多孩子在弹一首乐曲时,哪怕只有4小节也会在音符、节奏、连贯性上出现错误弹得磕磕绊绊,因为曲子较短没有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从最初就养成了错误的弹奏习惯,认为一首曲子出现点错误是正常的,久而久之当曲目越来越长错误就会越来越多,一首完整的曲子弹得支离破碎、乱七八糟,不要说情感表现就连不出错的弹一遍都不可能;这就好像我们从最初学说话,如果一句话都不能完整的说出,那么当我们要朗诵大段文章时怎么可能流畅!所以我们要从最初、最简单做起,每一首曲目都要练熟,通常我会以连弹3遍不出错作为标准,这样才能说是保质保量的完成。
第十一课
曲目:《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摘棉花的老人》
基础知识:分句有表情的弹奏、同音连线。
(1)《弗吉尼故乡》:从这首乐曲开始要让孩子学会音乐的分句,就像我们读文章一样,刚开始是通篇不分层次、成片的朗读,到了一定程度就需要将自己要读的文章分句、分段,让听者不再一头雾水、找不到主次。弹奏乐曲也是一样,我们的手就是我们的嘴,要将乐曲内容清晰地传达给听者,首先要让大家知道你弹得是什么故事,每一句、每一段说了些什么,然后再根据故事情节加入感情的渲染、有表情的进行弹奏。
一般简单的曲目以四小节为一句就可以了,通常孩子不容易找到划分段落,可以在弹奏熟练后让孩子先唱出来,熟悉旋律分句后在弹奏时一边在心里默唱一边弹,这时手上的旋律感就比较强了。
(2)同音连线:《摘棉花的老人》将两个或以上相同的音用连线连接起来,就叫做同音连线。
很多孩子会将每一个音都弹奏出声、或者第二个音的拍子还没数完就起手,这样弹奏都是不对的,同音连线只需要将第一个音弹奏出声,剩下的音手指压住琴键不动光数拍子就可以了,一定要注意保持住音符的时值。
第十二课
曲目:《自新大陆交响曲》、《军号响》
基础知识:右手5指sol、力度弹奏要求,复习同音连线。
(1)《自新大陆》右手新的音sol,很多孩子弹这个音时为了好使劲,会将整个5指外侧躺在琴键上,整个手背就会偏向右侧,正确弹奏应该用小指右前端的肉站立、保持手背平行。弹到这个程度会因为曲目难度的增加忽略手型,这点一定要注意,好的手型对弹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增强弹奏力度:在前面的弹奏中因为孩子手型还没有固定掌握好、对键盘的适应性还不强,所以对力度可以不做要求,只要琴键弹到底声音稳定就可以,从这节课开始基本问题已经解决就要增强力度练习了。落键时要将每一个音弹到底、弹扎实,将整条手臂的力量集中在指尖,尽量将声音弹得圆润、饱满不要发虚,手腕的支撑很重要,不要上下颠、左右晃,保持住延音的音色。
第十三课
曲目:《划呀划》、《有谁知道我的忧愁》。
基础知识:复习音程弹奏、双手连贯弹奏。
(1)《划呀划》:主要将前两节课内容进行复习,要注意同音连线第二个音因为不需要弹奏,最后两拍钢琴已经没有声音,这时手还要放在琴键上,要等时值弹够再起手。
(2)双手连贯弹奏:上节课我已经讲过,从现在开始不只应要求孩子能将乐曲完整无误的弹奏下来,还应该在简单的弹奏技巧上予以要求。虽然孩子可以将乐曲音、节奏、拍子基本不错的弹出来,但是在左右手衔接时总会停顿一下,或者两只手的力度相差太多、因为换手力度突然增强或减弱,让人很明显感觉到不是一只手弹奏的,这样曲目旋律听起来总是感觉不够流畅、完整。所以一定要注意在两手交换弹奏时,节奏一定要稳定不要忽快忽慢;如果没有明显的表情变化力度也要一致,这样整首乐曲听起来就会很舒服。
第十四课
曲目:《乘黄包车》、《班卓琴手》、《公主圆舞曲》。
基础知识:新音左手5指fa、什么是圆舞曲、有表情的演奏。
(1)左手5指fa:《乘黄包车》左手5指弹奏和《第十二课》右手5指弹奏的要求是一样的,因为左手没有右手灵活所以需要更多单独的练习。
(2)圆舞曲:《公主圆舞曲》是小汤一这本书中弹奏旋律最强,也最适合有表情演奏的开始,从这首曲目开始要让孩子不只是技术性的弹奏,而应该富有感情的演奏,让钢琴弹奏真正成为钢琴演奏。
A、首先要让孩子初步了解什么是“圆舞曲”,当然年龄小的孩子不一定能完全了解,但是基本概念还是要有的,因为“圆舞曲”是钢琴曲目中一个大类,我们要从一开始接触就有一个正确、明晰的概念,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圆舞曲(Waltz):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B、如何有表情的弹奏:既然是舞曲在节奏上应该是欢快、平稳的,不要弹得太慢、太拖沓,但听起来不能太赶好像很着急的样子,一定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最适合的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税务管理的实操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考试报告撰写能力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核心竞争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甘肃省陇南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部编版随堂测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理解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考题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市级课题申报书流程
- 了解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 沉淀知识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方式试题及答案
- 领导下井带班作业管理制度
- 银行调动申请书
-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详细解读
- 《波司登品牌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11000字(论文)
- 软件开发环境配置说明文档
- 环保培训管理制度
- 动物园安全检查汇报
- 中医护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 《基于污水处理的斜生栅藻生长及其固碳性能研究》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课件讲义
- 门式起重机操作证理论考试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