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4北京石景山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

张元韩⑴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⑵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孤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史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口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

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⑶?举大白⑶,听《金缕》⑸。

注释:【I】张元斡:南宋爱国词人,其友人胡邦衡因为反对与金国议和而被贬,他特作本词赠别。

[2]底事:何事,表疑问。【3】恩怨相尔汝:出自韩愈诗作《听颖师弹琴》,指亲呢之语。【4】大白:酒

杯。【5】《金缕》:即《金缕曲》,《贺新郎》的别称,即指本词。

1.以下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绕,,一句写词人即使在梦中,也依然牵挂尚未收复的中原故土。

B.“凉生”一句回忆二人交游往事,写岸边柳枝随风飘起,凉意渐生。

C.“耿斜河”三句写词人送别友人时星疏月淡,片云随风飘动的场景。

D.“万里江山”两句写此别之后,很难再与友人像从前那样促膝长谈。

2.以下对词作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怅秋风”三句虚实结合,实写宋军将士军容严整,虚写故都汴梁一片荒残。

B.“底事昆仑”两句运用比喻,表达了对当权者贬谪友人以致九州沦陷的惆怅。

C.“雁不到”一句运用典故,写友人被贬的新州路途遥远,互通书信非常困难.

D.“举大白”两句以举杯畅饮、纵情宴歌的画面作结,流露出淡然闲适的心境。

3.清代学者纪的评价张元韩词作“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请谈谈你对“抑塞磊落”

的理解,并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阐释。

(2024北京门头沟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

陈子昂(唐)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①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阴。

椅旎②光首饰,就蕤③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注释:【1】珠树:即三珠树。《山海经•海外南经》:“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

为珠。"【2】旖旎:本为旌旗随风飘扬貌,引申为柔美貌,犹言婀娜。【3】藏蕤: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

4.卜列对诗句的理解,个小现的一项是()

A.开首两句描绘翡翠鸟在三珠树上筑巢,享受自由自在的安乐生活。

B.“何知”二句写美人因翡翠鸟的珍丽羽毛,对它如黄金一般喜爱。

C.“杀身”二句写翡翠鸟被杀的残酷结局,它的羽毛被抛弃到玉堂的阴凉处。

D.“岂不”二句写出翡翠鸟即使远走高飞,也难逃被罗网追杀的悲惨命运。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下氐睡的一项是()

A.“何知”句中的“美人”既是实写,也是虚写,也可推测出致使翡翠鸟遭遇不幸的原因。

B.“旖旎”二句中“光烂”表现力强,凸显羽毛的价值。

C.“栖在珠树”宁委羽玉堂”前后对照,巧用对比,为下文的“叹息”伏根。

D.感遇诗常抒发个人际遇之感慨,本诗怨伤情绪浓重,风格尖峭直露。

6.本诗寓意丰富,看似句句说鸟,实则句句写人。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人寄寓了哪些复杂情感?

(2024北京丰台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湘月

姜夔⑴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⑵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

上汀洲冷。中流容与卬,画饶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装雾堡,理哀弦鸿阵。玉麋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⑷。暗柳萧萧,飞星冉

冉,夜久知秋信。妒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注释:【1】姜夔:南宋词人。终生布衣,以清客身份转徙于权贵之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七月十六

日,受邀与其他文人同游湘江。自度“湘月”词牌,写成此词。【2】夷犹:从容不迫。【3】容与:悠闲自

得。[4]名胜:名士。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下至玻的一项是()

A.上阕以问句开头,“长负清景”说明旧约未赴,可见此次出游的难能可贵。

B.“暝入”三句,写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词人和同游者一起乘兴泛舟湘江。

C.“倦网都收”句的“网”同陶渊明“误落尘网中”的“网”,指尘世罗网。

D.下阕描绘弹琴、阔论的聚会场景以及夜色中的岸柳飞星,富有诗情画意。

8.姜夔词善于借用典故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不无碘的一项是()

A.“五湖”三句,借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典故,表明词人的建功立业之志。

B.“湘灵”三句,借湘水女神鼓瑟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一种淡淡的哀伤。

C.“玉廛”三句,借东晋士大夫常执玉座谈玄理的典故,写同游者有名士风度。

D.“妒鱼”两句,借张翰因思第鱼脍而弃官还乡的典故,抒发词人的思乡之情。

9.姜夔的词具有“清空”特色。请从遣词用句、意象选取、意境营造、表现手法、思想情怀这五个角度中任

选两个角度,说说本词是如何体现这一特色的。

(2024北京海淀高三•模)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多景楼落成【‘】

李演

笛叫东风起。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万点淮峰⑵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又婉婉⑶、一番春

意。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闲热我,醉时耳。

绿芜⑷冷叶瓜州⑸市。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问人在、玉

关归未?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⑹。歌哽咽,事如水。

注释:【1】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北临长江,为天下名楼。南宋淳祐年间,镇江知府重建此楼,

落戌后设宴庆贺。【2】淮峰:淮水边的山峰,位于宋金边界。【3】婉娩:天气和暖。【4】绿芜:杂草丛生。

【5】瓜州:镇江对面的军事重镇。【6】新亭泪:晋室南渡,士大夫每于景物佳美日游宴新亭(位于今南京),

名上周^感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皆相视流泪。

10.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弄尊前”二句,写美酒盈樽,状如小扇的杨花轻落,毛色刚刚变紫的乳燕飞过。

B.“阑干独倚”与陆游的“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抒发了相似的情感。

C."问人”句中的“玉关”代指边关,此句与“谁护”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D.全词最后两句,写南渡的士大夫们聚在新亭长歌当突,感叹世事如水、山河相异。

11.本词注重炼字,用词讲究。下列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叫”字用得很响亮,巧妙引出春风到来的画面。

B."惊”字使用夸张手法,突出了夕阳的绮丽动人。

C.“缪”即“缠绵”意,形象地表现出宴会上歌舞相伴的情景。

D.“洗”与“卷”相承,强烈表达了词人对现状的不满、愤懑。

12.有评论说,本词的多重反差蕴含着词人的不平之气。请结合诗句分析。()

(2024北京东城高三一模)阅读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菊潭⑴

元好问

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父老且勿往,问汝我所疑。

民事古所难,令才义非宜。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

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⑵欺?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

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东州长官清,白昼下村稀。

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

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期会丕可违,鞭扑伤汝肌。

伤肌尚云可,夭阂令人悲。

注释:【I】菊潭:在今河南内乡,诗人时任内乡县令。【2】豪右:豪族。

13.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氐碰的一项是()

A.“令才”句写诗人为无法在本地施展自己出众的才华而愁闷。

B.“汝乡”两句写诗人询何乡中孤苦贫穷的人是否被豪族欺负。

C.“白昼”句写东边州县官吏很少白天下乡,不打扰百姓生活。

D,•努力”句写诗人殷切期望农人能够通过努力劳作摆脱饥寒。

1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借“东州长官”突显了自己约束差役的不力。

B.诗中“星火”比喻军租重、逼迫急,较《陈情表》“急于星火”的内涵丰富。

D.诗人反复强调“切莫违”“不可违”,其中蕴藏沦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D.本诗记叙了诗人与乡里父老有问有答的交流经过,文字浅近,通俗易懂。

15.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在诗中的形象。

(2024北京西峨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醉中作行草数纸⑴

陆游

还家痛饮洗尘土,醉帖淋漓寄豪举。石池墨沉如海宽,玄云下垂黑蛟舞。

太阴鬼神挟风雨,在半马陵口飞万弩。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唐人折钗股⑶。

丈夫本意陋千古,残虏何足膏砧斧。驿书驰报儿单于⑷,直用毛锥惊杀汝。

注释:【1】65岁的陆游多次上疏力主北伐,却因言论“不合时宜”被削职罢官,返乡后作此诗。【2】马陵:

地名,齐将孙膑曾在此设伏,射杀魏军,魏将庞涓兵败而死。【3】折钗股:一种书法中的转折笠法,圆润且

有力。【4】儿单于:此处指新即位的金章宗。

16.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事砸的一项是()

A.“石池”二句多用比喻,其中“黑蛟舞”表现了草书之形与势,极具力量和动感。

B."太阴”句气氛沉郁,“夜半”句作者自比庞涓,表达了英雄末路的遗憾和悲凉。

C.“堂堂”句写笔阵自天而下,语意与“玄云”“风雨”“万弩”相承,气势连贯。

D.“陋”意为轻视,“丈夫”句表达了作者自视无人能比的气概,为后面三句蓄势。

17.陆游钟情草书,也留下了大量关于草书的诗作。下列陆游诗中,其创作草书的意态与本诗不二装的是

()

A.手挹冻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3

B.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D.有时寓意笔砚间,跌宕奔腾作诙诡。

18.请结合全诗,分析“醉帖淋漓寄豪举”一句有何意蕴。

参考答案

1.B2.C3.“抑塞磊落”的意思是虽然心情压抑,但是胸怀坦荡。从上阕“怅秋风"老易悲难诉”

可见词人面对国家危亡,因壮志难酬而悲伤愤懑,从下阕“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可见词

人沉思宇宙人生,勉励朋友超越个人得失穷达,继续为国效力,可谓胸怀坦荡。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

B「“凉生,一句回忆二人交游往事”错,此句写的是二人在水畔饯别,征帆既去,作者不忍离去的场景。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A.“实写宋军将士军容严整”错,应为实写金军将士军容严整。

B.“表达了对当权者贬谪友人以致九州沦陷的惆怅”错,“底事昆仑”两句运用比喻表达了对九州沦陷的惆

怅,但没说是因为当权者贬谛友人导致的。

D.“流露出淡然闲适的心境”错,此处是作者满腹悲愤之情,举起酒杯,高唱《金缕》,为朋友壮行送别。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抑塞磊落'’的意思是虽然心情压抑,但是胸怀坦荡。

上阕“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泰”,写在萧瑟的秋风中,一方面,金兵营垒相连,军号凄厉;另方面,

故都汴京的皇宫宝殿已成废墟,天黍充斥,一片荒凉,真是令人惆怅呵!“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

易悲难诉''中"天意难向”指皇帝身居高位,用心难测,忠臣被贬谪,含有对最高统治者的不满。对故国横遭

掳掠、南宋朝廷的昏庸腐败无能,忧心忡忡,抒发了对金国统治者猖狂侵略、南宋统治者卖国投降的一腔

悲愤。“老易悲难诉",指南渡君臣人老衰朽,报国无门,无力叵天,壮志未酬而年华已逝,这是南宋广大

忠烈之士的共同悲剧。由上阕内容可见词人面对国家危亡,因壮志难酬而悲伤愤懑。

下阕“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意思是:我辈都是胸襟广阔,高瞻远瞩之

人,我们告别时,看的是整个天下,关注的是古今大事,岂肯像小儿女那样只对彼此的恩恩怨怨关心?让

我们举起酒杯来,听我唱一支《金缕曲》,送君上路!此处可见词人沉思宇宙人生,勉励朋友超越个人得

失穷达,继续为国效力,可谓胸怀坦荡。

4.C5.D6.①诗人通过写翡翠鸟漂亮的羽毛使美人的首饰临风招展,娟娜生光,乂可以使美人

的锦被结彩垂花,道出美人喜爱翡翠鸟的真实原因。犹如作者受重用,不是因他的才华,而是统治者点缀

升平,粉饰“政绩”的需要,表达作者“遇而不得“、壮志难酬的哀怨、愤懑。②翡翠鸟因羽毛美丽,被杀身

取羽,虽巢居南海,最终仍然逃不出虞人的罗网。如同诗人虽被赏识,同时也丧失自由,不免为统治者所

强迫。抒发作者多才所累的无奈利向往隐逸、远祸全身的愿望。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

C“它的羽毛被抛弃到玉堂的阴凉处”理解错误,“委羽玉堂阴”是指将它的毛羽呈送到玉堂深处,妆点在美

人的头上与床上,不是“被抛弃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力赏析的能力。

D.“风格尖峭直露”错误,这首诗怨伤情绪是很浓重的,但在表现的方式上,却采用了缓和的II气,因此风

格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的。

故选D。

6.本题考杳学生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旖旎光首饰,蕨蕤烂锦衾“,美丽的翠羽制成的首饰光艳夺目,用羽毛装饰的被褥绚丽多彩。诗句表明翡

翠鸟漂亮的羽毛使美人的首饰临风招展,婀娜生光,又可以使美人的锦被结彩垂花,道出美人喜爱翡翠鸟

的真实原因。作者翡翠鸟,自然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旖旎光首饰,蕨蕤烂锦衾''比喻诗人的才华文采,被

统治者用来点缀升平,增饰“治绩”。作者和翡翠鸟一样,受重用不是因自己的才华,而是统治者点缀升

平,粉饰“政绩”的需要,从而表达作者“遇而不得”、壮志难酬的哀怨、愤懑。

“杀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阴''指作为鸟,就不免在炎热的南州被杀,而将它的毛羽呈送到玉堂深处,妆点在

美人的头上与床上;“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写翡翠鸟既然知道自己将受到杀身之祸,何不远走高飞

呢?可怜这鸟儿巢居南海,还能算不远吗?没有用,虞人(周礼职掌打猎的官名)还是用罗网来找到了

它。不论是鸟是人,总是有了才华,反被才华所累,就像诗人自己不免为统治者所强迫,名列朝班,丧失

了在政治上抉择的自由。诗人虽想隐遁,但还是难逃统治者的笼络。诗句抒发作者多才所累的无奈和向往

隐逸、远祸全身的愿望。

7.C8.A9.答案示例I:在遣词用句上,姜夔善用含蓄之语表达丰富意蕴。如“倦匣都收,归禽

时度,月上汀洲冷''中"倦""归冷''三个词语,含蓄写出漂泊江湖、无处容身的凄凉之感,暗示自己对清客

生活的厌倦与回归自然安顿疲惫心灵的意愿。

答案示例2:在意象选取上,姜夔善于选择清冷的意象,并着意使承载清冷含义的意象与感伤空寂的情绪融

合。如“月上汀洲冷”写月,月亮上升,岸边的沙汀和江心的小洲在烟月辉映下静静地躺着,显得格外幽冷。

清月冷水,形成幽寂凄冷的氛围,融入了作者漂泊江湖、无处容身的凄凉之感。

答案示例3,意境营造上,姜夔善营造清幽空灵的意境,寄托作者高洁清雅的情怀。如上阕“中流容弓,画

槎不点清镜”一句,画面清幽,意境空灵,和词人放浪江湖、追求自由的高雅情怀相契合,体现出一种幽远

闲淡的情致。

答案示例4:在表现手法上,姜夔善于从虚处作笔,不注重对事物作具体细致的刻画,而着重抒发作者对生

活的.主观感受。如下阕头三句写舟中友人“弹琴”,却是从想象入手,以虚写实。从湘江上响起的琴音联想到

湘灵鼓瑟的古老传说,江上琴声,意境清幽哀伤。

答案示例5:在思想情怀上,姜夔具有魏晋超然清雅的名士风采。如“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

景?”说自己原与江湖相约,可是此约长时不得实现,辜负了江湖胜景,表现了姜夔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的

思想和清雅的情趣。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倦网都收”句的“网”指渔民打鱼的渔网,劳碌了一天的渔民都收网回家了。两个“网”不同。

故选C。

8.本题考杳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A.”表明词人的建功立业之忐”错,“五湖”三句是说曾在太湖相约,但未能如愿,辜负了这清美的景色。表

达了诗人对太湖景色的喜爱。

故选A。

9.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在遣词用句上,姜夔善用含蓄之语表达丰富意蕴。如“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写劳碌了一天的

渔民都收网回家歇息去了,只有归鸟不时掠过水面。月亮露出笑脸后,四周便万籁俱寂了。岸边的沙汀和

江心的小洲在烟月辉映下静静地躺着,显得格外幽冷。“倦”“归、冷”三个词语,意象冷落萧条,含蓄写出

漂泊江湖、无处容身的凄凉之感,暗示自己对清客生活的厌倦与回归自然安顿疲惫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