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物理与防护物理教研室 马许静_第1页
放射物理与防护物理教研室 马许静_第2页
放射物理与防护物理教研室 马许静_第3页
放射物理与防护物理教研室 马许静_第4页
放射物理与防护物理教研室 马许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教研室马许静放射物理与防护防护厚度的确定方法确定依据

确定方法从放射线的衰减理论讲,经屏蔽后的放射线剂量永远不会变成零。放射线的屏蔽设计,并不在于确定一个完全吸收放射线的物质层厚度,而是设法找到穿过屏蔽层的放射线剂量降低若干倍,并满足剂量限值的屏蔽层厚度。做到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确定屏蔽厚度的依据:当量剂量限值和最优化、屏蔽用途和距离、屏蔽材料的防护性能、工作负荷、居留因子和利用因子。防护厚度的确定方法确定依据

确定方法(一)当量剂量限值和最优化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均不得超过规定的当量剂量限值。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后,使辐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二)屏蔽用途和距离1.屏蔽用途:有用射线屏蔽:初级防护屏/主防护

散射线

次级防护屏/副防护

漏射线2.放射源类型

3.放射线源的能量4.放射线源的活度5.与放射源距离的远近

防护厚度的确定方法确定依据

确定方法(三)屏蔽材料的防护性能(四)工作负荷(W)

W=It

式中:I:管电流(毫安,mA)

t:曝光时间(分钟,min)

W:周工作负荷,单位:mA·min/W(五)居留因子(T)1.定义:人们在控制区外逗留的时间只是辐射源总的开启时间的一个份额,这个份额称为居留因子。2.取值规定(1)非职业人员工作区生活区全部居留区域T取1

有人居住的地方防护厚度的确定方法确定依据

确定方法走廊

休息室部分居留区域T取1/4

电梯等

候诊室卫生间偶然居留区域T取1/16楼梯等(2)职业性照射

人员所在区域的T取1防护厚度的确定方法确定依据

确定方法

(六)利用因子(U)1.定义在屏蔽设计中,把源开启时间内,辐射束对准所关心的那个方向所占时间的分数,称为这一方向对辐射束的利用因子。2.取值规定地板U取1

墙壁U取1/4

天花板U取1/16防护厚度的确定方法确定依据

确定方法厚度的确定方法包括计算法和查表法。[例1]一台工作电压为200kV的X射线机,管电流30mA,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4小时,参考点与源的距离为3m,

试计算初级防护屏混凝土屏蔽墙厚度是多少?若用铅,厚度又是多少?(设T=1,U=1/4,P=0.3mSv·W-1)解:d=3mW=It=30×4×5×60mA·min·W-1=36000mA·min·W-1WUT=36000×1/4×1mA·min·W-1

=9000mA·min·W-11.求有用射线最大允许透射量2.查图得出初级防护屏混凝土、铅的厚度为36cm和0.52cm

防护厚度的确定方法确定依据

确定方法厚度的确定方法包括计算法和查表法。[例1]一台工作电压为200kV的X射线机,管电流30mA,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4小时,参考点与源的距离为3m,

试计算初级防护屏混凝土屏蔽墙厚度是多少?若用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