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9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9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9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9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9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9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3.探讨抗日斗争成功在中国抗拒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1.从时空观念角度,以全面抗战时期三个阶段为时间主线,勾画抗日斗争时期的相关史实。2.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众志成城是抗日斗争成功的根本缘由,感悟抗日斗争对增加民族凝合力所起的作用,增加民族责随意识。学问点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缘由(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华北地区也日趋殖民化。2.表现(1)中国共产党: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样抗日。(2)学生: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3)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①缘由: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②过程: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样抗日。③结果:经中共调停,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学问点二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抗战1.卢沟桥事变(1)发生: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2)影响:全国的抗日斗争由此爆发。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经过①卢沟桥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实长城,驱除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②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反抗日本侵略的意愿。③八一三事变后,依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共在西北的红军和在南方的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④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心提交的《中共中心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意义:全国出现了团结抗战的局面。3.全民族抗战(1)国民党正面战场:相继组织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歼敌万余人。(2)中共敌后战场: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挺进敌后,建立抗日依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4.日本的侵华罪行(1)1937年12月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被害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2)此后,日本还在各地制造了多数血腥惨案。(3)日军用细菌武器、化学武器残害中国人民。学问点三抗日斗争的成功1.战略相持阶段(1)日军:停止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而以主要兵力进攻抗日依据地。(2)中共:成为抗击日军的中流砥柱。①陕甘宁边区成为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②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3)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仍在接着抗击日军,并于1942年派远征军赴缅甸与日军作战。2.战略反攻阶段(1)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2)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3)敌后军民发动大规模反攻作战。3.抗日斗争的成功(1)日本倒戈①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倒戈。9月2日,正式签署倒戈书。②10月25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取得最终成功。(2)历史意义①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成功。②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转折点。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易混易错]抗战成功的根本缘由是全民族抗战,而非国际反法西斯力气的支持。中国人民虽然取得了抗日斗争的完全成功,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的标记是新中国的成立。抗日斗争成功的缘由史料一“我侪对敌人制胜之唯一方法,即是事事与之相反。彼利速战,我持之以久,使其疲敝①;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线,我侪则置之其次线,使其一时有力无用处。”“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②——蒋百里论抗战[解读]①处信息体现了对日作战战略;②处信息反映了这种战略的目的。[思索]史料一体现了对日作战的什么战略?其战略的目的是什么?提示:战略:中华民族在抗日斗争中长久抗战的战略。目的:拖垮敌人。史料二1942年10月③,美、英等国“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④。[解读]依据③的时间,可确定国内的背景事务;④表明白美、英等国对中国国内事务的看法。[思索]美、英等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支持中国的抗日斗争,激励中国坚持抗战,维护反法西斯斗争大局。抗日斗争中国取胜的缘由1.组织领导: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拓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2.民众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途,使抗日斗争成为一场真正的全民族斗争。3.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长久战的战略方针,开拓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协作正面战场,最终赢得斗争成功。4.国际因素: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怜悯和支持。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分与联系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区分领导阶级蒋介石集团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阶级利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战场范围国民党统治区建立敌后依据地抗战路途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途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途作战方式以阵地防卫战为主的正规战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战略地位在战略防卫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抗战初期,协作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联系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协同、相互协作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不应当被割裂与对立起来[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日本制造一系列侵华事务后,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全国抗日斗争爆发。2.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用细菌武器、化学武器残害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3.抗日斗争的成功,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成功,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转折点。1.中国素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说法,但20世纪30年头后期,却出现了“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的呼声。这主要是因为()A.军人地位的提高 B.土地革命的影响C.国民革命的高涨 D.救亡运动的兴起D[日本侵略,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推动众多中华儿女为民族生存而踊跃参军,奔赴抗日前线。]2.时下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困难的政治形势。下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指的是()A.甲午中日斗争 B.五四运动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C[由题干中关键信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可确定漫画反映的时间在1931年,再结合四个选项,可确定是九一八事变,故选C项。]3.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爱好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探讨,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为第一手探讨资料,具有重要价值。]4.抗战题材电视剧《滇西1944》再现了当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大会战中英勇杀敌的壮烈场面。下列关于中国远征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他们开拓了中国军队在国外抗日的新战场B.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滇缅马路的通畅C.他们远征缅甸与日军作战D.他们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为抗战成功作出巨大贡献D[抗战期间,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为抗战成功作出巨大贡献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故D项表述错误。]5.教化部要求,2024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主要是基于()A.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B.中共抗战的历史功绩C.突出东北抗战的重要性D.中国抗战的许久悲壮A[依据材料并结合学问可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十四年抗战能体现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故A项正确。]6.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斗争的宏大成功。这一宏大成功()①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成功②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③实现了中国的完全统一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D[依据所学学问可知,③与事实不符,当时香港、澳门都还未回来,而直至今日,海峡两岸还未统一,故解除③。]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剧烈反响。七七事变的其次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紧急!中华民族紧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据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终一滴血!”的洪亮口号。材料二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行失守”。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时也曾指出“卢沟桥事变已到了退让的最终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假如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性抗日斗争的序幕。(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国共两党面对卢沟桥事变提出的共同主见。(2)以史实为依据,分析国共两党践行上述主见的状况。[解析]第(1)问要求学生找出国共双方对此事务看法的共同点,不难看出两党均要求反抗日本侵略者。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