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课后分层训练(二十一)*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一、语用小题夯基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首,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子,假如地球史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终一天。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袱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露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________,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________顿然醒悟,岂不惊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确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梁便是桥面,宽敞到让你放心地遗忘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变质片麻岩、冰川遗迹、灾难地质遗迹,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________。浩劫与创伤、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袒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世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________的传闻消费。我的目光与之相撞,仿佛遇到了时间凌厉的刀锋上,那刀刃伤着了我的心,好疼。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子,地球史假如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终一天。B.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子,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终一天。C.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子,假如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终一天。D.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子,把地球史假如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终一天。解析:选C依据画线句整体语意可知,其次句不能运用被动句。第一句定语语序不当,应为“时空真正的主子”,解除A、B两项。其次句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假如”应当放在其次句句首,解除D项。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醍醐灌顶危在旦夕唾手可得牵强附会B.振聋发聩危在旦夕触手可及穿凿附会C.醍醐灌顶一触即发触手可及牵强附会D.振聋发聩一触即发唾手可得穿凿附会解析:选C“醍醐灌顶”,比方听了高超的看法使人受到很大启发。“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方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依据语境,应用“醍醐灌顶”,解除B、D两项。“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形容距离极近。“唾手可得”,比方毫不费劲就可以得到。文中强调距离近,可以接触到,应用“触手可及”,解除A项。“一触即发”,原意是一根头发悬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比方极其危急。“危在旦夕”,形容危急就在眼前。“牵强附会”,意思是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强拉在一起,混为一谈,含贬义。“穿凿附会”,把讲不通的道理硬要讲通或把不相干的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说明。将“一触即发”“牵强附会”依次填入横线,也符合语境,所以选C项。3.(2024·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南方,芭蕉栽植简单,几乎四季常青。_______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憧憬的了。①它覆盖面积大,吸取热量大,叶子湿度大。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⑤在夏日是凉爽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解析:选A排序时要擅长找切入点,抓住关系最为亲密的句子。①句应在最前面,①句中的“它”承前指芭蕉,与第一句一起从总体上介绍芭蕉的特点。“蕉阴”一词应在“覆盖面积大”之后,因为先有“覆盖面积大”,然后才有“蕉阴”;先有“吸取热量大”等条件,才会有“最舒适”的环境,所以①③相连。由②④中的动词看,应先“种上”,再“配上”“点上”,这样才符合事物的逻辑依次。⑤⑥表现两幅详细的画面,最终以⑤作结,夏秋景象与后文的“至于月映蕉影……”相连接。故选A。4.阅读下面的材料,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出以“三百千千”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启蒙读物的突出优点,每条不超过10个字。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以俗称“三百千千”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最为闻名。千百年来,它们代代相传,家喻户晓,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说《三字经》1248字,《百家姓》472字,《千字文》1000字,《千家诗》约9000字,去其重复,当有2000~3000字。如相识了这两三千字,自然已是扫盲的水平。“三百千千”并非仅用于识字,而是熔思想道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宗法姓氏、生活生产等广泛的社会学问和生活常识为一炉,紧扣生活,全面好用。明代思想家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三字经》三字一句,隔句有韵;《百家姓》《千字文》四字成句,都有韵脚,朗朗上口,简单背诵;《千家诗》更有韵脚平仄,诵读之声琅琅,抑扬有致。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书目将近两千种,“三百千千”以其突出的优点,成为我国村塾中运用率最高、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启蒙读物。答:参考答案:①字词少而精,利于识字。②内容涵盖广,一材多用。③富有音韵美,相宜诵读。5.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两个有关“书”的句子,要求与示例形成排比。示例: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答:参考答案: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窗户,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6.下面是某校一则通知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为了让学生开开眼,长长见识,学校将于7月4日在图书馆组织一场图书推介活动,活动图书资源丰富,甭管是西方名著还是中国古典文学,均由学校语文老师选好的举荐。希望同学们好好参加,发觉更多的好书,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实力。答:解析:本题给出的是通知的片段,应为书面语体,故片段中口语化的表述都应加以修改。“开开眼”“长长见识”“选好的”“好好参加”是口语化表达,“甭管”属于地方方言,均须要作出修改。参考答案:“开开眼”修改为“开阔视野”;“长长”修改为“增长”;“甭管”修改为“不管”;“选好的”修改为“择优”;“好好”修改为“主动”或“仔细”。二、类文阅读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①关于读书的目的,苏东坡的挚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作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起先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丢失净尽了。②依黄山谷氏的说法,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③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假如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假如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④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⑤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睬。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好处和新乐趣。我在高校的时代被学校强迫去读《西行记》和《亨利埃士蒙》,可是我在十余岁时候虽能观赏《西行记》的好处,《亨利埃士蒙》的真味道却完全体会不到,后来慢慢回想起来,才疑心该书中的风味确定比我当时所能观赏的还要丰富得多。由是可知读书有两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阅历所贡献的重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宋儒程伊川先生谈到孔子的《论语》时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⑥我认为一个人发觉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学问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需在古今的作家中,找寻一个心灵和他相像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好处。一个人必需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或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关于这种发觉作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闻名的例证。有很多学者似乎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像,使人在一本书里读到他们的文字时,似乎望见自己的肖像一样。以中国人的语法说来,我们说这些相像的心灵是同一灵魂的化身,例如有人说苏东坡是庄子或陶渊明转世,袁中郎是苏东坡转世。(摘自林语堂《读书的艺术》,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开篇以黄山谷所说的话为引子,提出了一个关于读书艺术的话题。B.第⑤段引用宋儒程伊川谈《论语》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论语》对不同的人有不同作用。C.第⑥段的“以中国人的语法说来”,其中“语法”在文中有特定的意思,是指语言习惯。D.本文语言平实,犹如挚友闲谈一般,但旁征博引,见解深刻独到,思路明晰。解析:选BB项,引用宋儒程伊川谈《论语》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证明阅读中的收获大小与读者自己的见识和阅历有关。8.作者把抱着“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的目的的读书称之为“艺术”,意在强调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参考答案:这里说的读书艺术是强调一种好的读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好的读书心态。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①照应文章题目;②表明作者的观点;③引出对急功近利读书法的指责。9.怎样理解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答:参考答案:这里强调的是读者的见识和阅历对于阅读的影响。读者的见识和阅历越丰富,阅读的收获就越大。三、仿真高考提能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大数据为碎片化学习供应了巨量可利用的碎片资源。大数据时代的资源环境被寓意为一堆杂乱无章、排列无序的学问碎片。面对无限碎片信息构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学习者须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相识困难多变的大数据环境带来的学习上的变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上网人数迅猛增加,带动了“平民文化”的兴起。大量的网民组成了微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在网络世界里,专家、学者、一般大众、政府官员之间消退了权威界限。人人都有言发,创建了互联网领域巨量的微资源。相对于书籍、报刊等,这些微资源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学问,严峻阻碍了人们对学问的获得。在一些专业学科领域,诞生了专业的微资源开发团队,他们开发了“微课”“微视频”等大量微资源,为碎片化学习供应了丰富的优质资源。大数据时代促使了新媒体的诞生,新媒体为碎片化学习供应了高效便利的条件。清华高校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在确定时期,总有一种媒体占主导地位。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态,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是指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出现的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等媒介。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出现,为随时随地上网供应了便利,使学习者过去无法利用的“闲置”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工作或生活之余,利用移动媒体,学习者有意识地碎片化学习,久而久之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零碎时间”。碎片化时间内获得的学问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单个碎片学问的自身价值意义并不高,须要学习者利用思维意识对其“再加工”。“再加工”是碎片化学问到新学问体系嬗变的过程。大数据时代解决学问碎片化之道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学问体系。碎片学问犹如人体各个部件,脱离了学问体系这个生命整体,任何部件都会失去原有意义。如何将碎片化学问与已有学问融合,建构新学问体系?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须要利用新媒介挖掘碎片学问并对其进行整理、剔除、吸取、加工等操作,实现由学问碎片到学问点有意义的重组,并完成由学问点到新学问体系嬗变的过程。此过程中,整理主要完成对碎片学问的归类与管理,剔除主要依据个体阅历,去掉对个体新学问体系建构无意义的学问碎片。在整理与剔除过程中,也要吸取新的学问作为补充。由于学问碎片的离散性,在学问点、新学问体系建构过程中,系统化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贯串整个过程的始末。(摘自王承博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探讨》,有删改)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数据时代里,人们的学习习惯与方式都须要变更,以顺应社会发展潮流。B.网络世界中,微资源数量浩大、类型丰富,这既为碎片化学习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C.利用一些新媒体,人们便能充分利用“闲置”时间,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D.碎片化学习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其中“再加工”是有效学习的必经环节。解析:选CC项,说法错误,原文中的“学习者有意识地碎片化学习”,说明在碎片化学习中,学习者的自我学习意识也很重要,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6圆的面积(一) 北师大版
- 合同制消防员报名表(2025年版)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鸡吃食 10的加减法-北师大版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春夏秋冬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 2025年海口经济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年液位传感器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南省株洲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度学校代课教师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合同
- 2025年度客户信息保密外包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电信服务合同单方违约解除赔偿倍数计算标准合同
- 骶髂关节损伤郭倩课件
- 教学课件-电力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与应用(王晶)
- GB/T 26189.2-2024工作场所照明第2部分:室外作业场所的安全保障照明要求
-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身边的物体》全部课件(共7课时)
- 盐城江苏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直属事业单位市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管理中心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预防感冒和流感的方法
- 2024年黑龙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院教学秘书培训
- 2025江苏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事业单位招聘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