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环境资源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环境资源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环境资源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环境资源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环境资源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站名:站名:年级专业:姓名:学号: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密………………封………………线…………第1页,共1页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环境资源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核心是()。A.多党合作B.社会主义法治C.权力的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甲于1995年2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98年2月因在劳动改造生产中抗御自然灾害舍己救人有重大立功表现,被法院裁减为有期徒刑13年。如无再次减刑,甲将在()年2月刑满释放。A.2010B.2011C.2008D.20073、抵押期间,抵押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抵押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优先受偿。这体现了担保物权的A.物上代位性B.追及性C.排他性D.不可分性4、甲、乙因通奸生育一女婴,为避人耳目,将女婴放置于很少有人出没的树林中,两天后该女婴因饥饿而死亡。甲、乙应构成()。A.虐待罪B.故意杀人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遗弃罪5、2017年8月,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互联网法院将涉及网络的案件从现有审判体系中剥离,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网上案件网上审”。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法院对网络新科技的运用并不影响司法效率B.法院对网络新科技的运用必然提升司法公正C.互联网法院是网络新科技在司法领域运用的产物D.法院运用网络新科技审理案件体现了司法的能动性6、甲将自己的房屋赠与好友乙,已交付但未办理过户登记。一年后,甲因急需资金,将该房卖给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同时约定在丙付清全款前,甲保留房屋所有权。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仍享有房屋所有权B.乙继受取得房屋所有权C.丙善意取得房屋所有权D.丙继受取得房屋所有权7、关于假释,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问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D.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8、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构成妨害公务罪,必须()。A.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B.造成严重后果C.情节严重D.致人重伤或死亡9、非法行医罪属于A.集合犯B.连续犯C.结合犯D.继续犯10、陈某于1999年7月秘密成立“中国国家自由党”,制定了党纲,以推翻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当月发展了一批成员,同时策划到香港地区与美国驻港领事馆取得联系,向美方介绍该党纲领及组织人员情况,争取经济援助。陈某还企图偷渡出境,利用境外敌对势力实现其政治目的。在其准备过程中被安全人员抓获。陈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11、下列关于法学与法理学的表述,正确的是A.凡有法律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法学B.法理学对法律创制和法律适用没有直接价值C.法理学的研究应当为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D.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效的法律规范与现行的法律制度12、2014年5月10日,甲用自己的一台汽车作抵押,向朋友乙借款7万元,并进行了抵押登记。6月1日,甲又将该汽车抵押给银行,从银行借款8万元,也进行了抵押登记。现两笔债务均过履行期,甲均未清偿。乙和银行对甲的汽车都主张优先受偿权。经拍卖,该汽车卖得13万元。根据物权法规定,对此款项的受偿应该是A.乙优先受偿B.银行优先受偿C.乙与银行按比例受偿D.乙与银行品均受偿13、下列关于我国宪法解释机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立法机关解释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宪法解释权C.我国的宪法解释机制在程序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D.宪法解释机制的目的在于激活宪法,保障宪法的最高效力14、甲、乙、丙三人平均出资,自愿合伙成立了一个采石组,约定三人共同劳动、按劳取酬,并推举甲为采石组负责人,主要负责劳动安全。在一次爆破作业中,乙违章操作致左眼受伤,花去治疗费5000元。此损害应当()。A.由甲、丙共同承担B.由甲、乙、丙共同承担C.由甲全部承担D.由乙自行承担15、王某因抢劫罪于2000年1月10日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判决前被羁押了6个月2002年1月10日,王某因重大立功表现被减刑为3年有期徒刑,王某还需要执行(()A.2年B.2年半C.6个月D.一年16、戴某委托某置业公司将其一套公寓出售,为此双方签订了合同。置业公司将戴某委托的内容登记在本公司房屋买卖的信息网上。王某看到该信息后,通过置业公司与戴某签订了买卖合同。根据民法典规定,戴某与置业公司签订的合同为A.居间合同B.委托合同C.行纪台同D.无名合同17、“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刑事立法方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刑事立法原则,该立法原则是在()时期提出的。A.大革命时期B.工农民主政权时期C.抗日民主政权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8、甲想用水果刀伤害张三,却失手将张三旁的李四捅伤。这种情形在我国刑法中属于()。A.因果关系错误B.打击错误C.行为性质错误D.意外事件19、甲早就暗藏杀杨某之心,某日甲梦游中用水果刀杀死来家里做客的杨某一家五口。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A.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C.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甲不构成犯罪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A.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B.特别行政区法律C.军事法规D.党的政策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公民取得国家赔偿的情况包括()。A.行政赔偿B.刑事被害赔偿C.刑事赔偿D.精神损害赔偿2、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不当得利之债发生的有()。A.向债权人提前偿还借款B.匿名资助贫困地区学生读书C.向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交“保护费”D.在网站订购的商品被快递员误投给他人3、连带责任保证人享有的抗辩权包括()。A.主债务人的同时履行抗辩权B.主债务人的不安抗辩权C.先诉抗辩权D.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抗辩权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是()。A.鼓励B.支持C.引导D.指导5、下列行为人中应认定为主犯的有()。A.诈骗集团的骨干成员B.教唆13岁少年杀人后抛尸的成年人C.遭暴力、胁迫实施抢劫的犯罪分子D.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首要分子6、关于刑事责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产生刑事责任的原因在于行为人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B.刑事责任的大小、有无一般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C.刑事责任是一种救济责任D.刑事法律并不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依据7、下列关于法理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A.法理学研究的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B.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C.法理学从总体上阐释法和法律现象的一般规律D.当代中国法理学的研究起点与归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下列人员中应当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的有()A.公证员B.立法部门的专职工作人员C.法律顾问D.法律仲裁员9、甲拾得乙丢失的手机,向乙索要2000元报酬,乙表示面谈。见面后乙称只给500元,甲因此拒绝返还手机。乙要求甲返还手机的请求权有()。A.侵权请求权B.物权请求权C.不当得利请求权D.无因管理请求权10、根据我国的商标法、下列要素和组合中,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有A.图形B.颜色组合C.三维标志D.声音11、下列规则中属于任意性规则的有()。A.《海域使用管理法》第6条规定:国家建立海域使用权登记制度,依法登记的海域使用权受法律保护B.《民办教育促进法》第7条第2款规定: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民办教育工作C.《工会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处分职工,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D.《婚姻法》第22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12、在环境保护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有关法律,向社会公众、环保组织、专家学者征集对该法的修改意见。此举体现的立法原则有()。A.民主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便民性原则D.平等性原则13、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有()。A.《法经》是战国时期法制变革运动的代表性成果B.《法经》是由李悝制定而成的C.《法经》中类似于总则篇的篇目是《刑名律》D.《法经》六篇的内容为汉律所继承14、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A.甲欲杀害乙,自感人单力薄,遂极力请求朋友丙一道前去。丙则劝阻甲不要杀害乙,但未成,遂打电话报案。公安干警火速赶到,将正在赶赴乙家途中的甲抓获B.周某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李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李某负轻伤C.黄某向检察机关投寄诬告信,捏造马某贪污国家财产5万元的事实,检察院对马某立案侦查D.刘某夜间潜入某妇女房内企图实施强奸,他摸索到妇女床前将妇女惊醒,妇女大呼有贼,刘某害怕,迅速逃离15、在我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的我国武装力量包括()A.中国人民解放军B.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C.中国特警D.中国人民警察三、问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30分)1、(本题5分)简述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及应具备的要件。2、(本题5分)试论我国刑法中的教唆犯。3、(本题5分)简论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征。4、(本题5分)2017年11月25日,甲(2003年11月26日出生)在公共汽车上将手伸进丙的衣袋偷东西,丙发现后立即抓住甲的手。甲的同伙乙(2000年12月5日出生)见状拔出甲随身携带的匕首刺向丙胸部。丙情急之下拉过乘客陈某的胳膊挡在自己前面,乙刺中陈某胳膊,致其轻伤,甲、乙趁乱逃离现场。后乙在前往公安机关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抓获。到案后,乙如实说明全部情况。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1)甲的行为应如何认定?(2)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3)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4)本案中的犯罪分子具备哪些法定量刑情节及相应量刑情节的处理原则是什么?5、(本题5分)请对“因为刑法分则没有规定见危不救罪,所以见危不救行为不构成犯罪”这一说法进行辨析。6、(本题5分)材料一: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即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赃应备(赔),受赃者备之。诸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若在徒年限内老、疾,亦如之。犯罪时幼小,事发时长大,依幼小论。——《唐律疏议·名例》材料二: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唐律疏议·名例》(1)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