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包括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和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的知识紧密相关,通过复习和巩固,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通过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学生能够抽象出数的运算规律,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建模思维,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问题;同时,通过大量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数学运算习惯。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确立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掌握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例如,在讲解进位加法时,重点强调当个位数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如7+8=15,个位写5,十位进1,再进行十位数的加法。
-强调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如10-3+5=12。
2.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进位加法中的“满十进一”和退位减法中的“不够减要借位”的概念。例如,学生在进行进位加法时,容易忘记进位,如9+7=16,需要强调个位满十时,十位要加一。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需要判断是先加还是先减。例如,在计算24-18+6时,学生需要明确先进行减法24-18,得到6,然后再加上6,得到12。
-学生在处理多位数的加减法时,容易出错,如忘记进位或借位。例如,在计算123+45时,学生可能忘记将个位数的3和5相加满十后的进位。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清晰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本原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练习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加减法运算技巧。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PPT展示加减法运算步骤,直观展示运算过程。
2.实物操作:利用教具如计数器、数卡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加减法概念的理解。
3.互动软件: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在线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加减法运算的图片,如购物场景、时间计算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关于加法和减法的内容?谁能举例说明一下?”通过回顾,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
a.进位加法:首先讲解个位数相加满十时,向十位进一的规则,通过具体的例子如7+8=15进行演示,强调个位写5,十位进1。
b.退位减法:接着讲解个位数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位的规则,例如15-7=8,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借位过程。
c.加减混合运算: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先进行加法,再进行减法,如10-3+5=12。
-举例说明:通过一系列的加减法例题,展示不同情况下的运算方法,如个位相加满十、个位不够减、多位数的加减法等。
-互动探究:分组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位?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借位?”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包括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
-教师指导: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4.总结反馈(约5分钟)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关键点。
-学生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5.作业布置(约2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实际应用。
6.教学反思(课后进行)
-教师反思:根据课堂观察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知识点梳理1.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的概念:当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相加结果大于或等于10时,需要向十位进位。
-进位加法的步骤:
a.先计算个位数的和。
b.如果个位数的和大于或等于10,则在个位上写下和的个位数,十位上进位1。
c.计算十位数的和,加上进位的1。
-进位加法的例子:7+8=15,个位7+8=15,写下5,十位进1,十位1+1=2,最终结果为15。
2.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的概念:当从一位数中减去一个更大的数时,需要从高一位借位。
-退位减法的步骤:
a.如果个位数不够减,从十位借位1。
b.个位数加上10,再进行减法。
c.如果十位数不够减,从百位借位1,依此类推。
-退位减法的例子:15-7=8,个位5不够减,从十位借1,个位5+10=15,15-7=8,十位1-0=1,最终结果为8。
3.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同时包含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题目。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a.先进行加法运算。
b.再进行减法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的例子:10-3+5=12,先进行加法10+5=15,再进行减法15-3=12。
4.多位数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对齐数位,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或相减。
-多位数加减法的步骤:
a.对齐数位,确保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或相减。
c.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位;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位。
-多位数加减法的例子:123+45=168,从个位开始相加,3+5=8,2+4=6,1+0=1,最终结果为168。
5.加减法运算的验算
-验算加法:将加数的位置互换,再次进行加法运算,检查结果是否与原始题目相同。
-验算减法:将减数和差的位置互换,再次进行加法运算,检查结果是否与原始题目相同。
6.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购物、烹饪、运动等。
-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计算时间、体重、价格等。板书设计①进位加法
-核心知识点:个位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关键词:个位满十、进一、十位加一。
②退位减法
-核心知识点:个位数不够减,向十位借位。
-关键词:个位不够减、借位、十位减一。
③加减混合运算
-核心知识点:先加后减,遵循运算顺序。
-关键词:加减顺序、先加后减。
④多位数加减法
-核心知识点:对齐数位,逐位相加或相减。
-关键词:数位对齐、逐位运算。
⑤加减法运算的验算
-核心知识点:交换加数位置或减数与差的位置进行验算。
-关键词:位置互换、验算加法、验算减法。
⑥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核心知识点:生活中的加减法实例。
-关键词:生活应用、购物、时间计算。课后作业1.实践题:
-题目:小明有12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3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
-答案:12-3=9,小明现在有9个苹果。
2.进位加法题:
-题目:小丽有7个橘子,小红给了小丽8个橘子,小丽现在有多少个橘子?
-答案:7+8=15,小丽现在有15个橘子。
3.退位减法题:
-题目:小强有18个糖果,他吃掉了7个糖果,小强还剩多少个糖果?
-答案:18-7=11,小强还剩11个糖果。
4.加减混合运算题:
-题目:小王有25个铅笔,他用了8个铅笔,然后又买了10个铅笔,小王现在有多少个铅笔?
-答案:25-8+10=27,小王现在有27个铅笔。
5.多位数加减法题:
-题目:小芳有45个书,小丽有38本书,两人一共有多少本书?
-答案:45+38=83,小芳和小丽一共有83本书。
6.实际应用题:
-题目:一个水果摊上有苹果和香蕉,苹果5元3个,香蕉4元4个。小明买了2个苹果和1根香蕉,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答案:苹果2个,5元/3个=10元/6个,所以2个苹果是10/3元。香蕉1根,4元/4个=1元/个,所以1根香蕉是1元。总共花费是10/3+1=13/3元,约合4.33元。
7.顺序运算题:
-题目:小张有50个硬币,他先给了小华10个硬币,然后又给了小华5个硬币,最后小张还剩多少个硬币?
-答案:50-10-5=35,小张还剩35个硬币。
8.验算题:
-题目:小明的妈妈买了3箱苹果,每箱有20个苹果,买了多少个苹果?
-答案:3箱*20个/箱=60个,妈妈买了60个苹果。
-验算:将20个苹果与3箱相乘,应该得到60个苹果,与题目中的答案一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今天的数学课已经结束了,我想对这节课进行一下反思。总的来说,我觉得这节课在几个方面做得还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觉得今天的教学过程比较顺利。通过导入环节,我用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孩子们很快就能够理解今天要学习的加减法。在讲解新知的时候,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孩子们能够更容易地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原理。我还注意到,在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有些孩子还是不太理解先加后减的顺序,所以我花了一些时间,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帮助他们理解这一点。
其次,我在课堂上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讨论法和练习法。我发现,孩子们在讨论和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特别是当我让他们分组讨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对于加减法的应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讲解退位减法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对于“借位”的概念理解得不够清晰。他们有时候会忘记从十位借位,或者借位后没有正确地将十位减一。这说明我在讲解“借位”的时候,可能需要更加细致,可以通过更多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巩固这一概念。
另外,我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孩子在完成练习题的时候,对于多位数的加减法还是不太熟练,尤其是在对齐数位和逐位相加或相减的过程中,容易出错。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国际教育项目全新留学合同
- 2025年度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协议书
- 2025年度文化创意公司兼职聘用员工合同
- 2025年度一手房带家具家电装修包购服务协议
- 2025年度中式餐厅转让及品牌推广合同
- 医院装修监理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出租房屋装修工程结算及租赁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安全生产达标厂房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健身机构教练职务聘用协议
- 2025年度商铺物业管理与社区文化活动合作协议
- 2025年企业法务顾问聘用协议范本
- 无菌手术台铺置的细节管理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五章 运动控制
- 议论文8(试题+审题+范文+点评+素材)-2025年高考语文写作复习
- 【理特咨询】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生物医药大健康行业应用进展报告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小学部分)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6第1课时Startup
- 2025江苏苏州高新区狮山商务创新区下属国企业招聘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平抛运动的经典例题
- 录井作业现场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 2025年度商会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