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康桥朗诵作品:春江花月夜(张若虚)高清_标清.flv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歌曲--春江花月夜(童丽)_标清.flv︻学习目标︼细读诗句,画出意象,欣赏佳句,体会哲理,感受情怀。︻解析题目︼文章标题点出几种意象?诗篇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为素材,集中体现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解析题目︼这些意象中重点强调哪一个意象?月自由朗读,请找出直接描写“月”五处诗句明写“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的诗句,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
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渐西落:月沉江海: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本诗以“月”为中心、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展开
月出—月悬—月斜—月落线索:思考本诗写了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月”这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围绕这个意象梳理出诗的结构。全诗可分为几个层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景物美【描绘】春潮高涨,江水连接大海,江海不分。明月初升,似从浪潮中涌出。一泻千里的月光随着波潮不停闪烁着,春天的江上哪个地方没有明亮的月光呢?江流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着开满鲜花的树木就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发光。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霜飞察觉不到了,白色的月光和白沙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这几句是怎么写景的?(可以从意象、手法、情感角度分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江流滚滚,海潮不息,江海相连,一轮明月随着腾生的潮水涌现出来。这里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呢?
2.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洁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浩瀚悠远。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上下句“虚实结合”。3.一个“生”字,就赋于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4.开篇就题生发,从大处落笔,写远处景象,勾勒出一副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1.诗人描绘月光下的美景。营造了什么意境?
“江流”两句实写郊景,是近景,“空里”两句虚写月光,整个宇宙山川笼罩于皎洁的月辉中。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春江在明月朗照中!江水曲折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2.诗人丹青妙手,轻挥一笔,从小处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又巧妙地交待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静谧瑰丽幽美恬静
1.衬托。
2.作者写江流、花林、白沙,但无不有月的存在。即由江写到花,由花又回到月。“江”“花”等美景来衬托月光的皎洁。3.营造一种静谧瑰丽而幽美恬静的意境,抒发美好快乐而兴奋的情怀。
归纳表达技巧的鉴赏题型答题步骤手法+分析+意境/情感作者写“江流”“花林”等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第一部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1.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并给这幅图画命名。春江花月图——画面美。作者以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描绘出了一幅浩瀚悠远、静谧瑰丽、幽美恬静的春江月夜图。2.抒发怎样的情感?美好、兴奋、快乐第一部分:画意美海生明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画。请置身诗境,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潮水走到哪里,月光跟到哪里,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明月随江水而来,把她的光辉投到花林上,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儿。月光皎洁,使得空中的飞霜不能察觉了,在皎洁的月光下,江滩的白沙也分辨不清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哲理美【描绘】江天一色,天空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只有那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悬中天。江边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开始照耀人间?人生代代无穷无尽,江月永恒却年年相似。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流水。面对明月,诗人产生了什么思考?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这里依然在写景,这时,随时间推移,月亮已升到当空,而江天的浩瀚,让诗人联想到: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想必就有此月亮了吧?但不知谁第一次见到它,也不知明月是在哪年第一次照见世人?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在今天,也固然无从回答。这里,诗人表现出对宇宙奥秘的沉思冥想。2.诗人由江月联想到人生:人生代代相传、无穷无尽;惟江上明月年年相似、万古长存。进而发出感叹:今天,我们在这里看到明月,不知在我们身后,它又在等待何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奔流不息,一去不回头。此景让人无不感叹人生易逝、唯江月永存。这两章借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易逝”的伤感。正是在这点上,诗人为传统的闺情诗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和意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千年的叹问宇宙无穷、人生短暂那么,诗人是不是太悲观消极?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诗人跳出了个人生命意义的小圈子,用博大的情怀来关注人类,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哀而不伤”第二部分:哲理美第三部分:诗情美第三部分:情感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泛指离别地点。胜:能承担,能承受。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此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两地思念。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思考:这四句话,作者运用哪些手法表现这种思念的?1.首句由白云“起兴”。一片悠悠远去的白云;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崔颢名诗《黄鹤楼》颔联第二句“白云千载空悠悠”,甚是凄凉。此句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的愁苦,自然而然地引出青枫浦上的愁客。2.“青枫浦”泛指遥远、荒僻的树林水边,也即眼前游子的羁旅之地。“不胜愁”乃特写镜头,用来一笔带过去小船上游子的愁云惨雾,再以他的妻子(思妇)的相思来反衬游子的倦客愁,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余地。3.“明月楼”指闺中少女或少妇居住之处,这里以物代人(游子之妻):思妇。这里又以蒙太奇手法闪现遥远某处一楼上,有一个少妇在望月怀远。这种游子离愁、思妇相思恐怕在当时民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吧!4.本章既写游子客愁,也写思妇的相思。5.接下来则着力描写思妇的无限愁思,以此衬托游子的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泄着去照耀着您。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情思妇月照离人赏析“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1.拟人手法。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写出了月游移不定的动态,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3.“卷不去”和“拂还来”明指月光洒在门帘和捣衣砧上,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暗指思妇的愁思无法排遣,镜头多处移动,给读者以极大空间,回味思妇的愁思,反衬出游子的离愁别恨。鱼龙传情鸿雁长飞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1.在我国古代,“书信”往往和“鱼”“雁”相连。成语“鱼传尺素”“鸿雁传书”“鱼肠尺素”“鱼肠雁足”“鱼沉雁杳”“鱼封雁帖”“鱼书雁帖”中的“鱼”“雁”,都是对古代书信的代指。2.尺素,指代书信。在古代流传最广的两种说法:一种是古人用绢帛写信(据说唐代用的一尺长的绢帛而且绢帛也是白色的所以叫尺素),寄的时候叠成两个鲤鱼一样的形状,所以写信易用“鱼素”“鱼书”,“双鲤”之类的。一种是古代没有信封,把信夹在木版里,而那个木版是两条鱼的形状,所以有“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南朝·王僧儒
“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1.用典。2.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3.思妇怀远人,相思无着落。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江水伴着落花流走,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缓缓落下,如今又西斜。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游子情游子思归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1)在梦中也想归家,虚写心理。(2)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情。(3)以“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4)“落月”“海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念。想想意象:
诗中落花、流水、落月,海雾等意象有什么意蕴?闲潭落花江水流春月斜江潭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最后八句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海雾来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1.游子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2.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3.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落寞之情。4.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海雾就似游子心中升起的惆怅,迷惘失落。情满江树赏析诗句:“落月摇情满江树”,景——残月的余晖洒满江树,也洒满江面,残月余晖和江岸的摇动的树影都在在江水中荡漾。树在摇曳,影在摇曳,情思在摇曳。情──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效果——情景交融,诗欲止而情未了,让人回味无穷。
(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色,为下面议论抒情作铺垫。
景物美(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情感美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三个写作层次的写作内容感知全诗,划分层次春江花月夜月下之景(春江潮水连海平—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色无垠月色纯净画意美月下之思(江天一色无纤尘—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设计4.1.2-东晋南朝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农业与我们 农业的分布(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商务星球版)
- Unit 5 Here and Now SectionB Project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Unit 1 This is me!(Integration)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项目经理长期聘用合同(21篇)
- 第10课 物联系统原型搭建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第11课《短文两篇》之《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探究与发现 为什么y=±(ba)x是双曲线(x^2) (a^2)-(y^2)(b^2)=1的渐近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5年货物供应合同协议范例
- 2025年建筑项目分阶段策划合同范本
- 液态熔渣BGL炉的技术工艺
- 楼梯台阶抹灰施工技术交底
- “中药配送服务中心”方案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分享会
- 路基换填级配碎石施工方案
- GRR表格MSA第四版完整版
- EIM Book 1 Unit 7 Learning languages单元检测试题
- 第一讲 新媒体艺术基础-数字媒体艺术导论课件PPT
- 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
- 内科学尿路感染(讲课)
- GB/T 605-2006化学试剂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