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读书方药中双向调节的理解临证心得_第1页
中医读书方药中双向调节的理解临证心得_第2页
中医读书方药中双向调节的理解临证心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读书方药中双向调节的理解临证心得本月跟师临证(实践)主要病种(内容):《伤寒论》方药中双向调节的理解。中医学领域中有关双向调节的认识尚未统一,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双向调节是指对同一种疾病的多种症状或病机状态实现对立的调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双向调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独具特色而又常见的手段。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是阴阳相对失衡,治疗宜用调节双方矛盾的方法,使之以衡常。在中医学文献中,尽管没有双向调节的直接表述,但其理论观点在许多文献中有所体现,如《黄帝内经》中所说节“阴阳而调刚柔”“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等,张仲景《伤寒论》全书113方中,大多蕴含着双向调节的用药配伍规律,体现了在疾病错综复杂的病机关系中谋求阴阳相对平衡的疾病治疗思路。疏表清里表里俱急、内外壅实,宜内外同施、表里双解,辛散之品配伍清理内热的药物,以奏双解之功,方如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大青龙汤等。例如大青龙汤,方以麻黄、桂枝、生姜辛温发汗,疏散表邪;杏仁降气止咳;炙甘草、大枣扶正祛邪,调和营卫;以大剂量的石膏清解内热,又包含以阴制阳之义。故程应旄云:“寒得麻黄之辛热而外出,热得石膏而内解,龙升雨降,郁热顿除;再如大柴胡汤,方以柴胡、黄芩和解少阳祛邪;大黄、枳实清泻阳明之实;芍药于中土伐木,可敛阴和营,缓解腹痛;重剂生姜配半夏止呕又制大黄之峻下,配大枣能补脾生津,调和营卫。协调升降《黄帝内经》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若气机升降失常,时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张仲景选药立方十分注重协调气机升降,每收良效,方如旋覆代赭汤、五苓散、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升麻汤等。升清降浊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若人体气机紊乱,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人体为病。治当协调气机,升清降浊。例如五苓散为化气行水,发表健脾之剂。方以桂枝通阳化气,兼解肌表之邪;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水行津;猪苓、泽泻助茯苓利小便以行水气;桂枝与白术共呈温化水湿,其性为升;茯苓有健脾利水双重作用,与猪苓、泽泻利水,导浊湿趋下,脏腑气机升降有序,水湿自利。张锡驹谓:“苓、泽、猪苓淡味而渗泄,白术助脾气转输,桂枝从肌达表,外窍通而内窍利。宣降相应肺受邪闭,宣降失司,故而喘咳乃发。因而要调节肺之清肃,宣降相应,祛邪平喘。例如麻杏石甘汤,乃为清宣肺气平喘之剂,方以麻黄宣肺祛邪平喘;杏仁肃降肺气以止咳喘;石膏清肺热,炙甘草扶中焦,顾护脾胃,调和诸药,全方辛凉解表,宣肺降气。肺宣气降,气机有应,邪解喘平。益气降逆由于正气不足,脾胃之气逆乱不顺,故益气扶正的同时运用降逆顺气的药物,以调畅脏腑气机,方如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旋覆代赭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例如,旋覆代赭汤以旋覆花疏肝利肺,除水下气;代赭石镇肝降逆;生姜、半夏温化痰饮,消痞散结,和胃降逆。罗天益谓:“邪虽去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