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名师预测卷7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江南博哥)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2.)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斯金纳C.雅各布松D.埃利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埃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绪辅导方法,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不合理观念导致了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情绪辅导方法也称理性一情绪疗法、ABC理论,由埃利斯提出。这是一种十分有应用价值的心理辅导方法,因此在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而且各种题型都有。考生需要了解该方法的基本观点、基本步骤,了解A、B、C分别代表什么,以及常见的不合理观念包括哪些等。(3.)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禄B.利托尔诺C.霍尔D.华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4.)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A.注意分配B.注意稳定性C.注意广度D.注意转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本题的D项较有迷惑性,但考生只要准确掌握了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的概念,就可以作出区分并选出正确答案。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而注意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由此可见,注意分配面向的是多个对象或活动,而注意转移面向的是一个对象或活动。(5.)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示范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说服教育法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白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这是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平行教育影响”是马卡连柯(苏联杰出教育家和作家)的一个著名的教育方法: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7.)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效能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奥苏伯尔把动机分为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1)认知内驱力是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内驱力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通常在年龄小的学生身上比较常见。(8.)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9.)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问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10.)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B.维持班级秩序C.形成良好的班风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以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实施教学活动。(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特征,从“随机应变”可以看出考查的是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品质包括:(1)思维的敏捷性,即思维的速度快、效率高;(2)思维的灵活性,即思路广、灵巧度高;(3)思维的抽象性,即逻辑性强、善于归纳概括、能深挖事物的本质。(12.)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情况,一面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A.预定B.转移C.分配D.集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题干中所述的同时从事两种活动体现了注意的分配。(13.)“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运气在归因模式中属于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1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A.参观法B.演示法C.情境教学法D.欣赏教学法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欣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教学方法。(15.)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就要及时应对讨论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进行小组讨论时,每组人数越少越好,因为人数越多,每个人的发言机会就越少B.如果发现讨论中某人非常不积极,教师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C.发现学生的讨论进入误区或陷入知识瓶颈时,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引导D.讨论要严格按照教师课前制订的讨论计划进行,不能更改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D项的理解均有误。(16.)下列不属于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突出体现的理念的是()。A.基础性B.普及性C.科学性D.发展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观念是:小学数学新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17.)沈从文小时候经常逃学,而且长时间对老师的批评、斥责非常抵触,但是他的一位姓毛的小学老师利用校园里的一棵楠树激发了他的进取心,沈从文最终成了杰出的作家。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学生具有发展的()。A.普遍性B.现实性C.可塑性D.差异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学生的发展具有可塑性,因为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他们的品德、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各方面都尚未定型,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只要找对方法,就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而使得学生不断进步。沈从文从经常逃学到成为杰出作家的经历说明,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本题的D项较有迷惑性,考生可以仔细分析。差异性是指每个学生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而题干只是提到了沈从文受到老师的激励而改变,因此属于可塑性。(18.)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A.广阔性B.灵活性C.逻辑性D.深刻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品质。(19.)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认知性动机D.交往性动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外部动机是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题干中学生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因此属于外部动机。(20.)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法。A.榜样示范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问答题(共7题,共7分)(21.)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正确答案:参考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运用谈话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思维的活跃,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22.)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小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在教学的影响下,想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2)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3)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23.)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正确答案:参考解析:(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24.)以下是《十几减九》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例题“12—9”的计算方法,然后展开师生对话,交流算法。师: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生1:我是数出来的。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呢?生1:我心里想着9,然后从9往下数(用手指表示),一直数到12,数了3个数,所以12减9就等于3。师:你能给你的方法起个名称吗?生1:(想了想)那就叫“数手指”法吧。生2:老师,我不用数手指,而是用小棒来摆。师:你是怎么摆的,又怎么算呢?生2:我先摆出12根小棒,然后拿走9根,剩下3根,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摆小棒”法。师:好一个“摆小棒”法,你真行!生3:我不用数手指,也不用摆小棒就能算出来!师:是吗?那就把你的高招说一说!生3:(得意地)我把12分成10和2,先用10减9等于1,再用1和2加起来就等于3。师:哇!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巧妙的方法,老师佩服你!那你给这种方法起名称了吗?生3:我不知道该叫什么方法好。师:还有谁的方法和生3的一样?你们一起来商量一下,给这种方法起个什么名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很多名称,有的叫“分开减”法,有的叫“先算10”法,有的说是“10减”法,还有的叫“先算减,再算加”法。师:这些名称都有道理,老师把你们的这些说法综合起来,起一个又简单又合理的名称,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那就叫“破十法”吧!生4:我还有一种方法比“破十法”还好!师:是吗?怎么个好法,你说说!生4:因为我知道9加3等于12,所以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想加算减”法!师:你真会学习,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生5:老师,我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叫“连续减”法!师:(惊讶地)真的吗?怎么连续减呢?生5:(兴奋地跑上讲台)我先用12里的2减去9里面的2,再用10减去剩下的7就得到3。师:你真是一个“小数学家”,太了不起了!问题:试述此教学片段中,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活动的哪些特点?(20分)正确答案:参考解析:(1)营造和谐氛围,实现师生情感的交融。教学活动不仅有知识信息的传递,更需要情感的交流。本教学片段中,师生的情感融于认知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对话环境,给予学生一句句充满赞扬和信任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心理自由与安全”,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大胆表达自己的算法。(2)尊重学生,实现算法多样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算法多样化,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体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探索不同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大胆猜测、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本教学片段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他们去发现“12—9”的多种计算方法。同时,使学生各自的算法在全班同学面前得以展开,从而生成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教学资源。(3)注重过程与方法,实现目标的达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索“12—9”的计算方法,并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怎样算,为什么要这样算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掌握计算的技能,又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25.)某小学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本市人,三分之二是外地人,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们的学习水平相差很大,某教师根据班上学生的情感水平、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家庭状况等实施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问题(一):该教师贯彻了什么教学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什么?(10分)问题(二):结合本实例,谈谈如何贯彻该原则。(10分)正确答案:参考解析:问题(一):该教师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条原则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学生在知识水平、先前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方面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会”,而学生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学的效果。因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有成效。问题(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该做到: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给予是快乐的圣诞节快到了,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宽裕。看见保罗在望着自己,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一圈吗?”“当然,我非常愿意。”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问题(一):请概括本文所阐述的故事并揭示寓意。(10分)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问题(三):设计本文的导人环节。(15分)正确答案:(27.)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6分)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24分)正确答案:参考解析:问题(~):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能听、说、认读单词和词组:friends,longhair,shorthair,thin,strong,quiet②能听懂会说Myfriendisstrong.Hehasshorthair…③会用longhair.shorthair,thin,strong,quiet等词简要描述一个人的模样和特征。(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如何描述并表达一个人,增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2.教学重点(1)句型:Who’dhe/she?Who’dyourbestfriend?(2)词汇:hair,thin,strong,quiet问题(二):一、热身/复习(Warmin9—up/Revision)1.猜谜语。(教师说,学生猜)It’ssobig.Ithasalongnoseandashorttail.Whatisit?(Anelephant)It’ssmall.Ithastwolongears.Whatisit?(Arabbit)2.教师出示猴子和兔子的图片,启发学生说:Themonkeyhasalongtail.Therabbithasashorttail.教师再出示长颈鹿和梅花鹿的图片,让学生说出:It’stall.It’sshort.3.复习单词big,small,long,short,tall,并说出中文意思。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出示ChenJie的面具,问:Whoisshe?学生回答:ChenJie.教师出示Amy的面具,问:Whoisshe?学生回答:Amy.教师说:Shehasshorthair.(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同时拿着两个面具,说:ChenJieandAmyarefriends.Theyarefriends.2.让学生看着面具在教师的提示下学说:Shehaslonghair.Shehasshorthair.Theyarefriends.3.让学生指着班里的同学说:Shehaslongha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疼痛管理新策略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
- 2025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社会资源在肾移植康复中的利用与分配问题
- 2025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安徽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改善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川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全册 课件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LeapMotion教程之手势识别
- 静脉导管的护理与固定方法
- word上机操作题
- 房地产公司管理制度
- O型密封圈标准 ISO 3601-12008[E]中文
- 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
- 工程结算单(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