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夏商周时期以“贝”为流通货币,并将其称为“货贝”。春秋战国时期,金属货币悄然在各诸侯国之间流行开来。秦朝将圆形方孔铜钱——“半两”推行于全国。这些变化反映了()A.冶铁技术的进步 B.经济发展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改变 D.国家统一的要求【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商周时期至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金属货币悄然在各诸侯国之间流行开来。秦朝将圆形方孔铜钱——“半两”推行于全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货币的出现与使用,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货币出现的原因,而非冶铁技术的进步,排除A项;因“审美观念的改变”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一致,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货币的出现和使用,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而非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2.“IMF份额”决定了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项决定中的投票权。2010年12月IMF理事会会议上,通过了第十四次份额改革,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从9.8%提高到14.3%,中国的份额上升至6.39%,成为第三大会员国。这反映出()A.欧美丧失国际金融主导地位 B.全球治理民主化趋势加强C.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亟待改革 D.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从9.8%提高到14.3%,中国的份额上升至6.39%,成为第三大会员国”可知,金砖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中国份额的提高,决定了其在IMF投票中的权力,这有利于打破发达国家控制国际金融组织的局面,反映了全球治理民主化趋势加强,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欧美仍旧主导国际金融,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向更公正化、合理化方向发展,而非强调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亟待改革,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解体,排除D项。故选B项。3.徐霞客曾说,在其父亲去世后二十年间,由他母亲独支门户,勤俭持家,“母无他好,好习田妇织”。“特以精好闻”的徐家织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据此可知,徐母得以独立维持生计的时代背景是()A.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 B.经营方式出现革新C.交通与长途贩运的发达 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代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在此背景下一条鞭法推行,赋役征银,这为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主要生计来源创造了条件,使女性成为家庭生计主要担当者,男性有更多机会从事维持家庭生计之外的事务,A项正确;晚明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手工工场和自由雇佣劳动,但材料无法体现是手工作坊还是手工工场,排除B项;材料仅说明徐母所织棉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体现其质地优良,无法体现长途贩运贸易是否兴盛,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排除D项。故选A项。4.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主要有五次(如图):1980年起征点为800元;2006年起征点提高到1600元;2008年起征点提高到2000元;2011年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2018年起征点提高5000元。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B.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C.新中国成立以后立即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D.个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0年至201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此后这成为英国的一个固定税种。英国的这一做法后来逐渐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A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故B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故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5.东晋政府起初登记北方“侨人”户籍为“白籍”,以区别于南方土著居民的“黄籍”,享有免调和免役的优待。后来,东晋王朝对他们实施“土断”政策,就地编入“黄籍”,取消优待。东晋“侨人”政策变化()A.满足了东晋王朝的兵源需要 B.解决了东晋王朝的社会矛盾C.加速了南北人民的交往融合 D.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东晋时期(中国)。据材料“东晋王朝对他们实施‘土断’政策,就地编入‘黄籍’,取消优待”可知,东晋政府实行“土断”政策,将北方的“侨人”和南方的土著居民,同等对待,有利于促进南北方之间的融合,C项正确;“满足了”,表述夸大,排除A项;“解决了”,表述夸大,该政策可以缓解矛盾,但是不能解决,排除B项;该政策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6.《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主要反映了明朝()A.加强对基层的统治与治理 B.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C.以法律形式关注弱势群体 D.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大明律》”“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可知,材料大意为凡是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且病重的人,不能养活自己,地方官员应收养,而不收养的应该杖打六十杖,体现了明朝时期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之人进行救助,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朝时期政府对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规定,而不是基础治理与统治,排除A项;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明朝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不能表述为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朝时期以法律形式关注弱势群体,属于民本思想的一部分,并且材料内容不能防止贫富分化,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7.中世纪中期,随着受教育群体扩大、王室司法行政书面化,英国庄园管理从依赖口头记忆转向书面文件,产生了地籍册、账簿、法庭案卷等文件。这表明,当时英国()A.王权得以持续强化 B.基层治理趋于规范C.农奴依附性减弱 D.世俗学校广泛设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中期的英国。结合所学“中世纪西欧,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材料中“英国庄园管理从依赖口头记忆转向书面文件”“产生了地籍册、账簿、法庭案卷等文件”等信息可以表明,到中世纪中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时的英国基层治理趋于规范,B项正确;“王权得以持续强化”出现于中世纪晚期,且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中世纪后期,随着商业和贸易逐渐兴盛,君主集权的增强削弱了封建领主的权力,英国农奴制逐渐衰落,中世纪中期农奴的依附性并未减弱,排除C项;结合所学,从11世纪起,欧洲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但是D项中“广泛”表述欠妥,排除D项。故选B项。8.《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这一记载可用来考证()A.早期国家的不断演进 B.精耕细作的生产萌芽C.远古人类的农业起源 D.经济社会的多元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反映了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这可用来考证远古人类的农业起源,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早期国家的演进,材料涉及《淮南子·修务训》对神农尝百草的记载,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原始农业,不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农业,没有体现经济社会的多元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9.有学者指出,食品生产日渐集约化,食品加工业越来越配合耐久性消费品产业所设立的模式,供给变得机械化,配销经过重组,用餐时间随着工作模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该学者意在说明()A.全球化转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 B.食品多元化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C.工业化改变了食品生产方式 D.城市化加快了人们生活节奏【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食品生产日渐集约……配销经过重组,用餐时间随着工作模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可知,食品生产日趋“工业化”,这说明工业化改变了食品的生产方式,C项正确;人们饮食观念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有关,与全球化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食品多元化对人们物质生活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食品生产日趋“工业化”,未涉及城市化进程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0.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美国农业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数为100)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1910-1990年间,美国劳动力的使用量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机械、化学品的使用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并结合所学可知,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化学肥料的使用使得农民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耕作和照管农作物,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化、农业科技助推农业节约劳动力,B项正确;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排除A项;生态环境问题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不单单是化学品造成的,排除C项;美国“农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劳动力的减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11.据考古资料可知,西汉中期以后,从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到谷物的加工贮藏,一整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齐备,门类品种相当齐全。据此可知,汉代()A.农业精耕细作获得了工具保证 B.政府以官营方式垄断铁器的生产C.创新耕作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D.铁器时代的开启使粮食产量提高【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一整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齐备”“门类品种相当齐全”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铁农具得到广泛应用,其齐全的种类使农业精耕细作得到保证,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农具等铁器生产经营的方式,排除B项;铁农具种类齐全不代表耕作技术创新,排除C项;在汉代之前,中国已进入了铁器时代,D项时间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2.在小亚细亚东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赫梯人墓葬中出土了一把铜柄铁刃匕首,经科技检测为人工冶炼制品,之后此类制品在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和古埃及遗址出土的逐渐增多。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古赫梯帝国凭借锋利坚韧的铁器和轻便快速的马拉战车等,一度与埃及争夺霸权。由此可以得出()①赫梯人首创人工冶铁技术②铁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③古代铁器曾经应用于战争④冶铁技术在亚欧地区普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公元前2500年(小亚细亚)。根据材料“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古赫梯帝国凭借锋利坚韧的铁器和轻便快速的马拉战车等,一度与埃及争夺霸权”可知,当时铁器的使用对古赫梯帝国国力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利用生产出的铁器、兵器同埃及争夺霸权,说明铁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古代铁器曾经应用于战争,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赫梯人首创人工冶铁技术,①错误;当时铁器尚未普及,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3.“反事实推理”是西方史学的一种研究思维,探讨假设不发生该历史事件的前提下历史的发展趋势。据此推知,如表相关研究反映了欧洲()事实上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反事实下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推测%1700年-1760年0.441700年-1760年0.0151760年-1800年0.521760年-1800年0.0451800年-1830年1.611800年-1830年0.15A.人民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B.战乱导致了收入增长缓慢C.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显露 D.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力提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00-1830年欧洲。根据材料中“事实上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的数据,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处于上升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资本主义发展、开展工业革命有关,所以得出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力提高,D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数据,欧洲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处于上升趋势,可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A项;材料虽然反映了1700-1830年欧洲人均收入缓慢增长,但是据材料无法直接得出是战乱导致的,排除B项;材料信息中人均收入在增长,不能体现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排除C项。故选D项。14.1770年,英国诗人哥尔德斯密发表诗作《荒村》,描绘了一个叫做“奥布恩"的村庄,变成有钱人的私人乡间花园景观,致使原本生机勃勃的土地变得荒寂,欢乐的村庄失去活力,幸福安居的人们被迫离乡背井,农民落魄在城里沿街行乞。由此可知,作者意在()A.赞颂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巨变 B.批判工业革命破坏了田园生活C.表达社会转型中的焦虑迷茫 D.说明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目的题。时空是1770年(英国)。据材料“致使原本生机勃勃的土地变得荒寂,欢乐的村庄失去活力,幸福安居的人们被迫离乡背井,农民落魄在城里沿街行乞。”可知,作者无法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农村生活的冲击,表达出焦虑和迷茫,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作者并非赞颂城市化发展,而是对城市化持消极态度,排除A项;该诗作的主旨不是单纯地批判工业革命对田园生活的破坏,而是表达一种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进步和破坏时,心中产生的迷茫,排除B项;启蒙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5.近日,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深度人工智能AppChatGPT引发热议,有人称其为生产力工具,也有人因其能够代写论文而对此感到恐慌。根据美国美林银行预测,2025年以前,人工智能的“每年产生的创造性破坏的影响”可能会达到14万~33万亿美元。由此可见()A.人工智能将取代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创造力B.科技革命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带来新挑战C.人工智能创造生产力的同时又破坏生产力D.人类尚未做好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准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根据材料信息,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热议,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解放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说明科技革命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带来新挑战,B项正确;“取代”表述不当,材料无法体现出来,排除A项;材料信息是人工智能可能会产生“创造性破坏的影响”,并不是针对生产力的破坏,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人类应对人工智能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无法得出是否做好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准备,排除D项。故选B项。第Ⅱ卷注意要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3题,共55分。16.国际货币体系是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需要而建立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材料一18~19世纪,金本位制、银本位制、以及金银两种货币同时按国家法定比率流通的复本位制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使用过。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率先采用金本位制。德国、荷兰、美国、日本等纷纷效仿,以黄金为基准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一个统一而松散的国际货币制度,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自由输入输出,各国货币都与黄金挂钩。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消除了汇率波动,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编著《世界经济简史》材料二——根据【美国】保罗·克鲁格曼《汇率的不稳定性》编制材料三——摘自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发布的数据(1)根据材料一,归纳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建立起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结合所学,从“金本位的角度”,说明它“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现实的基础”;从货币的角度,分析该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3)结合所学,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的标志。根据材料三,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答案】(1)含义: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建立起的国际货币制度是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理由: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消除了汇率波动。(2)基础:二战后美国综合实力强大;美国拥有全世界近75%的黄金;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关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3)标志: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特点: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特点。【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含义:据材料一“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率先采用金本位制。德国、荷兰、美国、日本等纷纷效仿,以黄金为基准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并结合所学,可得出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建立起的国际货币制度是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理由:据材料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自由输入输出,各国货币都与黄金挂钩”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据材料一“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消除了汇率波动”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防止外汇投机,稳定外汇市场等等。【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基础:据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实现的基础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二战后美国综合实力世界第一,为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奠定了经济、政治基础;美国拥有全世界近75%的黄金,为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奠定了基础;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获得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关系:据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构成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结合所学可得出实行固定汇率。【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标志:结合所学可得出,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特点:据材料三“USD排名第一”可得出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据材料三“JPY排在第四位、CNY排在第五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总之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特点。17.技术革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时期,出现了坩埚炼铁法,并得到了广泛使用,在战国晚期块炼渗碳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百炼钢”技术兴起。西汉中期武帝时,政府令官铁冶造规格统一的新式农具,加以推广,如铁耦梨和耧车等,首先在京畿附近推广,作为全国的示范区。《汉书·昭帝纪》曰:“武帝始开三边,徙民屯田,皆与犁牛。”至东汉时期,陕北也使用牛耕。——摘自田培栋《陕西社会经济史》材料二:近代工厂制在英国的兴起,是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变革的产物。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近代工厂制是对原工业化时期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突破,它的兴起促使作坊制或家内制生产逐渐消亡,而手工工场也逐渐开始向近代工厂过渡。不过,作为工业化社会中涌现出来的新鲜事物,工厂制在兴起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病。——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材料三:建国初期,毛泽东总结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195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人才问题,特别是技术人才问题,就被提到了头等重要的地位”。1945年4月,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7名全国工业劳动模范向全国总工会发出了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建议书。2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通过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指出:“技术革新运动必然成为日益发展的客观趋势”,要“把技术革新运动作为提高当前劳动竞赛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才能与智慧”。——摘自李增添《试论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推动汉代铁制农具普遍使用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近代工厂制出现与推广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从工人的角度列举两项“不容忽视的弊病”。(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4年党和国家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国防科技方面的重大成果。【答案】(1)因素:冶铁技术的进步;铁业官营政策的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移民屯垦事业的发展。(任意答出3点即可)(2)影响:作坊制或家内制生产逐渐消亡;带来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巨变,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如答“出现了垄断组织”也可)
弊病: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3)时代背景:我国技术发展水平落后;培养技术人才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推动劳动竞赛的开展;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任意答出2点即可)
重要成果: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出现了坩埚炼铁法”“百炼钢”,可得出冶铁技术的进步。根据材料一“西汉中期武帝时,政府令官铁冶造”,可得出铁业官营政策的实施。根据材料一“并三边,徒民屯田,皆与犁牛”等,联系所学可得出移民屯垦事业的发展,根据所学,还可从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等进行总结。【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影响:根据材料二“它的兴起促使作坊制或家内制生产逐渐消亡”,可得出作坊制或家内制生产逐渐消亡。根据材料二“而手工工场也逐渐开始向近代工厂‘过渡’。”联系所学,可得出带来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巨变,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弊病:从工人的角度回答,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可从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等角度进行总结。【小问3】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三“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可得出我国技术发展水平落后。根据材料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人才问题,特别是技术人才问题,就被提到了头等重要的地位”,可得出培养技术人才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根据材料三“把技术革新运动作为提高当前劳动竞赛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才能与智慧”,可得出推动劳动竞赛的开展。根据材料三“全国工业劳动模范”“充分发挥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同到期解约申请模板
- 2025年药店店员合同模板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20)-西师大版
-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练习十一(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苏教版
- 2024年人工种植牙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2025届黑龙江省“六校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教师专业成长路径规划聘用合同
- 2025年度养老产业简易版股份转让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授权委托书
- 公共财政概论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5年高职)成本核算与管理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课件(最新)
- 中国传媒大学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课件-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第3讲
- 浅圆仓滑模及仓顶板施工方案
-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五《乡土中国》导读优质课件PPT
- 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PPT幻灯片课件(PPT 66页)
- 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课件(含视频)
- 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 钢琴基础教程1教案
- 上海科技版(沪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小学音乐课后服务教学设计方案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