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永州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2年)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首句中的“自古”一词,明确指出人们悲叹秋日寂寞萧索的看法由来已久。B.第二句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直抒对春朝的厌恶来突出对秋日的喜爱。C.第四句写出了秋的“神韵”,与前一句诗虚实融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D.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开阔,融情、景、理于一炉,唱出了非同凡响的秋歌。(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妙处。【参考答案】【分析】本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ACD.正确。B.有误,“我言秋日胜春朝”直抒胸臆,态度鲜明,“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这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表露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本句并没有表达对春朝的厌恶。故选:B。(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首先,明确“排”字的词性特征,“排”是一个动词。在解释含义时,不要单独分析,要放在句中,这句话说的是“万里睛空,一只鹤凌云而上”,所以“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其次,动词的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在这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万里晴空,一只黄鹤一飞冲天,势要冲破白云”的景象;最后,要注意评价作者情感,“排”字展现了一种冲破阻隔、积极向上的力量感。在这里表达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答案:(1)B(2)“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2022湖南永州)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3.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语言朴实自然,辞浅情深,情景交融,哀婉动人。B.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月是故乡明”实写眼前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C.颈联中“有”与“无”对比鲜明,绵绵愁思中夹杂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D.尾联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14.诗题有“月”,诗人却没有直接从月写起,那么诗中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3.B14.描写了鼓声和雁声。点明了月夜的背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解析】【分析】【13题详解】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月是故乡明”是“虚写”,不是“实写”。故选B。【14题详解】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并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作者没有从月夜写起,而是抓住“戍鼓”“雁声”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通过叙写自己的所见和所闻,既交代了月夜的背景,渲染了一片凄凉肃杀的景象,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2021湖南永州)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2、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颔联中“蓬”指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此处喻指诗人。B.颈联巧妙运用“浮云”“落日”作比,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C.“挥手”写出了分离时的动作,流露出诗人看似潇洒,实则不舍的心情。D.面对离别,“班马”尚且“萧萧”悲鸣,人何以堪?全诗以此作结,令人回味无穷。13、请发挥想象,描绘诗中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4分)【参考答案】12、B13、(2)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山上草木葱绿,好一派生机景象。一条波光粼粼的流水,环绕在城的东边,潺潺而过。(2020湖南永州)【甲】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乙】山行[唐]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注】①栎:同“栋”,一种乔木;②茗:茶的稚称.12.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首联中“足鸡豚”与颈联中“箫鼓追随”均表现出村民热情好客的特点。B.【甲】诗尾联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C.【乙】诗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村民焙茶和抽丝的劳动场景。D.【乙】诗尾联写诗人相约当地采药人,与之一道进入深山密林采药。13.【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4分)【参考答案】12、C(A中“箫鼓追随”体现不出村民的热情好客;B中对“闲”字理解不当,整句应有“能不时”造访之意;D中不是入山采药,而是有归隐之意。)13、答:①都写了山村风光的美丽;②都写了农事丰收的盛景;③都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2019湖南永州)【甲】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没漫。【乙】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2.对【甲】【乙】两首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首联用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送寒之景点明已是寒冬时节。【秋季之景】B.【甲】诗颔联用“遥隔”二字表明作者远离家乡,因山川阻隔,不能归去。C.【乙】诗首联细写旅途所见之景,点明行船地点,奠定全诗感情基调。D.【乙】诗颈联写江上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蕴含时序交替的理趣。13.试比较【甲】【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4分)【参考答案】答:相同点: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不同点:【甲】诗怀乡思归,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乙】诗既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怀,又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2018湖南永州)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由写远游点题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C.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用语贴切。D.第三联,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13.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答:【参考答案】13.(4分,情感2分,分析2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诗句运用拟人手法,不明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我喜欢故乡水,恋恋不舍地送我远行,以故乡的水留恋我,衬托出我对故乡的不舍,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017湖南永州)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诗由写远游点题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C.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用语贴切。D.第三联,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16.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答:(2016湖南永州)葡萄韩愈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注】贞元十九年(803年)十二月,韩愈被贬阳山县。元和元年(806年),韩愈与同时遇赦好友张署同赴江陵待命,写下此诗与之共勉。(1)诗中所写的葡萄,是什么季节的葡萄?(2分)()A.冬春之交B.春夏之交C.夏秋之交、秋冬之交(2)诗中,韩愈以葡萄自喻,通过描写葡萄的生长情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答:(2015湖南永州)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恬静的春夜图。诗的开篇两句从视觉角度描写春初月夜之美。首句一个“半”宇,用得精确传神,使画面明暗相间,错落有致。后两句运用倒叙手法_。末句“新透”二字________。(3分(2014湖南永州)逢入京使岑参故因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细节很有意味。请你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把这一细节描写出来。要求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对话。(3分)【参考答案】14.(3分)(开放题。神态,语言,现场感各1分)示例:“嗨,回京城呀,”我掩饰不住惊
喜,“请给我带封信回去。”可怎么跟家人说,又跟家人说什么呢?我寻思着。算了吧,还是带个口信,报个平安吧。“告诉我家人,我一路还平安好了。”声音有些低沉。“好吧,一定带到。”我拱拱手转身策马,“驾!”(2013湖南永州)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⑴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上阕中梅花的形象。(3分)⑵这首词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参考答案】(1)一树梅花独自开放在驿外断桥边,无人欣赏,面对孤寂,面对凄风苦雨,它依旧独自开放。(2)作者借梅自喻,表现了自己孤高,坚贞的品格,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情怀。(2012湖南永州)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参考答案】(2)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卫国立功的豪情壮志。(2011湖南永州)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1)用自己的话把“月明荞麦花如雪”一句的意境描绘出来。(2分)(2)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了感情的变化。这种感情变化的过程是:[]→想排遣烦闷→[](2分)【参考答案】14.(1)白色的荞麦花,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犹如一片耀眼的白雪。诗人精神为之一振,倍感欣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符合诗句的意境即可得2分)(2)孤独寂寞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每对一处l分。语意相近即可)(2010湖南永州)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注】①耐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常识类知识付费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 孵化基地合同范本
- 房产担保合同范本
- 乡镇施工合同范本
- 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分享计划
- 眼镜订购合同范本
- 知识产权评估技术国际比较研究
- 室内游艺器材多元化与创新设计考核试卷
- 精准监督年度工作计划
- 放射性金属矿采选设备与自动化考核试卷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英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 DL-T-255-2012燃煤电厂能耗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 家庭教育家长会教案及反思(3篇模板)
- 职业培训师三级操作技能鉴定卷库及答案
- 【视频号运营】视频号运营108招
- 新能源客车安全应急处理指南
- (正式版)JTT 421-2024 港口固定式起重机安全要求
- 地连墙施工MJS工法桩施工方案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190.2
- 教案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 (正式版)JBT 14682-2024 多关节机器人用伺服电动机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