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恩施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2年)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①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②凝寒③?松柏有本性。(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注释】①一何:多么②罹:遭受。③凝寒:严寒。17.请你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叠词的表达效果。18.诗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写松柏“本性”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7.“亭亭”表现了松的傲岸姿态,“瑟瑟”模拟刺骨的风声,两个叠词富有音乐性,突出了松柏挺立不屈。18.亭亭(挺拔),劲(刚劲),端正(直立、正直)。诗人写松柏“本性”,歌颂了松树的高洁,同时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解析】【17题详解】此题考查词语的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的意思是: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亭亭”是指松树挺拔的样子,表现了松的傲岸姿态,“瑟瑟”一词形容寒风的声音。作者运用两个叠词,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并且运用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勾勒出松柏傲立崖边的景象,突出了青松的傲骨。1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分析。“亭亭”的意思是“挺拔的样子”,表现了松的傲然挺立;“一何劲”的意思是“多么地刚劲”,突出了松枝的刚劲;“终岁常端正”的意思是“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表现了松树的正直;综上所述,可以概括出松柏的本性:挺拔、刚劲、正直。诗歌写了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特点,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同时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从弟寄寓了无限期望,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2022湖北恩施)秋词(其一)刘禹锡①自古逢秋悲寂寥②,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③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注释】①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屡遭贬谪。
②寂寥:冷清萧条。
③排:推开。18.请你概括诗中“鹤”这一形象的特点。19.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20.阅读全诗,请你概括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18、孤独却气势非凡。19、用对比手法,作者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表现了诗人的自信。20、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的心境和积极豪迈的气概。(2021湖北恩施)行香子①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②.倚东风,豪兴徜徉③.小园几许④,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⑤青旗⑥,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注释】①行香子,词牌名。②陂(bēi)塘:池塘。③徜徉(cháng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④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⑤飏(yáng):飞扬,飘扬。⑥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18.请描述上阕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不超过50字)1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你列举两种。20.整首词表现了词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词中能直接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是:【参考答案】【分析】《行香子•树绕村庄》,北宋词人秦观的词作。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上阕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阕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上下两阕的风景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解答】(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概括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两句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分的春花。“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几句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动静结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3)本题考查词作内容概括及词人情感分析。这首词中描写了春天的很多景物,集中在“水满坡塘”写春水,“倚东风”写春风。“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写了桃花、李花、菜花三种花。“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集中写春天的鸟、蝶等动物。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村野田园风光图。从“豪兴徜徉”、“偶然乘兴”等词语可直接看出作者轻快和舒畅的心情。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2020湖北恩施)月夜忆舍弟①杜甫戍鼓②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注释】:①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③况乃:何况,况且。(1)下面诗句中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不同的是第③句(只填写序号)。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②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诗人从多种角度展开描写,请具体分析首联中听觉描写的作用。(3)全诗情感不仅仅停留在思乡怀人层面,尾联情感进一步升华,请明确指出深层情感。【参考答案】【分析】《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解答】(1)本题考查意象内涵。“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是代表着思念(思乡)。第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月”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不同。其余表达的都是亲人、友人等是思念,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一致。(2)本题考查描写角度分析。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以“戍鼓”写战争背景,以“雁声”写亲人离散,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冷寂的边塞图,极力渲染悲凉气氛,为后文作铺垫,点明“月夜”的背景。(3)本题考查诗歌情感概括。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从而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厌恶战争、忧国忧民的深层情感。这样的结尾含蓄蕴藉,具有无限深情。答案:(1)③(2)首联中,从听觉角度,以“戍鼓”写战争背景,以“雁声”写亲人离散,描绘了一幅荒凉冷寂的边塞图,极力渲染悲凉气氛,为后文作铺垫。(3)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厌恶战争、忧国忧民的深层情感。译文: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2019湖北恩施)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20.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2分)21.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2分)22.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2分)【参考答案】20.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1分)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1分)21.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1分)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1分)22.“钟”字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割”字,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018湖北恩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9.诗歌颔联连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作用是什么?(2分)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出你对此句深刻内涵的理解。(2分)21.仔细阅读这首诗,说说诗人感情的变化。(2分)【参考答案】(2分)用两个典故写出了诗人归来时人事全非、恍若隔世之感,表达了无限悲痛怅惘之情。(评分说明:意近即可。)(2分)示例一: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示例二:(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方法)景中寓理,蕴含着事物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深刻道理,不能因眼前的困境而沉沦,我们应对前途充满信心。评分说明:扣住“积极向上”“充满希望与信心”等意思回答即可,或仅停留在诗句字面意思的解释,不给分。(2分)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到对未来的积极乐观,充满着坚定信念。评分说明:需要回答出情感的具体变化,意近即可。(2017湖北恩施)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1)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参考答案】24.(4分)⑴(2分)示例:连绵起伏的群峰像千里屏障一样,烟雾迷茫中,落日朦胧,暮霭沉沉,一座边城伫立在崇山峻岭间的荒漠上,孤零零的,城门紧紧地关闭着。评分说明:描绘的文字切合情景,有画面感,意近即可。⑵(2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和亲人,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评分说明:意近即可。(2014湖北恩施)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⑴这首小令前三句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请选择其中任意一句,用生动的文字把该句表现的画面内容描述出来。⑵这首小令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的?【参考答案】24.(4分)⑴(2分)第一句: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第二句: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安谧而温馨。第三句: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疲倦不堪的异乡游子,冒着凌冽的西风踟蹰而行。评分说明:内容正确、语言生动形象即可。⑵(2分)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思乡之情。寄情于物(或寓情于景、对比烘托等)。评分说明:答出第一点1分,意近即可;第二问1分。(2014湖北恩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自语文七年级上)【注】①左迁:贬官降职;②杨花,柳絮;③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④五溪:指雄溪、蒲溪、酉溪、沅溪、辰溪,其流域在今湖南西、贵州东;⑤夜郎,这里指湖南省黔阳县。(1)“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2)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三层意思(选答两层)?【参考答案】23.(1)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或“烘托”)暮春环境。(2)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给明月;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2013湖北恩施)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23.(4分)(1)(2分)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2)(2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说明:两个小题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2012湖北恩施)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参考答案】23.(4分)23.⑴(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2011湖北恩施)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23.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24.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参考答案】23.(2分)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说明:意近即可。24.(2分)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说明:意近即可。(2010湖北恩施)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2.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23.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22.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23.人的要常常读书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2009湖北恩施)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20.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答:21.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答:【参考答案】20.(2分)示例: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评分说明:语言生动,抓住“闲敲”一词即可。21.(2分)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评分说明:回答“不能”给1分,第二问大意正确给1分。(2008湖北恩施)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选自语文鄂教版七年级[上]人教版八年级[下])
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20、(2分)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说明: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21、(2分)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2007湖北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代理人在保险教育领域的贡献考核试卷
- 日用品生产设备行业人才培养与选拔考核试卷
- 团队协作工具的选择与应用计划
- 合成纤维的力学性能与测试方法考核试卷
- 社交游戏的市场现状及用户行为研究
- 动物探索小班班级工作计划
- 牌楼拆除合同范本
- 传染病科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总结计划
- 科技创新项目从构思到实施的完整流程
- 亲子读书学期班级阅读亲子计划
- 人力资源外包合同范本
- 成人重症患者颅内压增高防控护理专家共识2024
- 110KV送出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对策
- 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空间正义问题-深度研究
- 2024年03月江苏2024年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师大新版高二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TSDLPA 0001-2024 研究型病房建设和配置标准
- 《职业道德与法治》开学第一课(导言)(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课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正式版)JBT 10437-2024 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 PI形式发票范文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