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UN日照分析软件
操作手册
洛阳众智软件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概述5
1.1主要功能5
1.2主要特点7
1.3技术路线7
1.4功能框图8
第二章安装与启动9
2.1安装9
2.2启动11
第三章参数设置12
3.1界面参数12
3.1.1地理位置12
3.1.2分析参数13
3.2建筑参数14
3.2.1指北针14
3.2.2系统设置14
3.2.3建筑高度15
3.2.4建筑命名16
3.2.5布置窗户17
3.2.6定义窗户18
3.2.7编辑窗户20
3.2.8屋面绘制21
3.2.9阳台、雨蓬等遮阳构件建模25
第四章计算分析28
4.1遮挡分析28
4.2阴影分析30
4.2.1逐时阴影30
4.2.2轮廓阴影30
4.2.3阴影差集31
4.3单点分析32
4.4窗户分析33
4.5沿线分析37
4.6平面区域分析38
4.7立面区域分析40
4.8等时线分析40
4.8.1单小时等时线41
4.8.2局部等时线41
4.8.3全部等时线42
4.8.4立面等时线42
4.8.5网格等时线44
4.8.6等时线标注44
4.9比较分析44
4.9.1窗户比较45
4.9.2多层单点比较46
4.9.3多层沿线比较49
4.10推算分析52
4.10.1位置推算52
4.10.2高度推算55
4.10.3旋转角推算55
4.10.4包络体推算56
4.10.5容积率计算61
4.11棒影图例64
4.12日照仿真65
4.13日照圆锥面67
4.14遮阳计算68
第五章工具74
5.1锁定/解锁参数74
5.2设颜色表74
5.3文字设置75
5.4标注75
5.4.1单点75
5.4.2等时线76
5.4.3日照时界76
5.4.4屋顶高度77
5.4.5建筑高度77
5.4.6建筑名称77
5.5显示78
5.5.1逐时显示多点78
5.5.2逐时显示阴影78
5.5.3时段显示多点78
5.5.4时段显示阴影78
5.5.5恢复显示79
5.6清除79
5.6.1图面清除79
5.6.2区域清除79
5.7辅助80
5.7.1时间转换器80
5.7.2图层管理80
5.7.3插入图框82
5.7.4图块放缩82
5.7.5分类编辑82
5.7.6文字修改82
5.8三维效果83
5.8.1三维视角83
5.8.2拖动与旋转83
5.8.3立面窗84
5.8.4消隐84
5.8.5三维屋顶84
5.9立面展开84
5.1()屋顶调整85
5.11单点分析表85
5.12图例86
5.13图面说明86
5.14分析报告87
5.15分析日志88
第六章常见问题解释90
6.1北京时与太阳时90
6.2连续和累计日照时间90
6.3定义建筑物高度91
6.4窗户有效口照的确定方法91
6.5被遮挡建筑物受影响分析范围的确定92
6.6拟建建筑周边未知规划建筑可能存在的遮挡影响或叠加影响92
第七章案例分析94
7.1建筑高度定义94
7.2建筑基底标高的灵活运用95
7.3窗户参数设置96
7.4三维屋顶构筑物、三维坡屋面、三维立壁定义举例97
7.5棒影图例的运用99
7.6错层窗户布置99
7.7推算分析101
第八章售后服务105
附录一:日照分析常用名词与代号106
附录二:日照分析计算依据107
SUN日照分析软件大事记:
◊2001年4月通过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登记编号:2001SR1224o
O2001年5月通过无锡市规划局数据实测验证。
O2002年3月通过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测试,测试报告编号:RDo
O2002年-2003年通过石家庄市规划局、乌鲁木齐市规划局实测验证。
◊2002年7月通过建设部鉴定,证书编号:建科评[2002]028。
◊2003年4月被科技部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OO3ED。
O2003年6月获“建设部2003年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项目编号。
◊2004年5月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4EBo
◊2004年-2005年,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建设厅发文推广。
第一章概述
长期以来,因为FI照采光而引起矛盾甚至导致法律纠纷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大
多是由于在设计或审查阶段日照分析得不够科学准确的原因。日照分析涉及到时
间、地域、建筑造型等多种复杂因素,要将这些相互影响的因素综合起来进行人
工精确计算分析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实践中各地只好根据地方简易算法来估算,
如果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很容易发生与实际情况偏差甚至严重不符的现象。
SUNId照分析软件是在大量深入倜研的基础上,通过与多家规划管理与规划设
计单位的密切合作,经过反复推敲与艰苦研发,开发的一套系统软件。它全面解
决了全国各地任何时段的日照分析问题,计算科学准确,使用简单方便,是规划
管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强有力的日照分析工具。
1.1主要功能
1、遮挡分析:分析各栋建筑之间的遮挡与被遮挡情况。选定被遮挡建筑时自动
分析出对其产生遮挡影响的所有遮挡建筑;选定遮挡建筑时自动分析出其对其它
建筑产生遮挡影响的所有被遮挡建筑。
2、阴影分析:建筑群任意时间段在任一高度上的连续阴影图、阴影轮廓范围线
以及相邻建筑间的阴影差集图。可直观的观察建筑阴影轮廓的影响范围或对其它
建筑的遮挡情况。
3、单点分析:建筑群体内任意一点在任意时间和高度的日照时间分析计算,分
析结果图面标示及白动统计生成单点日照分析报表。
4、窗户分析:建筑物窗户左端、右端、满窗日照(可设置为左右端或中心点)
的分析计算,分析结果图面标示及生成统计报表。
5、沿线分析:沿建筑轮廓线或任意定义高度的线等距离布点分析,分析结果标
注在所设定的分析线上。可快速对建筑轮廓线进行日照时间计算或验算。不同的
分析线可以设置不同的受影面高度,并一次分析完成。
6、区域分析:建筑群体中任意平面或立面区域内等距离多点,在任意时间和高
度的日照时间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自动生成多点日照数字模型图。
7、等时线分析:在建筑群体任意形状闭合区域内,自动生成单小时或多小时区
域平面等日照线性或建筑立面等日照线性模型图。
8、比较分析:规划建筑和现状建筑日照影响的比较分析,分析拟建建筑对现状
建筑的日照叠加影响强度,并可根据过滤条件显示拟建建筑建设前后的口照影响
情况。
a)窗户比较:分析现状和规划建设前后窗户的日照时间,并生成日照比较分析报
表。
b)多层单点比较:沿建筑轮廓线或任意位置布置分析点,分析现状和规划建设前
后分析点在各层上的日照时间,并生成日照比较分析报表。
c)多层沿线比较:沿建筑轮廓线或任意线自动布置等距分析点,分析现状和规划
建设前后分析点在各层上的日照时间,并生成日照比较分析报表。
9、位置推算:推算拟建建筑在已有建筑群体内满足其它建筑日照要求或同时满
足自身口照要求时的建筑位置。
10、高度推算:在拟建建筑位置已经确定的条件下,推算拟建建筑在已有建筑群
体内满足其它建筑日照要求或同时满足自身日照要求时的建筑高度。
11、旋转角推算:推算拟建建筑在已有建筑群体内满足其它建筑日照要求时可旋
转的角度范围。
12、包络体推算:分析生成指定地块(或建筑基底)在满足被遮挡建筑日照的条
件下最大不能突破的“包络空间体。满足条件的结果有很多,软件会自动筛选几
个最优方案以供选择。可辅助提供R照规划设计条件,指导规划方案的初步设计。
13、容积率计算:对分析出来的包络体方案,根据设置的层高和建筑密度自动计
算容积率,分析结果可汇总为直观的表格。
14、棒影图例:按R照时间间隔,自动计算并绘制在建筑群内或建筑物轮廓线上
的一点棒杆的日照投影图,阴影线时间用太阳时表示,每条阴影线自动标注棒影
时间和高度角,自动生成文字说明。文字说明包括经纬度、分析日、节气、材高
和分析采样间隔。
15、日照仿真:根据太阳和建筑物的真实口照情况,按照设定的时间段和视角将
分析结果生成直观的日照阴影仿真和规划三维场景模型并放映出来。分析效果逼
真,与平面日照数据相一致,可为方案评审、汇报、研究等提供直观的依据。
16、三维效果:辅助三维建筑的建立,布置三维窗、屋顶,动态观察三维场景。
17、立面展开:可将立面多点、立面等时线的分析结果从立面展开到平面上,便
于查看。
18、口照圆锥面:按口照时间间隔自动计算并绘制太阳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建筑群
内或是建筑物轮廓上的一点进行日照所形成的以该点为顶点的三维圆锥形运行
轨迹,直观反映出该点的日照情况。可快速判定遮挡源,便于方案调整。
19、分析日志:自动按操作顺序记录用户所进行的每一个类别的口照分析计算参
数。可进行插入或导出,方便用户的查询。
20、日照分析报告书:可自动生成日照分析报告书。
21、其它:计算参数可以任意设定,涵盖日照规范要求和各地实施管理规则。点
线定义法与真三维定义法全面解决建筑异型屋顶日照例计算问题。动态显示每天
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动态计算显示任意时间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1.2主要特点
1、运行平台先进:软件建立在AutoCAD
20()0/2002/20()4/2()05/20()6/,2(X)7/20()8/Map平台上,基础功能强大、快捷高效。
2、开发技术领先:编程语言采用VC++,结合使用先进的ObjectARX和非模态
对话框技术,使得模块结构性好、综合效率高。
3、界面友好:功能模块排布紧凑有序、美观大方、简洁易用,符合工程使用习
惯。
4、计算结果直观清晰:计算方法科学可靠,分析结果快速精确。计算结果表格
化、定量化、数值化输出,易于使用。
5、计算速度高:计算理论科学独特,计算速度快。
1.3技术路线
1、通过广泛的调研及与众多应用单位的合作,实现软件的工程化、实用性、易
用性。
2、参考国内外同类软件,大量查找有关资料文献,充分作好技术准备。
3、计算依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资料集》第二版第一册。
4、基于AutoCAD2000以上平台,采用先进的ObjectARX和VC++语言编程。
5、采用非模态对话框技术,与AutoCAD内核模块平行运行。
1.4功能框图
第二章安装与启动
2.1安装
I、将软件安装盘放入光驱,运行光盘目录中的Setup.exe文件.解压缩完毕后,
出现“授权协议”窗口,单击“是''按钮接受协议,否则退出安装,如下图所示:
2、查看“软件简介”,进入“注册信息''窗口,请输入正确的软件安装序列号,如
下图所示:
3、单击“卜一步”按钮,出现“软件安装路径”窗口。可以默认系统的安装路径,
也可以点击“浏览”按钮选择软件的安装路径,如下图所示:
4、点击“下一步”按钮,软件即自动完成安装。
2.2启动
若当前电脑上只装有一款AutoCAD平台,则软件直接在该平台上启动并运行。
若当前电脑上装有两款以上的AinoCAD平台,则首次启动软件时,弹出“日照分
析启动配置''对话框,如下图所示,框中显示了当前电脑上所有的AutoCAD平台
版本及其路径。根据需要选择一款AutoCAD平台,点击“确定”按钮,软件将在
相应的平台上启动并运行:勾选“下次启动日照分析系统时不显示启动配置”项,
则再次启动软件时,将默认选定的AutoCAD平台,不再弹出该选择对话框。
若想改变软件运行的AuloCAD平台,点击”开始菜单t程序一众智软件一日照分
析一启动配置”项,弹出”日照分析启动配置”对话框,进行重新设置即可。
第三章参数设置
3.1界面参数
日照分析主界面的参数设置。任何新项目的分析都必须首先对日照参数进行重新
设置。
软件安装后白动集成到AuloCAD菜单中。随着CAD的启动,软件主界面随即
显示在图而上,亦可单由AutoCAD菜单栏中“日照分析”项的“装载/卸载日照分
析“,控制软件主界面的显示,如左下图所示。
3.1.1地理位置
确定分析区域的经纬度。
单击主界面中的“城市”按钮,弹出主要城市的经度和纬度对话框,如右上图所示。
框中提供了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经度和纬度。选择相应城市,点击确定按钮,其经
纬度值自动加入到主界面对应的经度和纬度小框中。经纬度单位为度、分、秒,
显示时各单位之间用隔开。
如果城市经纬度列表中没有录入需要计算的城市,则可以在相应位置增加,也可
以直接在主界面对应的经度和纬度小框中输入。
增加城市方法:在城市所在的省名称上单击右键弹出“添加、编辑、删除“列表条,
按提示操作即可。输入经度和纬度:点击鼠标至相应经纬度的度、分、秒数字上,
输入新值或按击键盘上的上下箭头移动键进行调整。
3.1.2分析参数
设置日期:单击“阳历日期''右边框中的按钮,弹出日历框,选择相应的分析日
期。也可以单击“阴历节气”右边框中的u按钮,列出24个节气,选择后加入到
其小框中,同时对应的阳历R期自动显示在“阳历日期”框中。一般可直接选择常
用的阴历节气中的大寒日或冬至H,同时有效日照时间带分别自动设置为8:
00〜16:00和9:00〜15:00.,
开始太阳(北京)时、结束太阳(北京)时:设置有效R照分析时间段,分为
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单行名称按钮可以进行太阳时与北京时的切换,建议按太
阳时设定时间段。在进行相关分析计算时,可根据用户在主界面上的选择,将分
析结果显示为“太阳时”或“北京时”。时间调整可通过单击u的上下按钮进行,或
点击鼠标至相应的时、分、秒数字上,输入新值或按击键盘上的上下箭头移动键
进行调整。
有效太阳高度角(度):处于打勾加载状态时.,可以输入太阳高度角,则在日出
和口落太阳的高度角小于此值时,日照将忽略不计。此项与日照时间段联动,相
应的日照时刻自动设在对应的时间段内。一般该项不予加载,而按规范要求的日
照分析有效时间段设定。U
图形单位:分为米和亳米两种单位,此设置必须保持与设计图的绘图单位一致。
V
日照时间图面表示:分为连续和累加两种方式,可以按照连续日照时间或累计
日照时间进行统计显示。U
分析采样间隔(分钟):指日照的连续计算时间间隔,计算误差将保持在该时间
之内,如输入5分钟时,计算误差则不超过5分钟。时间间隔越短,计算精度越
高,但相应的计算时间越长。一-般5分钟计算一次较为合适,计算结果也已经很
精确了,时间再短对实际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小,同时会增加计算时间。u
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根据设置的经纬度和日期自动计算出太阳的高度角和方
位角,并推算出口出时间和口落时间。直接显示的为北京时间,括号内显示的为
真太阳时时间。u
高度角、方位角(度):高度角是指直射阳光与水平面的夹角。方位角是指直射
阳光水平投影和正南方位的夹角,正南方向为0。,午前为负值。u
3.2建筑参数
3.2.1指北针
可用鼠标指定或精确输入设计图的北方向,用指北针图块表示。如果图中没有
定义北方向,则默认Y轴的正方向为北方向。北方向的角度值为北方向与图面X
轴正方向的夹角。例如当Y轴正方向为北方向时,其方向角为90度。
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指北针''项,在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请点击北方向标志放置点:图面放置点
请输入或点取北方向<90.000(度)》点击确定或输入角度值精确确定
3.2.2系统设置
设置日照满窗条件、建筑物屋顶类别、日照有效时间、多点分析显示方式和等时
线背景网格等系统参数。
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系统设置''项,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
满窗设置u
满窗指窗户左端与右端的水平连线。进行窗户分析时,及置口照满窗计算的依据
条件,包括左右端同时照到为满窗和窗户中心点照到为满窗两种。
屋顶设置I)
设置建筑物的屋顶类型,包括简化屋顶和三维屋顶。随着设置的不同,“参数”
菜单下显示不同的选项。其中,简化屋顶是以线模拟法构造屋顶,三维屋顶是以
面模拟法构造屋顶。这两种方式不能兼容,即简化屋面在三维设置状态下分析无
效,二维屋面在简化设置状态下分析无效C
有效时间设置u
最小连续时间:在以累计日照时间方式统计时,小于该设定值的日照连续时间段
忽略不计。
最大时间段数:在以累计日照时间方式统计时,按时间段的大小,从大到小依次
取得段数,后面的时间段将忽略不计。
最小人射角: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竖直墙面的夹角。当设定最小人射角时,在此
角度之内的日照时间不计。最小入射角只在分析有参考面的点时起作用,即以下
四类分析下起作用:窗户分析,窗户比较分析・,沿线分析♦,多层沿线比较分析。
其中,后两类分析中线段交点处的入射角度值不受设定值影响,始终按0计算,
避免因多条线段共用一端点所引发的入射角度不唯一现象。
多点分析显示方式。
简化:以数字“3”和“3+”为例,数值“3”表示该点日照时间为3〜3:29小时,数值
“3+”表示该点日照时间为3:3()~3:59小时。
精确:详细显示该点的日照时间“时:分”。
等时线设置u
设置等时线是否添加背景网格,网格大小按设置的间距生成。通过网格,可明晰
等时线包建筑之间的具体距离。
图表显示u
绘制涉及到日照时间的表格的时候,小于设定值的时间将以红色字样标出,可应
用在窗户分析表、比较分析表等表格中。
3.2.3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女儿墙顶部或檐口的底度,建筑基底标高或称为
建筑基底高程。建筑物定义时,建筑轮廓要求为封闭的多段线实体,不允许有交
叉或重线。对任意单线、多段线、弧线也可以定义高度,作为相应的立面考虑。
建筑的图层、颜色、线形等图素不影响软件对建筑物的识别。
1、定义: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建筑高度”项,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按钮,
在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选取建筑轮廓线:找到1个
输入建筑高度(m)<0>:21
不管图中是以米还是毫米为单位,此处均为以米为单位输入建筑高度。
输入建筑基底标高(m)<0>:3
尖括号中的值为所选建筑上一次输入的高度和基底标度,输入新值则所选建筑物
将被定义为新的高度。
如果选择了多个建筑物,命令行提示:u
退出已分别定义F/请输入建筑高度(m)<0>:F
若直接输入某一高度,则将选中的所有建筑物定义为此高度;
若输入命令F,图面上将有一个建筑物加亮(变为虚线),同时命令行提示:
输入建筑高度(m)<0>:21
输入建筑基底标高(m)<0>: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分别定义多个高度不同的建筑物。
如果选择的建筑轮廓含有弧线,命令行提示:u
是否将弧拟合成线段(YorN)<Y>:y
输入拟合的精度<0.5>:按此精度将弧线拟合成一条多段线,精度单位为米
输入建筑高度(m)<0.()()0>:21
输入建筑基底标高(m)<0.000>:
定义完毕后,软件自动将建筑物的高度和基底标高标注在轮廓线上,并为建筑物
轮廓辅以特定的图层,显示该图层特定的颜色,可修改图层颜色以改变建筑物轮
廓颜色。
重新定义建筑物高度后,弱的建筑物高度标注将自动替代原有的标注。
2、标注:具体操作参看“工具T标注-建筑高度”。
3.2.4建筑命名
对建筑物进行字母或数字编号,以方便相互间的识别。
1、定义: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建筑命名''项,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选取建筑轮廓线:
输入建筑物编号(字母或数字)<l#>:a
尖括号中为所选建筑上一次的编号,默认为1#,2#…,输入新值所选建筑将被
定义为新的编号。
如果选择了多个建筑,命令行提示:
退出E/分别定义F/自动命名:输入建筑物编号(字母或数字)<1#>:
若直接输入某一编号,则将选中的所有建筑定义为此编号;
若输入命令F,图面上将有一个建筑加亮(变为虚线),同时命令行提示:
输入建筑物编号(字母或数字)<1#>:6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同时为多个建筑分别定义不同的编号。
注:鼠标放置在建筑物轮廓上,可显示该建筑的名称和高度。
2、标注:具体操作参看“工具一标注一>建筑名称”。
3.2.5布置窗户
在图中建筑轮廓线上布置窗户。
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布置窗户''项,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1、窗户参数
根据设定的建筑物层数、层高等相关参数布置多层窗户。底层窗台高度包括对话
框中的“窗台高''和"室内外高差”,二层及以上窗台高度,可在底层窗台高的基础
上依次累加层高得到。例如按以上对话框参数布置窗户时,一层窗台高为1.35
米、二层窗台高为4.35米、三层窗台高为7.35米,其它层窗台高以此类推。生
成的窗户将以设定的编号为起始编号标示,随着窗户的增加编号自动依次累加。
注:窗户编号可以是纯数字;也可以包含字母,如Al,以满足不同建筑
窗户区分的需要。当包含字母时,随着窗户的增加,字母不发生改变,字母后的
数字依次累加。
2、窗户布置
(1)任意布置
根据设定好的相关参数,在建筑物轮廓线上的任何位置布置平面窗户。
选择中点定位,点击“任意布置”按钮,在命令行提示:
回车结束/选择窗户所在的建筑物:
回车退出/回退一步U/点击窗户中点:
或者选择端点定位,点击“任意布置”按钮,在命令行提示:
同车结束/选择窗户所在的建筑物:
回车退出/回退一步U/点击窗户第一个端点:
回车退出/点击窗户第二个端点:
点击中点或端点后,将在指定位置布置一个窗户。
(2)精确布置
根据设定的相关参数,在建筑物轮廓线上依据参考点精确布置平面窗户。
选择中点定位,点击“精确布置”按钮,在命令行提示:
回车结束/选择窗户所在建筑物的墙壁:
退出E/输入参考点到窗中点的距离:5
退出E/回退一步U/输入参考点到窗中点的距离:
或者选择端点定位,点击“精确布置”按钮,在命令行提示:
回车结束/选择窗户所在的建筑物的墙壁:
退出E/输入参考点到窗端点的距离:5
退出E/输入窗宽
退出E/回退一步U/输入参考点到窗端点的距离<5>:
所谓参考点,是指选择窗户所在建筑物墙壁上的某一点后,软件白动根据点击的
位置找到离此墙壁最近的端点作为参考点;布置好一个窗户后再连续布置下一个
时,会以该窗户的中心点(中点定位)或第二个端点(端点定位)作为参考点,
按缺省间距或输入间距连续布窗。
注:①输入的数值单位是指图形单位,例如在毫米图中距离为1.5米时,应该输
入1500。②若建筑物有基底标高,则“室内外高差(米)”项中的数值应为原室
内外高差(0.45米)加上基底标高的数值。
3.2.6定义窗户
用来将一个实体或具有同类性质的一批实体,定义为软芍•可以识别的可用于日照
分析的窗户。
选择“参数”下拉菜单中的“定义窗户”项,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
设定好有关参数后点击“定义''按钮,在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选择窗户所在的建筑物:
回车退出/分类选择D/选择要定义为'窗户的对象:
选择要定义为窗户的实体,则在实体的中心点与建筑物轮廓线的最近点处生成新
的窗户。
若输入“分类选择D"命令,命令行出现提示:
回车退出/分类选择D/选择要定义为窗户的对象:d
空选退出/请选择某类图形:
选择要定义为窗户的一类实体中的一个图形作为样本,正确选择后命令行继续提
不:
该类图形为ZZ_RZ_WINGRP层的LWPOLYLINE,请选择编辑范围:指定对角点:
找到2个
框选范围,软件自动过滤已与指定样本具有同类性质的实体(比如具有相同的图
层、实体类型等),并在各实体与建筑物轮廓线的最近点处生成新的窗户。
注:①窗户编号不可重叁,若设定的编号为已存在编号,则生成窗户时系统提示
“此窗户编号已经存在②窗户编号可智能跳跃已存在编号,避免重复现象的发
生。例已有一编号为5的窗户,若此时设定编号为3,则依次生成3、4号窗户
后会自动跳过5号,牛成6号窗户0③建筑有转角窗时,需将转角窗处的建筑轮
廓直接按窗洞口绘制,则布置窗户时以居室窗洞口作为窗户的两个端点即可,如
下图所示:
3.2.7编辑窗户
对已有窗户的各项参数进行修改。
选择"参数''卜拉菜单中的“编辑窗户”项,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
通过该对话框可完成以下操作:
(1)点击“选择窗户”按钮,在图面上选择需要编辑的窗户,对话框中随即分条列
出所选窗户的各项参数,双击可进行修改。第二列“层高”参数左边数值为标准层
层高,右边所加的数值为室内外地面高差(在布置窗户时定义)。
⑵点击“修改高差”按钮,可对某一窗户的室内外高差进行修改。
(3)点击“同层修改”按钮,确定某层层号,即可对该层上的所有窗户任意参数进
行修改。
(4)点击“修改保存”按钮,将调整修改后的窗户参数附值到图面窗户上。
3.2.8屋面绘制
软件设计了两种绘制异型屋顶的方法,即线模拟法(简化屋顶)和面模拟法(三
维屋顶)。就分析结果而言,线模拟法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准确的,极小部分会
有微小的误差;而面模拟法则与真三维模型完全一样。在可操作性上,线模拟法
更加简单,较为适合屋面形状复杂、模型建立比较繁琐的异型屋顶。两种方法分
属不同的理论体系,定义方法与计算方法相关联,使用某一定义法必须在这一定
义法环境下进行计算,屋顶不参与与其定义法不同环境下的任何计算。
1、简化屋顶
当系统设置为“简化屋顶”时,“参数”下拉菜单中出现“屋面绘制”项,该项包括绘
制脊线和定义脊线两个分项。
(1)绘制脊线
选择“绘制脊线”项,在命令行提示:
输入基高(m)<0>21基高包括建筑物高度和基底标高
回车退出/指定屋脊线起点:如P1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0>
回车新起点/下一顶点:P2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0>5
回车新起点/下一顶点:P3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5>5
回车新起点/回退U/下一顶点:P4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5>0
回车新起点/回退U/闭合C/下一顶点:C
即生成由Pl、P2、P3、P4点构成的坡屋面。
(2)定义脊线
用来将任意普通的线,定义为软件可以识别的、可用于日照分析的屋顶线。
选择“定义脊线''项,在命令行提示:
输入基高(m)<0>21基高包括建筑物高度和基底标高
回车退出/选择线
输入标注点相对高度(m)<0>5
输入标注点相对高度(m)<0>0
根据提示,定义脊线高度,
2、三维屋顶
首先定义三个点的高度,通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来确定其余各点的高
度,形成三维屋面。
当系统设置为三维屋顶时,“参数''下拉菜单中出现“三维屋顶''项,该项包括绘制
屋顶、定义屋顶和绘制立壁三个分项。
(1)绘制屋顶
绘制一个建筑物三维屋顶时,前三个顶点需要输入高度,以后的各点高度会白动
计算出来,在命令行中进行显示,无需手工输入。
选择“绘制屋顶”项,在命令行提示:
输入基高(m)<0>:2l基高包括建筑物高度和基底标高
回车退出/指定起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
回车返回/下一顶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
回车返回/回退U/下一顶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0>5
回车闭合/回退U/下一顶点:
回车退出/指定起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5>
根据提示,绘制二维屋顶。
(2)定义屋顶
在选定的多段线或域上,系统白动搜寻三个点,或者选择“指定点p”来分别指定
平面上三个顶点,输入其高度,则其余各点的高度会自动计算出来,生成软件可
以识别的、可用于日照分析的三维屋顶。
选择“定义屋顶''项,在命令行提示:
输入基高(m)<0>:21基高包括建筑物高度和基底标高
回车退出/选择闭合的多段线或域:
返回E/指定点P/输入第一点相对高度由系统自动搜寻点
返回E/输入第二点相对高度(m)<0>:
返回E/输入第三点相对高度(m)<0>:3
回车退出/选择闭合的多段线或域:
返回E/指定点P/输入第一点相对高度(m)<O>:p指定点p
回车返回/指定第一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0>:
回车返回/指定第二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0>:3
回车返回/指定第三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3>:3
同车退出/选择闭介的多段线或域:
根据提示,定义三维屋顶。
(3)绘制立壁
绘制垂直方向的遮挡墙壁‘
选择“绘制立壁”项,在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选择线S/指定起点:如下图P1点
输入该点高度(m)<0>:21坡顶高度
回车退出/下一点:P2点
输入该点高度(m)<2>:21坡顶高度
输入忌高(m)<2>:3坡顶中最低点到屋顶的高度,此处两坡顶高度相同,与屋顶
距离都为3
回车退出/选择线S/指定起点:如下图P1点
输入该点高度(m)<0>:21坡顶高度
回车退出/下一点:P3点
输入该点高度(m)<2>:18坡顶高度
输入悬高(m)<3>:0坡顶高度中最低点到屋顶的高度,此处p3点为最低点,其与
屋顶距离为0
即生成如下右图所示的立壁。如下左图斜屋面未消隐,下中图斜屋面消隐,下右
图斜屋面和立壁面消隐,通过比较以更好的观察立壁效果。
如果定义已有线为立壁,按以下操作进行:
回车退出/选择线S/指定起点:s
回车返回/选择线:
输入标注点高度(m)<0>:12
输入标注点高度(m)<12>:
输入悬高(m)<0>:3
即生成顶高12米、悬高3米的立壁。顶高不同的立壁,输入不同的标注点高度
即可。
注意事项:①垂直屋面,无法使用“绘制屋顶”来绘制,只有使用“绘制立壁”来实
现;②对于屋顶出檐的情况,“三维屋顶”比“简化屋顶”的计算更为精确;③三维
屋顶可以在“分析->日照仿真”中进行分析。④可对已定义高度的屋脊线、三维屋
顶、立壁,重新进行高度的提升或下降,具体操作参见“工具一屋顶调整
3.2.9阳台、雨蓬等遮阳构件建模
阳台、雨蓬等遮阳构件,可以利用建筑外框和屋面建模。下面以绘制阳台(假设
为上下面相同、四壁垂直的普通型阳台)为例进行说明:
1、建筑高度建模法
阳台、雨蓬等遮阳构件,可直接利用“建筑高度''命令定义。此方法绘制成的构筑
物为各面围合的实体建筑模型。
下面以绘制阳台举例说明,可以将阳台视为悬空的建筑物,利用“建筑高度''命令
定义后,再用AuloCAD阵列命令对已定义高度的阳台竖向阵列,形成立面多个
阳台。
选择“建筑高度''项,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按钮,定义阳台轮廓高度,命令行提
示:
同车退出/请选取要定义高度的建筑外轮廓线:选择阳台外轮廓线
请输入建筑物高度(m)<0>:l输入阳台自身高度
请输入建筑基底标高(m)<0>:0.45输入底层阳台底面距离室外地面高度
此时定义的结果为悬空0.45米、高度为1米的各个面封闭而光线不能穿过阳台
的构筑物模型。
在“三维效果”命令中将平面图转换成正立面视图,再用array阵列命令,将阳台
竖向阵列,最终形成立面多层阳台。
2、三维屋顶建模法
先利用Pline命令绘制一个阳台平面轮廓,再利用“绘制屋顶”和“绘制立壁”命令
来绘制阳台的底面和侧立面。
(1)绘制阳台底面:
选择下拉菜单“三维屋顶”中的“绘制屋顶''项,命令行提示:
输入基高(m)<0>:0.45底层阳台底面距室外地面高度0.45米
回车退出/指定起点:阳台底平面轮廓上各个角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0>0.15阳台底面厚度
回车返回/下一顶点:依次选择阳台各个角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0.15>
回车返回/回退U/下一顶点:
输入该点相对高度(m):<0.15>
回车闭合/回退U/下一顶点:
该顶点相对高度为0.15米
回车闭合/回退U/下一顶点:对于长方形阳台,输入以上三角点后自动闭合为
面。
(2)绘制阳台立壁:
利用绘制垂直方向的遮挡立壁来确定阳台侧而。
选择下拉菜单“三维屋顶”中的“绘制立壁”项,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选择线S/指定起点:阳台平面轮廓上各个顶点
输入该点高度(m)<0>:1.45以底层阳台为例,阳台底距室外地面高度0.45米,
阳台高度1米。依次指定轮廓各个顶点,均设定为此高度。
输入悬高(m)<2>:I指阳台自身高度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底面厚度为0.15米、侧面高度为1米、距室外地面0.45米
的长方形阳台即绘制完成.
第四章计算分析
4.1遮挡分析
分析并显示选定遮挡建筑物的被遮挡建筑物,或选定被遮挡建筑物的遮挡建筑
物。可清晰地明了各栋建筑的遮挡及被遮挡情况,可将结果绘制成直观的表格。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的“遮挡分析”项,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
通过该对话框可完成以下操作:
(1)点击“选择被遮挡“按钮,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请选择被遮挡建筑物:找到3个
请输入受影面高度(米)
回车退出/请选择被遮挡建筑物:
选择被遮挡建筑物,即在对话框中显示相应的遮挡建筑物情况°其中“受影而高
度”可双击进行修改,修改后点击回车,“遮挡建筑物”的显示情况即会随之发生
相应的改变。
(2)点击“选择遮挡"按钮,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请选择遮挡建筑物:找到3个
请输入受影面高度(米)<1.35>:
回车退出/请选择遮挡建筑物:
选择遮挡建筑物,即在对话框中显示相应的被遮挡建筑物情况。其中“受影面高
度”可双击进行修改,修改后点击回车,“被遮挡建筑物”的显示情况即会随之发
生相应的改变。
注:以上两类分析中不考虑异型屋顶的影响。
为了识别上的方便,参与遮挡分析的建筑物需要进行命名。在选择“遮挡建筑物”
或“被遮挡建筑物''后,软件白动判断当前图面上参与分析的建筑物是否全部命
名,若已全部命名则直接进行分析并显示结果;若仍存在未命名的建筑则弹出如
下对话框:
建筑物名称:建筑物起始名称,系统将以此名称加序号的形式,按照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为各建筑物命名。例输入建筑物名称为A,则各建筑物被分
别命名为A-l、A-2……u
命名全部:将当前图面上所有未命名的建筑物进行命名。I)
命名相关:将与选定建筑物有遮挡或被遮挡关系的建筑物进行命名。选定建筑
物亦同时命名。u
(3)查看:直接查看图面上选定建筑的遮挡或被遮挡情况。点击“查看”按钮,命
令行提示:
遮挡建筑物及屋顶(P)/被遮挡建筑物确定建筑类型
回车退出/请选择被遮挡建筑物:找到1个选定建筑物
回车退出/请选择被遮挡建筑物:
请输入受影面高度(米)
若选定建筑类型为遮挡建筑物及屋顶,则在图面上高亮显示其被遮挡建筑物轮
廓;v
若选定建筑类型为被遮挡建筑物,如对其造成遮挡的是建筑物,则高亮显示该
建筑物轮廓;如对其造成遮挡的是建筑物和屋顶,则高亮显示该建筑物和屋顶轮
廓;如对其造成遮挡的只是屋顶,则高亮显示该屋顶轮廓,屋顶轮廓的显示可具
体到每一条线。U
⑷点击“绘表”按钮,将分析结果绘制成遮挡分析表,如下表所示:
(5)点击“导出”按钮,将分析结果存储为特定格式的文件。
4.2阴影分析
4.2.1逐时阴影
按日照时间间隔自动计算并绘制,单体建筑或组合多栋建筑物轮廓的日照投影
图。可直观的观察建筑物阴影轮廓对其它建筑物的遮挡情况。移动鼠标至任意一
条轮廓线,将自动显示其生成时间。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阴影分析''项的"逐时阴影”,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按钮,
在命令行提示:
同车退出/请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
受影面高度(米)<0.0>:1.5,如输入建筑物底层窗户底标高为1.5米
开始分析,请稍候......
共选择<1>个实体,其中<1>个建筑物,<0>个异型屋顶.
建筑物轮廓R照投影图自动生成,每两条轮廓线的间隔时间由界面参数中设置的
“分析采样间隔”确定,如下图所示。阴影分析”分析采样间隔”宜输入10分钟以
上,这样生成阴影速度较快。
阴影分析结果可以进行逐时、时段显示,具体操作可参看“逐时显示阴影”和“时
段显示阴影”。
4.2.2轮廓阴影
按日照时间间隔自动计算并绘制,单体建筑或组合多栋建筑物轮廓的最大口照范
围投影图。可直观的观察建筑物阴影轮廓对其它建筑物的遮挡情况。移动鼠标至
轮廓线,将自动显示其分析时间段。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阴影分析”项的“轮廓阴影”,在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
输入受影面高度(米)<1.35>:
建筑物轮廓口照最大投影范围图自动生成。
4.2.3阴影差集
按日照时间间隔自动计算并绘制,所选先后两处建筑物轮廓的口照投影差集图。
建筑物选择的先后顺序需符合此公式:阴影差集=阴影1-阴影2。可直观的
观察相邻建筑物间的阴影轮廓相互遮挡情况。移动鼠标至任意一条轮廓线,将自
动显示其生成时间。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阴影分析”项的“阴影差集”,在命令行提示:
请按此式选择建筑物:阴影差集=阴影1■阴影2
回车退出/请选择产生阴影1的建筑物及屋顶:找到1个
回车退出/请选择产生阴影1的建筑物及屋顶:
共选择个实体,其中个建筑物,<0>个异型屋顶
回车退出/请选择产生阴影2的建筑物及屋顶:找到1个
回车退出/请选择产生阴影2的建筑物及屋顶:
共选择<1>个实体,其中个建筑物,<0>个异型屋顶,<0>个重复
输入受影面高度(米)
如下图所示,建筑A-2、A-3-KA-3-2所产生的阴影为阴影1,建筑A-I所产生
的阴影为阴影2,两者差集即为下图阴影。主要目的是区分各遮挡建筑对A-4建
筑产生影响的强度,图中A-1完全遮挡A-4建筑左侧,A-2、A-3-kA-3-2对
A-4建筑右侧产生了遮挡影响。
4.3单点分析
自动计算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区域内任意一点的日照时间。可随光标移动动态显
示当前点的日照情况,可自动在图上标注出单点位置及编号,还可生成单点分析
结果统计报表。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的“单点分析''项,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按钮,在命令行
提不:
同车退出/请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找到4个
回退U/动态开关D/指定测试点:输入D,交替控制动态分析功能的开关状态
同时弹出“单点分析”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右侧部分为动态分析显示框:
通过该对话框可完成以下操作:
(1)在动态分析开启状态卜,随着光标的移动,动态分析显示框中动态显示当前
点的累计日照时间及连续日照时间,光标处亦同时显示该点的连续日照时间,如
上图所示。
(2)在图面上点击一个或连续多个单点,生成按点击顺序依次递加的编号图
标…,对话框中同时显示出每个单点的计算条件参数和详细计算结果。“累计
口照”显示各个连续日照的时间段及其累计口照时间;“最大连续口照”显示各个
连续日照的时间段中最大的连续日照时间段。
(3)测试点高(米):输入所选测试点的高度。如输入1.35米的建筑底层窗台高
度。
(4)安全值(分钟):在原有分析得到的数值基础上加上或减去所输入的安全数
值,作为一个安全量。输入正值为加上,输入负值为减去。
(5)选点:退出选点状态后,若要重新进行动态分析或布置测试点,需点击该按
钮。
(6)点击“绘表”按钮,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单点口照分析点:指定对角点:找到2个
请点击表左上角位置:
即将所选测试点的日照分析结果以直观的表格形式绘制在图面上,如下图所示:
亦可在“单点分析表”中实现此功能。
(7)点击“导出”按钮,将分析结果存储为特定格式的文件。
(8)可对单点进行标注,具体操作参看“单点标注”。
4.4窗户分析
可对单体建筑、群体建筑中建筑物的窗户进行左右端满窗日照时间和中心点满窗
日照时间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以日照累计(连续)时间、太阳时(北京时)、满
窗设置(左右端、中心点)、各时间段时间和图示时间段表示。
满窗指窗户左端与右端的水平连线,分析高度一般为窗台位置的标高。
进行窗户分析之前首先要在图中定义或布置窗户。具体噪作参见“定义窗户”、“布
置窗户”。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的“窗户分析''项,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按钮,在命令行
提不:
回车退出/请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找到一个可连续选择多个建筑物。
选择要分析的窗户:可连续选择多个窗户。
1、当窗户左右端同时照到太阳光为满窗时,完成选择后显示如下所示对话框:
通过该对话框可完成以下操作:
(1)对话框中列表显示所选窗户各项参数情况,各参数只可查看不可修改,双击
列表中某一项纪录,视图自动切换到图面上对应的窗户。
(2)点击“选择”按钮,在图面上重新选择窗户。
(3)点击“分析”按钮.对所选窗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干对话框第五、六、
七列。当勾选“显示时间段”时,分析结果中显示具体的R照时间段。
(4)点击“导出”按钮,将分析结果存储为特定格式的文件。
(5)点击“表格”按钮,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选择窗户S/指定表格左上角位置:s
选择要绘制表格的窗户:指定对角点:找到1个
请点取窗户日照表左上角:
若直接指定表格左上角位置,则将列表中所有窗户的分圻结果绘制成窗户分析报
表;若执行命令"S”重新选择窗户,则只将所选窗户的分析结果绘制成窗户分析
报表。
注:选择的窗户需在列表中,否则系统提示“选择的所有窗户不在列表中,无法
绘制表格!
窗户分析表分层标注出各窗户的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窗户日照分析表表头括号中的说明对应主界面中的参数设置及满商设置,显示为
“连续(累计)”、“太阳时(北京时)”、“左右端(中心点)”等不同形式。
连续日照窗户分析表:日照时间值显示最大连续日照时间,括号中显示最大连
续日照时间段,满'窗口照时间指窗户左端和右端同时满足口照的最大连续时间;
累计日照窗户分析表:日照时间值显示累计日照时间,括号中显示所有的日照
时间段,满窗口照时间指窗户左端和右端同时满足日照的累计时间。V
注意事项:表中的窗户编号与图中的窗户编号一一对应,小短线后面的数字表示
层数,如C11-5编号表示11号窗第5层。
(6)点取“立面”按钮,在命令行提示:
请点取窗户立面图左下角:
可将分析结果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列出。如下图所示,图中各颜色代表的日照小时
数与颜色表中的设置一致,
2、当窗户中心点照到太阳光为满窗时,完成选择后显示如下所示对话框:
窗户日照分析表:
注意事项:窗户分析的结果受最小入射角的影响,在此角度之内的日照时间不计。
如下图所示,两个窗户C1与C2,最小入射角为30。,则入射光线与竖直墙面30°
范围内的时间均不计,只计其间120。范围内的日照时间。
4.5沿线分析
沿任意线段(一般为建筑轮廓线)等距离布点,分析各点的日照情况,并将计算
结果数值直观的显示在各点上。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的“沿线分析''项,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按钮,在命令行
提不:
回车退出/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找到1个
注:可连续选择多个建筑物。
回车退出/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
采样点间距(米)<L0>:输入所布点的点间距值
回车退出/选择要计算FI照时间的线:找到1个
受影面高度(米)<1.35>:
回车退出/选择要计算口照时间的线:找到1个
受影面高度(米)<1.35>:0
注:可连续选择多条需要分析的线,不同的线段可以设置不同的受影面高度,分
析结果将输出在每条线段设定的受影面高度上。
回车分析/选择要计算日照时间的线:
正在分析・,请等候……分析结果自动标注于所选线上C
生成的分析结果图如下所示:
4.6平面区域分析
选定建筑群体内任意平面区域,在其上等距离布点,分析各点的日照情况,并将
计算结果数值直观的显示在各点上。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的“平面区域分析”项,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按钮,命令
行提示:
回车退出/请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找到1个
注:可连续选择多个建筑物。
采样点间距(米)输入所布点的点间距值
回车退出/选择边界X/任意区域R/请点取矩形区域一角点:
回车退出/另一角点:
受影面高度(米)
回车分析/选择边界X/任意区域R/请点取矩形区域一角点:x
选择目标:
受影面高度(米)<1.35>:4.35
注:可连续选择多个需要分析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可以设置不同的受影面高度。
回车分析/选择边界X/任意区域R/请点取矩形区域一角点:
1、当多点分析显示方式为简化时,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意事项:以数字“1”和“1+”为例,数值“1”表示日照时间为1-1:29小时,“1+”
表示日照时间为1:30-1:59小时。
另外,移动鼠标至某一数值上,自动显示出该点的日照时间,如下图所示。
2、当多点分析显示方式为精确时,简化图红色框部分的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当区域内有建筑物时,不对建筑物内部进行分析,但对建筑物沿线的采样点
进行分析。
4.7立面区域分析
选定建筑群体内任意立面区域,在其上等距离布点,分析各点的日照情况,并将
计算结果数值直观的显示在各点上。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的“立面区域分析”页,在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请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找到6个
请点击投影壁第一点:
请点击投影壁第二点:
输入投影壁底标高(米)<0.0>
输入投影壁顶标高(米)<10A:21一般输入建筑物高度
输入网格间距(米)<1>:
生成的分析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数字表示立面上不同高度的日照时间。
注:多点分析结果可以进行逐时、时段显不,具体操作可参看“逐时显不多点”
和”时段显示多点”。
4.8等时线分析
白动计算和绘制任意建筑区域和设置条件卜.的日照等时线图。
通过等时线可以直观确定各时段的日照区域位置,指导规划方案的调整。图中各
颜色等时线代表的小时数可颜色表中的设置一致。
注意事项:①等时线计算采样点较多,计算速度相对其它方法较慢。计算区域较
小时(2-6栋建筑),“分析采样间隔”一般设定为5-1()分钟,可生成单个时间或
多个时间等时线;计算区域较大时(6栋建筑以上),“分析采样间隔”应略微增
大,一般设定为10-15分钟,此时计算误差仍在合理范围之内,计算速度相对较
快。②等时线输出在设定的受影面高度上。
4.8.1单小时等时线
a动计算和绘制任意平面区域的单小时平面日照等时线图。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的“单小时等时线”项,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按钮,在命
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请选择建筑物及屋顶:找到1个
回车退出/请选择建筑物及屋顶:
受影面高度(米)
请输入所求等时线小时数(0-6)<0小时>:
生成的日照等时线如下图所示:
4.8.2局部等时线
自动计算和绘制任意指定平面区域的日照等时线图。
选择“分析吓拉菜单中的“局部等时线”项,或是单击主界面上的按钮,在命令
行提示:
回车退出/请选择建筑物及屋顶:
回车退出/选择边界X/任意区域R/请点击矩形区域一角点:绘制一区域
回车退出/另一角点
受影面高度(米)<0.0>:
等时线阶差(10-60)(分钟)<60>:
生成的日照等时线如下图所示。
4.8.3全部等时线
自动计算和绘制任意平面区域的平面日照等时线图。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的“全部等时线”项,在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请选择建筑物及屋顶:找到2个
回车退出/请选择建筑物及屋顶:
受影面高度(米)<1.35>:
等时线阶差(10-60分钟)<60>:
生成的等时线如下图所示。
4.8.4立面等时线
自动生成建筑物立面R照等时线。
选择“分析”下拉菜单中的“立面等时线”项,在命令行提示:
回车退出/请选择遮挡建筑物及屋顶:选择相互影响的遮挡和被遮挡建筑物
选择投影壁X/请指定投影壁起点:缺省为连续点取任意点构成的多段线投映
壁,i般沿建筑南向轮廓线捕捉角点绘线;输入X为选线模式,可连续同时选
择多段线。
指定下一点:
回车完成/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员工晋升与发展人事合同与劳动合同配套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流转与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律师起草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合同起草收费标准合同
- 2025年度培训机构退学退费服务协议范本
- 2025年度代驾行业规范及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业务员提成与市场渠道整合合同
- 2025年度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安置与农业科技创新协议
- 2025年度挖掘机股份转让与技术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借车保险责任免除协议书
- 2025年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取得突破
- 保洁员岗位安全知识培训
-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JTT513-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网
-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中医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全新版)
- 2023广东省广州市一模英语真题及答案
- 屈原【六幕话剧】郭沫若
- 茶叶抖音方案
- 2024届湖南长郡十八校第一次联考读后续写分析-疗愈伙伴:Buddy的使命与自闭症儿童的希望 讲义
- 2016-2023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助产健康宣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