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CCSB39DB61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61/TXXXXX—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永寿县新华晟种养专业合作社、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佛坪县爱尚菇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战国、杨昱晗、马会革、赵亚莉、李永毅、张继恩、叶青、种芳、刘荣辉。本文件首次发布。本文件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1DB61/TXXXXX—2024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的产地环境、发菌场所、栽培原料、栽培技术、栽培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产地环境4.1环境要求4.1.1栽培场地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周围无污染企业、畜禽养殖场等污染源,通风良好,水源、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偏酸性,排水方便不积水。4.2产地要求4.2.1宜选择丰产林、果园、桑园、大苗苗圃。4.2.2选择株行距(2~4)米×(3~4)米以上平坦开阔的阔叶林地,郁闭度0.7以上。4.2.3以温暖、避风、遮阴的场所较为适宜,切忌选择低洼和过于阴湿的林地。4.3生产用水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可用清洁的自来水、泉水、井水、湖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5发菌场所环境卫生、清洁、通风良好,暗光或黑暗,环境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60%~70%。2DB61/TXXXXX—20246栽培原料6.1主料为稻壳(秸)、玉米芯(秸)、麦秸、阔叶树木屑等,辅料为石灰、田园土、水等。6.2主料应新鲜、干燥,颗粒松散,色泽正常,无霉、无虫、无污染、无异味、无结块。6.3玉米芯粉碎成0.5厘米大小的颗粒,秸秆截段3~5厘米,木屑碎片状,0.5~1厘米。6.4覆土材料应在阳光下暴晒3天,筛去石块及杂物。7栽培技术7.1栽培季节7.1.1可依据本地温度合理安排栽培季节。7.1.2林地一般在9月~11月份播种,来年3月~6月份出菇。7.2培养基质7.2.1母种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琼脂20克,水17.2.2原种培养基:麦粒84%,麦麸10%,木屑5%,石膏粉1%,含水量70%。7.2.3栽培种培养基:木屑40%,棉籽壳40%,麦麸17%,蔗糖2%,石灰粉1%。含水量70%。7.2.4栽培料配方主要包括:a)配方1:稻壳48%,玉米芯(秸)28%,木屑18%,田园土5%,生石灰1%,含水量75%;b)配方2:木屑47%,玉米芯(秸)47%,田园土5%,生石灰1%,含水量75%;c)配方3:稻壳67%,木屑27%,田园土5%,生石灰1%,含水量75%。7.3菌种制备7.3.1母种、原种、栽培种制备按照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规范进行。7.3.2菌种袋选用(17~22)厘米×(33~39)厘米×0.004厘米聚丙烯塑料袋。7.4栽培料处理7.4.1场地处理发酵前2天~3天,首先将发酵场地用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全面杀虫处理。7.4.2预湿将秸秆、玉米芯、木屑等栽培主料在太阳下暴晒2天~3天。拌料前1天加1%石灰水预湿24小时,备7.4.3拌料边预湿边将各种配料拌匀,可以人工也可以机械拌料,并调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75%左右。7.4.4建堆3DB61/TXXXXX—2024配方将各种原料拌均匀后,建成底宽1米~2米、顶宽0.8米~1.2米、高1米~1.5米、长度适宜的发酵堆,温度较高时建小堆,温度较低时建大堆。起堆要松,每隔30厘米自上而下到底打一个透气孔。7.4.5翻堆7.4.5.1第一次翻堆。当料堆内温度达到60℃~65℃时(堆顶以下20厘米处),保持24~48小时,此时发现含水量降低要补充水分,使堆料含水量达到75%左右,重新建堆后仍打透气孔。7.4.5.2第二次建堆。当料温再上升到60℃~65℃时,保持24~48小时,再翻堆一次。7.4.5.3翻堆三次。经过2~3次翻堆后,检查培养料发酵程度,当料呈茶褐色,料中有大量白色高温放线菌,无酸臭味,质地松软即发酵结束。7.4.6散堆发酵好的料要及时散堆,降溫,料温降到25℃以下时方可铺料播种。7.5做畦7.5.1做畦准备7.5.1.1室内以地面畦栽为主,栽培前浇水并翻地,用5%石灰水对房间彻底消毒一次。7.5.1.2林下或大田栽培播种前先浇水并深翻一次,捡去石块、树根等杂物,再用5%石灰水浇泼杀虫灭菌,然后做畦。7.5.2整地作畦7.5.3温室或大棚栽培整地作畦操作过程:a)把表层的壤土取一部分堆放在旁边,供以后覆土用;b)做成畦高10厘米~15厘米,宽90厘米~110厘米的龟背形畦床,畦与畦之间留40厘米的人行道;c)畦上铺一层4厘米~5厘米厚腐殖土。7.5.4室外栽培整地作畦操作过程:a)先在栽培场四周开好排水沟。林地栽培,一般在两行树的中间建畦床;b)在地面挖3厘米~4厘米取土,将土放在畦床间隔的作业道上,以供覆土用;c)畦床宽1米~1.3米,南北走向,床间留40厘米的作业道,床面修整呈中间略高的龟背型,防止床底积水;d)辅料前在畦床面上撒一层石灰粉,四周也要撒一层石灰粉驱虫灭蚁。7.6辅料播种7.6.1采用双层播种,铺一层料播一层菌种,共三层栽培料两层菌种。7.6.2每平方米用干料15千克~25千克,菌种0.4千克~0.6千克。底层铺料厚度为8厘米~10厘米,料层要平整,厚度均匀,宽窄一致。7.6.3播种时将菌种掰成3厘米大小的块状,采用梅花形点播,播种穴距10厘米~12厘米,深4厘米~6厘米,第一层播种量为总菌种量的50%;中层铺料10厘米~12厘米,将其余50%菌种播到料面,用手或耙子将穴内菌块用料盖严;上层铺料厚度为5厘米左右。畦侧面呈斜面坡形,用木板轻轻拍平。7.6.4播种后用直径4厘米以上的木棒,每隔30厘米~40厘米处打一通气孔。7.7覆土覆盖4DB61/TXXXXX—20247.7.1覆土7.7.1.1室外播种后可以立即覆土,室内及棚栽覆土是在播后30天~35天后,菌丝生长达到三分之二栽培料面时开始覆土。7.7.1.2覆土材料应用腐殖含量较高,肥沃、疏松,保水强,pH值5.5~6.0的沙壤土为宜,切忌用沙质土和黏土,也可以用原地土掺入50%草炭土作覆土材料。7.7.1.3覆土厚度3厘米~5厘米,土壤含水量20%~30%。7.7.1.4覆土材料最好在使用前一周用1000倍美帕曲星溶液喷施一次,防止杂菌、害虫的危害。覆土后在菌床上间隔30厘米左右打品字形的透气孔。7.7.2覆盖保湿7.7.2.1播种完毕后,无论当时覆土还是后期覆土,都必须在料畦面上加覆盖物保湿,覆盖物可选用散稻草、麦秸、草帘等。7.7.2.2如先覆土,则将覆盖物覆盖在土上,如后覆土,则将覆盖物去除,覆土后再加上覆盖物。7.7.2.3用作覆盖的草帘,既不宜太稀疏,也不宜太厚,厚度2厘米~3厘米,以喷水于覆盖物上时多余的水不会渗入料内为度。7.7.2.4冬季温度较低时,应在覆盖物上再覆一层塑料薄膜保温。8栽培管理8.1发菌期的管理8.1.1发菌期间料内温度控制在20℃~28℃,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65%~70%,播种后20天内不宜向畦床菌料直接喷水,保持料面覆盖物湿润即可。8.1.2此阶段要备好薄膜,防止菌床雨淋而发生霉变。若空气干燥,可向覆盖物上轻微喷水。8.1.320天后菌丝占据料层约二分之一以上时,可局部适量喷水增温,发菌期后期发现覆土层白时可喷透水。8.1.4菌丝全部布满土面后停止向土面喷水控制菌丝徒长,使畦面菌丝倒伏,迫使土层内菌丝形成菌索,扭结大量白色子实体原基。8.2出菇期管理8.2.1应保持覆土表面湿润,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温度应在10℃~25℃。8.2.2气温低于10℃时,可采取增设拱棚、减少料面喷水等措施提高料温。8.2.3温度超过25℃时,要采取通风、喷水等降温措施。8.2.4子实体生长期间保持充足的散射光,避免直射光照射。9采收9.1采收标准现蕾后5~7天,当子实体的菌盖呈钟形尚未平展,菌幕未破裂时,及时采收。9.2采收方法5DB61/TXXXXX—2024用手指抓住菇脚轻轻扭转一下,松动后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物向上拔起,切勿带动周围小菇。采收后在菇根处要用土填满。采收后的成品菇应用清洁卫生容器存放,避免二次污染。9.3转潮管理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清理床面,补平覆土,停水养菌4天~6天,再进行喷水,且喷透增湿后,促使下一潮原基形成现蕾。10病虫害综合防控10.1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有鬼伞、木霉、毛霉、粘菌等;虫害有跳虫、菌蝇、菌蚊、螺嫂、螨类等;生理性病害有长柄小头菇等。10.2防控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实施绿色综合防控技术。10.3防控方法10.3.1农业防治选用优良品种,把好菌种质量关;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预防发菌期高温烧菌;栽培场地不宜连作;保持栽培场地内外环境清洁卫生,提前消毒防虫处理,高温季节播种,当料温高于30℃时揭膜通风降温,气温低于10℃或雨天时覆土盖膜;菇床周围定期撒施石灰粉。10.3.2物理防治悬挂黄板诱杀菌蝇、菌蚊;畦料面放置糖醋液盆等诱杀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半导体芯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减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儿童服装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人力资源解决方案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儿童体能运动馆创业计划书
- 2025-2030年中国女士短款棉服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添加剂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内墙体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镇卫生院改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用模板)
-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与建模
- 庭院工程暂预算报价单(龙威景观)
- 2024年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投标技术服务和质保期服务计划
- 2023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真题(精校打印版)
- 音乐欣赏与实践(中职音乐)全套教学课件
- 粤语活动策划方案模板范文相关7篇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中国春节ppt英文版 Chinese New Year
- 高中数学《6.2 排列与组合》课件与导学案
- 肠道健康讲座活动策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