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邓稼先作者:杨振宁
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出了许许多多卓越的科学家和仁人志士。他们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甚至生命,才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起来。他们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这其中,就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写的人物传记《邓稼先》,随作者一起去感受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和品格。新课导入国士无双宋.黄庭坚《书幽芳亭记》:“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品味语言,感受表达特色,揣摩关键句段的含义。3.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体会本文思想内涵。建国以来中国经历的七次核威胁第一次:1950年~1953年朝鲜危机美国在半岛部署核武器第二次:1955年金门马祖危机美国要对中国大规模核攻击第三次:1958年炮击金门美国扬言欲让厦门变成第二个广岛第四次:越南战争期间美国计划向中苏使用核武器第五次:英国也想使用原子弹攻击中国第六次:1963年美国欲打击中国核设施第七次:1969年珍宝岛冲突苏联欲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邓稼先(1924—1986)1948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人物背景
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元勋钱三强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邓稼先程开甲王淦昌彭桓武黄纬禄屠守锷钱学森周光召杨嘉墀陈能宽陈芳允吴自良任新民孙家栋朱光亚王希季王大珩于敏郭永怀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杨振宁(1922-)原籍安徽,芝加哥大学博士,历任芝加哥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中国获诺贝尔奖第一人作者简介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人: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此文作为纪念。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文体知识传记整体感知读课文,完成小测试。1、邓稼先于哪一年出生在什么地方?1924年,安徽省怀宁县2、邓稼先曾于1948——1950年赴哪一国哪一所大学读理论物理?美国,普渡大学3、邓稼先于何年因患何病逝世?1986年,直肠癌4、用来与邓稼先作对比的那位外国杰出人物是谁?奥本海默5、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的年、月、日分别是什么?1964年10月16日1967年6月17日6、我国核武器试验的地点是哪里?古罗布泊整体感知新颖、醒目划分结构提示内容思考:本文各个部分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自由读课文,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自由读课文,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在近一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写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邓稼先所表现出来的超凡的创造才能与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的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盈眶。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评邓稼先,总结全文。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第一部分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照片,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甲午战争黄海大战日军屠杀大连、旅顺居民为什么直到第一部分结束时才点出“邓稼先”的名字?内容上:任人宰割——倍感屈辱站起来了——扬眉吐气在读者已经有强烈的心理预期中,适时地点出“邓稼先”的名字,达到醒目有力,震撼人心的效果。结构上:承上启下巨大贡献——默默奉献第一部分邓稼先生平第二部分1924出生于安徽怀宁县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1945西南联大毕业1948--1950美·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10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8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理论1964.10.16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6.11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85.8直肠癌切除手术1986.7.29因病逝世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领域的地位。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奥本海默邓稼先
国籍
职务
功劳学术水平文化背景性格为人美国中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相当美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锋芒毕露最不引人注意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纯”、朴实(同)(同)(同)(异)(异)(异)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对比手法,有利于突出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风度;
突出了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第三部分作者为什么以“民族情感?友情?”为小标题?第四部分一方面他为同学的成功而骄傲,更为祖国的崛起而自豪,作者把小标题写成“民族感情?友情?”一方面吸引读者,另一方面抒发了自己为朋友、为民族而骄傲自豪的感情。第五部分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原文有何用意?译文: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北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原文: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做一场鏖战,他们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执着、坚韧。第五部分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意在把稼先放在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中加以审视,把他的个人经历和国家命运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暗示邓稼先远大的志向、赤诚热烈的爱国热情和为事业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这几段话从哪几个角度出发的?结尾段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第六部分“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第六部分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两弹元勋”功勋卓著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然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勇敢、公正无私⑦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人物形象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都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章主旨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巨大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他的生命存在永恒的价值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本文的语言很平淡,很朴实,像老朋友面对面谈话一般。本文语言饱含深情。“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本文的句式很有特点。有时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灵活多变。时而庄严沉稳,时而活泼轻快。品味语言《中国男儿》拓展延伸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翼翼长城,天府之国,取多用宏,皇帝之胄神明种。风虎云龙,万国来同,天之娇子吾纵横。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我有宝刀,慷慨从戎,击楫中流,泱泱大风,决胜疆场,气贯长虹,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东风-15弹道导弹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东风-21弹道导弹航天飞船历史背景→杰出的历史性人物生平经历和贡献→“两弹”元勋鞠躬尽瘁气质品质→真诚坦白朴实奉献创造奇迹→自己制造自豪骄傲工作情况→身先士卒不怕牺牲赤子情怀→信念坚定永恒价值板书设计邓稼先当堂巩固1.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杨振宁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将个人生命无私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表达了他对好友由衷赞美和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B.课文第一部分既交代了时代背景,为邓稼先的出场做准备,又说明了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C.将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高尚人格和奉献精神,说明了“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人。D.本文以“信”为线索,体现了邓稼先的高尚人格和杰出贡献以巧立小标题的形式和“板块”并列结构,将内容组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一个主题。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B.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C.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解析】进退维谷是指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C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改为“领悟”)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C.通过仔细的调查取证,使老百姓都了解了这个事件的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解析】把“领会”改为“目睹”。A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愈来愈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②他为这个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六十二岁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省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甘肃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学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计算机辅助翻译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华大学
-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与商业化
- 合同范本分包合同
-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江省部编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 果树栽植合同范本
- 外贸定制合同范本
- 代写文章合同模板
- 初中体育与健康 50米加速跑及途中跑 教案
- 自考00808商法押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国考公务员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 2.2.1藻类、苔藓和蕨类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新教材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1课 第1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案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常见化疗药物及运用
- 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试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小茴香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承德市承德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