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阅卷人一、日积月累得分1.结合语境中的音节,写出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shūjí在我们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苍茫的宇宙。古今中外他人的智慧通过文字进入我们的视野,丰富贫瘠的大脑,擦亮méngbì的眼睛,冷却jízào的情绪,fǔwèi受伤的灵魂,jìnrùn干涸的心田,tǎoyě高洁的志趣。2.日积月累我会填。(1)习近平总书记善用典,常用典。他用《礼记》中的“新,新,新”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时光如东逝的流水,一去不复返,他要求我们要珍惜时间,以免留下“少壮不努力,”的遗憾。(2)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脚力的好坏,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来概括。(3)朱熹的《春日》中“,”两句描写了春天百花盛开、五彩缤纷的景象。我国传统文化中常用“五彩”来代表颜色,“五彩”具体指的是:黄、、赤、白、。3.把下列句子排列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排序是()。①我们要善待这份遗产,较高的要求,就是要研究它,探讨如何将它发扬光大。②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通。③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④较低的要求就是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⑤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最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A.②③①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①④⑤②③ D.③①⑤④②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海潮涌过来了,排山倒海,气势磅礴。B.他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C.天寒时不加衣服感冒了,岂不是自作自受。D.吴林打碎了花瓶,他斩钉截铁地对妈妈说:“我太大意了,以后一定注意。”5.下面不适合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学的一项是()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下列题目中拟题方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伯牙鼓琴》《黛玉焚稿》《板桥画竹》B.《京剧趣谈》《秦腔戏说》《越剧杂谈》C.《少年闰土》《青春中国》《中年烦恼》D.《月光曲》《泉水谣》《秋风吟》7.按要求完成问题。(1)考试开始了,我专心致志、奋笔疾书,突然一道题拦住了去路,苦思冥想之后依然无法解决……请你根据这个情境,试着写一写你当时紧张,烦躁、苦恼的心理活动。(2)从《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和《爱丽丝漫游奇境》四本名著中选择一本,推荐给你的同学,请写清楚推荐的理由。(3)下面是某一次辩论会上甲方的辩词。仅仅将课本读好,就能提高语文成绩,那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我要提醒对方,杨洋同学现在学习成绩很好,是他平时有意识将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结果。①请概括出甲方的观点。甲方观点:。②如果你是乙方,又该如何辩论?乙方辩词:。阅卷人二、阅读得分阅读理解藕汤的味道①每次回老家,给母亲打过电话后,我就知道母亲一定会提前给我煨好藕汤,等着我千里迢迢地来到她的身边。②一直都很想喝母亲在炉子上煨出来的藕汤。我喝过许多汤,都香不过母亲煨的藕汤。那浓稠的汤,烂烂的藕,还有杂骨的香,想起来就让我舌上生津,垂涎欲滴。不管走到哪里,母亲煨的藕汤总留在我的记忆里。③小时候,不管家里多穷,母亲每个月都要煨上一大锅藕汤。藕是父亲下湖采的野生藕,有一丝清甜的味道。没钱买排骨,母亲总是买没有肉的杂骨,煨过一次藕汤后,就将里面的骨头捞出来放好,留着下一次煨汤时再用。这样一来,一堆杂骨可以煨上两到三次藕汤。④有一年秋天,母亲给我们交了学杂费后,再也拿不出钱来买杂骨了。一连三个多月,家里闻不到藕汤的香味。一天,为了喝到藕汤,我说什么都不肯吃饭。父亲见我如此不懂事,火冒三丈,将我按在板凳上打了一顿。他边打边说,母亲腰疼多日无钱看病,你还要喝藕汤。我号啕大哭,哭声惊动了在菜园里忙活的母亲。她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将我护在身后.....⑤第二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闻到久违的藕汤香味。母亲见我进门,马上立刻给我盛了满满一碗。这次的藕汤里,果然有一块一块的排骨,还飘着肉香味儿一股浓浓的。我贪婪地吃了起来。转眼间,一大碗排骨藕汤就被我吃得干干净净。那天,母亲坐在桌边看着我喝汤,眼神里满是慈爱和欣慰。晚上,我起床上厕所时,听到父亲在房里叹气:“唉!你这又是何苦呢?把耳环都卖了,这可是你唯一的首饰啊!”⑥后来的一段日子里,我不敢再找母亲要藕汤喝。每次看到母亲空荡荡的耳垂,我的心里就格外难受。母亲却还是一如往日,每个月都会给我们煨上一大锅藕汤,有时是杂骨,有时是排骨。每次,我喝汤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酸酸的滋味。⑦如今,条件好多了,家里经常煨藕汤,但我却一直找不到母亲煨出的藕汤里那种特殊的味道。每次回老家,给母亲打过电话后,我就知道母亲一定会提前给我煨好藕汤,等着我千里迢迢地来到她的身边。⑧就这样,我一生的时光都生活在这浓浓的藕汤里。那特殊的味道,我怎么能忘记呢?8.第①、⑦自然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A.前后呼应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侧面描写9.下列最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A.小时候,“我”家里很穷,很少能喝上藕汤,但是母亲每个月都买杂骨为“我”炖汤。B.小时候,妈妈为了给“我”煨藕汤,卖掉了自己唯一的首饰一对耳环。C.小时候,母亲每个月都给“我”煨藕汤,为此还卖掉耳环,藕汤的滋味伴“我”长大。10.结合上下文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母亲见我进门,马上立刻给我盛了满满一碗。这次的藕汤里,果然有一块一块的排骨,还飘着肉香味儿一股浓浓的。11.短文第④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生动地刻画了母亲的形象,请结合句中的词语把这样写的好处写下来。12.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阅读理解了解你的生物钟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迈克尔•杨,因为他们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所谓昼夜节律,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事实上,生物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1792年的一个傍晚,法国天文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已经“睡觉”了一它的叶子合上了,而白天时它的叶子是张开的。他感到好奇,如果含羞草持续处于黑暗环境中会产生什么变化?后来他发现,尽管没有日光照射,含羞草的叶子每天仍然保持其正常的规律性变化。显然,植物“知道”太阳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德梅朗是发现昼夜节律的第一人。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只是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一天24小时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时间结构,除它之外还有潮汐时间、月亮周期和以年为单位的周期。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以年为周期出现的现象有候鸟迁徙、鲑鱼洄游、爬行动物冬眠等。还有一些生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在繁殖季节,会在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后来,科学家发现珊瑚虫体内有一种光传感器,能感知满月时的光线。月到满月,在月光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它们体内的传感器基因随之渐渐活跃,充当了满月之夜产卵的触发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哺乳动物生物钟的位置所在。动物眼睛后面的下丘脑有两个很小的区域,现在被称为视交叉上核。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两个区域的神经元连接视网膜,负责对光明和黑暗进行周期性反应,被称为中央生物钟。除中央生物钟外,人体还有很多外周生物钟。201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约翰•霍格尼斯发现,哺乳动物近一半的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他绘制了小白鼠12个不同器官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24小时表达模式,包括心脏、肺、肝脏、胰腺、皮肤和脂肪细胞,制作出了哺乳动物基因荡振“图谱”。令人惊讶的是,控制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并不一定来自大脑。如果把肝脏细胞养在培养皿中,它也会很快进入24小时节律。目前的研究认为,人体中数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生物钟,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独立运行,但又相互通话、相互协调。13.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就是()A.分子机制 B.昼夜节律C.生物自带的时钟 D.生理学和遗传学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15.根据人类对生物钟发现和研究的过程判断,“外周生物钟”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是()①植物生物钟→②动物生物钟→③中央生物钟→④生物钟网络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16.“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句话中的“大约”一词能删去吗?请说明理由。17.文章第二自然段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或乎![注释]①遽:急忙。②契:用刀雕刻。18.联系全文及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句子的大致意思。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19.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阅卷人三、习作得分20.从江南到漠北,从东海到西疆,全体华夏儿女都在为“中国梦”而奋斗。同学们,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你是怎样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呢?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习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把内容写清楚,做到语句通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书籍;蒙蔽;急躁;抚慰;浸润;陶冶【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书籍”的“籍”是上下结构,偏旁是:“⺮”,不要写成“藉”;“蒙蔽”都是上下结构,偏旁是:“艹”,不要写成“梦敝”;“急躁”的“躁”部首是:足,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噪”;“抚慰”的“慰”偏旁是:心,是上下结构;“浸润”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氵;“陶冶”的“陶”偏旁是:阝,都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淘”。故答案为:书籍、蒙蔽、急躁、抚慰、浸润、陶冶【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2.【答案】(1)苟日;日日;又日;老大徒伤悲(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青;黑【解析】【分析】(1)考查名言警句和古诗文默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这句话是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的时候整日游手好闲不奋发图强,等你年纪大一点了再来后悔悲伤就没有办法了。
(2)考查谚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脚力高低;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好歹。
(3)考查古诗文默写、传统文化。“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的《春日》,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五彩”原来指五种颜色,其中“青”指蓝色或绿色,“赤”指比朱红稍浅的颜色。现在“五彩”泛指各种颜色,如五彩缤纷、五彩斑斓。故答案为:(1)苟日、日日、又日、老大徒伤悲;(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青、黑【点评】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传统文化。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3.【答案】A【解析】【分析】通读句子可知,该段是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说明关于成语的现象“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通。”接着写“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紧接着是较高的要求“我们要善待这份遗产,较高的要求,就是要研究它,探讨如何将它发扬光大。”然后是“较低的要求就是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最后是事情的结果“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最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首先通读每一条句子,了解每条句子所讲的内容。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或关键词句进行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4.【答案】D【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5.【答案】C【解析】【分析】A、B、D得体;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意为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的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不能用于毕业留言。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时要根据得体要求分析判断即可。得体的具体要求是:要考虑对象;要考虑场合;要考虑目的;要考虑语体。6.【答案】C【解析】【分析】A:“《伯牙鼓琴》《黛玉焚稿》《板桥画竹》”是以事件命题。
B:“《京剧趣谈》《秦腔戏说》《越剧杂谈》”是以内容命题。
C:“《少年闰土》”是以人物命题。“《青春中国》”是以事件命题。“《中年烦恼》”是以事件命题。
D:“《月光曲》《泉水谣》《秋风吟》”是以环境命题。
故答案为:C
【点评】掌握常用的题目中拟题方式,平时多练会分辨。7.【答案】(1)这道题怎么做?我心里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心里想:这么多的分,怎么办?怎么办?以后可不能再不完成作业了,一定要好好写作业,好好学习……我忐忑不安地答题。(2)《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情节真实具体、亲切自然,让人不忍释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故事中的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小说赞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鲁滨逊身上所表现的勤劳、智慧、勇敢、顽强和坚韧的美好品德。小说也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3)我们应该将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成绩;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多数人的学习都是从书本开始的。我们在座的大多数人,基本都是靠书本来获取知【解析】【分析】(1)考查情景写话。要根据情景,写写自己的感受。
(2)考查推荐介绍。结合自己的积累作答。
(3)①本辩论中甲方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将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成绩。②乙方的辩词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多数人的学习都是从书本开始的。我们在座的大多数人,基本都是靠书本来获取知识的,通过书本同样可以让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与实践相结合,还有可能浪费我们的时间,适得其反。故答案为:(1)这道题怎么做?我心里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心里想:这么多的分,怎么办?怎么办?以后可不能再不完成作业了,一定要好好写作业,好好学习……我忐忑不安地答题。(2)这道题怎么做?我心里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心里想:这么多的分,怎么办?怎么办?以后可不能再不完成作业了,一定要好好写作业,好好学习……我忐忑不安地答题。(3)我们应该将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成绩。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多数人的学习都是从书本开始的。我们在座的大多数人,基本都是靠书本来获取知【点评】考查情景写话、辩论讨论、推荐介绍。推荐介绍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辩论是一种争论,要运用脑力战胜对手,辩论时语言要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要敏捷。【答案】8.A9.C10.母亲见我进门,马上给我盛了满满一碗。这次的藕汤里,居然有一块一块的排骨,还飘着一股浓浓的肉香味儿。11.“三步并作两步”“跑”“护”等词写出了母亲看到“我”被打后的反应,表现了母亲着急、担心的心理,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12.①疼爱孩子。母亲宁愿卖掉自己唯一的首饰也要为孩子们煨藕汤喝,看到“我”被父亲打时立刻跑过来护着。②勤俭持家。母亲买一堆杂骨煨两三次藕汤,母亲做的汤十分好喝。【解析】【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本文主要写的是小时候,母亲每个月都给“我”煨藕汤,甚至为此卖掉耳环,藕汤的滋味伴“我”长大。文章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和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8.本题考查重要句子的作用。“每次回老家,给母亲打过电话后,我就知道母亲一定会提前给我煨好藕汤,等着我千里迢迢地回到她的身边”“每次回老家,给母亲打过电话后,我就知道母亲一定会提前给我爆好藕汤,等着我千里迢迢地回到她的身边”,这两个句子写的是都是每次回老家,母亲都会提前为“我”爆藕汤,属于前后呼应。故选A。
故答案为:A9.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读全文可知,主要写的是小时候虽然家里穷,语句“小时候,不管家里多穷,母亲每个月都要煨上一大锅藕汤。藕是父亲下湖采的野生藕,有一丝清甜的味道。没钱买排骨,母亲总是买没有肉的杂骨,煨过一次藕汤后,就将里面的骨头捞出来放好,留着下一次煨汤时再用。这样—来,一堆杂骨可以煨上两到三次藕汤”“第二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闻到久违的藕汤香味。母亲见我进门,马上立刻给我盛了满满一碗。这次的藕汤……父亲在房里叹气:‘唉!你这又是何苦呢?把耳环都卖了,这可是你唯一的首饰啊!’”可知,虽然家里穷,但母亲每个月都会给我们煨藕汤,为此还卖掉耳环,藕汤的滋味伴着我们长大。故选C。
故答案为:C10.考查修改病句。题目语句存在错误:①重复啰嗦,词语“马上立刻”连续使用,造成语意的重复啰嗦,可删去其一;②词语搭配不当,“果然有一块一块的排骨”中“果然”可改为词语“居然”;③语序不当,句子“还飘着肉香味儿一股浓浓的”可改为“还飘着一股浓浓的肉香味儿”可依此去改正。
故答案为:母亲见我进门,马上给我盛了满满一碗。这次的藕汤里,居然有一块一块的排骨,还飘着一股浓浓的肉香味儿。11.本题考查赏析词句。“她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来,将我护在身后……”,“三步并作两步”“跑”“护”等词语写出了母亲看到“我”被打后的反应,表现了母亲着急、担心的心理,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故答案为:“三步并作两步”“跑”“护”等词写出了母亲看到“我”被打后的反应,表现了母亲着急、担心的心理,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1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由句子“唉!你这又是何苦呢?把耳环都卖了,那可是你唯一的首饰啊”“她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来,将我护在身后”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疼爱孩子的人。由句子“没钱买排骨,母亲总是买没有肉的杂骨,煨过一次藕汤后,就将里面的骨头捞出来放好,留着下一次煨汤时再用。这样一来,一堆杂骨可以煨上两到三次藕汤”“我喝过许多汤,都香不过母亲煨的藕汤。那浓稠的汤,烂烂的藕,还有杂骨的香,只要一想起来就让我舌上生津,垂涎欲滴。不管走到哪里,母亲煨的藕汤总留在我的记忆里”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据此来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①疼爱孩子。母亲宁愿卖掉自己唯一的首饰也要为孩子们煨藕汤喝,看到“我”被父亲打时立刻跑过来护着。②勤俭持家。母亲买一堆杂骨煨两三次藕汤,母亲做的汤十分好喝。【答案】13.B14.A15.C16.不能。因为组成视交叉上核的神经细胞的具体数量无法数清,删掉“大约”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7.动物也有生物钟,并且能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解析】【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是生物钟,植物和动物是怎样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的。哺乳动物生物钟的位置在哪里。除中央生物钟外,人体还有很多外周生物钟。人体中数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生物钟,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独立运行,但又相互通话、相互协调。13.考查对词句的理解。由文章第一自然段读出“所谓昼夜节律,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所以答案选B。
故答案为:B14.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认识。文中划线句子“还有一些生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在繁殖季节,会在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是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A。
故答案为:A1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细读短文④--⑥自然段可知,根据人类对生物钟发现和研究的过程判断,“外周生物钟”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是处于中央生物钟和生物钟网络之间,故选C。
故答案为:C16.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揣摩。“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句话中的“大约”一词不能删去,因为组成视交叉上核的神经细胞的具体数量无法数清,删掉“大约”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组成视交叉上核的神经细胞的具体数量无法数清,删掉“大约”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7.根据题干内容,结合“法国天文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已经“睡觉”了一它的叶子合上了,而白天时它的叶子是张开的。他感到好奇,如果含羞草持续处于黑暗环境中会产生什么变化?后来他发现,尽管没有日光照射,含羞草的叶子每天仍然保持其正常的规律性变化。显然,植物“知道”太阳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德梅朗是发现昼夜节律的第一人。”可知,动物也有生物钟,并且能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
故答案为:动物也有生物钟,并且能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答案】18.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19.要注重实际,不要墨守成规,固执己见。要按照事物的变化而采取灵活对策。【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18.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句意为: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涉:渡,搭船渡过。其:代词,他。是:这儿。遽:立即、勿忙。
故答案为: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19.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句意为: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涉:渡,搭船渡过。其:代词,他。是:这儿。遽:立即、勿忙。
故答案为:要注重实际,不要墨守成规,固执己见。要按照事物的变化而采取灵活对策。20.【答案】我的梦想梦想,是人生中最华美的篇章。梦想,究竟是什么呢?有的人可能会说:梦想是儿时天真的梦,是纯真美好的愿望。在我的眼中,梦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未来前进的方向!在我很小的时候,曾经有过很多梦想:看到花店就想去当花店老板;看见蛋糕店就想做蛋糕师;每次生病了,去看医生,就想做一名“白衣天使”……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当一名老师的梦想,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假如我当了老师,我会和同学们一起看书学习,让同学们拥有更多的知识,会让同学们做很多的游戏,开发他们的智力,我会登上那三尺讲台,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带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经济学课程总结
- 2025年办公室工作方案
- 管理学案例介绍
- 卫生行业护理员技能培训
- 2025年应急消防演习工作方案
- 伺服系统与工业机器人课件第7章 伺服系统的应用
- 新人教部编本2025年秋六班级上册语文教学方案及教学进度
- 2024年四月份教育质量评估中的《陈情表》表现
- 管理情绪的绘本故事
- 2025年八年英语教学工作方案演讲稿
- 森林区划-组织森林经营类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 《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课程标准
- 设备人员三级安全教育考试题与答案
- 2023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笔试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简单实用电子简历表格,个人简历模板word格式
- 2022民族娃娃IP运营规划-55P
- 备考2023新高考英语听力12(答案听力原文)
- GB/T 2423.20-2014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d:接触点和连接件的硫化氢试验
- 地震灾害分类标准及分级响应表
- jgj t17-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
- 胸痛的临床鉴别诊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