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册导学案_第1页
2023年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册导学案_第2页
2023年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册导学案_第3页
2023年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册导学案_第4页
2023年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整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学习目的: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结识负数,能对的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

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达一些平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

能结识负数,对的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教学难点:

用负数表达一些平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四、教具、学具准备:

温度计、工资折、多媒体。

五、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结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

步结识负数,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结识,有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七、本单元教学措施: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结识。知道负数是生活中表达两种相反

意义的量的需要。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规定。只规定学生能辨认正负数,能借助数轴比较负数的大小。

八、本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负数的结识和意义导学案

学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结识负数,能对的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既不

习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目2、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培养学生应用

标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结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准备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游戏感知负数

(1)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者得到5分,输者倒扣5分,平局记0

分。将每次的分数记在计分表上。

次数12345678910

预得分甲

习乙

学(2)听信息,独立思考,选择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介的表达出来。

案①甲对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②学校四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名同学

③小命爸爸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23元。

报告:你是如何记录的?指明学生报告并展示其记录。

1、相反意义的量

提问:刚才老师所说的信息中的量都具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性:(])有两个量(2)有相反的意义

请学生再举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教师归结:相反意义中的一些常用词有:赚钱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长与减少,

导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

学(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确正负数表达的意义即相反意义的

案两种量)

2、正数与负数

师: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能表达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达具有相反意

义的量呢?

出示学生记录信息的方法,交流统一意见:加"+”“一”来区分相反意义的量。

学生自学课木第3页内容,结识负数,明确负数的读写。

3、负数的读写

(1)读出下面各数

2+3-9-206-42.56-2.18—12

(2)写出下面各数

负八负二点六正七分之一百分之十七负百分之二十点四

(设计意图:明确了相反意义的量后彳艮自然的引出负数并学习其读写法,使学

生明确正负数的差别)

4、进一步了解负数

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可以用正负数表达?学生尝试回答后。

教师出示温度计学生观测,交流温度计上的正负数与表达的实际意义。

点拨质疑:0摄氏度是不是表达什么温度也没有?

水位警戒牌中的0表达什么意思、?

你能说说0的意思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板书: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在学生结识正负数后,将学到的

概念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对0有新的结识。)

5、教师小结:(1)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达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假

如其中一种星用正数表达,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达。

(2)要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建立正负数概念后,当考虑一个数时,

一定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很大的区别。

1、表达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

课应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o

堂2、表达温度。(练习一第2题。)

检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___°C,夜间的平均温度

测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____℃»

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假如她要回家,按

哪个按钮?假如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课1、“净含量:10±0.1kg”表达什么意思?

后2、下面的说法对吗?

作A、0摄氏度表达没有温度。()

业B、上升一定用正数表达,下降一定用负数表达。()

负数的结识和意义

正数:+5、+3.9、+

负数:一5、-6.3、-

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用数轴表达正负数导学案

1、结识数轴,理解数轴表达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数轴上的点表达正负数;同时可以由数轴上

的点说出其所表达的数。

2、可以对的比较负数的大小

3、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毕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4、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

能力。

教学重点结识数轴,并会用数轴上的点表达正负数和0可以对的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大树与学生图片、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说一说你是如何判断的?

-85.6+0.9-+0-82

2、假如+20%表达增长20%,那么-6%表达。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

温是()摄氏度。

()教学例3:

1、如何在数轴上表达数?(1、2、3、4、5、6、7)

2、游戏中体会运劭变化中的负数

出示例3,学生观测后提问: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达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1)让学生拟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2)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提问:如何用数

表达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相应起来)。

(3)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相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

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达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结识。

(4)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达出正数、。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5)引导学生观测:

A、从。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相应的点。假如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设计意图:运用运动的路线结合接触过的用直线表达数的知识把运动情况记录在直线

上,从而使学生结识数轴,也在此过程中学会数轴的画法。)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天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达出来,并

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运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

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运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V-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

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设计意图:明确了数在数轴上的相应关系,结合生活常识和温度计的刻度排列特性使学

生可以运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一、填空题:

1、若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8米记作(),不升不降记作()。2、假如向东走

为正,那么-50米表达();假如向南为正,那么走・50又表达()。

3、下面每格表达2米,小华开始的位置在0处。

A、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达为+5米,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达为()米。

B、假如小华的位置是+6米,说明他是向()行()米。

C、小华先向东行5米,又向西行8米,这时小华的位置在()米处。

二、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3o2-5o4()o-8

-0.5o-l.56o-60o8

课动手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Okg)o超

后过的记为正数,局限性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板用数轴表达正负数

书负数vOV正数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

1、假如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米;假如+2公斤表达胞长2公斤,那么一3公斤表达().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三月一日妈玛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3、+8.7读作(),一2/5读作()°

4,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