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_第1页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_第2页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_第3页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_第4页
甘肃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卷高二地理(分钟分)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题,每题分,共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国际足联洲际杯于9月23日至12月18尔时间(东三区)12月18日20点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家在北京的小明想看本场决赛应在什么时间打开电视()A.12月18日1点B.12月18日20点C.12月19日1点D.12月19日20点2.赛事举行期间,最有可能发生现象有()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C.罗马出现炎热干燥天气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下面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码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左图中表示变质岩与冷却凝固的分别是()A.①、AB.②、DC.④、BD.⑤、I4.从成因上对右图岩石进行分类,与左图中数码对应正确的是()A.珊瑚石——②B.大理岩——④C.玄武岩——③D.花岗岩——④第1页/共6页地质构造图可以很好地为我们展示,地表以下岩层的结构,能够快速的为我们找到矿产能源等资源,下图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B.形成③④内力作用不同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上升6.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B.b处的岩石致密坚硬C.c处有断层,不适宜建坝蓄水D.d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地球上的阴晴冷暖,天气状况,都与大气环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图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正确的是()A.a为东南信风带B.b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c处盛行西南风D.d为极地东风带8.下列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第2页/共6页A.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B.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C.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着太阳直射点而移动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10.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纬度位置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下列关于河流补给水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B.②补给方式受气温影响大C.③补给方式水量变化大D.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方式第3页/共6页12由图可知()A.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B.该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C.该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D.曲线a表示修坝后的径流量年变化洋流可以调节沿海地区的气候,也可以调节沿线地区的海水温度,以及海洋航行的时间,读某海域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洋流()A甲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湿作用B.乙受极地东风影响向东流动C.丙能将污染物带到较高纬地区D.甲、乙、丙使欧洲到亚洲的航行时间缩短14.图中渔场水深较浅,聚集大量鱼群,其形成原因有()①受洋流影响,浮游生物丰富②海浪侵蚀作用强,沿海水域浅③浅滩光照充足,水温适宜④珊瑚礁众多,栖息地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mm的高值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4页/共6页15.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A.温度较低B.有暖流经过C.太阳辐射强D.靠近陆地16.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A.晴天多B.辐射强C.海气温差大D.风力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题,共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位于北纬42°,东经128°附近,其北坡倒石堆发育最为典型。倒石堆是一种发育在岩壁下由大量岩屑堆积而成的坡地地貌,石堆中砾石棱角分明,大小混杂,结构疏松,在形成稳定型倒石堆之前容易滑落,开展倒石堆地貌研究可协助山区地质灾害预防与评估。左图为长白山主峰北坡某河流源头倒石堆分布图,右图为不同发育阶段倒石堆剖面示意图。(1)简要说明倒石堆的形成过程。(2)说出左图中倒石堆的分布特征。(3)据右图指出相比于发育型倒石堆,稳定型倒石堆表面物质不易滑落的原因。18.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第5页/共6页(1)绘制此时刻甲地气流运动示意图。简述图示季节甲地气温极低的原因。(2)分析图中乙地气压中心形成过程。(3)说出此时刻日本北部可能出现的天气特征,并简析此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原和“江南水乡”相隔万里,有着完全不同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在古近纪有一条横跨东西的干旱带横亘我国20°~30°N。中新世开始(新近纪的第一个时期)随着青藏高原北部和东北部的生长,环境的改变,江南地区植被类型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干旱、半干旱植被类型转变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湿润、半湿润植被类型。如图示意历史时期我国20°~30°N自然环境演变过程。(1)说明古近纪时干旱带横亘我国20°~30°N的原因。(2)指出青藏高原隆起后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中新世江南地区植被类型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第6页/共6页~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卷高二地理1.C2.B3.B4.D5.B6.C7.A8.D9.D10.CA12.D13.C14.C15.B16.C17.(1)高山风化作用盛行,使岩体剥离产生大量岩屑,因重力崩塌,受外力作用搬运到岩壁下坡度较缓区堆积而成。(2)倒石堆沿山脊发育;区域东部的倒石堆规模比西部较大;海拔1900~2000m处倒石堆发育层数较多,海拔1900m以下、2000m(3)稳定型倒石堆坡度较缓(或整体呈凹形);稳定型倒石堆中细粒物质增加,结构更紧密;稳定型倒石18.(1)原因:该季节为冬季,甲地纬度高,白昼短,太阳高度小;深居内陆,冬季降温快;地面有大量积雪,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少。(2)温暖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

60°N

附近相遇形成锋面,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压带;冬季,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南移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在太平洋上保留形成(阿留申)低压中心。(3)天气特征:阴天、雨雪、大风、降温。有利影响:低温,减少病虫害;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