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模拟练(十)2025全国高考二轮化学抓分卷限时微模拟30 min_第1页
“8+1”模拟练(十)2025全国高考二轮化学抓分卷限时微模拟30 min_第2页
“8+1”模拟练(十)2025全国高考二轮化学抓分卷限时微模拟30 min_第3页
“8+1”模拟练(十)2025全国高考二轮化学抓分卷限时微模拟30 min_第4页
“8+1”模拟练(十)2025全国高考二轮化学抓分卷限时微模拟30 min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全国高考二轮化学抓分卷限时微模拟(30min“8+1”模拟练(十)一、选择题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利用CO2合成淀粉,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B.“天问一号”火星车的热控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C.杭州亚运主火炬燃料为零碳甲醇,甲醇具有还原性D.“神舟十六号”中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解析】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D错误。2.劳动不仅可以成就梦想,也能改变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C)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自主探究:用不同温度的水泡茶温度不同,茶多酚溶解速率不同B社区服务:用硫酸铜对游泳池进行消毒硫酸铜溶液使蛋白质变性C家务劳动:用活性炭包去除室内的甲醛活性炭具有还原性D学农活动:利用豆科植物作绿肥进行施肥豆科植物可以实现自然固氮【解析】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室内的甲醛,与还原性无关,C选。3.将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中可制得漂白液。下列装置(箭头表示Cl2的气流方向)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C)A.制备Cl2B.除去Cl2中的HClC.制备漂白液D.尾气处理【解析】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需要加热,A错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B错误;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D错误。4.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工具,a~g分别表示氮元素的不同价态所对应的物质,其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f属于强电解质B.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aC.b常温下可转化为c从而实现氮的固定D.通过a与c或d反应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解析】a为NH3,b为N2,C为NO,d为NO2(或N2O4),e为HNO3,f为NH3·H2O。NH3·H2O为弱电解质,A错误;检验NH3应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B错误;N2在常温下不能转化为NO,C错误;氨气和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氮气和水,故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D正确。5.常温常压下,电化学还原制氨气的总反应为2N2+6H2Oeq\o(=,\s\up7(催化剂),\s\do5(电解))4NH3+3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9gH2O含有的中子数目为5NAB.1molN2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2NAC.每生成4molNH3就有6NA电子发生转移D.消耗11.2LN2时,产生的O2分子数为0.75NA【解析】1个H2O分子中含有8个中子,9gH2O(即0.5mol)含有的中子数目为4NA,A错误;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3,生成4molNH3转移12NA电子,C错误;没有明确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D错误。6.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设计、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A)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水后沉淀不溶解蛋白质发生了变性B室温下用pH计测定同浓度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NaClO溶液的pH较大酸性:HClO>CH3COOHC向溶液中先滴加新制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含有Fe2+D取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解析】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均水解显碱性,根据“越弱越水解”,NaClO溶液的pH较大,则酸性:HClO<CH3COOH,B错误;新制氯水会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干扰Fe2+的检验,C错误;分子中碳碳双键也能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使溶液褪色,无法判断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D错误。7.一种因具有成本低廉及反应性质多样等优点被用作有机合成的缩合试剂,其由4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组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X、Y为同一周期,X与Z为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WB.电负性:X>W>Y>ZC.XW2中元素X为sp3杂化D.YX2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解析】W、X、Y、Z分别为F、O、C、S。HF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沸点:CH4<HF,A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故电负性:F>O,B错误;CO2是直线形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错误。8.用粗硅作原料,熔融盐电解法制取硅烷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电源的B极为负极B.可选用石英代替粗硅C.电解时,熔融盐中Li+向粗硅移动D.阳极反应:Si+4H--4e-=SiH4↑【解析】由图可知,通入H2的一极,氢气分子得到电子生成H-,则是电解池的阴极,接电源的负极A,即B是电源的正极,A错误;阳极粗硅失电子,若换成石英SiO2,SiO2中Si元素已经是最高价+4价,无法再失电子,B错误;电解时,熔融盐中Li+向阴极移动,C错误;阳极粗硅生成SiH4,电极反应式为Si+4H--4e-=SiH4↑,D正确。二、填空题9.乙苯()、苯乙烯()均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工业原料。已知:ⅰ.ΔH1=-54kJ/molⅱ.H2(g)+Cl2(g)=2HCl(g)ΔH2=-185kJ/molⅲ.ΔH3=-118kJ/molⅳ.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化学键C—HC—CC=CC—ClH—Cl键能/(kJ/mol)412348x341432(1)x=615。(2)①反的ΔH4=-121kJ/mol。②上述反应中,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1所示。eq\o(\s\up7(),\s\do5(图1))eq\o(\s\up7(),\s\do5(图2))Ⅰ.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大于K(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Ⅱ.A、B两点的正反应速率:v(A)小于v(B)。(3)工业中用乙苯为原料,采用催化脱氢的方法制取苯乙烯。向体积为V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amol乙苯,压强为1×106Pa,在600℃时,平衡体系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则:①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33.3%(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同)。②此温度下,乙苯催化脱氢的方法制取苯乙烯的平衡常数Kp=1.67×105。③实际生产的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且向乙苯蒸气中掺入水蒸气,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得到温度和投料比对乙苯转化率的影响可用图2表示[投料比M=eq\f(nH2O,n乙苯)]。Ⅰ.图中投料比(M1、M2、M3)的大小顺序为M1>M2>M3。Ⅱ.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上的少量积碳使其活性减弱,水蒸气有助于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原因是C+H2Oeq\o(=,\s\up7(高温))C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析】(1)反应热=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键能总和-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键能总和,则根据反应ⅰ有-54kJ/mol=xkJ/mol+432kJ/mol-(412+341+348)kJ/mol,解得x=615。(2)①根据盖斯定律分析,有ⅰ+ⅱ-ⅲ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则ΔH4=(-54-185+118)kJ/mol=-121kJ/mol。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随着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则T1<T2,则平衡常数减小,故K(A)大于K(B);B点温度高,压强大,所以反应速率大于A。(3)①根据催化脱氢的反应,设转化的乙苯为xmol,则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eq\f(x,a+x)=25%,解得x=eq\f(a,3)mol,乙苯的转化率约为33.3%。②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表示,平衡分压=总压强×物质的量分数,平衡时总压强为106×eq\f(4,3)Pa,平衡常数Kp=eq\f(\b\lc\(\rc\)(\a\vs4\al\co1(106×\f(4,3)×\f(1,4)))2,106×\f(4,3)×\f(1,2))≈1.67×105。③Ⅰ.乙苯加入量越大,转化率越小,则有M1>M2>M3。Ⅱ.因为碳和水蒸气可以反应,所以水蒸气能有助于恢复催化剂的活性。“3+2”模拟练(十一)一、选择题1.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灼烧海带时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蒸发皿、泥三角B.向含I-溶液中加入H2O2和稀硫酸时发生反应:2I-+H2O2+2H+=I2+2H2OC.步骤①是过滤,可将海带灰中的硫酸盐、碳酸盐等与含I-溶液分离D.步骤②是蒸发,可将单质从I2的CCl4溶液中提取出来【解析】灼烧海带时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坩埚、泥三角,不需要蒸发皿,A错误;步骤①是过滤,可将海带灰中的不溶性的硫酸盐、碳酸盐等与含I-溶液分离,可溶性的硫酸盐、碳酸盐则进入溶液中,C错误;步骤②是蒸馏,是利用二者沸点不同进行分离,D错误。2.Mg3N2常用于制备其他高硬度、耐高温的氮化物,实验室通过CuO氧化NH3制得N2,然后与镁反应得到Mg3N2。已知Mg+2NH3eq\o(=,\s\up7(△))Mg(NH2)2+H2,Mg3N2是一种浅黄色粉末,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装置A中分液漏斗中的溶液为浓氨水B.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C处酒精灯,再点燃E处酒精灯C.装置D的作用只是干燥N2D.取反应后装置E所得固体少许,滴入蒸馏水,可检验是否有Mg3N2【解析】装置A中分液漏斗中是浓氨水,加入烧瓶中遇生石灰释放NH3,B中碱石灰吸收NH3中的水,在C装置中NH3与CuO在加热情况下反应生成N2,D中浓硫酸吸收N2中的水和NH3后,N2进入E中与Mg反应,F装置可以防止空气中的CO2、H2O等进入装置中与Mg及Mg3N2反应。装置D中浓硫酸吸收的是N2中的水蒸气和氨气,因此不只是干燥氮气的作用,C错误。3.25℃时,用1.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c1mol/L盐酸,用0.01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c2mol/L盐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曲线a表示滴定c1mol/L盐酸B.c1∶c2=100∶1C.滴定至pH=7时,两份溶液导电能力相同D.水的电离程度在V(NaOH)=20.00mL时最大【解析】HCl、NaOH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c1=1.0mol/L,c2=0.010mol/L,开始时曲线a的pH=0、曲线b的pH=2,所以曲线a表示滴定c1mol/L的盐酸,A、B正确;滴定至pH=7时,曲线a中c(Na+)=0.5mol/L、曲线b中c(Na+)=0.005mol/L,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两种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不等,所以导电能力不同,C错误;酸或碱抑制水电离,NaCl不影响水电离,V(NaOH)=20.00mL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溶液呈中性,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正确。二、填空题4.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动设备,某锂离子电池废料含Li、Fe、Co等金属及其氧化物,回收利用其废料的一种简化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Fe、Co是中等活泼金属,氧化性:Co3+>Fe3+;②常温下,Ksp[Co(OH)2]=5.9×10-15,Ksp[Co(OH)3]=1.6×10-44。(1)写出一种提高“酸浸”浸出率的途径:适当增加硫酸浓度、提高温度等。(2)写出“酸浸”时金属Co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Co=CoSO4+H2↑;“酸浸”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有Li+、Fe2+、Co2+。(3)“沉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2HCOeq\o\al(-,3)=FeCO3↓+H2O+CO2↑,“沉钴”时NaClO溶液的作用是将二价钴氧化化为三价钴,转化为Co(OH)3沉淀。(4)已知Li2CO3是微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其饱和水溶液的浓度与温度关系如图1所示,在a点对应条件下进行“沉锂”,若“沉锂”后溶液中c(COeq\o\al(2-,3))为0.40mol/L,求c(Li+):a点时,c(Li2CO3)=0.10mol/L,则c(Li+)=0.20mol/L、c(COeq\o\al(2-,3))=0.10mol/L,故Ksp(Li2CO3)=c2(Li+)·c(COeq\o\al(2-,3))=4×10-3,若“沉锂”后溶液中c(COeq\o\al(2-,3))=0.40mol/L,则c(Li+)=eq\r(\f(KspLi2CO3,cCO\o\al(2-,3)))=eq\r(\f(4×10-3,0.4))mol/L=0.10mol/L(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1(5)“沉钴”产物可用于制备CoO,CoO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与Co2+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o2+有12个;设Co2+与O2-的最近的核间距为rnm,CoO晶体的密度为eq\f(300,8r3NA)×1021g/cm3(列出计算式,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Co—59);该晶胞若沿体对角线投影,则O2-的投影图为B(填字母)。图2【解析】(3)常温下,Ksp[Co(OH)2]>Ksp[Co(OH)3],故三价钴更难溶,“沉钴”时NaClO溶液的作用是将二价钴转化为三价钴,利于将钴转化为沉淀除去。(5)以体心Co2+为例,与Co2+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o2+同层、上层、下层各有4个,故有12个;设Co2+与O2-的最近的核间距为rnm,则晶胞边长为2rnm,根据“均摊法”,晶胞中含O2-个数=8×eq\f(1,8)+6×eq\f(1,2)=4、含Co2+个数=12×eq\f(1,4)+1=4,则晶体密度为eq\f(4×75,8r3NA)×1021g/cm3=eq\f(300,8r3NA)×1021g/cm3;该晶胞若沿体对角线投影,则O2-的投影位置为正六边形的中心、顶点和中心与顶点连线的中心,故选B。5.高纯硅用途广泛,SiHCl3是制备高纯硅的主要原料,制备SiHCl3主要有以下工艺。Ⅰ.热氢化法:在1200~1400℃、0.2~0.4MPa条件下,H2和SiCl4在热氢化炉内反应。(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Cl4+H2eq\o(=,\s\up7(1200~1400℃),\s\do5(0.2~0.4MPa))SiHCl3+HCl。(2)已知热氢化法制SiHCl3有两种反应路径,反应进程如图1所示。该过程更优的路径是a(填“a”或“b”)。图1Ⅱ.氯氢化法:反应原理为Si(s)+3HCl(g)SiHCl3(g)+H2(g)ΔH<0。(3)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填字母)。A.HCl、SiHCl3和H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1∶1B.向体系中充入HCl,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常数增大C.向反应体系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发生移动D.移除部分SiHCl3,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Ⅲ.冷氢化法: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ⅰ.3SiCl4(g)+Si(s)+2H2(g)4SiHCl3(g)ΔH1ⅱ.2SiHCl3(g)SiH2Cl2(g)+SiCl4(g)ΔH2ⅲ.SiHCl3(g)+H2(g)Si(s)+3HCl(g)ΔH3(4)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ⅱ中温度和SiHCl3转化率关系如图2所示,200min时,353K条件下SiHCl3转化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写出一种)。(5)反应ⅰ进行的同时还会发生反应ⅳ。ⅳ.SiCl4(g)+Si(s)+2H2(g)2SiH2Cl2(g)ΔH4=ΔH1+2ΔH2(写出代数式)(6)已知反应ⅰ和反应ⅳ的压强平衡常数的负对数随着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①反应ⅰ、ⅳ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ⅰ(填序号)。②某温度下,保持压强为12MPa的某恒压密闭容器中,起始时加入足量Si,通入8molSiCl4和6molH2,假设只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ⅳ,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SiCl4转化率为50%,n(SiHCl3)∶n(SiH2Cl2)=2∶1,该温度下的反应ⅰ压强平衡常数Kp=1(已知压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各气体物质的平衡分压替代物质的量浓度,气体的分压=其物质的量分数×总压强)。(7)高纯硅的用途广泛,请写出基于其物理性质的一种用途:制作芯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