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26540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 3309131.1旅游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3122631.2旅游资源的特性与价值 419382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4294972.1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440482.1.1文献资料收集法 4135332.1.2实地考察法 4308952.1.3访谈法 5271322.1.4问卷调查法 578682.1.5数据挖掘法 5270632.2旅游资源评价标准 59012.2.1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5252272.2.2旅游资源的完整性 5107722.2.3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 5102012.2.4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5273562.2.5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 51432.3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5102892.3.1定性评价法 6103162.3.2定量评价法 6285212.3.3综合评价法 6323732.3.4模糊评价法 6133342.3.5层次分析法 631505第三章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6322493.1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6326153.2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策略 7265233.3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程序 72229第四章旅游市场分析 8314134.1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8157394.2旅游市场供给分析 883954.3旅游市场竞争分析 821030第五章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9209005.1旅游产品概念与分类 9266665.1.1旅游产品概念 9139625.1.2旅游产品分类 9252855.2旅游产品设计原则 9287855.2.1客户导向原则 9181795.2.2创新性原则 9246995.2.3可持续性原则 10104285.2.4安全性原则 1034395.3旅游产品开发流程 10298565.3.1市场调研 10220485.3.2产品策划 10101305.3.3资源整合 10245385.3.4产品包装 10178825.3.5价格制定 10269475.3.6营销推广 10145895.3.7服务质量提升 1011616第六章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 10126016.1旅游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1080856.1.1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原则 10204716.1.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11207036.1.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11191186.2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1139906.2.1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11292036.2.2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内容 1177936.2.3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措施 12101176.3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1212046.3.1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意义 12233146.3.2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措施 1218598第七章旅游市场营销与推广 12160217.1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12119597.1.1市场定位策略 12324337.1.2产品差异化策略 12110247.1.3市场细分策略 1363307.2旅游市场推广手段 13246687.2.1网络营销 13237507.2.2线下推广 1376857.2.3合作与联盟 13259897.3旅游品牌建设 1385127.3.1品牌定位 14234357.3.2品牌传播 14142407.3.3品牌维护 1418481第八章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458888.1旅游环境问题及影响 1472268.1.1旅游环境问题的类型 1476898.1.2旅游环境问题的影响 14288898.2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 1524638.2.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5322188.2.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5202148.2.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5219938.3旅游环境保护与治理 1518328.3.1旅游环境保护 15169848.3.2旅游环境治理 15114第九章旅游政策与法规 1586599.1旅游政策概述 15272849.2旅游法规体系 1625219.2.1旅游基本法 16324789.2.2旅游行政法规 16104999.2.3旅游地方性法规 16189259.2.4旅游部门规章 1662239.2.5旅游行业标准 16113179.3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实施 16317649.3.1旅游政策宣传与培训 1640209.3.2旅游市场执法监管 1764749.3.3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711729.3.4旅游权益保护 17272049.3.5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1717281第十章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案例 172203410.1成功案例分析 171944910.1.1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案例 17208510.1.2西湖旅游资源开发案例 171789710.2失败案例分析 18459410.2.1某地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失败案例 181876210.2.2某地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失败案例 18373410.3案例启示与建议 1893210.3.1成功案例启示 1821410.3.2失败案例启示 19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1.1旅游资源的定义与分类旅游资源,广义上指的是能够吸引游客,满足其游览、休闲、度假等需求的自然、人文、社会等各种资源的总和。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资源可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等。这类资源主要依赖于大自然的赋予,如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2)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文化景观、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这类资源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如故宫、长城、丽江古城等。(3)社会旅游资源:包括城市风貌、节庆活动、购物娱乐、美食等。这类资源体现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上海外滩、北京798艺术区等。(4)特种旅游资源:包括探险、狩猎、医疗、养生等特殊旅游活动所需的资源。这类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西藏高原探险、海南岛狩猎等。1.2旅游资源的特性与价值(1)旅游资源的特性:(1)多样性:旅游资源类型繁多,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等多个领域,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2)地域性:旅游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3)季节性:受气候、节庆等因素影响,旅游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季节性。(4)可持续性: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2)旅游资源的价值:(1)经济价值: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通过旅游活动,可以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2)社会价值:旅游资源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文化,提高当地知名度和美誉度。(3)环境价值:旅游资源开发可以促进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4)教育价值: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知识性,有助于提高游客的素质和修养。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定义与分类,以及特性与价值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旅游资源,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2.1旅游资源调查方法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以下为常用的旅游资源调查方法:2.1.1文献资料收集法文献资料收集法是指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论文、报告、规划等文献资料,获取旅游资源的相关信息。该方法能够为旅游资源调查提供理论依据和历史背景。2.1.2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法是指亲自到旅游资源所在地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拍摄等,以获取第一手旅游资源信息。该方法直观、真实,有助于全面了解旅游资源状况。2.1.3访谈法访谈法是指通过与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部门等人员进行交谈,了解旅游资源的相关情况。该方法有助于了解旅游资源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2.1.4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设计问卷,对特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取旅游资源的相关数据。该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旅游资源调查。2.1.5数据挖掘法数据挖掘法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大量的旅游资源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以发觉旅游资源之间的关联性。该方法有助于提高旅游资源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2.2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是衡量旅游资源质量、价值的重要依据。以下为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2.2.1旅游资源的独特性独特性是指旅游资源在自然界或人文环境中具有的特殊性质,具有较高的观赏、研究、体验价值。2.2.2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完整性是指旅游资源在空间、时间、形态等方面的完整程度,包括资源的规模、结构、分布等。2.2.3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指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能够保持生态、社会、经济的平衡,实现资源的长期利用。2.2.4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吸引力是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程度,包括资源的知名度、口碑、特色等。2.2.5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以及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情况。2.3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是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评价的技术手段。以下为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2.3.1定性评价法定性评价法是指根据专家经验和主观判断,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该方法简单易行,但主观因素较大。2.3.2定量评价法定量评价法是指利用统计数据、数学模型等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量化评价。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2.3.3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指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既考虑了主观因素,又体现了客观规律,具有较高的评价准确性。2.3.4模糊评价法模糊评价法是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该方法适用于评价因素较多、评价标准不易量化的情况。2.3.5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指将旅游资源评价因素按照层次结构进行划分,通过计算各因素权重,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第三章旅游资源开发规划3.1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与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旨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旅游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体目标如下:(1)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保护旅游资源,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繁荣。(4)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包括:(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保护优先,开发有序。(3)市场导向,产业协同。(4)创新驱动,绿色发展。3.2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策略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资源整合模式:通过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2)产业链延伸模式:以旅游资源为核心,向上游和下游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3)区域合作模式:加强区域间旅游资源开发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4)差异化开发模式:根据旅游资源的特色,开发差异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包括:(1)加强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明确旅游资源开发方向。(2)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4)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3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程序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价,明确旅游资源的特点、价值和开发潜力。(2)旅游资源开发目标与原则制定:根据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结果,制定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和原则。(3)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策略选择: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策略。(4)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编制: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目标、原则和模式,编制旅游资源开发规划。(5)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审批与实施:将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并在审批通过后组织实施。(6)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评估与调整: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调整。第四章旅游市场分析4.1旅游市场需求分析旅游市场需求分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它主要涉及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需求结构、需求趋势等方面的研究。我们需要了解旅游需求的内涵,旅游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旅游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旅游市场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需求总量分析:通过对旅游市场的调查和统计,了解旅游需求总量,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2)旅游需求结构分析:研究旅游需求的地区、时间、产品类型等方面的结构,以便于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产品。(3)旅游需求趋势分析:根据历史数据和现实情况,预测未来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指导。4.2旅游市场供给分析旅游市场供给分析是研究旅游业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内容。旅游市场供给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产品供给分析:研究旅游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和服务水平,了解旅游市场的供给状况。(2)旅游基础设施供给分析:了解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如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评估其对旅游市场供给的影响。(3)旅游服务质量分析:研究旅游服务质量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4.3旅游市场竞争分析旅游市场竞争分析是研究旅游市场中的竞争格局、竞争策略和竞争效果等方面的内容。旅游市场竞争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格局分析:了解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包括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旅游产品之间的竞争以及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2)竞争策略分析:研究旅游企业采取的竞争策略,如价格策略、产品策略、促销策略等,分析其效果和适用范围。(3)竞争效果分析:评估旅游市场竞争的效果,包括市场占有率、旅游收入、旅游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通过对旅游市场竞争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旅游市场的竞争现状,为旅游企业制定竞争策略提供依据。同时竞争分析也有助于发觉旅游市场中的问题和不足,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改进方向。第五章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5.1旅游产品概念与分类5.1.1旅游产品概念旅游产品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企业向旅游者提供的一系列旅游服务与物质产品的组合。旅游产品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内容,其核心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服务。5.1.2旅游产品分类根据旅游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风光旅游产品: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如山水风光、海滨度假等。(2)人文景观旅游产品: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如古迹游览、民俗体验等。(3)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旅游产品,如温泉度假、海岛度假等。(4)商务旅游产品:以满足商务人士需求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商务会议、商务考察等。(5)专项旅游产品:以满足特定群体需求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如红色旅游、亲子旅游等。5.2旅游产品设计原则5.2.1客户导向原则旅游产品设计应充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以满足旅游者期望为出发点,提供针对性的旅游产品。5.2.2创新性原则旅游产品设计应注重创新,开发具有独特性、新颖性的旅游产品,以吸引旅游者。5.2.3可持续性原则旅游产品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5.2.4安全性原则旅游产品设计应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安全需求,保证旅游活动的安全性。5.3旅游产品开发流程5.3.1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竞争态势、旅游者偏好等信息,为旅游产品设计提供依据。5.3.2产品策划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策划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明确产品主题、功能、特色等。5.3.3资源整合整合旅游资源,包括景点、交通、住宿、餐饮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5.3.4产品包装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包括宣传资料、营销策略等,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3.5价格制定根据旅游产品的成本、市场定位、竞争态势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5.3.6营销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推广,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5.3.7服务质量提升关注旅游者需求,持续改进旅游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旅游者满意度。第六章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6.1旅游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6.1.1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原则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充分考虑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可持续性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3)区域特色原则:发挥区域特色,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6.1.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2)住宿设施:包括酒店、民宿、度假村等,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3)餐饮设施:提供多样化的餐饮服务,满足游客的口味需求。(4)娱乐设施:包括景点、主题公园、休闲娱乐场所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5)信息设施:建立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6.1.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策略(1)主导:充分发挥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2)企业参与:鼓励企业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3)社会协作: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6.2旅游服务体系建设6.2.1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旨在为游客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提升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6.2.2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内容(1)信息服务: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包括景点介绍、交通指南、住宿推荐等。(2)门票服务:实行电子门票,提高入园效率,减少排队等待时间。(3)导游服务:培训专业导游,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4)安全服务:加强旅游安全管理,保证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5)便民服务:提供旅游咨询、投诉处理、紧急救援等便民服务。6.2.3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措施(1)建立健全旅游服务体系:制定旅游服务标准,规范旅游服务行为。(2)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3)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6.3旅游服务质量提升6.3.1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意义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强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6.3.2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措施(1)强化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化。(2)提升旅游服务创新能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旅游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3)加强旅游服务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服务品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4)建立旅游服务评价体系:开展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及时发觉问题,改进服务。第七章旅游市场营销与推广7.1旅游市场营销策略7.1.1市场定位策略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第一步是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旨在明确旅游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以及目标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认知。具体策略包括:(1)分析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确定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2)明确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突出其独特性;(3)制定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包括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7.1.2产品差异化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是指通过独特的产品设计、服务内容、营销手段等,使旅游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具体措施包括:(1)创新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2)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3)强化品牌形象,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7.1.3市场细分策略市场细分策略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地域等因素,将旅游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相似特征的小市场。具体操作包括:(1)确定市场细分标准,如消费者年龄、收入、旅游动机等;(2)分析各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3)选择合适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集中资源进行开发。7.2旅游市场推广手段7.2.1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旅游市场推广的重要手段。具体方法包括:(1)建立旅游企业官方网站,展示旅游产品和服务;(2)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旅游资讯,吸引潜在消费者;(3)通过搜索引擎优化(SEO)和搜索引擎营销(SEM),提高旅游企业在网络上的曝光度。7.2.2线下推广线下推广是旅游市场推广的传统手段。具体方法包括:(1)举办旅游推介会、展览等活动,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2)与旅行社、酒店等合作伙伴开展联合营销,扩大市场影响力;(3)利用户外广告、宣传册等载体,进行广泛的宣传。7.2.3合作与联盟合作与联盟是旅游市场推广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包括:(1)与相关产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旅游产品;(2)加入旅游行业协会,参与行业交流与合作;(3)与目的地景区等合作,共同推广旅游品牌。7.3旅游品牌建设旅游品牌建设是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包括:7.3.1品牌定位明确旅游品牌的定位,包括品牌形象、品牌价值观、品牌个性等,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7.3.2品牌传播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品牌传播,包括广告、公关活动、口碑营销等,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7.3.3品牌维护加强对旅游品牌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具体措施包括:(1)定期对旅游品牌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品牌策略;(2)建立品牌危机应对机制,处理负面舆论;(3)加强品牌培训,提高员工对品牌价值的认同。第八章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8.1旅游环境问题及影响8.1.1旅游环境问题的类型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主要类型包括:(1)自然环境污染:包括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这些问题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2)生态破坏: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过度开发、不合理的旅游设施建设、游客行为不规范等。(3)社会文化冲击: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的冲击,如传统文化侵蚀、民俗风情淡化、社会道德观念变迁等。8.1.2旅游环境问题的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旅游环境问题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资源枯竭等。(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旅游环境问题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降低居民生活质量等。(3)对经济的影响:旅游环境问题导致旅游业竞争力下降、旅游收入减少、投资环境恶化等。8.2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8.2.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8.2.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经济效益: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2)社会效益: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环境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2.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保证旅游业发展成果惠及当地居民,促进社会公平。(2)可持续性原则: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长期发展。(3)参与性原则: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提高其环保意识。8.3旅游环境保护与治理8.3.1旅游环境保护(1)加强立法与执法:制定和完善旅游环境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2)优化旅游规划:科学规划旅游开发,保护生态环境。(3)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引导游客文明旅游。8.3.2旅游环境治理(1)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环境容量。(2)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生态功能。(3)开展旅游环保教育: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4)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环境。第九章旅游政策与法规9.1旅游政策概述旅游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为促进旅游业发展,调整旅游产业布局,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权益,以及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所制定的指导性原则和具体措施。旅游政策具有战略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旅游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产业政策、市场准入与退出、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旅游人才培养与就业、旅游安全保障与权益保护等。9.2旅游法规体系旅游法规体系是指国家及地方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权益、维护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总称。旅游法规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9.2.1旅游基本法旅游基本法是旅游业的基本法律规范,规定了旅游业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我国目前尚未出台旅游基本法。9.2.2旅游行政法规旅游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及其部门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9.2.3旅游地方性法规旅游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规范性文件,如《北京市旅游条例》、《四川省旅游条例》等。9.2.4旅游部门规章旅游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及其部门制定的针对特定领域或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如《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等。9.2.5旅游行业标准旅游行业标准是旅游行业自律性组织制定的,对旅游服务、旅游产品、旅游设施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的规范性文件。9.3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是保障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以下是旅游政策与法规实施的主要内容:9.3.1旅游政策宣传与培训各级及旅游部门应加大对旅游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对旅游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法律法规意识。9.3.2旅游市场执法监管旅游执法部门应依法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重点加强对旅行社、导游人员、旅游经营者等的市场准入、经营行为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监管。9.3.3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级应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包括:旅游交通、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安全救援等。9.3.4旅游权益保护旅游部门应加强对旅游者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旅游纠纷。同时加强对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镍锌电池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遮阳蓬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江苏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被褥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花露水行业运行状况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腮红(胭脂)行业发展趋势与十三五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粗粮饮料产业需求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稀土抛光粉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真空镀膜机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男士香水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植物学》练习(二)根、茎、叶营养器官的联系及变态
- 中暑-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课件
- 中国农业银行笔试真题
- (5.5)-杂草图片农田杂草及防除学
- 生理学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 大学英语精读1-6册课文
- 口腔护理技术
-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100道口算题大全(全册齐全)
- TFCC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 《西藏度亡经》及中阴解脱窍决(收藏)
- 2022年医学专题-健康危险因素干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