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心中的“110”第1课时《有点警惕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三年级上册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4课《心中的“110”》
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警惕性”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警惕性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防范潜在的危险。具体内容包括:警惕性在生活中的体现、提高警惕的方法、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措施等。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警惕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对自身安全的关注,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形成正确的安全防范观念,提高在面对危险时的应对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促进其社会责任感和法治精神的培养。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学生理解警惕性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生掌握提高警惕性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难点:
1.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安全防范意识。
2.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够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警惕性的重要性。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警惕性的方法。
3.结合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在自我保护中的作用。
4.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经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应对危险的策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学生用书、教学卡片。
2.课程平台:道德与法治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安全教育相关视频、图片素材、网络案例库。
4.教学手段: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课堂问答。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日常生活中潜在危险的短视频,提问学生:“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可能存在的危险?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小结导入:总结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提高警惕性,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警惕性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提高警惕性的方法。
-警惕性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警惕性是指对可能存在的危险保持警觉和敏感。
-警惕性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警惕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高警惕性的方法: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如观察、思考、判断等。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过马路时要观察交通信号,不在陌生地方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等。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提高警惕性的经验。
3.情景模拟(约15分钟)
-设计不同场景,如过马路、购物、游玩等,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措施。
-教师指导:在模拟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安全防范计划,如家庭安全计划、学校安全计划等。
-教师指导: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完成计划。
5.总结反思(约5分钟)
-学生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警惕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保护自己。
6.作业布置(约2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提高警惕性的日记或心得体会。
-提醒学生: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提高警惕性,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7.课后拓展(约2分钟)
-鼓励学生:课后可以向家长、朋友宣传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周围人的安全意识。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主题演讲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梳理1.警惕性的概念
-警惕性是指对可能存在的危险保持警觉和敏感的心理状态。
-警惕性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重要心理素质。
2.警惕性的重要性
-警惕性有助于及时发现并避免潜在的危险。
-警惕性是保护个人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3.提高警惕性的方法
-观察力: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异常情况。
-思考力:对遇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可能存在危险。
-判断力: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
-应急反应能力:在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4.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性的具体措施
-过马路时,注意观察交通信号,遵守交通规则。
-陌生环境里,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
-购物时,注意保管好个人财物,防止被盗。
-游玩时,遵守景区规定,注意人身安全。
5.警惕性与法律知识的关系
-法律是保护个人安全的重要工具,提高警惕性有助于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6.警惕性与社会责任感的关系
-提高警惕性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
7.警惕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保持警惕性有助于调整心态,减少心理压力。
-学会放松,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警惕性。
8.警惕性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对提高警惕性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成长,引导他们学会保护自己。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支持,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
9.警惕性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是提高警惕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警惕性。
10.警惕性与社会宣传的关系
-社会宣传有助于提高全民警惕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媒体、网络等渠道应积极传播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一:
情境:小明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陌生叔叔在向他招手,问:“小朋友,你认识这条路吗?能帮我指一下方向吗?”
问题:小明应该怎么做?
答案:小明应该拒绝陌生人的请求,不透露个人信息,并迅速离开现场,寻找熟悉的人或警察求助。
2.例题二:
情境:小华在商场购物时,发现一个陌生人一直跟着她,试图接近她。
问题:小华应该怎么做?
答案:小华应该保持警惕,立即走到人多的地方,大声呼救,并告知商场保安或工作人员。
3.例题三:
情境:小红在公园玩耍时,发现一个陌生叔叔拿着玩具在向她招手。
问题:小红应该怎么做?
答案:小红应该拒绝陌生人的玩具,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并告诉家长或老师。
4.例题四:
情境:小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询问他的家庭住址。
问题:小刚应该怎么做?
答案:小刚应该拒绝透露个人信息,不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家庭住址,并立即离开现场。
5.例题五:
情境:小李在网络上收到一条陌生人的信息,对方邀请他参加一个聚会。
问题:小李应该怎么做?
答案:小李应该拒绝陌生人的邀请,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并告知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
补充说明:
1.在面对陌生人的请求时,要保持警惕,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2.遇到可疑情况,要迅速离开现场,寻找熟悉的人或警察求助。
3.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或玩具时,要慎重考虑,避免潜在的危险。
4.在网络上遇到陌生人的邀请或信息,要保持警惕,不随意添加好友或参加聚会。
5.家长和老师应教育孩子提高警惕性,学会保护自己,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应对。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一起探讨了警惕性的重要性以及提高警惕性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活动,同学们对以下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警惕性的定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提高警惕性的方法,包括观察、思考、判断等。
3.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性的具体措施,如过马路、购物、游玩等场景下的安全防范。
4.警惕性与法律知识、社会责任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为了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下面进行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1.问题:当你独自在家时,突然有人敲门,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不要随意开门,可以先询问来者身份,确认其真实性后再决定是否开门。
2.问题:如果你在公共场合丢失了个人财物,应该立即做什么?
答案:立即寻找失物,如果找不到,可以向工作人员求助,并报警。
3.问题:如果你在网络上遇到陌生人的邀请,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拒绝陌生人的邀请,不随意添加好友或参加聚会。
4.问题:在过马路时,遇到交通信号灯变绿,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快速通过马路,但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发生意外。
5.问题:如果你在游玩时遇到一个陌生人给你糖果,你应该怎么做?
答案:拒绝陌生人的糖果,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并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有点警惕性》这一课,感觉整体效果还不错,但也有些地方觉得可以改进。
首先,我觉得导入环节挺成功的。我用了一个小故事来引入主题,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但是,我发现有些孩子对于故事中的细节理解得不够深入,所以在讨论环节,我可能需要更加细致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从故事中提炼出关键信息。
在情景模拟环节,我设计了几个不同的场景,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模拟。这个环节孩子们参与度很高,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模拟过程中,对于应对措施的选择不够合理。这说明我在之后的课堂中,需要加强对孩子们安全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面对危险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当堂检测部分,我出了几道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孩子们基本都能答对。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对于一些法律知识还是不太了解,比如在遇到陌生人询问个人信息时,他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让我意识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镍锌电池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遮阳蓬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江苏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被褥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花露水行业运行状况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腮红(胭脂)行业发展趋势与十三五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粗粮饮料产业需求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稀土抛光粉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真空镀膜机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男士香水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 质量问题检出奖励申请表模板
- 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讲稿
- 组织行为学13-组织文化
- 供应链管理课件第5章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
- 餐饮店面投资预算(900平方米)
- 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实训指导书
- 立体几何专题:距离和角
- DBJ-T01-43-2003_(北京)通用家庭居室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