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作业指导书TOC\o"1-2"\h\u17025第一章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概述 4161311.1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重要性 4187801.1.1引言 4269221.1.2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209641.1.3促进经济发展 4289861.1.4维护社会稳定 4125051.2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原则 4231761.2.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80711.2.2综合治理,协同配合 4223511.2.3法律法规为准绳 4299141.2.4信息化管理 55141.2.5持续改进 519425第二章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5292362.1管理机构设置 5111602.1.1机构构成 545452.1.2机构职能 587022.2职责划分 6317592.2.1安全管理部门职责 653002.2.2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职责 6165562.2.3应急管理部门职责 6234842.2.4技术支持部门职责 6275432.3人员配置与培训 679552.3.1人员配置 622802.3.2培训与考核 730266第三章交通运输安全规章制度 7181123.1法规与标准 72363.1.1国家法律 7121913.1.2行政法规 7108943.1.3部门规章 722023.1.4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756633.2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8312333.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8242463.2.2安全生产培训制度 877983.2.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8309213.2.4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8131933.3安全生产责任制 889133.3.1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8164603.3.2企业其他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820693.3.3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 9270103.3.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 93728第四章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9103294.1风险识别方法 9208214.2风险评估流程 9327134.3风险控制措施 104839第五章交通运输安全教育与培训 10281725.1安全教育内容 1039215.1.1法律法规教育 107245.1.2安全知识教育 1051285.1.3安全技能培训 1020835.1.4安全意识教育 11132785.2培训方式与方法 11232835.2.1理论培训 11244655.2.2实践培训 11148665.2.3案例分析 11122115.2.4考核评价 11176225.3培训效果评估 11212525.3.1培训效果评估指标 11288365.3.2评估方法 11277695.3.3评估周期 11131365.3.4改进措施 1118041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11115536.1隐患排查流程 11323466.1.1排查准备 1139836.1.2排查实施 1210866.1.3排查结果分析 12185546.1.4隐患报告 128596.2隐患治理措施 12124566.2.1立即整改 12288986.2.2长期治理 12291876.2.3监督检查 1268236.3隐患整改跟踪 1321346.3.1整改计划执行 1313856.3.2整改效果评估 1312786.3.3隐患复查 1316056.3.4持续改进 135392第七章交通运输应急预案 13145237.1应急预案编制 1314777.1.1编制原则 13158617.1.2编制内容 1384907.2应急预案演练 14223207.2.1演练目的 14198097.2.2演练内容 14154737.2.3演练组织与实施 14273967.3应急预案修订 14230297.3.1修订依据 1449537.3.2修订内容 14127887.3.3修订程序 157553第八章交通运输处理与调查 15198908.1报告 15188888.1.1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15163778.1.2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损失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 15114508.1.3上级主管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报告,并按照规定逐级上报。 1531778.1.4报告应采用电话、邮件、传真等方式,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5326908.2处理程序 1587738.2.1成立处理小组。发生后,单位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成立处理小组,负责的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15273808.2.2处理小组应按照以下程序开展工作: 15201308.2.3处理小组应在发生后15日内提交处理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6157688.3调查与分析 16269198.3.1调查与分析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保证原因查清、责任明确。 16270888.3.2调查与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16224698.3.3调查与分析应采用以下方法: 1641708.3.4调查与分析应在发生后30日内完成,并提交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610495第九章交通运输统计分析与预警 17316829.1统计分析方法 17168399.1.1数据收集与整理 17138219.1.2描述性统计分析 17171499.1.3相关性分析 17270769.1.4因子分析 17112729.2预警指标体系 1786059.2.1预警指标选择 17110519.2.2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18126209.3预警响应措施 18208609.3.1预警级别划分 18185339.3.2预警响应措施 1820398第十章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182418710.1信息化建设目标 181895410.1.1总体目标 182807610.1.2具体目标 19135310.2信息化系统设计 192216710.2.1系统架构 193153710.2.2功能模块 192483410.3信息化系统运维与管理 19745810.3.1运维保障 19991510.3.2管理措施 20第一章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概述1.1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重要性1.1.1引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1.2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交通是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交通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1.1.3促进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纽带。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1.1.4维护社会稳定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交通的发生往往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问题,容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有助于降低交通发生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1.2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原则1.2.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即在发生前,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预警预测等手段,预防的发生;在发生后,迅速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降低损失。1.2.2综合治理,协同配合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人、车、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实施综合治理。各部门之间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1.2.3法律法规为准绳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同时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1.2.4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1.2.5持续改进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持续改进。通过不断优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为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二章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组织体系2.1管理机构设置2.1.1机构构成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门:(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管理制度、政策和规划。(2)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管,保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3)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交通运输的应急响应、救援和调查处理。(4)技术支持部门:负责提供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所需的技术支持和服务。2.1.2机构职能各管理机构应明确职能,相互协作,共同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监督执行情况,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2)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对交通运输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3)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交通运输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指导救援和调查处理。(4)技术支持部门:负责提供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所需的技术咨询、培训和技术支持。2.2职责划分2.2.1安全管理部门职责(1)制定和修订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规章制度。(2)组织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3)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4)监督和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5)协助调查处理。2.2.2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职责(1)对交通运输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2)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3)查处安全生产违规行为。(4)参与调查处理。2.2.3应急管理部门职责(1)制定和实施交通运输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3)指导救援和调查处理。(4)提供应急技术支持。2.2.4技术支持部门职责(1)提供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所需的技术咨询。(2)组织安全培训和技术交流。(3)开展安全技术研究。(4)协助调查处理。2.3人员配置与培训2.3.1人员配置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应合理配置人员,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以下为各岗位人员配置建议:(1)安全管理部门:设置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安全总监、安全工程师、安全员等。(2)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设置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包括监管员、检查员等。(3)应急管理部门:设置应急管理人员,包括应急指挥员、救援人员等。(4)技术支持部门:设置技术人员,包括技术专家、工程师等。2.3.2培训与考核(1)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岗位安全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风险。(2)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3)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激发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4)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5)建立健全安全考核制度,对员工安全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第三章交通运输安全规章制度3.1法规与标准法规与标准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下是交通运输安全法规与标准的主要内容:3.1.1国家法律国家法律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最高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这些法律明确了交通运输安全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3.1.2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在交通运输安全方面,主要包括《道路运输条例》、《水上运输条例》等。这些行政法规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3.1.3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交通运输安全方面,主要包括《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港口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这些部门规章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细化,为具体操作提供了依据。3.1.4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是交通运输安全的技术规范,包括《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条件》、《港口安全技术规范》等。这些标准对交通运输工具、设施的安全功能进行了规定,以保证交通运输安全。3.2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是交通运输企业根据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制定的,适用于本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以下是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3.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基础,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这些制度明确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3.2.2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安全生产培训制度是企业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3.2.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是企业发觉和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发觉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防止发生。3.2.4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是企业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奖惩标准,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3.3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对安全生产责任的明确划分。以下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3.3.1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包括组织制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计划,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等。3.3.2企业其他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企业其他负责人应按照分工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3.3.3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企业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培训,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报告,防止发生。3.3.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第四章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4.1风险识别方法风险识别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首要环节,旨在发觉和明确可能导致交通运输的各种因素。以下是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1)安全检查:通过对交通运输工具、设施和操作过程的定期检查,发觉潜在的安全隐患。(2)故障树分析:以故障树的形式,分析可能导致的各种因素,找出发生的根本原因。(3)危险源识别:识别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源,如道路状况、气候条件、驾驶员素质等。(4)案例回顾:分析历史案例,总结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风险识别提供依据。(5)专家咨询: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对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4.2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以下是风险评估的流程:(1)收集数据:收集与风险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案例、安全检查记录等。(2)风险量化: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3)风险排序: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对风险进行排序,优先处理高风险事项。(4)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针对不同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响应等。(5)风险评估报告:撰写风险评估报告,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策略等。4.3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降低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以下是风险控制措施:(1)加强安全培训:对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3)强化安全检查: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保证交通运输工具、设施和操作过程符合安全标准。(4)优化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5)加强信息沟通: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保证交通运输安全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6)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保证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7)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第五章交通运输安全教育与培训5.1安全教育内容5.1.1法律法规教育对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系统讲解,使从业人员了解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5.1.2安全知识教育普及交通运输安全知识,包括交通安全规章制度、预防与处理、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的知识。5.1.3安全技能培训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特点,培训从业人员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提高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5.1.4安全意识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警示等方式,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警惕。5.2培训方式与方法5.2.1理论培训采用课堂讲授、网络学习等形式,对交通运输安全知识进行系统讲解。5.2.2实践培训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提高其安全技能水平。5.2.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使从业人员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5.2.4考核评价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检验其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5.3培训效果评估5.3.1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包括培训覆盖率、培训满意度、培训成果转化等指标。5.3.2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5.3.3评估周期根据培训计划,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以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5.3.4改进措施针对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培训效果。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6.1隐患排查流程6.1.1排查准备在开展隐患排查前,应成立专门的隐患排查小组,明确排查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同时制定详细的排查方案,明确排查范围、内容、方法、时间节点等。6.1.2排查实施排查小组成员应按照排查方案,对交通运输设施、设备、人员、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具体流程如下:(1)现场巡查:对交通运输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发觉潜在的安全隐患。(2)资料审查: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如设计文件、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以发觉安全隐患。(3)技术检测:采用专业检测设备和技术,对关键部位和关键设备进行检测,评估其安全功能。(4)询问调查: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安全隐患的认知和防范措施。6.1.3排查结果分析排查小组应对排查结果进行分析,梳理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类。6.1.4隐患报告排查小组应及时将排查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并提出整改建议。6.2隐患治理措施6.2.1立即整改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具体措施如下:(1)临时措施:对安全隐患采取临时性措施,保证交通运输安全。(2)整改方案: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完成时间等。(3)资源保障:为整改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保证整改工作顺利进行。6.2.2长期治理对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应采取以下措施:(1)技术改进: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交通运输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功能。(2)教育培训: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3)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6.2.3监督检查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治理措施落实到位。6.3隐患整改跟踪6.3.1整改计划执行按照整改方案,跟踪检查整改计划的执行情况,保证整改措施按时完成。6.3.2整改效果评估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验证整改措施的有效性。6.3.3隐患复查在整改完成后,对安全隐患进行复查,保证隐患得到彻底消除。6.3.4持续改进根据隐患整改经验,不断完善隐患排查与治理体系,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第七章交通运输应急预案7.1应急预案编制7.1.1编制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充分分析交通运输的风险,保证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2)实用性原则: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突出针对性和操作性,便于发生时的快速响应。(3)完整性原则:应急预案应涵盖交通运输的预防、应对、处置和恢复等各个环节。(4)协同性原则:应急预案应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形成协同作战的整体。7.1.2编制内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类型与风险分析:分析交通运输的类型、特点及其可能引发的风险。(2)组织体系与职责:明确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3)预警与预防措施:制定预警机制,明确预防措施,降低发生的概率。(4)应急响应流程:制定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流程,保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5)应急资源与保障:梳理应急资源,明确应急保障措施,提高应急响应能力。(6)应急演练与培训: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7.2应急预案演练7.2.1演练目的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是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协同性,提高应急响应能力。7.2.2演练内容应急预案演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预警与信息报告:模拟发生,进行预警和信息报告。(2)应急响应与处置:根据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3)应急资源调度与保障:检验应急资源的调度和保障能力。(4)应急恢复与总结:总结演练情况,提出改进措施。7.2.3演练组织与实施应急预案演练应按照以下要求组织与实施:(1)制定演练计划: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2)成立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组织、指挥和协调。(3)开展演练:按照演练计划,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4)总结与评估: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7.3应急预案修订7.3.1修订依据应急预案的修订应依据以下依据:(1)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2)上级部门的应急预案。(3)实际运行情况及风险评估。7.3.2修订内容应急预案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类型与风险分析: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类型和风险分析。(2)组织体系与职责: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3)预警与预防措施:根据实际需求,完善预警机制和预防措施。(4)应急响应流程: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优化应急响应流程。(5)应急资源与保障: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应急资源和保障措施。7.3.3修订程序应急预案修订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预案编制部门提出修订意见。(2)预案评审部门对修订意见进行审核。(3)预案修订部门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订。(4)修订后的应急预案报上级部门审批。(5)预案修订部门对修订后的应急预案进行宣贯和培训。第八章交通运输处理与调查8.1报告8.1.1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8.1.2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损失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8.1.3上级主管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报告,并按照规定逐级上报。8.1.4报告应采用电话、邮件、传真等方式,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8.2处理程序8.2.1成立处理小组。发生后,单位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成立处理小组,负责的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8.2.2处理小组应按照以下程序开展工作:(1)现场保护。对现场进行保护,保证现场安全,防止扩大。(2)现场勘查。对现场进行勘查,收集相关证据,了解原因。(3)询问当事人。对当事人进行询问,了解发生经过。(4)技术鉴定。对原因进行技术鉴定,分析原因。(5)制定整改措施。根据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6)善后处理。对伤亡人员进行救治、赔偿等善后工作。8.2.3处理小组应在发生后15日内提交处理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经过。(2)原因分析。(3)处理措施及整改情况。(4)善后处理情况。8.3调查与分析8.3.1调查与分析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保证原因查清、责任明确。8.3.2调查与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的直接原因。(2)发生的间接原因。(3)责任人。(4)教训。8.3.3调查与分析应采用以下方法:(1)现场勘查。(2)技术鉴定。(3)询问当事人。(4)查阅相关资料。(5)专家咨询。8.3.4调查与分析应在发生后30日内完成,并提交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经过。(2)原因分析。(3)责任人及处理建议。(4)教训及整改措施。(5)调查组成员签名。(6)报告日期。第九章交通运输统计分析与预警9.1统计分析方法9.1.1数据收集与整理在进行交通运输统计分析时,首先需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准确地收集。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调查报告、安全监管部门等。数据整理主要包括类别、原因、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方面的信息。9.1.2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旨在对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包括发生的频率、分布规律、趋势等。主要采用以下统计方法:(1)频数分布:对发生的次数进行统计,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分析发生的频率。(2)累计频数分布:对发生的次数进行累加,绘制累计频数分布曲线,分析发展趋势。(3)概率分布:对发生的概率进行计算,绘制概率分布曲线,分析发生的可能性。9.1.3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旨在研究数据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皮尔逊相关系数:用于分析发生次数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2)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用于分析发生次数与其他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9.1.4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旨在找出影响发生的潜在因素,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主成分分析:将多个相关变量合并为几个主成分,分析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2)因子旋转:对主成分进行旋转,以便更好地解释各因素对发生的影响。9.2预警指标体系9.2.1预警指标选择预警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代表性:指标应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发生的特征。(2)敏感性:指标应能及时反映发生的变化。(3)独立性:指标之间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避免相互干扰。(4)实用性:指标应易于收集、计算和分析。9.2.2预警指标体系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包括以下方面:(1)发生频率:反映发生的频率和趋势。(2)严重程度:反映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原因:分析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4)安全监管状况:评价安全监管措施的落实情况。(5)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肯恩大学《中学物理专题训练与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河北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德宏职业学院《新媒体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工程结构反分析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德宏职业学院《国际法与当代中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山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课件)-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新年里的开心事》
- 2025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限公司招聘3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宋代美学研究
-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全套
- 船舶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件-任务3.涂胶机器人工作站
- 供应链管理(第2版)课件:常用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 腰椎手术的疑难讨论
- 中英文对照版 ASTM B594 2019 铝合金形变产品超声波检测标准惯例
-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2025届高考数学专项复习:阿基米德三角形【六大题型】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