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课件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课件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课件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课件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平乐》—古诗词诵读—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课件讲课人:XX黄庭坚一生以“孝友忠信”为根本,抒写亲情和友情,且十分重情重谊。在他大量的诗赋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得到了体现,尤其是对母亲的情感十分深挚。宋元祐二年,刚刚提拔为起居舍人的黄庭坚,却接到了母亲病重的消息。至情至孝的黄庭坚将母亲接到了自己家中,尽心尽力的照顾着病重的母亲。常常衣不解带,甚至是亲自刷洗母亲的便桶。其母晚年病重,黄庭坚亲自熬药喂药,通宵达旦服侍。母亲病故后,他曾服丧三年不仕。黄庭坚·孝顺课前导入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在诗歌和书法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其诗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与苏轼合称“苏黄”。书法上独树一帜,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篇》三卷。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徽宗崇宁二年(1103),党祸已起,蔡京立元祐党人稗,黄庭坚被除名,编管宜州。有诗题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诸,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这“十二月”是崇宁二年(1103)十二月,黄庭坚至崇宁童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此词的内容是“惜春”,而实际是影射时局。此送春词作于贬宜州的翌年,即崇宁四年(1105)。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

写作背景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zhuàn)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初读课文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古诗详解清平乐清净,寂静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叫来,喊来借着风势。因,凭借懂得,理解有谁知道春的踪迹互换,询问鸟婉转地鸣叫“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思考:句析:作者把春天拟人化,赋予春天以生命。表达此人强烈的留春之意,希望春天能够一直陪伴自己,以解人生之仇。因此千呼万唤地呼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往”。句析:向黄鹂询问,但鸟语更难懂,且随风而去。一个童话般的联想,却有问无答。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永恒的烦恼。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思考:词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经历了哪几个变化?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诗意: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晓?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一阵风起,黄鹂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在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诗意:层次梳理清平乐思春归何处惜春无行路唤春归来同住问春踪迹谁知,问取黄鹂伤春无人能解,飞过蔷薇《清平乐》为惜春之作。词人以清新细腻的语言,感叹时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