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下能力提升八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下能力提升八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下能力提升八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下能力提升八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下能力提升八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课下实力提升(八)中外闻名旅游景观欣赏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如图为某游客在黄山拍摄的“猴子观云海”的景观照片。据此回答1~2题。1.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A.花岗岩地貌景观B.黄土地貌景观C.火山地貌景观D.喀斯特地貌景观2.该景观在美学特征上最为突出的表现是()A.幽B.秀C.险D.奇解析:1.A2.D第1题,黄山山地景观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第2题,由题干及上述分析可知,“猴子观云海”景观在美学上的价值最为突出的是它的“奇”,奇峰峻秀,引人入胜。“五色山”是对山体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颜色的一种形象称呼。如图是某一山体景色颜色的改变。据此回答3~4题。3.欣赏“五色山”的时间及“五色山”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秋季西南地区B.冬季东北地区C.春季华北地区D.夏季西北地区4.欣赏“五色山”五色景观应()A.乘船(筏)沿水路欣赏B.在特定的欣赏点C.在视野开阔的高处俯瞰D.发挥想象解析:3.A4.C第3题,只有秋季,在山体的肯定海拔高度才会出现树叶变黄、变红的现象;冬季时,树叶已凋落,看不到黄、红等颜色。题图中山麓此时是常绿树木,只有南方地区、西南地区一些纬度较低的山体才有这种现象。第4题,欣赏整个山体多种颜色,只有在视野开阔的高处俯瞰,才能将山体五色尽收眼中。读图,回答5~6题。5.该古迹已破损严峻,面目全非,这主要是下列哪种作用的影响所致()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冰川侵蚀6.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自然缘由是()A.气候干燥B.地形平坦C.尼罗河流经D.植被较差解析:5.B6.A图示景观为非洲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埃及大部分地处热带沙漠气候限制区,气候燥热干燥,风力侵蚀作用显著。下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闻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7~8题。甲乙7.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欣赏到()A.奇松、云海B.石林、石芽C.椰林、孤峰D.森林、冰川8.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解析:7.B8.C第7题,据图可以看出,甲是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林景观,乙是丹霞地貌,故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欣赏到石林、石芽。第8题,甲处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侵蚀、淀积等作用而形成的,乙处丹霞地貌是砂岩受流水侵蚀而成的。下图为长城部分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长城的构筑体现了________的思想,达到了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A.因地制宜B.天人合一C.人定胜天D.虽由人作,宛自天开10.长城中段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的重要标记,因为它()A.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样B.与我国2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样C.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一样D.与1月份0℃等温线一样解析:9.A10.A第9题,从地理学的角度看,长城的构筑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长城工程随坡就势,与山川走向、地貌形态等自然环境极其和谐,并且重视气候、水文、土地利用等地域差异。第10题,长城中段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样,因而成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的标记。二、综合题(共50分)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法国首都巴黎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塞纳河由东南向西北穿过城市。巴黎的城市经验了先向塞纳河左岸的坡地上发展,后向右岸进军的历程。塞纳河孕育了法国。(1)法国巴黎的古建筑多沿________发展。(4分)(2)该国首都的城市景观反映了________,这与亚洲国家的城市景观是否相同?(6分)(3)下列景观位于巴黎的是________。(4分)解析:第(1)题,法国古建筑的建筑材料的主要运输方式是塞纳河河运,故多沿河流分布。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法国的古建筑经验了先向河流左岸,再向右岸进军的发展历程,城市景观反映了其发展历史。第(3)题,分辨图中景观是关键:①为山东曲阜孔庙,②为皖南宏村的“小桥流水人家”,③为河北承德避暑山庄,④为法国艾菲尔铁塔,⑤为法国凯旋门,⑥为法国巴黎圣母院。答案:(1)塞纳河(河流)(2)城市发展历史不同。(3)④⑤⑥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黄山旅游景观有“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观;冬(12月~次年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凇”之改变。材料二黄山景区巡游路途图和黄山冬雪雾凇图。(1)依据材料一说明欣赏该旅游资源最主要的要领,并简述黄山雾凇的成因。(10分)(2)黄山旅游线路上修建了多条登山索道,试对这一工程的影响作出评价。(10分)解析:第(1)题,材料一显示出黄山景观具有季节改变的特点,因此欣赏时应留意把握欣赏时机。雾凇是大气中的水汽在树枝上凝固所形成的,黄山地处亚热带潮湿地区,空气湿度大,冬季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快速下降,水汽在树枝上凝聚,形成雾凇。第(2)题,黄山登山索道的修建使黄山上的交通条件得以改善,增大了消费群体的服务范围,可欣赏到壮丽的景色,提高景区的承载量,但也对景区的环境造成肯定的破坏。答案:(1)把握欣赏时机。成因:地处亚热带潮湿地区,空气湿度大,冬季强冷空气南下,气温急剧下降,水汽凝聚在树枝上,形成雾凇。(2)利:增大消费群体的服务范围,可欣赏到壮丽的景色,提高景区的承载量。弊:对景区的环境造成肯定的破坏。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材料二据报道,被称为海上生物乐园的澳大利亚大堡礁,由于海水渐渐变暖及人们的过度开发,假如不挽救,将来10年内这美景将彻底消逝。另据在伦敦实行的一次关于国际海洋现状的会议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警告说,到21世纪中叶世界范围内的珊瑚礁灭亡将会是不行避开的。材料三珊瑚礁的形成示意图。(1)珊瑚礁依据结构和形态可以分为三种,对应于上图,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依据珊瑚礁形成的先后依次,排列正确的是(4分)()A.A→B→CB.C→B→AC.A→C→BD.B→A→C(2)依据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推断,该海疆的地壳运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大堡礁的形成过程看,其属于________岩。(2分)(3)大堡礁于1981年被列入____________,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思索该景区内可能有哪些巡游内容。(6分)(4)结合所学地理学问,分析导致大堡礁即将消逝的缘由。(4分)解析:第(1)题,珊瑚礁在形成过程中,随着地壳的缓慢下沉,珊瑚虫骨骼的不断积累,经验了岸礁、堡礁和环礁三个阶段。由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有适于珊瑚虫繁衍的海疆环境,所以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第(2)题,大堡礁是珊瑚虫遗体骨骼积累而成的,故属于沉积岩中的石灰岩。第(3)题,大堡礁景区的巡游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