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作业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依据所学学问,推断下图所对应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制度,唐朝没有封国,元代实行行省制,对比可知答案为B项。【答案】B2.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退内乱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解析】本题材料“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是关键信息,反映了西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弊端和秦朝郡县制的主动作用,后者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因此选D项。【答案】D3.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察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这主要反映了()A.中心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B.王国问题依旧未能得到有效解决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限制D.中心集权受到地方的严峻威逼【解析】汉武帝设立刺史,监察地方百官,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进一步强化了中心集权。【答案】A4.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状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朝代县制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层级秦郡县制郡——县二级制汉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东汉末期:州——郡——县二级制三级制A.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B.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C.两汉统治者干脆沿袭秦朝的郡县制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更【解析】汉朝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相对于秦朝只是在东汉末期增加了州,但并没有本质变更,具有顺承性和持续性。【答案】A5.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干脆奏报。宋统治者的这种做法()A.减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C.减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D.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行政限制【解析】设置通判是为了监察地方,分割州郡长官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故D项正确。【答案】D6.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实行的最重要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心驾驭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解析】从题干中“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以看出这是重文轻武思想;“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是加强禁军、减弱厢军,体现的是加强中心集权,不符合重文轻武的思想;A、B两项都有重文轻武的思想,但A项更合适,题干中说的是“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管理地方,故选A。【答案】A7.“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提示()A.内阁制未变更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冲突日益激化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解析】明朝的内阁制是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心集权政治体制下建立的,是中心集权加强的表现,本身不能变更皇权专制的本质。【答案】A8.《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高校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高校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起先参加国是C.高校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高校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成祖时期,内阁起先“参预机务”,即参加国是,故正确选项为B项,解除A项;内阁高校士虽然在仁宗时权力上升,但其权力很难与丞相等同,当然也不行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故解除C、D两项。【答案】B9.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这些史实反映出当时()A.皇帝疏于朝政造成大权旁落B.决策过程具有肯定制衡色调C.决策制度僵化官员拘泥规制D.君主乾纲独断专制达到顶峰【解析】依据材料“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可知明朝的内阁首辅和清朝的内阁都肯定程度上对皇帝有所约束,故B项正确。【答案】B10.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贵,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这反映出明朝内阁()A.限制了国家决策大权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解析】由材料“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可知,明朝内阁的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但是国家决策权依旧是驾驭在皇帝手中。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心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答案】C11.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别现象,能反映这一状况的是()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C.宋代中心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确定【解析】A、B、C三项措施均减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与“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符,故A、B、C三项错误;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确定,议政王大臣威逼到了皇帝的权力,由此可见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违反,故D项正确。【答案】D12.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B.参加决策,负责朝廷事务C.参加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行政,支配地方事务【解析】明代内阁没有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的权力,故A项错误;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都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明代内阁备皇帝顾问,清代军机处可以跪奏笔录,这两个机构都参加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故C项正确;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都无权负责行政,支配地方事务,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皇明祖训》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者,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官奴(宦官)也。——《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心机构实行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10分)(2)据材料二概括明朝事实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6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职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更?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缘由是什么?对明末政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答案】(1)措施:废丞相,分散相权。理由:“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2)机构:内阁。缘由: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生怕不符帝意。(3)变更:阁臣的职权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缘由:封建皇权专制。影响:宦官专权,使明朝统治更加黑暗,明末农夫起义推翻了明朝统治。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高校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引自某史书《职官志》材料二材料三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官制的变更?变更的内容有哪些?你是怎样理解“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的?(10分)(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变更的趋势是什么?(6分)(3)某班举办题为“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面膜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隔音玻璃产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链锯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运行动态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苯醚行业风险评估规划分析报告
- 南宁理工学院《美国文学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科技学院《公共管理与服务课程开发与教材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海报设计(数字方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安徽省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 超龄员工用工免责协议书
- 伙食原料第二保质期标准执行表
- 金波读书乐课件
- 静脉治疗输液工具的选择2024课件
- KTV常见飞单方法
- 2024肥胖症诊疗指南亮点内容解读课件
- 课程设计存在问题和建议
- 四川蜀道集团笔试题
- 耐甲氧西林肺炎链球菌(MRSP)的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
- DBJ50-T-420-2022建设工程配建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技术标准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健身指导赛项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