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教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教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教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教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教学案湘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三节人口迁移[生活链接]“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哥你记心头……”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久为人所熟知。在那个逝去的年头里,“走西口”成为华北流民西进求生的代名词。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是eq\o(□,\s\up3(01))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eq\o(□,\s\up3(02))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淌行为。2.分类类型概念迁移范围主要方式国际迁移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跨越国界永久性移民、eq\o(□,\s\up3(03))外籍工人流淌、国际难民定居等国内迁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eq\o(□,\s\up3(04))行政区进入另一个eq\o(□,\s\up3(05))行政区定居的现象跨越行政区边界库区移民、招生、安排等3.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产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eq\o(□,\s\up3(06))农村到eq\o(□,\s\up3(07))城市的人口迁移。[自我探究]每年春节以后,有大批的人去外地打工,这是不是人口迁移?[提示]不是。人口迁移常伴随户籍变更、居住时间超一年等条件,去外地打工不符合这些条件。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的作用力:eq\o(□,\s\up3(01))推力(或排斥力)与eq\o(□,\s\up3(02))拉力(或吸引力)。2.人口迁移的根本缘由:eq\o(□,\s\up3(03))不协调的人地关系。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①影响:为人类生存供应了不行替代的eq\o(□,\s\up3(04))物质基础。②表现eq\b\lc\{\rc\(\a\vs4\al\co1(\o(□,\s\up3(05))自然环境和\o(□,\s\up3(06))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引起人口迁移,\o(□,\s\up3(07))环境恶化与\o(□,\s\up3(08))自然灾难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2)经济因素①影响: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eq\o(□,\s\up3(09))频繁。②详细表现eq\b\lc\{\rc\}(\a\vs4\al\co1(社会经济的发展,\o(□,\s\up3(10))城市化的推动,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o(□,\s\up3(11))区域的大规模开发))eq\a\vs4\al(受制于\o(□,\s\up3(12))交通,运输业发展)(3)政治因素①政策因素所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比较强的eq\o(□,\s\up3(13))组织性。②斗争因素导致大量斗争难民迁移。(4)社会文化因素①eq\o(□,\s\up3(14))文化教化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②eq\o(□,\s\up3(15))婚姻和eq\o(□,\s\up3(16))家庭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③eq\o(□,\s\up3(17))宗教信仰、不同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人口迁移。[自我探究]经济因素肯定是人口迁移的确定性因素吗?[提示]不肯定是。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确定性因素。1.关于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B.迁移方向以从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为主C.定居性移民增多,长短期移民均衡D.欧美发达国家成为主要的迁入地区答案D解析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更,迁移方向以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为主;定居移民削减,短期流淌的人口增多。集团性、大批的移民是19世纪以前的状况。2.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属于政治因素的是()A.文化教化及婚姻家庭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C.斗争引起的难民潮D.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答案C解析政治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包括国界的重新划定引起的人口迁移、斗争及地区间冲突引起的难民潮等。探究点人口迁移新华社北京2018年12月25日电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中国流淌人口发展报告2024》。《报告》指出,2010~2015年流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2024~2024年,流淌人口缓慢下降。下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2)20世纪80年头后,人口流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3)近两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什么?[答案](1)一是从东部和中部流向西部,二是流向东北部地区。(2)由中西部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3)人口迁移规模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向东部迁移的规模缩小,向中西部迁移的规模扩大。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淌的区分类型人口迁移人口流淌概念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变更的人口移动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推断标准发生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且跨越行政区界线、永久性或长期性三个标准缺一不行具有周期性流淌(季节流淌)和来回流淌(短暂流淌)的特征,这是最主要的推断标准举例“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出国留学国外探亲、度假旅游2.类型人口的迁移按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在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方向、缘由各不相同,详细内容如下:(1)国际人口迁移时间主要流向主要缘由特点二战前欧洲迁往美洲,非洲迁往美洲,亚洲迁往美洲,中、日、印迁往东南亚地理大发觉,新航路开拓,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二战后拉美迁往北美,东南亚迁往西亚,南欧迁往西欧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削减,短期流淌的人口增多(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阶段特点迁移方向缘由古代大批迁移迁往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气的束缚;农业经济脆弱,移民支边、斗争、自然灾难等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有组织、有安排地进行从东部人口稠密地区迁往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净迁出地区有鲁、沪、川等省市受国家安排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影响较大20世纪80年头中期以来流量增大,流向变更,频率加快,自发为主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3.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①供应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②缓解人地冲突,促进人地协调;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而影响经济发展下图为“其次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旁边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回答(1)~(2)题。(1)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由核心区向四周的边缘地区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C.由四周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2)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 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口的迁移方向。由图可知,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四周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域。第(2)题,本题考查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不同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图中全部的箭头中,只有从北非向欧洲核心区进行的是跨大洲的人口迁移。[答案](1)C(2)B[方法指导]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3)从三大因素角度:对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4)从详细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城市化等有重要影响。探究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夫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1)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缘由是什么?(2)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答案](1)东北地区土地宽阔,有利于农夫开荒种地;政府开放禁封政策,加大了山林、草原的开发;东北地区当时人均收入水平高。(2)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即大批山东人返乡,其主要缘由,一是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夫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由人口迁出省变为人口迁入省。二是移民受到亲情、乡情的吸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其详细内容如下: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案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使人口迁移到气候相宜的地区20世纪60年头末到70年头初,美国很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土壤及土地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口迁移主要为找寻肥沃的土地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更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人类生产、生活的布局游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大庆油田的开发等自然灾难自然灾难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更而迫使人们迁移中国汶川新城镇的建设2.经济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经济发展主要的、往往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多数状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变更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取得美国国籍的留学人员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3.政治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政策国家有关的人口迁移政策,干脆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我国在60年头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我国70年头学问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国80年头学问青年大量返城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变更常引起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斗争斗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而引发人口迁移“一战”“二战”及当代局部斗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4.社会文化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文化教化变更人们的生活看法、生活期望及相识外部世界的实力,促进人口迁移高校生在高校学习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军嫂随军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不同,历史上也曾导致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1947年印巴分治,为了躲避宗教卑视或迫害,造成人口迁移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须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须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来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回答(1)~(2)题。(1)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淌()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B.属于人口流淌C.属于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属于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2)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C.文化教化因素 D.政治因素[解析]第(1)题,人口居住地的变更被称为人口移动。人口移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淌。推断上述现象是不是人口迁移,主要看人口离开居住地的时间长短,短期的为人口流淌,长期的为人口迁移,时间界限大约为一年。第(2)题,从材料可知,影响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答案](1)B(2)A[方法指导]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详细性和困难性,因此在分析某详细案例时,要留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状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常常起主导作用的因素。(2)重详细: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缘由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肯定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析图悟道』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一)阅读图名——明确主题由图名“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得知:此图表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二)提取信息——图中寻秘(1)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分两个阶段:1949~1986年期间和20世纪80年头后。(2)两个阶段的人口迁移方向差异显著:1949~1986年期间是从东部向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头后是由内陆到沿海,由农村到城市。(三)应用原理——分析问题(1)不同阶段人口迁移的缘由。(2)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四)典例剖析——学以致用1.1949年至1986年期间,我国人口迁出的省份主要有哪些?提示:四川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山西省等。2.20世纪80年头后,我国人口迁出的省份主要有哪些?提示:四川省、贵州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等。3.20世纪80年头后,我国人口迁入地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是什么?提示: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上内陆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大量的人口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迁移。4.20世纪80年头后,大规模的农夫工进城,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提示:利:供应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弊:造成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压力大,社会治安混乱,环境污染严峻等。『活动提示』[教材第17页活动·思索]1.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没有变更居住地,不属于人口迁移;②张成中学毕业考取高校去异地读书,涉及定居地较长时间的变更,属于人口迁移;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短时间离开原来居住地,但未变更定居地,所以不属于人口迁移;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因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并且居住在叙利亚,因此属于人口迁移。2.①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③④属于国际人口迁移。[教材第19~20页活动·思索]1.与以往相比,我国流淌人口平均年龄更小,流淌距离更长,流淌缘由更趋多元化;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由个体劳动力流淌向家庭化迁移转变。2.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教材第21页活动·探究]1.迁出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特征是高诞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数量居高不下,劳动力过剩。经济比较落后,不能为剩余人口供应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迁入国:主要是发达国家,人口特征是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峻,劳动力严峻不足。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从事相同的工作收入高。2.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是经济因素。

探究点eq\a\vs4\al(1)人口迁移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答案C解析二战后北美、欧洲、西亚等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大量人口的迁入。2.若此图表示发展中国家产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答案B解析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大多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即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探究点eq\a\vs4\al(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确定把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旁边或其他城市。此次人口迁移的干脆缘由是()A.矿产枯竭 B.经济落后C.政策扶持 D.教化需求答案C解析材料中“2011年陕西省政府确定把他们搬迁到……”反映的是政府组织人口迁移,故推断为政策因素影响。4.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缘由是()A.气候 B.资源C.政策 D.斗争答案D解析叙利亚居民的外迁主要是受斗争的影响。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人口迁移1,2,4,5,7,9,11,1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6,8,10,1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基础巩固]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1~2题。1.依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B.由贫困区域流入富有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缘由所致答案C解析“二战”后人口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A.欧洲 B.非洲C.北美洲 D.亚洲答案D解析从图中箭头粗细上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亚洲。青海省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2024年户籍人口约30万。上世纪80年头起,化隆人凭借精湛的拉面手艺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常年在外的从业人员超过10万,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城市。据此完成3~4题。3.影响化隆人迁往我国东部城市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 B.政策因素C.经济因素 D.婚姻家庭答案C解析影响现代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东部地区经济远比内地发达,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流入,故C项正确。4.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市可以缓解()A.化隆县的人地冲突B.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C.东部城市就业压力D.东部城市的环境压力答案A解析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市可以缓解化隆县的人地冲突;由于迁出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故该现象可能引发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会加剧东部城市就业压力及东部城市的环境压力。读2013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6题。5.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B.中心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C.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心区和西北区D.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答案D解析据图可看出,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区,都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的伏尔加沿岸区和北高加索区也以人口迁出为主,只有中心区、西北区和南方区三个区以人口迁入为主;中心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但人口迁出数量比伏尔加沿岸区少;东部地区的人口除迁入中心区和西北区之外,还有部分迁入南方区;人口迁移数既包括人口迁出量,也包括人口迁入量,伏尔加河沿岸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6.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是()A.东部地区地形坎坷,气候寒冷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D.俄罗斯激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答案A解析俄罗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但西部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东部高,而且东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形坎坷;俄罗斯提出了开发东部地区的资源,但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开发难度较大;俄罗斯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俄罗斯激励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实力提升]下图为我国1998~2024年人口重心迁移折线图。读图,完成7~8题。7.1998~2024年我国人口重心向()A.东北方向移动 B.西北方向移动C.东南方向移动 D.西南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从纬度来看,1998~2024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总体向南移动,从经度来看,基本向东移动,总体向东南移动,故C项正确。8.推想图中人口重心迁移方向的缘由是()A.东南地区经济发达B.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C.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D.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答案A解析图中的人口重心移动方向主要为东南。东南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导致人口重心的变更,故A项正确。下图为我国六个城市在两个时段内的人口数量变更状况。据此完成9~11题。9.关于图中各城市人口数量变更的描述,正确的是()A.武汉市人口数量先减后增B.上海市人口增速减缓C.长沙市人口基本保持不变D.苏州市人口增速最快答案B解析依据图中两个时段各城市人口增减量变更的曲线可知,武汉市人口数量增长稳定,没有明显变更,A项错误;上海市人口增量削减,说明增速减缓,B项正确;长沙市人口增长数量基本保持不变,C项错误;苏州市人口增速先快后慢,D项错误。10.关于重庆市人口数量变更的主要缘由,最有可能是()A.由于人口政策的变更,使人口诞生率明显上升B.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死亡率下降C.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移D.东部地区的环境条件变差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重庆市人口数量增长最快。随着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移,重庆承接了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劳动力需求增加,使人口增长加快,故C项正确。11.依据图中折线的变更规律,推断甲城市最有可能是()A.成都 B.兰州C.长春 D.杭州答案D解析依据图中折线的变更规律,甲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但人口在持续增长,应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最有可能是杭州,故D项正确。二、综合题(共56分)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下表为1996~1999年广东省的区域人口迁移统计表。材料二下图为广东省流淌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1)概括广东省人口迁移的特点。(8分)(2)说明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4分)(3)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10分)(4)分析人口迁移对广东经济社会的主动意义。(6分)答案(1)省际的区域人口呈净迁入;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明显,珠三角净迁入人口最大,两翼为次,山区最少;流入人口数量大于流出人口数量;劳动年龄人口占流淌人口的绝大部分。(2)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省区)向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省区)迁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3)有利影响:促进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