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_第1页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_第2页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_第3页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_第4页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一学期

科学入门

1.探究活动是科学的主要特征。科学探究需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践。科学的发现能帮助

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2.实验室是我们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在实验室工作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守则,并做好实验

必须的安全措施。

3.人类的感觉器官能力有限,所以不尽可靠。如需要作准确的测量,就必须借助各种仪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仪器及测量单位:

仪器测量单位符号

刻度尺长度千米、米、厘米km,m,cm

量筒体积米%厘米二升、毫升m3,cm3,L,mL

天平质量千克、克kg,g

停表时间时、分、秒h,min,s

温度计温度摄氏度C

4.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涉及以下六个基本要素;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

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记录、猜测,等等。

5.实验意外紧急应变措施p9

a)烫伤:用蓝油烧(ting)涂抹;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b)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c)化学试剂溅进眼睛里:用蒸饵水冲洗。

d)实验中发生着火:用灭火器扑灭;用湿抹布覆盖;用黄沙覆盖。

6.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pl2

7.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

平位置。pl6

8.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pl8

9.每个人心跳次数是不尽相同的。一个人的脉搏跳动和心跳次数是相同的。运动后,我的

脉搏跳动和心跳加快。利用自身的脉搏或心跳次数的规律可以粗略地估计时间。p23

10.异名磁极相吸,同名磁极相斥。P27

生物的世界

1.科学家喜欢研究身边的事物,他们既研究生物,也研究非生物。

2.生物的特征之一是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3.我们可以尝试在家中饲养小动物,作长时间的观察,深人了解其特征,例如:

a)它的外形;

b)它的活动形态;

c)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它生活的环境;

e)它的进食习惯;

f)它对人类的影响。

4.蜗牛爱吃植物的嫩叶,对农作物有害。

5.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生物,科学家按它们的特征来分类。

6.生物可以通过检索表进行分类。

7.生物检索表的基本原理是:按生物个体之间都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来划分。划分原

则是:先划分最基本的差异,再划分较细的,依此类推。因此同种生物最少拥有一个共

同的特征。

8.一些野生生物正濒临灾绝。任何一种生物的绝种可能会影响其他生物,从而影响整个生

生物检索表:生物

动物植物

脊椎动物无鬻动

有花植物无花植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活环境,人类应该关注和保护野生生物。

9.蜗牛喜欢在潮湿和阴暗的地方生活。P41-43

蜗牛身体呈淡黄色;外壳呈褐色。外壳颜色为了隐藏自己;坚硬的外壳为了保护自己。

蜗牛有2对触角,每对触角长短不同。

蜗牛利用腹足向前移动。经过的地方留下粘稠的物质,使接触面更加光滑,有助于爬行。

还能帮助蜗牛黏附在物体上。

蜗牛具有触觉、视觉、嗅觉、味觉,而没有听觉。

同种生物之间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是正常的。无论差异有多大,我们应学会接受。

10.P51

11.科学家对动物的身体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P53

12.动物中有脊柱的成为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称为无脊椎动物。p53

三.细胞与生殖

1.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2.一个生物体可由许多种不同的细胞组成,它们各有功能,分工合作。

3.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动物细胞也有细胞膜、细胞质和

细胞核,但没有细胞壁。

4.大部分的细胞都可以自行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

5.动物的雌性性细胞在卵巢产生,称为卵子;雄性性细胞在辜丸产生,称为精子。

6.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

7.当人类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后便会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等结

构从母体吸取所需的养分。

8.婴儿在出生后都会得到父母的照顾和保护,父母更会教导幼儿各种求生技能,直至幼儿

成长,可以独立生活为止。

9.生命来之不易,要珍爱生命,尊敬父母。

10.进人青春期,男女之间身体外形上会出现性别差异,称为第二性征。生殖器官也趋向成

熟,为繁殖下一代做准备。

11.青少年应注意自我保护,避免性侵犯。

12.避孕的方法很多,但原理不外乎两种:一是阻止受精作用发生,二是阻止胚胎发育。

13.通过性接触而传染的疾病,称为性传染病,避免性传染病的最好方法是洁身自爱。

14.显微镜目镜越短,放大率越大;物镜越短,放大率越小。P69-70

显微镜总放大率=目镜放大率X物镜放大率。p70

显微镜下物像比原物大,而方向相反。旋转的物像顺逆时针方向不变。P73

15.婴儿出生时,子宫的肌肉收缩,把婴儿挤出母亲的阴道外,婴儿就此脱离母体。p82

16.女性完全发育后,通常每隔28天,卵巢便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子。在排卵前,子宫内

壁会加厚,并有充血现象,准备接受受精卵。P85

17.艾滋病是AIDS的译音,正式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HIV病毒引起。p89

四.物质的粒子模型

1.物质的状态有下列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各种状态的性质如下:

a)固态:有固定的体积和固定的形状。

b)液态: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c)气态: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2.物质是由无数体积极为细小的粒子构成的。粒子虽然用肉眼看不见,但粒子之间却存在

间隙,并且粒子在不停地运动。

3.科学家以粒子模型分析物质的三种状态如下:

a)固态:粒子排列有序,结构紧密。粒子之间的间隙很小。粒子不能自由移动,只能

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b)液态:粒子间的结构也很紧密,但排列却不很整齐,间隙较大,粒子可在一定范围

内自由移动。

c)气态:粒子的相互作用力很小,排列松散,间隙很大,粒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4.由于气体粒子之间的间隙很大,压缩气体最为容易;液体粒子之间的间隙很小,.压缩

液体极为困难;而固体则几乎无法压缩。

5.气体粒子不断地撞击容器内壁,因而产生压强。如果在同一空间里,气体粒子数量越多,

或粒子运动越剧烈,气压就越大。

6.无液气压计可用来测量大气压强。

7.物质每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密度,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密度=质量+体积

8.密度较小的物体浮在密度较大的物体之上。

9.物体受热时,它的粒子振动加剧,粒子之间的间隙增大,物体便会膨胀。相反地,物体

遇冷时,粒子的能量被外界吸收,粒子的振动减弱,间隙缩小,物体便会收缩。

10.如果加热程度相同,气体膨胀最明显,液体次之,固体最不明显。

11.即使加热程度相同,不同的固体膨胀的程度也有不同。双金属片受热时弯曲,便是利用

这个原理。

12.恒温器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的原理,控制电路的开关,从而控制温度。

13.两种不同物质相遇时,相互进入对方的现象称为扩散现象。这表明物质的例子在不停地

作无规则运动。P107

14.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大气。由于气体力子不停的撞击地球表面,从而产生一定的压强,

这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P114

大气压强是1.01X105帕斯卡(帕,Pa)

15.密度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和克/立方厘米。进率:1000kg/m3=lg/cm3pl21

注:文章内容均摘自书内,见末尾页码,未标注页码的均为该单元末尾《总结》原文。本文

由编者手工输入,如有错别字敬请谅解!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五.能与能源

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热能、光能、声能、电能、动能、势能和核能

等多种形式。

2.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

但失控的能的转化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

3.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发生时间和地点。

4.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

5.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6.对流只在流体中出现。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便

会出现。这种粒子的移动,称为对流。

7.传导主要在固体中出现。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时,传导便会出现。

8.辐射是一种不需介质的传热方式。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太阳能也是通过辐射转移至

地球的。

9.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如空气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10.以下的方法可以防止热的流失:

(i)使用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的方式流失;

(ii)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的方式流失。

11.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保持体温。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均可防止热经皮肤流失。

12.所有生物都可转化及控制能量。植物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成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动物

又以植物为食物,把植物的化学能转化成动物的化学能。从这个关系看来,太阳就是能

的来源,它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提供能量。

13.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的燃料,它们所储存的化学能也是来自太阳。太阳可以说是地球上

大部分能的最终来源。

14.地球上的能源有限,终有用尽的一天。因此,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源,延长有限资源

的使用时间。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新的能源和发明一些更节能的能的转化器。

15.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P4补

16.当气体中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距离会增大。气体受热膨胀后,

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

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P15

17.当水受热时,粒子间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密度较小的热

水向上升,密度较大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

在液体中,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P17

18.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振动地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振动加

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

在固体中,热是以传导的方式传递的。P18

19.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

金属的导热性能较好,称为热的良导体。

非金属的导热性较差,称为热的不良导体。P20

20.不同导热提的导热性能不尽相同。p21

21.能源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能的物质资源。按照不同的分类准则,能源可以分

成不同的类型。P30

22.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各种形式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p30

23.凡是经由一次能源经过转化或加工制造而产生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p31

24.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够在较短周期内在产生的能源称为再生能源,反之称为非再

生能源。p31

25.大量消耗的石油、天然气、煤、和核能等称为常规能源。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

的,泛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P31

26.天然气是储存在地层较深部位的可燃气体。p41

六.水与人类

1.人类对水的需求非常庞大。水在人类的生命、生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自然界里的水都含有杂质,例如悬浮的微粒、微小生物和溶解的物质等。要把水净化,

我们可以利用过滤法,除去悬浮的微粒,再加入氯气,杀死微小生物。

3.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等过程生产自来水。

4.我们可以用蒸锵法,从海水中提取饮用水。这种方法虽然有成效,但须耗用大量能源,

成本颇高。

5.冰(固态)、水(液态)和水蒸气(气态)均属同一物质,但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6.物质的三态的关系如下:

液态

7.固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8.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9.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10.蒸发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加快蒸发的条件如下:

a)液面面积大;

b)较高的温度;

c)空气流通。

11.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溪水、湖泊、河流和海洋可为我们提供大量有用的物质。因此,我

们必须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12.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防止水质污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产生污水。

13.在自然界中有液态的水、固态的水(冰)、还有气态的水(水汽)。p49

14.从其存在的空间上来看,自然界中的水大致可分为三类: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

中海洋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大气水通常以雨、雪等形式出现。p49

15.自然界中的水可分为咸水和淡水。海水属于咸水,不能直接饮用。p49

16.水的净化方法

a)沉淀法一一去除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

水中加入明帆,搅拌后静置。P55-56

b)过滤法一一去除水中细小的固体颗粒

使滤纸紧贴漏斗并向里倒入水。P57-58

c)加氯法——去除水中的微小生物

向水中加入数滴氯水。p59

d)蒸储法一一去除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加热蒸储烧瓶里的水,使水蒸气通过冷凝管、接受器,用锥形瓶手机播出物。p60

17.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生活废水;

b)农药和化肥;

c)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七.空气与生命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微溶于水。空气的成分如下:

氮气约占78%

氧气约占21%

稀有气体约占0.94%

二氧化碳约占0.03%

此外,空气还包含水汽和其他微粒(例如微生物、花粉、烟粒和尘粒)等。

2.气体的检验方法:

a)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b)二氧化碳可使: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ii)碳酸氢盐指示剂变黄。

3.用途:

a)氧气用于:(i)呼吸作用;(ii)助燃。

b)二氧化碳用于:⑴光合作用;(ii)灭火器。

c)氮气用于:冷藏。

4.在细胞内,氧气和食物产生反应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贮藏在食物中的

能量会转化成生物体的能量,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