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实证研究摘要本文为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式,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度探讨。本次研究在高校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63份问卷。通过运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学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行为不当与主观幸福感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越强,学业倦怠水平越低;主观幸福感越弱,学业倦怠水平越高。本次的研究结果也可以为我们去研究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方法上提供的新的思路。关键词:学业倦怠;主观幸福感;相关目录TOC\o"1-3"\h\u13951摘要 111539ABSTRACT 26241引言 440922文献综述 5214052.1学业倦怠 5174992.1.1学业倦怠的概念 5322412.1.2学业倦怠的测量 5127172.1.3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6105412.2主观幸福感 7117832.2.1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7130832.2.2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8102132.2.3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8165463问题提出 9183153.1关于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问题 9235873.2研究假设 1031564研究方法 11133144.1控制变量 11198804.2学业倦怠问卷 11251704.3主观幸福感问卷 1111364.4数据处理 11120214.5抽样和样本构成 12105505统计结果 1219735.1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1252165.1.1信度检验 1215645.1.2效度检验 13228055.2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1364255.3控制变量差异显著性分析 14226915.3.1研究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 14321795.3.2研究变量在年级上的差异 15317855.3.3研究变量在是否获得过奖学金上的差异 16117195.3.4研究变量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 16286985.3.5研究变量在是否恋爱上的差异 17187055.4相关性分析 18117875.5主观幸福感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181106讨论 20211206.1各研究变量得分总体情况讨论 20227916.2各研究变量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性讨论 2015136.2.1各研究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性讨论 20229936.2.2各研究变量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性讨论 20150096.2.3各研究变量在奖学金获得情况上的差异性讨论 21322646.2.4各研究变量在不同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性讨论 21204776.2.5各研究变量在恋爱情况上的差异性讨论 21236997研究结论与展望 21272997.1研究结论 21131687.1.1各研究变量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 2153117.1.2各研究变量变量间的相关性 22162847.2总结 2232917.3不足与展望 2319725参考文献 241引言当代的大学生虽然处于拥有着各式各样高科技事物的21世纪,但是却有不少的大学生表示过的不幸福并且存在着因各式各样的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根据杨振斌等人在2015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统计中,中国大学生因自杀而导致死亡的情况正成为中国第一非正常死亡的缘由,比例高达47.2%[[]杨振斌,李焰.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13(05):698-701.][]杨振斌,李焰.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13(05):698-701.[]WorldHealthOrganization.PreventingSuicide:AGlobalImperative[R].Geneva,Switzer-land:September,5,2014.大学的生活是自由的、多样化的并且充满趣味性的,学生们在经历了义务教育后第一次可以自己决定自己未来所学的专业,所以不少的学生对此都感到兴奋。但是在填报高考志愿的过程中,许多的准大学生却因为对其没有对其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导致他们在不了解专业具体的授课课程、就业前景、就业方向等就做出了选择。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了选择后,其结果又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坏的,并且有研究表明在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对其不是很了解的人数占比超过了百分之八十;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在接触了这个专业后表示十分的不适应,并且感到十分后悔[[]邵爱玲,张伟远.中学生升学指导亟待开展———上海市部分大学生、中专生、技校生专业适应情况之调查[J].教育与职业,1986,(9):26-27.]。当学生对自己的选择出现了后悔的情绪后,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例如转专业失败、心态调整失败等,那么他们找代考、代课等现象[]邵爱玲,张伟远.中学生升学指导亟待开展———上海市部分大学生、中专生、技校生专业适应情况之调查[J].教育与职业,1986,(9):26-27.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个体存在的根本是有着积极的心理素质,个体可以通过采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在学习以及生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便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走出低谷期。当个体遇到了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他们的幸福感,从而走出他们的低谷期[[]焦丽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倦怠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20.]。因此,本文从主观幸福感与学业倦怠入手,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检验他们之间的学术关联性。同时,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业完成情况进行基本的了解,以此来对学业倦怠[]焦丽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倦怠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20.2文献综述2.1学业倦怠2.1.1学业倦怠的概念学业倦怠的概念由“职业倦怠”的概念演变而来。综合中西方的概念,学业倦怠可以被定义为:由于学生有着过于繁重的学习压力以及没有得到及时的放松,导致其能量消耗殆尽,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学业倦怠通常有以下三种表现,分别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以上的行为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情绪障碍和出现退学风险。2.1.2学业倦怠的测量(1)国外测量工具Marlach以他的职业倦怠三维度理论为理论基础编制出了职业倦怠量表(简称MBI量表)。此量表有三个版本,其中第二个版本MBI-ES(MBI-EducatorsSurvey)量表为了适应学校的环境,将研究对象转变为了教育行业的工作者,如将对象“顾客”修改为“学生”、“地方”修改为“学校”等,该量表采用7级评分标准[[]MaslachC.&JacksonS.E.Themeasurementofexperiencedburnout[J].JournalofOccupationalBehavior,1981,2:99-113.]。在此量表的基础上又有了Schaufeli等学者编制的学业倦怠量表,该量表共有20个项目,运用的是Likert5点计分法[]MaslachC.&JacksonS.E.Themeasurementofexperiencedburnout[J].JournalofOccupationalBehavior,1981,2:99-113.[]SchaufeliWB,M.L.Marques-PintoA,etal,Burnoutandengagementinuniversitystudents:Across-nationalstudy[J].JournalofCross-CulturalPsychology,2002,33(5):464-481.(2)国内测量工具我国学者连榕等人制定了符合我国环境使用的量表,并在中学生群体中施测,反馈良好。柴江学者编制的学生学业倦怠状况量表包含去个性化、情绪衰竭、低成就感、行为不当四个维度。许清鹏等学者以国外的职业倦怠量表为基础,制定了有关中职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共有三个维度,分别是学习疏远、学习疲倦和低学习效能。2.1.3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综合前人的研究,学业倦怠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分别有以下几点:(1)社会支持影响有国外学者指出,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可以由老师、朋友等人的社会支持预测[[]acobsSR,D.D..Studentburnoutasafunctionofpersonality,socialsupport,andworkload[J].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2003,44(3):291-303.]。国内学者庞智辉等人在2010年的研究中发现,社会支持可以是作用于调节个体的内部因素,又可以作为外在因素而存在[[]庞智辉,游志麒,周宗奎,范翠英,李晓军.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5):654-656.]。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获得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老师之间关系不好可能会产生倦怠综合症状,学生继而承受不了自己的身上的负担,[]acobsSR,D.D..Studentburnoutasafunctionofpersonality,socialsupport,andworkload[J].JournalofCollegeStudentDevelopment,2003,44(3):291-303.[]庞智辉,游志麒,周宗奎,范翠英,李晓军.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5):654-656.(2)学校的教学与学业压力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授课,学生则坐在下面听讲。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主要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做并没有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们则是在被强制性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这可能会导致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学业倦怠水平也会有所上升。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学业倦怠与任务规模的大小,学业倦怠与时间上的压力均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当他们所需要完成的任务超负荷了,学生们就会感到倦怠,杨慧贞等学者的研究也很好的验证了这一点,当学生的学习倦怠、学业负荷程度越高时,学生的学业成就感就会降低[[]杨惠贞.影响资管学生学习倦怠及计算机学习成效因素之研究[D].台湾:国立中央大学,1998.]。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还是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甚至还会变本加厉,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更高的期望,导致孩子[]杨惠贞.影响资管学生学习倦怠及计算机学习成效因素之研究[D].台湾:国立中央大学,1998.家庭背景影响学者曾玲娟在研究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可以获得更好的出人头地的机会,想尽快帮助家庭去分担经济负担,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要求更为苛刻,导致学习的时间可能会过长,甚至会超过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这可能会导致其自我引导困难,容易感到身心疲惫;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与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相比,他们会更容易获得学习的机会,这就可能导致他们缺少对学习的动机,并会对学业持有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曾玲娟.解读当代大学生的学业倦怠[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04:27-30[]曾玲娟.解读当代大学生的学业倦怠[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04:27-30.个体属性、人格特质影响有学者发现影响学习倦怠的人口学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级、专业、民族等。国外学者Weckwerth等人研究了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男女生学业倦怠总体得分在性别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但在学业倦怠的子维度(成就感低、去人性化)上得分差异显著,男生在成就感低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相反男生在去人性化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WeckwerthAC,FlynnDM.Effectofsexonperceivedsupportandburnoutinuniversitystudents[J].CollegeStudentJournal,2006,(2):237-249.]。Bernhard在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中发现大四毕业生在成就感低以及情感耗竭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地低于一至三年级的学生[]WeckwerthAC,FlynnDM.Effectofsexonperceivedsupportandburnoutinuniversitystudents[J].CollegeStudentJournal,2006,(2):237-249.[]BenhardHC.Asurveyofburnoutamongcollegemusicmajors[J].CollegeStudentJournal,2007,(2):392-401.2.2主观幸福感2.2.1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最初提出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的人是WannerWislon。主观幸福感(简称SWB)是指通过自定义的标准,去对个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整体的评估[[]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23-28.],主观性、稳定性以及整体性是它的三个特点,最为大众接受的主观幸福感内容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部分,然而情感体验部分又包含着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部分。如果个体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对整体的生活越满意,那么这个人的幸福[]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23-28.综合以上概念可知,主观幸福感在不同的个体中,其评判的标准是不相同的,简单的来说,它是一种个人的经验认知和生活体会。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指标而言,个体的生活质量是可以用其来衡量的,将其研究透彻之后,也可以促进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Seligman,M.E.P..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5-14.[]Seligman,M.E.P..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5-14.2.2.2主观幸福感的测量(1)国外测量工具《幸福感指数量表》由Campbell编制,包含两个部分: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第一个部分包含8个项目,第二个部分有1个项目,两部分得分的加权求和就是最终的幸福感指数[[]CampbellA,SuhEM.Subjectivemeasuresofwell-being.AmericanPsychologist,1976,31:117-124.][]CampbellA,SuhEM.Subjectivemeasuresofwell-being.AmericanPsychologist,1976,31:117-124.(2)国内测量工具国内的学者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再国外量表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量表。例如段建华在国外学者Fazio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基础上,修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量表,并初步在大学生群体进行应用、研究。与原量表相比,删除了23个不适合我国大学生的项目,并增加了25个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的项目,修改后的量表一共有48个项目,采用7点记分法,对其重测拥有良好的信度[[]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1):56-57.[]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1):56-57.2.2.3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目前,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不仅仅有个体因素,还有外在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并且随着研究时间的不同以及研究对象的不同,这些影响因素也会随之而产生不同的影响。(1)个人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国外学者认为,人们是非常需要自尊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研究中发现没有什么因素会比自尊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Sanford,L.T.,Donovan,M.E.Womenandself-esteem:Understandingandimprovingthewaywethinkandfeelaboutourselves[M].NewYork:Anchor/Doubleday,1984.]。Diener学者的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与自尊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DienerE.Subjectivewell-being[J].PsychologicalBulletin,1984,95:542-575.]。另外也有研究发现,自尊是可以预测生活满意感的[]Sanford,L.T.,Donovan,M.E.Womenandself-esteem:Understandingandimprovingthewaywethinkandfeelaboutourselves[M].NewYork:Anchor/Doubleday,1984.[]DienerE.Subjectivewell-being[J].PsychologicalBulletin,1984,95:542-575.[]CampbellA,ConversePE,RodgersWL.ThequalityofAmericanlife[M].NewYork:RussellSageFoundation,1976.在有些学者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并不不显著[[]何瑛.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师专学报,2000,19(2):35-38.];但又有其他的学者指出,幸福感指数的在性别上却存在显著的差异:男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茅天玮.大学生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郑雪等学者[]何瑛.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师专学报,2000,19(2):35-38.[]茅天玮.大学生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郑雪,王玲,邱林,严标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2):105-107.(2)社会、环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压力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样化、处处可见的,其中消极的生活事件会显著反作用于主观幸福感,而积极的生活事件可以使个人创造出非常积极的情感体验[[]Fakhoury,W.K.H.,Priebe,S.Subjectivequalityoflife:It’sassociationwithotherconstructs[J].In-ternationalReviewofPsychiatry,2002,14:219-224.]。有学者指出,拿积极的生活事件与消极的生活事件相比较的话,消极的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坏影响会比积极的生活事件带来的坏影响要更大[[]Hanssona,A.,Forsella,Y.,Hochwalderc,J.,&Hillera,P.Impactofchangesinlifecircumstancesonsubjectivewell-beinginanadultpopulationovera3-yearperiod[J].PublicHealth,2008,122(5):1392-1398.]。Dew等学者认为在消极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比在积极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体验到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更低[[]Dew,T.,Huebner,E.S.Adolescentsperceivedofqualityoflife:Anexploratoryinvestigation[J].JournalofSchoolPsychology,1994,32(2):185-199.]。还有的学者在他们的[]Fakhoury,W.K.H.,Priebe,S.Subjectivequalityoflife:It’sassociationwithotherconstructs[J].In-ternationalReviewofPsychiatry,2002,14:219-224.[]Hanssona,A.,Forsella,Y.,Hochwalderc,J.,&Hillera,P.Impactofchangesinlifecircumstancesonsubjectivewell-beinginanadultpopulationovera3-yearperiod[J].PublicHealth,2008,122(5):1392-1398.[]Dew,T.,Huebner,E.S.Adolescentsperceivedofqualityoflife:Anexploratoryinvestigation[J].JournalofSchoolPsychology,1994,32(2):185-199.[]Petio,F.,Cummins,R.A.Qualityoflifeinadolescence:Theroleofperceivedcontrol,parentingstyle,andsocialsupport[J].BehaviorChange,2000,17(3):196-207.我国学者杨冠军的研究中发现,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是专制型或者是放纵型的,那么由于他们的过度操控、不作为等行为,也会导致其幸福感指数变化,并且呈现显著负相关的关系[[]杨冠军.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93-96.][]杨冠军.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93-96.3问题提出3.1关于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问题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学业倦怠之间是呈现负性相关的。比如在单超等人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学习倦怠总分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在其子维度中,情绪耗竭对幸福感指数影响最大[[]单超,王岩,刘兴华.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10,18(8):951-954.]。茅天玮在研究中发现,学业倦怠三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都存在负相关关系,学业倦怠总体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在其子维度上的差异却又大不相同[[]茅天玮.大学生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单超,王岩,刘兴华.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10,18(8):951-954.[]茅天玮.大学生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邓静.大学生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9.DOI:10.27711/ki.gtjgc.2019.000023.综上所述,以往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学者对其的研究都是小范围的,大多以12-24岁的中、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所得到的结论是大致相同的,但是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以及成就感低三个子维度的得分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程度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3.2研究假设1、大学生学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但是在年级、家庭所在地(户口类型)、恋爱状况、奖学金获得情况上不存在差异。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女性与男性的心理发展速度大不相同,对处于同一年龄段的男生、女生来说,女生的心理成熟年龄会比男生的心理成熟年龄要大,所以在处理方式上女生会比男生显得更加稳重。因为有着相比较而言更为成熟的心理年龄,所以她们对自身可能会有更多的要求、目标,其学习动机水平和男生相比可能会更高,所以性别可能会影响学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课程繁重程度不相同,所接触到的校园活动也有些许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出现大三大四学生的学业倦怠水平以及主观幸福感水平与大一大二学生之间的学业倦怠水平以及主观幸福感水平有出入的情况。按以前的情况来说,户籍所在地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其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而出现学业倦怠水平以及主观幸福感水平的不同,甚至会出现差异显著的情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生们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正在被逐渐拉近,所以家庭经济情况正在逐步的减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处于成年早期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会面临着亲密关系与孤独关系的危机。相比较而言他们会更加需要拥有除父母关系以为的亲密关系。当他们处于恋爱中的时候,他们的幸福感指数可能就会比没有恋爱或者是曾经恋爱过的学生的幸福感指数高。但是在恋爱后,就需要花费更加多的精力与时间,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业上的投入减少,导致学业倦怠水平升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学业倦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主观幸福感能预测学生学业倦怠。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可知,学生需要更好的应对学业需求、解决学业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投入自己更多的时间及精力。如果学生可有更多可以使用的资源,那么学生就可以更好的去应对、解决学业所带来的问题,那么他们就越不容易产生倦怠问题。当幸福感指数越高的时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学业上的需求、问题,还可以调节他们的不良情绪。幸福感感受较好的学生其学业倦怠水平会较低;反之,则其学业倦怠水平则越高。因此得出以下假设: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的学生其学业倦怠水平较低,反之则越高。4研究方法4.1控制变量本文的控制变量主要是有关被试的人口统计变量相关内容,包含性别、年龄、户口类型、恋爱情况及奖学金获得情况五个人口统计学变量,这些变量设置在问卷的第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探究他们与研究变量之间是否会存在差异。4.2学业倦怠问卷本研究选取连榕学者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以了解大学生学业倦怠状况。之所以采用此问卷是因为该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并且在研究中的使用率极高。此问卷共有三个子维度,分别是: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和行为不当。问卷中共有20道题,情绪低落维度有8道题(2、4、5、7、9、12、17、20),成就感低维度的有6道题(3、6、11、13、15、18),行为不当维度共有6道题(1、8、10、14、16、19)在这20道题目之中,有8道题目(1、3、6、8、11、13、15、18)是反向计分的,其该问卷采用里克特5点计分法,由“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五种选项构成。问卷得分越高,说明学业倦怠程度越高。4.3主观幸福感问卷本文中,测量主观幸福感的工具采用了Campbell学者的《幸福感指数量表》,以便了解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水平。该问卷中中有9道题目,其中总体情感指数问卷是此量表的前8道题;生活满意度问卷是最后一道题,主要是对个体的认知情况进行判断,此量表采用7级计分法,主观幸福感总分的计算方式为前8道题目的总和的平均分加上最后一道题目的得分乘以权重1.1。分数越高,表示其主观幸福感的水平越高,说明被试生活的越幸福。4.4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差异性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来探讨各变量之间的关系。4.5抽样和样本构成本研究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被试年龄分布在17-23岁。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3份,回收率为88%;无无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5统计结果5.1问卷信度、效度分析5.1.1信度检验信度即为可靠性,指的是重复邪恶两同一对象时,得到的结果时一致的程度。信度指标使用相关系数表示,Cronbachα信度系数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如表5-1所示,《大学生学业倦怠调查量表》与《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的总体Cronbachα系数在0.9以上,其三个子维度Cronbachα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这两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都比较高,信度较好。表5-1《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信度分析结果Cronbach'sα值项数Cronbach'sα值学业倦怠20.935情绪低落8.884成就感低6.867行为不当6.784主观幸福感9.930情感体验8.9255.1.2效度检验效度一般可以分成结构、内容、效标和表面效度。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与测量目标的一致性程度,有专家评判、统计分析和经验推测三个方法,本研究采用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系幸福感指数量表》是经专家评判,认为其是具有良好效度的成熟量表,他们的效度分别是0.879和0.73,保证了本次问卷的内容效度。5.2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根据学业倦怠水平划分的标准可以知道,总分在41-59分之间属于中度倦怠。根据表5-2可知,大学生的学业倦怠总分的平均分低于59分,说明大学生学业倦怠水平呈现中等水平。表5-2学业倦怠及各维度、主观幸福感及其维度总分情况(N=263)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学业倦怠26320.0089.0051.072214.84547情绪低落2638.0038.0020.91636.84511成就感低2636.0029.0014.92784.95923行为不当2636.0029.0015.22814.57437主观幸福感2632.2314.7010.47372.70390情感体验2631.007.004.84791.33746生活满意度2631.107.705.62551.60614有效的N263由表5-3可知,成就感低的得分最低;情绪低落在三个维度中得分最高,标准差也最大;行为不当标准差最低。说明在此次研究的大学生群体中在成就感低这方面的程度是最低的;而情绪低落这一方面的问题最大且存在较大的差异。表5-3学业倦怠、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得分均值(N=263)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学业倦怠2631.004.452.5536.74227情绪低落2631.004.752.6145.85564成就感低2631.004.832.4880.82654行为不当2631.004.832.5380.76239主观幸福感2631.117.355.23671.35195情感体验2631.007.004.84791.33746生活满意度2631.107.705.62551.60614有效的N2635.3控制变量差异显著性分析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可知,大学生学业倦怠在性别、家庭所在地、恋爱状况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校类型、年级、专业类型、奖学金获得状况上差异显著。5.3.1研究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对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对学业倦怠总维度和三个子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5-4所示。表5-4性别对学业倦怠和生活满意度的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N均值标准差tP学业倦怠男1562.63210.70205-2.0820.038女1072.43930.78668情绪低落男1562.71960.83923-2.4250.016女1072.46140.86012成就感低男1562.53630.75474-1.1470.253女1072.41740.92041行为不当男1562.61110.73576-1.8860.06女1072.43150.79105主观幸福感男1565.20871.275280.4040.686女1075.27751.46176情感体验男1564.88221.27208-0.5020.616女1074.79791.4321生活满意度男1565.53531.527381.10.272女1075.7571.71333由上表可知性别对学业倦怠及其子维度情绪低落的P值小于0.05,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性别在学业倦怠和情绪低落上有显著差异,均值可知男性在学业倦怠及其子维度情绪低落的得分高于女性;性别对成就感低、行为不当、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的P值大于0.05,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性别在成就感低、行为不当、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上没有显著差异。5.3.2研究变量在年级上的差异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业倦怠总维度、主观幸福感及其子维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5所示。可知年级对学业倦怠、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行为不当、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的P值均大于0.05,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年级在学业倦怠、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行为不当、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表5-5年级对学业倦怠和生活满意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FP学业倦怠大一562.67680.721360.9320.426大二622.46210.75099大三802.5150.7659大四652.58230.72292总数2632.55360.74227情绪低落大一562.69640.836611.0840.356大二622.45770.83437大三802.60940.88397大四652.70.85462总数2632.61450.85564成就感低大一562.68750.707151.7930.149大二622.52960.91612大三802.39170.81482大四652.39490.83102总数2632.4880.82654行为不当大一562.63990.753291.2470.293大二622.40050.71445大三802.51250.77983大四652.61280.78788总数2632.5380.76239主观幸福感大一565.13711.305690.3010.824大二625.35361.46635大三805.18831.38979大四655.27061.2481总数2635.23671.35195情感体验大一564.85271.450920.0980.961大二624.92341.47127大三804.80781.22909大四654.82121.25603总数2634.84791.33746生活满意度大一565.42141.420460.6080.61大二625.78391.70103大三805.56881.76195大四655.721.47067总数2635.62551.606145.3.3研究变量在是否获得过奖学金上的差异对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对学业倦怠、主观幸福感及其子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5-6所示。表5-6是否得过奖学金对学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独立样本t检验奖学金N均值标准差tP学业倦怠是1172.52610.77283-0.5380.591否1462.57570.71877情绪低落是1172.62070.893420.1050.917否1462.60960.82719成就感低是1172.40030.84079-1.5440.124否1462.55820.81099行为不当是1172.52560.79799-0.2350.814否1462.54790.73525主观幸福感是1175.2471.43030.1110.912否1465.22841.29068情感体验是1174.87181.462760.2590.796否1464.82881.23273生活满意度是1175.62221.61987-0.0290.977否1465.62811.60064对学业倦怠总维度和三个子维度在是否获得过奖学金变量上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5-6所示。由上表可知是否得过奖学金对学业倦怠、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行为不当、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的P值均大于0.05,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是否得过奖学金在学业倦怠、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行为不当、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上没有显著差异。5.3.4研究变量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由表5-7可知户口所在地对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的P值小于0.05,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户口所在地在情绪低落上有显著差异,均值可知城镇户口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上的得分高于农村;户口所在地学业倦怠、成就感低、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的P值均大于0.05,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户口所在地在学业倦怠、成就感低、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表5-7户口所在地对学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独立样本t检验户口所在地N均值标准差tP学业倦怠城镇1722.60730.72421.6170.107农村912.45220.76912情绪低落城镇1722.69110.874992.0070.046农村912.46980.80263成就感低城镇1722.49130.820120.0890.929农村912.48170.84307行为不当城镇1722.61140.740122.1620.032农村912.39930.78837主观幸福感城镇1725.23451.35395-0.0360.972农村915.24081.35566情感体验城镇1724.82191.29672-0.4320.666农村914.8971.41735生活满意度城镇1725.64711.648230.30.765农村915.58461.531525.3.5研究变量在是否恋爱上的差异由表5-8可知恋爱状况对学业倦怠、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行为不当、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的P值均大于0.05,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恋爱状况在学业倦怠、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行为不当、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表5-8恋爱状态对学业倦怠和生活满意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FP学业倦怠恋爱中882.51480.734930.5430.582从未恋爱过812.62470.76987曾经恋爱过942.52870.72844总数2632.55360.74227情绪低落恋爱中882.59940.846550.210.811从未恋爱过812.66510.86801曾经恋爱过942.58510.86062总数2632.61450.85564成就感低恋爱中882.44510.859070.260.771从未恋爱过812.5370.84902曾经恋爱过942.48580.78122总数2632.4880.82654行为不当恋爱中882.47160.765321.490.227从未恋爱过812.65840.78125曾经恋爱过942.49650.73891总数2632.5380.76239主观幸福感恋爱中885.40371.352951.2630.285从未恋爱过815.07471.44463曾经恋爱过945.21991.26178总数2635.23671.35195情感体验恋爱中885.01991.397081.2360.292从未恋爱过814.70371.37449曾经恋爱过944.81121.24133总数2634.84791.33746生活满意度恋爱中885.78751.533070.9550.386从未恋爱过815.44571.77285曾经恋爱过945.62871.52058总数2635.62551.606145.4相关性分析对研究的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的结果如表5-9所示。表5-9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行为不当主观幸福感1情感体验.901**1生活满意度.933**.685**1学业倦怠-.654**-.610**-.593**1情绪低落-.492**-.452**-.452**.932**1成就感低-.726**-.683**-.653**.840**.621**1行为不当-.600**-.562**-.542**.940**.854**.714**1注:**表示p<0.01,*表示p<0.05.根据上表这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在不分维度的情况下,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显著相关的,并且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在分维度的情况下,学业倦怠的三个子维度与主观幸福感间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与之前的假设相同。我们的最初假设已经得到了初步验证,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做深入的分析。接下来将使用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最初的假设,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深层次探讨。5.5主观幸福感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主观幸福感与学业倦怠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以主观幸福感为自变量,学业倦怠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由表5-10可知主观幸福感的显著性P值小于0.05,达到显著性水平,且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主观幸福感对学业倦怠有显著的反向影响。表5-10主观幸福感对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Sig.B标准误差试用版1(常量)4.418.26816.495.000性别.167.070.1112.384.018年级-.011.032-.016-.344.731所在地-.153.073-.099-2.113.036是否获得过奖学金.026.069.017.373.709恋爱状况-.029.041-.033-.708.479主观幸福感-.358.025-.652-14.069.000R².452调整R².439F35.129***注:***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由表5-11可知情感体验以及生活满意度的显著性P值小于0.05,达到显著性水平,且回归系数为负,说明情感体验以及生活满意度对情绪低落有显著的反向影响;情感体验以及生活满意度的显著性P值小于0.05,达到显著性水平,且回归系数为负,说明情感体验以及生活满意度对成就感低有显著的反向影响;情感体验以及生活满意度的显著性P值小于0.05,达到显著性水平,且回归系数为负,说明情感体验对行为不当有显著的反向影响。表5-11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对学业倦怠各维度的回归分析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行为不当βTβTβT性别0.144**2.680.0521.2460.11*2.22年级0.0340.637-0.12**-2.8390.0150.296所在地-0.121*-2.254-0.001-0.032-0.128*-2.597是否获得过奖学金-0.023-0.4310.083*1.991-0.004-0.079恋爱状况-0.043-0.813-0.017-0.408-0.029-0.592情感体验-0.282***-3.823-0.462***-7.994-0.366***-5.408生活满意度-0.254**-3.447-0.329***-5.692-0.287***-4.237R²0.280.5580.391AdjustedR²0.260.5450.374F14.150***45.904***23.377***注:***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6讨论6.1各研究变量得分总体情况讨论在本次的研究中,根据表5-3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业倦怠水平得分均值为2.5536,其三个子维度(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行为不当)的得分均值分别为2.6145、2.4880、2.5380,三者在统计学中不存在着显著差异。北师的学业倦怠及其三个子维度的得分均分均接近中间值3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平均学业倦怠的水平较为中等。但是从人数占比来看,有27%的大学生有着轻度的学业倦怠;有40%的大学生有中度学业倦怠;有33%的大学生有中度学业倦怠,我们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较大的学业倦怠问题。这可能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在高中阶段经历了较为严苛的学习,在进入了较为宽松的大学生活后就容易使得大学生产生松懈,导致其产生学业倦怠的情况。6.2各研究变量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性讨论6.2.1各研究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性讨论研究中的结果表明,在学业倦怠的测量中,被试群体的学业倦怠水平在不同的性别上有着显著差异,具体的差异表现为男生的学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的学业倦怠水平。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男生的心理成熟年龄要慢于女生的心理成熟年龄,导致其自控的能力没有女生的那么好,比女生要贪玩,所以会表现出比女生更高的学业倦怠水平。在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中,被试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在不同的性别上也有着显著差异,具体的表现为女生的幸福感指数会比男生的幸福感指数高,可能是因为女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优于男生,导致男女生在主观幸福感上有着不同的体验。6.2.2各研究变量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性讨论研究中的结果表明,在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中,被试群体的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同的年级之间有着不同的学业压力,导致他们之间的倦怠水平、主观幸福感没有差异。6.2.3各研究变量在奖学金获得情况上的差异性讨论研究中的结果表明,在学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中,被试群体的学业倦怠水平与幸福感指数在奖学金获得情况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我们以往的认知不同。在我们的认知中,可能会认为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其学业倦怠水平会较低,而没有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
- 电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现代科技应用
- 声明改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生物丁醇行业风险评估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淀粉全降解塑料行业投资战略决策研究报告
-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在办公环境中的应用
- 2025-2030年中国泡桐木原木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制动盘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柴油清净剂行业运行现状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有机大米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
-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表格式
- 骨盆骨折小讲课护理课件
- 渣土车司机安全培训
- 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成本效益评估
- 二次函数(最全的中考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 建筑卫生陶瓷生产英文资料
-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 《鲁滨孙漂流记》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