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训练1.为探究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同学们利用灭菌后的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请结合实验回答问题。组别甲乙丙装置步骤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3-5分钟,自然冷却置于4℃环境中置于室温条件下置于室温条件下连续观察3天结果3天内未见浑浊第3天明显浑浊3天内未见浑浊(1)如果以温度为变量,应选择甲组和组进行对照,该对照实验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2)乙、丙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导致肉汤腐败的细菌和真菌主要来自。(3)该实验启示我们,延长食品保存时间可以采用的措施有:。(写出一条即可)。2.实验:“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材料:鱼缸中的一条活鱼、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是一种化学试剂,当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时,该试剂由蓝色变成黄色)。请根据题意并观察如图,完成以下设计过程分析:(1)鱼的口与鳃盖交替一张一合,这是鱼在水中进行。(2)水从鱼的进入,再从鱼的鳃盖后缘流出,在此过程中,水与鳃丝里中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3)在此过程中,鱼消耗的气体是水中的(填氧气或二氧化碳)。(4)在A点滴加BTB之后,B点呈现色。(5)结论:若结果与预测一致,得出的结论是,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相比,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含量(填增多或减少)。3.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了解并保护它们。为此,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观察蚯蚓"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步骤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取一条活蚯蚓,可以发现其身体是由许多相似的环形构成,这可使它的躯体运动更加灵活。如图所示(填字母)端是蚯蚓身体的前端。(2)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能与体壁内的肌肉配合,使身体蠕动。(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湿润、黏滑,这是因为蚯蚓通过湿润的体壁来完成。(4)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如何处理?。4.图甲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时的某些步骤;图乙表示用显微镜观察该临时装片时,不同步骤下的视野;图丙是显微镜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沒有特殊说明[]填字母或序号,填文字):(1)图甲中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用图中字母表示)。(2)图甲中d步骤滴的是清水,目的是:。若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3)用碘液染色后,视野中颜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此结构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4)图乙中,B视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图甲中(填图中字母)步骤操作不当造成的。视野从C换到D,调节了图丙中的[],使看到的细胞更清晰。(5)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有一个小黑点,分别移动玻片标本和目镜,小黑点都不动,则黑点可能在。A.目镜 B.物镜 C.玻片标本 D.反光镜5.天气炎热时,蟑螂会增多,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影响人的健康。为了治理蟑螂,小晗查阅资料得知,蟑螂喜暖爱潮、喜暗怕光、昼伏夜出。于是,小晗与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蟑螂生活的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首先,装置3的设计被老师否定了,原因是该装置违背了对照实验设计中的原则。(2)利用装置1探究非生物因素对蟑螂生活的影响时,实验的变量是。(3)小晗利用装置2探究光照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图。①实验前,小晗计划用2只蟑螂做实验材料,可老师说这样统计的结果不科学,理由是。②经过修改,小哈用10只蟑螂进行实验,并重复实验5次。分析上图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③根据蟑螂的生活习性,消灭蟑螂应该在(填“白天”或“夜晚”)进行,因为这时蟑螂活动的频繁。6.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做图甲的实验时,小伟在实验过程中,应时常往湿棉絮上滴加,实验时用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2)观察到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图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血液在图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用箭头和标号表示)(3)图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中的b为。如果某患者有炎症,则验血化验单显示图丙中的[]数值过高。(4)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小鱼。7.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以来,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地控制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传播。市面上的口罩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戴什么类型的口罩更有效?研究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的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1)口罩能有效地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传播。按病原体的不同,新型冠状肺炎属于性传染病。根据传染病传播的3个基本环节分析,新型冠状肺炎患病者属于,国家为全民免费接种疫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2)该实验的变量是。(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填“相同”或“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口罩。(4)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填“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8.下面图示中,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请据图回答(1)图2中,[1]是血管.[2]是血管。[3]是血管。(2)当我们身体内有了炎症,图3中[C]的数会增多,它的作用是。(3)图3中数量最多的是[A]。当人体内此种细胞数偏低时,人会患贫血,这种病人应多吃含蛋白质和含(无机盐)丰富的食物。9.腌制酸白菜是冬贮大白菜的方法。腌制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为探究“不同浓度食醋对酸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的浓度为7%的盐水、鲜姜和辣椒,制成料液;②加入食醋,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步骤①和步骤②三次;③连续10天,每天监测亚硝酸盐含量,取三次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作答:(1)腌制酸白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填“乳酸菌”或“酵母菌”),该实验的变量是。(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重复步骤①和步骤②取三次亚硝酸盐含量的平均值是为了。(3)如图分析,随腌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当食醋浓度为时,亚硝酸盐含量最低。说明食醋能酸白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降低亚硝酸盐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好天后再食用酸白菜。10.为了探究蚂蚁是如何进行通讯的,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步骤2)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形成A、B、C三个小岛,A、B岛与A、C岛间用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形成桥①和桥②,如图所示.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步骤3)将饥饿的蚂蚁放在A岛处,B岛放食物,C岛不含食物,让蚂蚁自由通过桥①和桥②,大多数蚂蚁爬向B岛。(步骤4)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对换,大多数蚂蚁爬向C岛。讨论与分析:(1)步骤1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2)实验前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3)完成步骤3后,桥①和桥②的唯一区别是;(4)完成步骤4后可以推测,蚂蚁靠进行通讯;(5)完成步骤3后在不干扰蚂蚁活动的情况下给桥①滴洒香水,蚂蚁队伍出现混乱状态,短时间内不能准确走向目的地,可能的原因是。11.斑马鱼性情温和、小巧玲珑,在水族箱内成群游动时,犹如奔驰于非洲草原的斑马群,故得斑马鱼之美称。由于易饲养、繁殖周期短、产卵量大、胚胎透明,斑马鱼已成为生命科学实验和研究的“新宠”。(1)斑马鱼是怎样呼吸的呢?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吸管吸取一些菠菜汁,慢慢地滴在鱼口前方,观察到绿色的菠菜汁从鱼的处进入,从鱼的处流出。(2)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提示:BTB是溴麝香草酚蓝酸碱指示剂,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BTB短时间内对鱼没有毒害。)。(3)鱼鳍在游泳中起什么作用?将斑马鱼按如图所示进行处理,把处理后的斑马鱼放入水槽中,请推测它在水中的运动状态。(4)用放大镜观察鱼鳃,发现鱼鳃是鲜红色的,这是因为鳃丝中密布,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这些体现了的生物学观点。1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合理健康的饮食已成为人们的新时尚。分析图一至图三,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每天应多食用图三中的B、C层食物,其主要成分在图一消化道的起始消化场所是[]。在消化道中,同时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是(用图一中的序号表示)。(2)图二中X、Y、Z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表示淀粉消化过程的曲线是。(3)参与图三A层油脂类食物消化的消化液有。某人偏食出现坏血病症状,患这种病主要是由于摄入图三中第层食物较少引起的。(4)将馒头在口中慢慢咀嚼会感觉到甜味,这是淀粉经历了消化的结果;为探究“牙齿的咀嚼”可能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现提供馒头、小刀、新鲜唾液、碘液和试管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步骤1:将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块,再分别用小刀切成大小不同的两组颗粒并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步骤2:;步骤3: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步骤4:。13.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1)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2)图中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正确顺序为(填号)。(3)图1中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并缓慢盖下,是为了避免产生。(4)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图2中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5)染色的方法是一边滴染液,另一边用吸引,重复2~3次。14.天竺葵是研究光合作用常用的草本植物,花色优美。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相关实验及其操作,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步骤D的目的是。(2)步骤G的现象是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未遮光部分。(填"变蓝"或“不变蓝”)(3)为了提高实验材料的利用效率,老师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还需要哪些原料,下面是某同学的实验设计及预测,请你补充完整:①将天竺葵植株暗处理一昼夜。②选一片叶子并将主叶脉切断。③置于光下照射4小时,并取下叶片,经脱色、漂洗后用碘液处理。④预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切口的远离叶柄端(填“变蓝"或“不变蓝")。⑤该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作为原料。15.图一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二、图三分别表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血的永久涂片观察视野。请回答问题:(1)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的视野范围。若观察到的物像模糊,应调节[]至物像清晰。(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首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该液体的作用是。该装片制作时需要滴加染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呈色。(3)图二视野中出现了气泡,可能是制作装片过程中的步骤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该视野中的细胞,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4)图三视野中数目最多的细胞是[],呈状。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乙;控制单一变量(2)空气(3)低温保存或真空保存2.【答案】(1)呼吸(2)口;毛细血管(3)氧气(4)黄(5)减少3.【答案】(1)体节;B(2)刚毛(3)呼吸(4)放回适合其生存的环境4.【答案】(1)dcba(2)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生理盐水(3)细胞核(4)a;③;细准焦螺旋(5)B5.【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2)水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