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五班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1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绽开与折叠的情景,经验探究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精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
面积。
2、能够相识K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实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培育学习数学的良好爱好。
重点难点:
能够精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打算:
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老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绽开成6
个面并视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卜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
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二、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
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
表面积。学生同组之间相互探讨,老师巡察指导每个小组的探讨活动。
老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
表面积。)
老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绽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x宽+长x高+高x宽)x2;长方
体的表面积
老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
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列式:(7x5+7x3+5x3)x2
老师让学生思索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沟通,老师提问学生。(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
X边长x6)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二(长X宽+Kx高+高X宽)x2
正方体的表面积二边长x边长x6
五班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
教学内容P19例1、做一做、练习五第1一2题
教学
目标
学问与技能:让学生结合详细情境相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
含义;能在详细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验从已有阅历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
究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经验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究过程,知道用数对表
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敏捷运用数对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老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播放动画。
怎样才能既精确又简明地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
一起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的内容。
⑴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老师引导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索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其次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
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依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
张亮的位置,老师赐予确定。
2、相识数对,学会用数对确定详细情境中的位置。
(1)提出问题(看来用第几列、第几行措述一个人的位置真好,让
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说法。)
大家觉得用这种方法表示一个人的位置,简炼吗?
师:能不能把这种方法再简化一下?
⑵制造、沟通
同学们可了不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了这么多种不同的
表示方法。
这一种是哪个小组制造的?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不错,既然每个小组都不谋而合地保留下了这两个数,说明
——?这两个数很重要!
真好!那这里的2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
说得太棒了,数学规则须要统一,想不想知道数学上统一运用的
方法,请看先写4,接着打上逗号,然后写3,最终打上括号,因为
它们是一个整体。大家知道吗?像这样,用列数和行数组成的一对数,
叫做一一数对。
书:(2,3)
(4)假如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
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思索,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3、嬉戏中概括提升
我发觉咱们班同学学得特殊快,下面咱们玩个嬉戏好吗?
⑴师诞生对
我说数对,请符合要求的同学快速地站起来。看谁反应最快!
(3,1)(3,2)(3,3)(3,4)(3,5)
惊奇,怎么就正好站起来这么一排呢?
(2)生诞生对
假如让你来出数对,你能让一排同学站起来吗?谁来试试?
生:……
师:也不错!有没有谁能说出点不一样的?
生:(1,1)(2,1)(3,1)(4,1)(5,1)(6,1)
师:发觉什么了?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
师:也就是说,数对中的其次个数相同,他们就都在同一行。
⑶师再出
不过,老师还有个本事:只说一个数对,就可能让一排同学都站
起来,你们信不信?要不咱试试?
示(4,_)可能是哪些同学?
师:你的数对是?惊奇,我上面写(4,1)了吗?那你为什么站起来?
生:(第一个数是4,表示第4歹I」,其次个数是求知数,所以第4
列的每一个同学都有可能)能不能确定,究竟是谁?假如一等于3呢,
表示的确定是谁?其他同学坐下去,看来,要想确定某一个人的位置,
只知道列数行不行?还得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确定要用到两个数)
师:(_)又可能是哪些同学?(全班同学都站起来了)。
师:全班同学都有可能吗?_、—表示两个相同的数,你的数对是
(?,?),符合吗?不符合的同学请坐下。当_=1、2、3、4、5时・,看来
(_)能不能表示全班同学?只能表示什么?只能表示列数、行数相同同
学的位置。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视察情景,思索老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生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索后可沟通
探讨,最终全班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班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3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
能在详细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儿号”、〃第几组第
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依据平面位置确定物
体。
过程与方法: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
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学问。
情感看法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儿层第儿号〃、〃第几组第几个〃
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依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并
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依据〃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
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打算:多媒体、投影仪等有关内容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一位老师到图书馆借书,询问图书
管理员工具书所在位置,然后图书员告知地图书所在位置。
2、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听老师讲解,初次接触位置这
个概念。
3、引入本课学习并板书课题。
4、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忆某物体的位置,确定它们的位置,
联系详细生活场景和阅历,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详细的直观演示以及详细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
学生对学习的爱好、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投影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己知信息。
老师引导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索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其次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
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依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
张亮的位置,老师赐予确定。
⑶假如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
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思索,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2、引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小结:先从前往后确定第儿行,再从
左往右确定第几列,这样就能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同学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详细的实例引导学生相识第几行和第几列的推断
方法,经验应用数学学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视察情景,思索老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索后可沟通
探讨,最终全班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课后小记与反思:
其次课时位置(二)
课型:讲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知道在生活中如何依据示意图找到位置。
过程与方法:理解可以用一组数来确定位置关系,通过确立一个
坐标图形来找准方位。
情感看法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产生数学的亲切感,
把位置关系的学习与生活场景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示意图找到物体的详细位置。
难点:理解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实践中。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或实物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1、谈话导入。
学生回顾在生活所见的示意图,回答老师问题,。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学问的复习,以及详细的直观演示和详细
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爱好,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出示例2o
学生读题,明白示意图,初步了解题目中的每个位置是用一个坐
标的形式来表示的,每一个巡游区和一对数相对应。
2、学生可提问质疑,可小组探讨,可相互回答问题。全班沟通。
沟通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相识示意图,知道它们是如何标示各区域
所在位置的。
小结: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就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
每个小区域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整个动物园这个大范围的一个坐
标点。通过这些坐标点,我们就能够确定某个巡游区的详细位置。
3、组织学生说说其他场馆的位置,同时老师板书。
4、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场馆位置与坐标中各点对应的关系。
5、练习:在图上标出这些场馆的位置。
6、小结:通过例题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
出来,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学问。
出示练习,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四、反馈练习。
五、课堂总结。
在练习中,要紧紧把握图形,从题目入手,找寻位置与坐标数值
的对应关系,明确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相互推断对方。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第三课时位置(练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班级教材P21——23练习五2、3、
5、6、7、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表示、确定位置的实力。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实力,进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表示、确定位置
的实力。
教学难点: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础性练习
1、填一填,再回答
回、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的位置时,我们规定:竖排叫做(),横
排叫做(),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往()数。
团、。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用数对表示是(2,
7),那么它在第()列第()行,(8,7)在图中表示第()列第()行的位置。
2、动物园的平面图。
①、动态生成方格图,渗透坐标思想
②、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请生汇报,说理。
③、嬉戏:猜景点
任选你想去的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小组内同学看数
对说地名,看看说得对吗?全班沟通。假如想去的景点是在(,4),
可能是哪里?
得出:一个数能精确说出一个地点的位置吗?数对中的两个数能
帮助我们很快在平面图上找到某个详细的地点。
④鳄鱼潭在(2,4),请标出。图上(4,2)和(2,4)表示的位置相
同吗?为什么?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留意两
个数的依次。
⑤小强的位置在(3,1),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6,5),你能沿着
方格线画出他的行走路途吗?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详细位置,
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用数对还能精确描述图形的详细位置。
二、巩固性练习:
书本第2、3、5、6、7、8题,学生先独立练习,老师再有选择、
有重点地加以点评,指正(为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这部分练习可以课
前布置)。
三、进展性练习
1、移动图形
团、在格子图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ABC,并构建一个平面示意图,
确定列和行,用数对表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团、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两格后的图形用A\
B\U标出对应的点,并用数对表示/V、B\U的位置。
回、把三角形ABC绕B点逆时针90。,得到的图形用A〃、B〃、
标出对应的点,并用数对表示A〃、B〃、C〃的位置。2、五子棋
明明和小强下五子棋:
明明执黑子先下,小强执白子后下。明明和小强的落子位置用
数对表示是:
明明:1、(4,5)2、(5,6)3、(6,7)4、(7,8)5>(4,7)6、(5,
小强:1、(5,5)2、(6,6)3、(3,4)4、(8,9)5、(4,4)6、(7,
7)
团、请你依据所给的信息,画出一个简洁的棋盘,并在棋盘上画
出黑子和白子。
回、你认为谁赢的可能性大?假如你是明明,你的下一步棋子打算
放哪?请用数对表示。3、涂色嬉戏
依据下面给出的数对给方格涂上相应的颜色,并说说涂出的图形
是什么。
红色:(3,4),(4,5),(5,6),(6,7),(7,6),(8,5),(9,4),
(4,4),(5,4),(6,4),(7,4),(8,4)。
蓝色:(4,1),(4,2),(4,3),(8,1),(8,2),(8,3)。黄色:
(8,6),(8,7)o
绿色:(7,10),(8,9),(8,11),(9,9),(9,11),(10,9),(10,
11),(11,10)O
四、课堂总结:
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说说在哪些领
域会用到这个学问?我们学好这个学问对于大家以后指导自己的生活,
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今日练习的这些内容?你觉得自己驾驭的
状况如何?有哪些地方还须要加强?
五班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96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
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驾驭用分数表示详细情境中简
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加
深对可能性大小的相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
数学学问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索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驾驭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相识事务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把一个红色乒乓球和一个白色乒乓球放入黑色袋子里,
让你摸一摸,它们的可能性相等吗?
生:相等。
师:假如放入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可能性相等了吗?
生:不相等。
师:我们这节课来探讨用分数来表示它们的可能性的大小。(板
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1、教学例1
谈话导入:同学们喜爱打乒乓球吗?假如让你来当裁判,你会用
什么方法确定由谁先发球?
出示例1场景图,提问:裁判在做什么?(猜球。场景再现)
师:用猜左右的方法确定由谁先发球公允吗?为什么?
学生探讨后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对或猜
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确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
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1
/
2?
(评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嬉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究事务
发生的可能性,从"猜左右争夺发球权〃的活动绽开,既有利于激发学
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爱好,又能激活学生原有的学问阅历,使学生围绕
这个问题绽开思索和沟通。)
2、同步练习
拿出装有一个红球和一个白球的袋子,问: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生:1
/
2
师:假如口袋里再放入一个红球,随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
性又是几分之几?
生:1
3
师:袋子里都只有一个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怎么会不同呢?
生:第一次口袋里只有两个球,其次次口袋里有三个球。
追问:假如再往袋里放入一个白球,随意摸一个,摸到的白球的
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假如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
/
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
小组探讨,学生汇报:放5个球,其中白球1个。
(评析:通过学生熟识的摸球活动,引导学生相识到:有几个球,
摸到其中一个球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一,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表示可
能性大小的思索方法。)
3、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让学生说说这6张牌各是什么牌,帮助学
生区分〃红桃〃与“黑桃〃。
师:把这些牌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随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
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探讨后明确: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
能性是1
6o
一共有6张牌,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
6o
师:你还想提什么问题?
小组探讨沟通汇报。
生1:从中随意摸一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生2:摸到方块2的可能性是1
/
6,摸到草花2的可能性是1
/
6,摸到〃2〃的可能性是1
/
3o
生3:一共有6张牌,〃2〃有两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2
/
6,也就是1
/
3o
生L从中随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儿分之儿?
生2:这6张牌中,红桃有3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3
6,也就是1
2o
对比练习: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五张,从
中随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请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说可能性。
汇报1:摸到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汇报2;摸到红色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汇报3:摸到黑桃3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评析:通过探讨使学生明确:从6张牌中随意摸到一张,每一
张牌被摸到的可能性都是1/6,从而为解答下面的问题奠定相识基础。
教学时,鼓舞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索,以促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把握
问题的实质,丰富学生对基本思索方法的体验。)
4、同步练习
①学生口答第⑴题中的几个问题
②学生探讨:假如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
指出:由于停在红色区域的可性是1
/
8,所以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是80次的工
/
8,也就是10次。
③追问:假如把转盘上的指针转80次,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确
定是
10次吗?
生:可能是10次,也可能多于或少于10次。
(评析:通过练一练,让学生先用分数表示指针转动后,停在每
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再依据可能性推算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
各种区域的次数。进一步加深对用分数表不的可能性大小的相识。)
三、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做练习十八第一题
先让学生依据题意连一连,再指名说说思索的过程。
追问:随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2、做练习十八其次题
①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列表整理题中的条件。
红色正方体6个面上的数:1、2、3、4、5、6;
绿色正方体6个面上的数:1、1、2、2、3、3;
蓝色正方体6个面上的数:1、2、2、3、3、3o
②组织比较:正方体都是6个面,为什么抛红色正方体,落下
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6,而抛绿色正方体,落下后1、2、
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3?
③学生完成第(2)小题后,组织比较:抛蓝色正方体,落下后1、
2、3朝上的可能性为什么不一样?
3、摸球竞赛
师:红球4个,黄球3个,假如摸到红球算老师赢,摸到黄球算
你们赢,你们情愿吗?
生:不情愿。
师:为什么?
生:摸到的红球可能性是4
7,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3
/
7,竞赛不公允。
(评析:通过练习,让学生推断简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
进一步积累用分数表示事务发生的可能性的阅历,加深对可能性大小
的相识。通过计算可能性的大小推断嬉戏规则是否公允,让学生用所
学学问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
驾驭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进展数学应用意识。)
总评:在嬉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究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先从〃猜
左右争夺发球权〃的嬉戏活动绽开,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的爱好•,又能激活学生原有的学问阅历,让学生在对可能性定性描述
的基础上,有意义地接受〃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都是1
/
2〃。然后借助摸牌嬉戏情境,让学生收集数据,并借助已有的生
活阅历,自主探究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儿分之儿。并通过练习,进一
步体会数学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学习过可能性的学问说明一些相
关的日常生活现象,提出并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
应用意识有所增加。
五班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5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
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学问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学问
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学问的基
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务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
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
象〃的丰富的感性相识升华到理性相识。
学情分析
五班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确定的生活阅历和统计学问,对现实生活
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确定的简洁分
析和推断实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务,对详细的概
念还没有深化地理解和运用。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老师
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推断的。所以教材选用学
生熟识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好玩的活
动和嬉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制造机会。
教学中,老师要利用这些情境让学生乐观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让学生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索,使学生在大量视察、猜想、
试验与沟通的过程中,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
及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务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务
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列出简洁试验全部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务
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数学思索:培育学生简洁的逻辑推理、逆向思维和与人沟通思索
过程的实力。
问题解决:能由一些简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务多
少。
情感看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渐渐对统计与可能性学
问产生爱好,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行能〃"确定〃描述事务发生的可能性。
能够列出简洁试验中全部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能依据可能性的大小推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课时支配:3课时
1.可能性................2课时
2.掷一掷................1课时
课时教案
课题:第四单元:可能性(1)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练习H^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务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
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视察、沟通、动手、思索、
验证的过程中探究新知。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表达实力和逻辑推理实力。
教学重点:体验事务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行能〃正确地描述事务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接受嬉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
中,让学生在嬉戏中,真实地参与中积累与学习学问。
教学打算:师: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生:
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导入: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
2.师揭题: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
些不确定性事务。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
题:可能性)
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
会,就是不会把歌颂。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确定回答确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嘉奖表现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
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
L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
表演。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探讨一
下,我们应当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探讨,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油签的方法来确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
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索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
状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务,有三种可
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
师引导:假如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行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
4.引导:最终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确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5.师小结:刚才在猜想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
是〃可能〃,其次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行能〃,第三次用的是〃确定
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行能〃〃确定〃三种状况,当然,不同状
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改变。(板书:可能不行能确定)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
红棋子和绿棋子。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确定能摸出红棋子?哪个盒子里
可能会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里不行能摸出绿棋子?等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组织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老师发彩色球让学生验证摸一摸,再说一
说为什么这么连。
4.说一说:老师引导学生用〃确定〃〃可能〃〃不行能〃等词语说说自
己生活中一些事务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学问?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推断事务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状况:可能、不行能、确定c
2.能结合实际状况对一些事务进行推断。其中“不行能〃和〃确定〃
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状况下做出的推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状
况下做出的推断,它通常包含经常、间或两种状况。
作业:教材练习第47页第3、4题。
板书设计:
可能性⑴
可能(不能确定)
可能性不行能
(完全确定)
确定
课题:第四单元:可能性(2)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P45〜46例2、例3及练习H^一第5、8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务可能性的大小方法:
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归纳和推断实力。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种结果事务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能依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索比较事务数量的多少。
教学方法:嬉戏教学法;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教学打算:多媒体、盒子、彩色棋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1)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下面事务发生的可能性。
①太阳()从东边落下。②明天()考试。
③冬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外部融资合同范本
- 村级森林防火的发言稿范文(5篇)
- 两万块钱消费合同范本
- 拆楼合同范本
- 乐山项目保安合同范本
- 专业承包仓库合同范本
- 乙方包税合同范本
- 保温代理销售合同范本
- 个人加工高端设备合同范本
- 光伏清洗施工合同范本
- 高校排球教案全集-专项课
-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专题课件
- 2024年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模板
- 手术室压疮预防课件
- 中国假肢行业分析报告:进出口贸易、行业现状、前景研究(智研咨询发布)
- 牛肉干市场洞察报告
- 《Photoshop CC图像处理》课件-任务9 使用时间轴与动作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 2024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解读
-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 华与华方法论合集【超级符号】【营销干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