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邢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测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艺术创造过程本质上是以自我意识为前提的精神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艺术的关键就在于艺术家对其创作具有自觉性,艺术是艺术家基于自我意识对生活体验、人生阅历与精神感悟进行的创造性表达;而虽然AI可以对海量的艺术作品进行精细的统计、存储、分类、模仿,甚至可以生成新作品,但它仍然不能理解它模仿与“创作”的对象。即便AI生成的绘画作品可以有和凡·高一样热烈的颜色与稚拙的笔触,可是它仍然不能理解凡·高在艺术上的抱负、孤独与骄傲,更无法理解凡·高对时代精神困境的反馈及其对表现主义绘画的启示意义,那么艺术活动就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从这一层面上理解,AI绘画并不是艺术。现在,人工智能仍只是人类的一种精密工具,人工智能看似可以自己创作作品,但这事实上是人为预先设计的计算程序的结果,而不能被视作人工智能脱离人的控制而进行的主动创作。虽然当代艺术对形式主导的现代艺术藩篱的突破,使得艺术的边界得以前所未有地拓展,艺术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被定义,但将艺术视作人类有意识的创作,而非纯粹自然的或机械的无意识的产物,仍然是人们普遍而朴素的艺术观念。AI本身只是一种智能化的技术工具,它不能为AI绘画是艺术提供合法性支持,也不能为其艺术价值提供保证。AI遵从的逻辑,根本说来是现代科技的工具理性逻辑与算法逻辑,而不是艺术的反思判断逻辑与诗性逻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工智能被用于艺术创作始于20世纪中叶,而此时也正是当代艺术勃兴之时。但长期以来,科学家和艺术家用人工智能学习和模仿的作品,基本上是20世纪中期之前的现代艺术和古典艺术,而不是之后的当代艺术。换言之,目前的AI绘画其实是在用最先进的技术,重复20世纪中期之前积淀下来的既定艺术范式,而不是在参与创造新的当代艺术。事实上,当代艺术对于观念和理论的依赖,对于材料、物品、身体的强调,对于行为过程、偶然事件、情境氛围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可以视作对人工智能及其所依赖的算法逻辑的对抗。站在当代艺术的视点上来看,目前的AI绘画可能不但不是艺术,而且是反艺术。因为AI遵循的工具理性逻辑,倾向于将所有既往的作品转换为抽象的数据代码,并据此将内在精神的力量转化为即时消费的流量,将丰富的人性降低为单纯的欲望,将存在的本真转换为虚拟的表象,而这恰恰是有违艺术的真精神的。艺术,说到底是包含精神锋芒的灿烂感性之光,是在展现生活本真的同时,又充满了诗性和生机的技术活动。(摘编自刘昌奇《AI绘画不能被视为艺术》)材料二:下图是目前最流行的某AI绘画创作平台上普通用户发布的两幅AI作品。这两幅AI绘画给人一种迥然不同的审美感受:其一,从绘画形式上看,这些AI作品突破了经典绘画的美学框架,造型奇特,呈现出强烈的后现代风格;其二,从审美功效看,这些AI作品更贴近今天人们的生活情境,因而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审美兴趣;其三,从绘画内容和主题看,似乎没有了专业AI作品的深刻感和严肃感。这样的AI作品正是目前AI生成性绘画的主流风格。因此,从审美功能尺度审视,这些AI绘画作品都有资格被视为艺术。可能有一些人会觉得,AI绘画创作的作品,更像是AI自主生成的。这是目前包括AI绘画在内的一切AI艺术作品共同面临的身份困境。其实,AI绘画的生成绝非GAN或CAN等算法模型能够独立或自主实现的。恰恰相反,目前任何AI绘画创作都是由AI和相关的艺术家或用户共同合作完成的,这集中体现在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一是AI绘画创作能力的构建(主要包括绘画算法设计、绘画算力培育、相关服务器的更新换挡等)无不彰显着人类主体的意志和理性精神。AI的算力无论如何强大,都离不开人类的赋能,它本身就是人类的创造物。其二是每一幅AI绘画作品的生成都必然基于艺术家或特定用户的命令,而这命令中必然隐含着艺术家或用户对作品的特殊要求,比如特定的主题、特定的风格、特定的形象等,离开了人类这些彰显着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诉求的指令,AI绝不可能主动或自主启动任何创作过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类主体对于AI绘画创作的“制导”作用,绝非仅仅局限于AI创作过程的启动,而是发生在全过程。AI创作不同于人类艺术家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能对作品进行连续和快速输出,而同时它又缺乏对作品质量的判断能力,这样人类主体就需要随时对输出的作品进行评估和选择;有时候为了提升AI作品的原创性与风格化,人类主体还需要主动改变AI正常的创作过程。至于AI绘画作品的策展,就更离不开人类主体。既然AI绘画整个创作环节都必须有赖于人类主体的全面、积极、主动的介入和参与,AI绘画作品又同时显现出无可置疑的审美价值,那么AI绘画也就有充分理由被视为艺术。(摘编自马立新《AI绘画是一种新型艺术形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艺术是艺术家基于自我意识进行的创造性表达,它遵从的逻辑是反思判断逻辑与诗性逻辑。B.当代艺术极大地拓展了艺术的边界,艺术越来越难被定义,因此说当代艺术突破了现代艺术的藩篱。C.AI绘画面临身份困境,指AI绘画是AI自主生成的还是由AI和相关的艺术家或用户合作完成的。D.材料二认为AI绘画创作的启动、对作品质量的判断、作品策展等,都离不开人类主体的参与。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AI可以惟妙惟肖地创造出古典主义、印象派等20世纪中期前的不同风格的绘画艺术。B.材料二认为,这两幅AI作品在绘画形式上突破了经典美学的美学框架,能够带给观众迥然不同的审美感受。C.材料二认为,目前的GAN或CAN等算法模型还做不到独立或自主实现任何AI绘画创作过程。D.材料二认为,AI绘画具有无可置疑的审美价值,有充分理由被视为艺术。这一观点和材料一的观点是相反的。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描摹精良的赝品、批量生产的工艺品,这些大众文化工业制品终有一天会被AI取代。B.2018年AI绘画作品《埃德蒙·贝拉米肖像》被拍出43.25万美元的高价,AI绘画开始获得市场认可。C.目前已有很多AI绘画作品被世界著名美术馆收藏,更多AI绘画正在参加一些著名的艺术展览。D.在艺术机构等专业领域范围内,AI绘画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在大众评审领域,AI绘画也能获得良好评价。4.材料二多处使用了分类列举的表述方式,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5.AI绘画能不能被视为艺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心目中的晋祠蒋殊“忽然间我们才惊异地抓住车窗,望着那一角正殿的侧影,爱不忍释。”第一次在一本书中读到这句话时,怦然心动,“那样魁伟的殿顶,雄大的斗栱,深远的出檐,到汽车过了对面山坡时,尚巍巍在望,非常醒目”。婀娜侧影,是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那是1934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受朋友费正清夫妇邀请,前往山西汾阳消夏,途中与晋祠不期而遇。一次遇见,念念不忘。于是在汾阳停留月余之后,二人在“心力俱疲,还带着种种行李什物,诸多不便”的状况下,还是毅然决定专程去一趟晋祠,“因那一角殿宇常在心目中,无论如何不肯失之交臂”。结果当然没让二人失望。走进晋祠后他们发现,“晋祠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读到文章那一年,我十七岁,刚刚从乡村来到省城太原。彼时对太原的认识,只是火车站很漂亮,迎泽大街很宽阔,西山煤炭滚滚,太钢钢花飞扬。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文字,让我看到不一样的太原。他们与晋祠的初遇之美,吸引着我走进晋祠,去目睹集宏大、神秘、威严、典雅、华丽、幽静于一身的晋祠。晋祠初名唐叔虞祠,为纪念西周时期晋国始祖唐叔虞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关于晋祠最早的记载出自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历史上,多个朝代都曾对晋祠进行过扩建、修缮。晋祠内国宝荟萃,最著名的是“三宝”“三绝”“三匾”。“三宝”为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三绝”为周柏、难老泉、宋代彩塑像;“三匾”为“水镜台”匾、“对越”匾、“难老”匾。在梁思成、林徽因眼里,圣母殿“尚属初见”;唐槐周柏“枝干奇伟,虬曲横卧,煞是可观”;鱼沼飞梁“是我们现在所知的唯一的孤例”……建筑艺术层面之外,晋祠的后面还藏着故事。一座气势恢宏的园林,竟源自两个孩童的嬉戏。《吕氏春秋》记载,周成王即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姬诵,幼年继位的他与弟弟姬虞关系亲密。一天两人嬉戏时,他从地上拾起一片桐树叶并剪成“玉圭”状,笑着对弟弟说:“我把唐地封给你。”后来,姬虞带着工匠、乐师等庞大队伍来到三晋大地,成为唐国君王。因排行第三,被称为唐叔虞。叔虞死后,儿子姬燮将唐改为晋,追封父亲为晋王,并在晋阳西南不远的悬瓮山下、晋水之畔,为父亲修建了一座祠宇,便是今天的晋祠。而晋阳,即今天的太原。记得初次来到饱经沧桑的晋祠时,我感慨万千。当年叔虞来到晋地,兴农田,修水利,重农业,亲民生,开启了这片土地的繁盛。两千多年时间里,一代又一代晋地人民接力对晋祠进行修建、重建、扩建,让建筑挺立,让艺术绽放,让历史流传。晋祠,成为我了解太原的一本大字典。多年后,我接手了一本呈现山西历史文化的刊物。第一年,就因一篇文章涉及《晋祠之铭并序》碑刻,走进晋祠。对于《晋祠之铭并序》碑刻,梁思成、林徽因当年只有一句简单的记录:“唐贞观碑原石及后代另摹刻的一碑均存,且有碑亭妥为保护。”当我们走近碑石,唐风的华彩气息扑面而来。那是公元646年,正月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唐太宗李世民回到阔别多年的太原,旧地重游,在晋祠触景生情,亲笔书写下这篇《晋祠之铭并序》。从文学角度看,《晋祠之铭并序》是盛行于初唐的文辞华丽、气势磅礴的骈体文。《晋祠之铭并序》碑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等价值于一体,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今天,在书法界乃至文化界,《晋祠之铭并序》碑广为人知。今年春天,一位南方朋友慕名来太原。到达后的第一个晚上,她便先行游览了酒店附近的汾河公园,并大赞汾河水之柔之美。我只回复了她一句:明天,带你去晋祠。果真,站在晋祠水母楼一侧的台骀庙前,她赞叹不已。她这才知道,远古时期的太原是一片汪洋。关键时刻,治水官台骀挺身而出,通过“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永久留下“台骀治汾”的美名,并开创了一座日后叫作“太原”的城市。离开台骀庙,走过赤桥,这位南方朋友强烈要求再看看汾河水。台骀治理过的汾河水,流传于历史故事里的汾河水,早已远去。从1998年至2021年,太原历经二十三年,完成了四十三千米长的城区全部汾河段治理,并建成了汾河公园。如今,汾河公园成为一座4A级景区,成为太原人的网红打卡地。那天晚上,我领着朋友沿汾河公园自南而北,一路走向一个特别的景点——雁丘园。她说,早听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词来自一对殉情的大雁,却不知是诗人元好问在太原汾河畔的遇见。诗人有感而发写下《摸鱼儿·雁丘词》,其中的名句流传千古。元好问在太原遇到大雁,也曾数次游历晋祠。今日雁丘园,正是依托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所进行的创意设计。古老的晋祠历经沧桑走到今天,“那一角殿宇”依然在太原人的心目中。晋祠,让与它相遇的人念念不忘,让与它朝夕相处的太原人成了痴情儿女。(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晋祠比喻为自己了解太原的一本大字典,生动地写出了晋祠作为自己了解太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钥匙和窗口的作用。B.“我”的南方朋友强烈要求再看看汾河水,是想通过看汾河来更好地理解晋祠和太原的历史,更是因为她想再次亲身体验汾河的美景。C.本文将作者个人经历与晋祠的历史事实相结合,既有作者的主观感受,也有客观的历史资料,将情感色彩和知识性融为一体。D.本文围绕晋祠的建筑艺术、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三个层面展开,将晋祠的多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出晋祠的特色和魅力。7.关于文中李世民亲笔书写《晋祠之铭并序》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回忆了《晋祠之铭并序》碑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展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学才华,表现了李世民对晋祠的深厚情感。B.我们要了解初唐文学中骈体文风格特点,那么从文辞华丽、气势磅礴的骈体文《晋祠之铭并序》中,管中窥豹,可见一斑。C.《晋祠之铭并序》碑集多重价值于一体,但因为由一代明君李世民亲笔书写,其政治价值远远超出其他价值,从而被世人铭记。D.本段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精准,如“华彩气息扑面而来”一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晋祠之铭并序》碑刻的庄重和壮观。8.文章前半部分多处引用梁思成和林徽因写晋祠的文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9.本文采用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熙宁元年冬,广德军作新门鼓角楼成。太守[注]合文武宾属以落之。既而以书走京师,属巩曰:“为我记之。”巩辞不能,书反复至五六,辞不获,乃为其文曰:盖广德居吴之西疆,故鄣之墟,境大壤沃,食货富穰,人力有余。而狱讼赴诉,财贡输入,以县附宣,道路回阻,众不便利,历世久之。太宗皇帝在位四年,乃按地图,因县立军,使得奏事专决,体如大邦。自是以来,田里辨争,岁时税调,始不勤远,人用宜之。而门闳隘庳,楼观弗饰,于以纳天子之命,出令行化朝夕,吏民交通四方,览示宾客,弊在简陋,不中度程。治平四年,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钱公辅守是邦始因丰年聚材积土将改而新之。会尚书驾部郎中朱公寿昌来继其任,明年政成,封内无事,乃择能吏,揆时庇徒,以畚以筑,以绳以削,门阿是经,观阙是营,不督不期,役者自劝。自冬十月甲子始事,至十二月甲子卒功。崇墉崛兴,复宇相瞰,壮不及僭,丽不及奢,宪度政理,于是出纳;士吏宾客,于是驰走,尊施一邦,不失宜称。至于伐鼓鸣角,以警昏昕,下漏数刻,以节昼夜,则又新是四器,列而栖之。邦人士女,易其听观,莫不悦喜,推美诵勤。夫礼有必隆,不得而杀;政有必举,不得而废。二公于是兼而得之,宜刻金石,以书美实,使是邦之人,百世之下,于二公之德尚有考也。(选自曾巩《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有删改)材料二: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注]太守,即后面的朱寿昌。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尚书兵部员外郎A知制诰B钱公辅守C是邦D始因E丰年F聚材G积土H将改而新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符合,与“莫不中音”(《庖丁解牛》)中的“中”意思相同。B.期,规定日期,与“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氓》)中的“期”用法不同。C.甲子,甲是十天干的首位,子是十二地支的首位。文中的甲子指的是甲子日。D.微,没有,与“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微”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朱寿昌嘱托作者写一篇文章来记述广德军鼓角楼的修成,作者推辞不过。B.曾经的广德县境域广大,土壤肥沃,经济富足,人丁兴旺,但交通很不便利。C.重新修建的鼓角楼高城耸立,屋宇层层相连,奢华、壮观的程度超越了本分。D.朱寿昌和钱公甫重修鼓角楼的功绩值得称赞,应该刻碑记录下来,供后人考证。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按地图,因县立军,使得奏事专决,体如大邦。(2)夫礼有必隆,不得而杀;政有必举,不得而废。14.重新修建鼓角楼和岳阳楼的原因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将军赴定州郎士元双旌汉飞将,万里独横戈。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标题看,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从其风格来看,也可纳入边塞诗的范畴。B.颔联前一句写春色临边地而尽,和“春风不度玉门关”有异曲同工之妙。C.颈联实写由于敌人受到李将军的军威震慑,袭扰的烽火在黄河以北就隔断了。D.整首诗用字简洁而用意精妙,形象十分鲜明、突出,非一般应酬诗可比。16.“万里独横戈”句,还有一个版本“万里授横戈”,你认为哪个版本更好?结合相关诗句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同学们来到海边举行中秋篝火晚会,看到天上月光皎洁,大海潮起潮落,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朗诵起《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句。(2)描写音乐既可直接描写,也可间接体现,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通过两个事物形象从侧面来体现箫声的魅力。(3)青山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也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四(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戏,是诗、词之后“最中国”的抒情方式,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认知、思维、记忆、表达和交流、互动方式。本真意义上的中国戏,要突破舞台上占支配地位的西方戏剧理论范式,用中国戏曲自有的语汇去理解它的独特之处。以前的大村小镇、市井码头,很多人都会唱昆曲,甚至在冀中一带的农村都有三四十个左右的昆弋班社,昆曲对农民非常熟悉,老太太都能看出演员偶尔戴错的盔头。清代康乾年间,有个说法是“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收拾起”和“不提防”都是昆剧中的曲词。七八十年前,乃至更早以前,戏,是那时人文化基因序列中的一段染色体;人是“活”在戏中的,戏,是人生命的一部分。过去的人们看戏时不仅是观众,更是“参与者”,戏曲与他们的整体生命经验息息相关。18.文中有加点词“要突破”,请说说它和“突破”相比,语意上有什么不同。19.标点符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引号尤其如此。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分析相关词语加了引号后的表情达意。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分别指出病因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7 Unit2 Pandas love bamboo(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基础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夷学院《办公软件操作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财经大学《情报检索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理护理职业学院《新媒体发展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科技大学《计量经济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常熟理工学院《临床流行病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荆州学院《西方法律思想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东湖学院《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牡丹江大学《P路由与交换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美丽的春天课件
- 2025年山东青岛自贸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会计法律法规答题答案
- 2024年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常州溧阳市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编外人员7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三篇)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十一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练习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50497-2019)
- 数字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