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96讲解_第1页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96讲解_第2页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96讲解_第3页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96讲解_第4页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96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什么是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合称为生命体征。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衡量机体状态的可靠指标。T36.3-37.2℃P60-100次/minR16-20次/minBP90-140/60-90mmHg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学习目标掌握体温的正常值;发热的程度、分期、热型及护理。掌握体温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体温过低的护理。了解体温的产生、调节与生理变化。体温的观察与护理1、定义体温:身体内部的温度,又体核温度。

较皮肤温度高且稳定。㈠正常体温

1.单位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换算公式℉=℃×9/5+32℃=(℉-32)×5/92.正常范围影响因素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0.5-1.0℃年龄性别

昼夜

其他

环境㈡生理变化

食物氧化传导对流蒸发辐射产热散热散热中枢产热中枢下丘脑2、体温的形成与调节㈠体温过高又称发热,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1.定义2.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中等热高热超高热37.3-38.0℃38.1-39.0℃39.1-41.0℃41.0℃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热为40.6-41.4℃

高达43℃极少存活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上升形式:有骤升和渐升两种形式临床表现:皮肤苍白、无汗、

畏寒、寒战

3.发热过程特点: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持续时间:因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异临床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和心率加快头痛头晕甚至惊厥昏迷3.发热过程→高热持续期体温上升期

3.发热过程→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体温上升期

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正常退热方式:骤降和渐降临床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可轻度↓稽留热4.热型4.热型驰张热稽留热间歇热4.热型驰张热稽留热不规则热间歇热4.热型驰张热稽留热想一想

病人李某,发热一周,体温持续在39-40℃,拟诊发热待查于上午8时入院。测T40.3℃,P110次/min,R28次/min,BP135/90mmHg,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体质消瘦,卧床不起,食欲差。上午8:20给予退热剂后,体温降至38.9℃,大量出汗,口干,下午2:00体温升至39.8℃。

请问:1.李某发热呈何热型?

2.入院时的发热程度?

3.请根据病人情况提出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2.保暖3.降温4.饮食护理5.清洁护理6.卧床休息7.心理护理5.护理(二)

体温过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体温不升:体温在35℃以下1.定义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疾病或创伤低温环境低温麻醉和药物中毒2.临床表现皮肤:白、紫、凉呼吸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意识改变甚至昏迷1.密切观察测T:q1h2.保暖措施3.配合抢救4.心理护理加盖衣被等给予热饮提高室温暖箱3.护理体温的测量1.消毒?容器?消毒液?时间2.检查1.消毒1.评估病人整体状况测温局部情况2.计划护士准备病人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情绪稳定休息30min1.评估2.计划3.实施

核对解释↓

测量体温↓读数记录↓整理归位部位: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处嘱病人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勿说话测温3min测口温若不慎咬碎立即清除碎屑延缓汞的吸收促进汞的排出腋下有汗应先擦干水银端放于腋窝正中,紧贴皮肤,屈臂过胸测温5-10min测腋温取好体位润滑肛表插入深度:3-4cm测量时间:3min禁忌:测肛温㈢测量体温的方法三防

防碰碎爆裂防测量不准防意外发生注意事项课堂练习1.以口腔温度为划分标准划分低热范围是A.36.0℃B.36.8-37.3℃C.37.3-38.0℃D.38.0-38.5℃E.38.5-39.0℃2.适宜测量口腔温度的病人是A.昏迷B.婴幼儿腹泻C.支气管哮喘发作D.痔疮术后E.精神病3.间歇热常见于A.流行性感冒B.伤寒C.败血症D.肿瘤E.疟疾

马某,高热、昏迷,护士为其测量腋下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