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人工繁殖综述_第1页
小龙虾人工繁殖综述_第2页
小龙虾人工繁殖综述_第3页
小龙虾人工繁殖综述_第4页
小龙虾人工繁殖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龙虾人工繁殖综述西南大学张洮重庆市402460摘要: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又称克氏螯虾、红色沼泽螯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亚目,刺姑科,原螯虾属。原产北美洲,1918年由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由日本引进我国,现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该虾一直市场火爆,价格攀升,供不应求,开发前景广阔。关键词:小龙虾;人工繁殖;生物学;技术1小龙虾的养殖生物学特性1.1分类与分布

小龙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喇蛄科、原螯虾属,称克氏螯虾或克氏原螯虾。它在淡水螯虾类中属中小型个体,原产于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小龙虾的主产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1.2形态特征

小龙虾整个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共20节组成,除尾节无附肢外共有附肢19对,体表具有坚硬的甲壳。小龙虾头部5节,胸部8节,头部和胸部愈合成一个整体,称为头胸部。头胸部圆筒形,前端有一额角,三角形。额角表面中部凹陷,两侧隆脊,尖端锐刺状。头胸甲中部有一弧形颈沟,两侧具粗糙颗粒。腹部共有7节,其后端有一扁平的尾节与第六腹节的附肢共同组成尾扇。胸足5对,第一对呈螯状,粗大。第二、第三对钳状,后两对爪状。腹足六对,雌性第一对腹足退化,雄性前两对腹足演变成钙质交接器。小龙虾性成熟个体呈暗红色或深红色,未成熟个体淡褐色、黄褐色、红褐色不等,有时还见蓝色。[1]常见个体长4~12厘米。世界上采集到的最大个体为全长16厘米,产于非洲的肯尼亚。我们在湖北采集到的最大个体雄性全长14.2cm,重102g;雌性全长15.3cm,重120g。

1.3生活习性

小龙虾为夜行性动物,营底栖爬行生活。栖息在湖泊、河流、水库、沼泽、池塘及沟渠中,有时也见于稻田。但在食物较为丰富的静水沟渠、池塘和浅型湖泊中较多,栖息地多为土质,有较多的水草、树根或石块等隐蔽物。白天常潜伏在水体底部光线较暗的角落、石块旁,草丛或洞穴中,夜晚出来摄食。在自然情况下,因缺饵和水体透明度较低,白天也见其觅食。该虾有较强的攀援能力和掘洞能力。在水体缺氧、缺饵、污染及其它生物、理、化因子发生骤烈变化而不适的情况下,常常爬出水面进入另一水体。如下雨时,特别是下大雨时,该虾常爬出水体外活动。在无石块、杂草及洞穴可供躲藏的水体,该虾常在堤岸处掘穴。洞穴的深浅、走向与水体水位的波动,堤岸的土质及小龙虾的生活周期有关。在水位升降幅度较大的水体和小龙虾的繁殖期,所掘洞穴较深;在水位稳定的水体和小龙虾的越冬期,所掘洞穴较浅;在生长期,小龙虾基本不掘洞。小龙虾洞穴最长的可达100cm,直径可达9.2cm。小龙虾虾能利用人工洞穴和水体内原有的洞穴及其它隐蔽物,其掘穴行为多出现在繁殖期。因而在养殖池中适当增放人工巢穴,并加以技术措施能大大减轻该虾对池埂、堤岸的破坏。小龙虾广泛分布于各类水体,尤以静水沟渠、浅水湖泊和池塘中较多。说明该虾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低氧有较强的适应性。一般水体溶氧保持在3mg/L以上,即可满足其生长所需。当水体溶氧不足时,该虾常攀援到水体表层呼吸或借助于水体中的杂草、树枝、石块等物,将身体偏转使一侧鳃腔处于水体表面呼吸,甚至爬上陆地借助空气中的氧气呼吸。该虾离开水体能成活一周以上。小龙虾对高水温或低水温都有较强的适应性。这与它的分布地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是一致的。其温度适应范围为0℃~37℃,在长江流域,冬天晚上将其带水置于室外,被冰冻住仍能成活,但小龙虾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31℃。

1.4食性

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以摄食有机碎屑为主。.对各种谷物、饼类、蔬菜、陆生牧草、水体中的水生植物、着生藻类、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型底栖动物及动物尸体均能摄食,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在20~25℃,小龙虾摄食眼子菜每昼夜可达自身体重的3.2%,摄食竹叶菜可达2.6%,水花生达1.1%,豆饼达1.2%,人工配合饲料达2.8%,摄食鱼肉达4.9%,而摄食蚯蚓高达14.8%。可见小龙虾喜食动物性物质。在天然水体中,由于其捕食能力较差,在该虾的食物组成中植物性成分占98%以上。有人错误地认为小龙虾能捕食鱼苗、鱼种,对水产养殖有很大的危害。其实,小龙虾在正常情况下,没有能力捕食鱼苗、鱼种。虽然小龙虾不能捕捉游动较快的鱼类,但它能捕食鱼类的病残个体、浮游动物、藻类及漂浮在水面的植物。

1.5生长和蜕皮

小龙虾与其它甲壳动物一样,必须蜕掉体表的甲壳才能完成其突变性生长。并具有争食、贪食习性。投喂饲料要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以下午一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采取定质、定量、定时投喂方法,喂足喂匀,保证每只虾都吃饱,避免相互争食。

3、按天气、水质变化和虾活动摄食情况合理投喂。克氏螯虾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32℃。在8~10月克氏螯虾摄食量大,日投喂量可按在池虾体重的6%~10%安排,干饲料或配合饲料按2%~4%统筹,并根据天气、水质状况以及虾活动觅食情况适当增减。连续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可以少投喂,天气晴好时适当多投喂;大批虾蜕壳时少投喂,蜕壳后多投喂;虾发病季节少投喂,生长正常时多投喂。既要让虾吃饱吃好,又要减少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日常管理:1、建立巡池检查制度。每天巡池,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2、调控水质。保持虾池溶氧量在5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每15~2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保持水位稳定,不能忽高忽低。3、加强栖息蜕壳场所管理。虾池中始终保持有较多水生植物。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蜕壳后立即增喂优质适口饲料,防止相互残杀,促进生长。[4]4、防逃防病。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做好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2.4产卵与孵化经过越冬期培育之后,亲虾性腺成熟,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25~30摄氏度)开始交配受精,接着进行产卵和受精卵的孵化。

2.4.1交配产卵

在繁殖季节,雄虾主动接近雌虾,抱紧雌虾,射精后雌虾立即离开。交配时间通常只有1分钟。交配后的几分钟,雌虾用步足分散精团。

交配后24小时雌虾开始产卵,通常再需24小时受精,完成受精的卵子在雌虾的腹部进行孵化。孵化期间雌虾一般隐蔽在隐蔽物中,少数抱卵雌虾仍旧摄食。

2.4.2孵化条件

受精卵粘附在雌虾的腹部,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42天左右的胚胎发育,孵化出幼体,然后离开母体,独立生活。因此,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满足亲虾和受精卵孵化所需要的生态条件。

(1)溶氧。抱卵虾的耗氧量大,在孵化期内,要连续不断地充氧,使得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

(2)光照。四脊滑螯虾的繁殖也受到光照的影响,一般光照14小时,然后盖上黑布,使水池黑暗10小时。

(3)温度。控制在26~28摄氏度。

(4)饲料。抱卵虾的饲料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包括新鲜的水生植物,一些动物饲料如鱼肉和少量的含蛋白质较多的颗粒饲料。

2.4.3虾苗孵化

四脊滑螯虾苗孵化适温为22~32摄氏度,孵化时间为37~48天。抱卵虾在孵化过程中,经常腹部蜷曲,保护受精卵不受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因此,虾苗孵化时要注意:

(1)水质稳定。孵化池一定要做到水质良好,溶氧充足,保持微流水,适当遮阳避光,防止日水温差过大。

(2)环境安静。尽可能避免惊吓和未到时间不必要的捕捞检查。否则极易造成“弹卵”损失。

(3)适量投饲。产卵孵苗后的亲虾要强化培育,保持适量投饲,并增加活饲料,为下次产卵提供物质基础。

(4)设立档案。及时建立抱卵虾不同孵化池档案,每天早、中、晚测定水温,便于预测出苗时间。2.5幼苗与培育小龙虾种苗的培育技术,其特别培育技术是:一、选建培育场地①选择生态良好,周边安静,临近水源,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水源无污染的培育场地。②建2000-3000平方米的水泥池,池深1.5米,上面0.5米的内壁要光滑,防止龙虾外逃。池埂坡度比在1:2.5~3,池底要平坦,建好进、排水设施。③水泥池建好后,先灌0.2米的水,用10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向池壁和池底泼洒,达到彻底消毒的效果。④在水泥池移栽或投放一定数量的出水性植物,供小龙虾攀爬栖息和蜕壳时作为隐蔽场所,有些水草还可以作为小龙虾的饵料,占水的容量5%-35%为宜,并置一些网片、塑料筒、瓦片等,增加小龙虾栖息、蜕壳和隐蔽的场所。⑤水质要清新,放虾前要进水达1.4米深,在进水口用筛网过滤进水,防止昆虫、小鱼和蛙卵等敌害进入池中。水温在24℃~28℃,水温要长期稳定。二、科学交配繁育①在温带或亚热带地区的天然水域,小龙虾性成熟在10月份前后,体长在10-15厘米,每公斤25-40尾,交配季节在每年的5月份至9月份。小龙虾的受孕、产卵、繁殖受水温、水质等多种因素影响,春、夏、秋三季均有小龙虾产卵现象,所以,在天然水域就有多种规格的小龙虾个体。②为了保证小龙虾种苗的质量,在繁育中,须挑选体长、体重基本一致的种虾,其体形要正常无畸形,肢节齐全无缺损,虾体光泽鲜明,肉质饱满,活动迅速;每年要在江河、湖泊中捕捞一定数量的野虾与饲养池中的家虾交配,保持虾种的质量稳定。③种虾池须单独建设,1000平方水池应投放母种虾24-48公斤,公种虾12-24公斤,雌雄比例为2:·1。④公种虾与母种虾交配前后,小龙虾会在池底泥土中掘穴,母种虾产卵和受精卵孵化过程多在洞穴中完成。一只母种虾可产卵300-500粒,其受精卵的孵化与水温、水溶氧量和透明度等水质因素有直接关系,水温在22℃~29℃时,小龙虾从产卵孵出到幼虾离开母体约30-40天。母种虾孵出的仔虾必须依附在体抱卵腔内生活20天左右,发育成幼虾时,才可离开母体独立生活。⑤当幼虾离开母体大量出现时,须用笼网捕捞幼虾,分批投入幼虾池中饲养;也右以将公积上虾和母种虾分批捕捞投放到另外的种虾池中。三、科学放养幼虾①幼虾放养的密度,一般在每平方米500~800尾。②幼虾放养宜在气温较低的早晨或傍晚,在上风口浅水水草区投放。投放时动作要轻,要把装虾工具沉入水中慢慢向后拖动将幼虾放入水中。③同一池中的幼虾规格基本保持一致,个体差异不能太大。四、科学饲养幼虾①幼虾入池后,开始人工投喂。前一周,投喂的饵料有磨制的米浆、豆浆,每天投喂量约为每万尾幼虾0.1千克饵料。每天上午10时左右和傍晚5时左右在全池泼洒投喂。具体投喂量还要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②饵料睛天投足,闷热天、阴雨天少投。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时多投,投喂几天后,水体透明度明显降低,说明幼虾摄食情况不佳,应减少投喂量。③一周后,改用小鱼虾、蚯蚓、螺蚌肉、鱼粉等混入玉米、小麦反复打碎成糊状料进行投喂。投量为虾体重的10%,同时,交替投喂新鲜的豆渣和浸泡好的饼粕。此外,在投喂动物性饵料时,为了保证营养全面,每天可少量投喂一些嫩草、菜叶等青绿饲料;幼虾饲养一个月后,虾体已健壮,可放入稻田与稻谷共生了。五、水质管理重要①在幼虾培育过程中,幼虾池的水必须要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水中的溶解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②池水要保持干净,池中污物、残饵要及时清除,定期换水、排污、增氧,保持良好的水质。六、预防敌害药害①培育期间,要经常视水池,对幼虾每天的活动情况做好记录,并随时观察池中水质的变化。对池内出现的敌害生物,如蛇、老鼠、青蛙、鱼类、鸟类等,要及时捕捉或灭掉。②防止农药的流入,特别是除虫菊酯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因此,在虾池周边,严禁使用敌杀死、速灭杀、氯氰菊酯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七、预防诊治疾病①经常清除池中过多的淤泥,池中淤泥中有机物过多,水温升高时,有机物会腐烂产生大量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气体和有机酸、氨、氮等有害物质,毒害小龙虾。②池中水位太浅,会造成水温的突变,使幼虾不能适应而患病,严重时导致死亡,注意池中水经常保持高位。③不能向池中注入污水,污水会带入大量的致病病菌危害幼虾。[5]④幼虾喜欢吃新鲜饵料,如投喂不清洁或腐烂变质的饵料,会使水质恶化滋生病菌,导致幼虾发病。⑤做好清塘消毒、投放苗种时的虾体消毒以及日常的水体消毒。⑥幼虾所患疾病,如软壳病、烂壳病、黑鳃病、纤毛虫病、出血病、水霉病、蜕壳不遂、螯虾瘟疫病等,均要对症下药。2.6幼苗计数与运输目前通常使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是:运输时使用钢筋框架、外包聚乙烯网布的方箱装运,箱内装虾的厚度不得超过10cm,最佳厚度控制在5cm之内。箱底和虾体表面必须铺设浸过水的水草,箱与箱可以楼叠,最顶层箱要适当遮盖,防止阳光直射,运输途中要适时对箱子进行喷水,保持湿润。3小龙虾苗种培育及成虾养殖技术3.1养殖场地龙虾的生命力极强,可充分利用池塘、稻田和一些荒滩、小坑塘等水体进行养殖,面积以2001一3335m2为宜。由于该虾有掘穴打洞的习信,一般洞穴的深度在50一80cm,部分洞穴深度超过1m,为避免掘穴外逃,养殖水体的四周埂宽应在1.5m以上,并在埂上四周设置0.5m高、内壁光滑的防逃墙或防逃板,建好注、排水系统。同时,池塘中间要搭建几条泥埂,泥埂两头不要与池埂相连,埂长约为池长的4/5,埂宽lm以上,埂高出水面5-10cm,为龙虾创造打洞穴居的场所。池水深以0.5-1m为宜,最好是中间水深,四周有浅滩。池底放置树根、竹筒等,水面移养水草。3.2放养准备3.2.1池塘整理在虾苗入池前,要认真进行池塘整理,去除淤泥和平整池底,使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信能,尽可能减少水的渗漏。池堤要有一定的坡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池底的中部挖一条水沟或在池塘坡底四周开挖一条沟,主要有利于早期虾苗的培育管理和捕获时操作方便。3.2.2清塘消毒清塘消毒工作好坏直接影响虾的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常用的方法主要有:①生石灰消毒:有干法消毒和带水消毒两种。干法消毒,每亩用生石灰60-80千克,全池泼洒,再经3-5天晒塘后,灌入新水;带水消毒,每亩以1米水深计算,用新鲜生石灰125-150千克,要把新鲜生石灰放在水中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②漂白粉消毒:将漂白粉溶化后,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7千克,漂白精用量减半。③敌百虫消毒:每亩水面用晶体敌百虫500克,再加敌杀死50克,溶化后全池泼洒。(3)进水和施肥注入新水时要过滤,以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入池。同时施肥培育浮游生物,成为虾的直接天然饲料。常用有机肥料施用量为每亩75-100千克,使水se有一定的肥度。此时水位较浅,随着水的加深,要逐步增加施肥量。具体要视水se而定。(4)种植水草龙虾食信杂,尽管偏动物信,但在动物信饲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吃水草来充饥。龙虾摄食的水草有苦草、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和喜旱莲子草(水花生)等。水草同时是虾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也是虾蜕皮的良好场所。在水草多的池塘养虾,成活率高。3.3幼虾放养3.3.1放养的虾苗苗种质量要求①规格整齐虾苗要求在0.8厘米以上,虾种规格为2.5-3厘米。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或虾种,要求规格一致,一次放足。②体质健壮放养的虾苗、虾种活力要强,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且耐旱的能力较强,离水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死。③野生虾种需驯养虾苗虾种系人工培育的,如系购买的野生虾种,需经人工驯养一段时间后,才能放养,以避免相互残杀,提高放养的成活率。3.3.2投放方法和注意事项幼虾投放一般在5月份进行,可将幼虾放进塑料盆内,先往盆里慢慢添加少量池水至盆内水温与池水接近,并按盆内水量加入3%一4%食盐浸浴5分钟左右消毒,再沿池边缓缓放人池中,放养时注意避免曝晒。一般可放养3cm的幼虾1-1.5万尾或重量80-120kg/亩,同时可混养鲢鳙夏花鱼种50-100尾/亩,以调节水质。这样成虾产量可达400-600kg,效益1000元/亩左右。如从外地购运虾苗,离水时间长,有些虾甚至出现昏迷现象,应在水盆中暂养20分钟再投放,可提高成活率。3.4饲料投喂龙虾是杂食信的,尤喜食动物信饲料,且龙虾生信贪婪,摄食量大,要注意饲料投喂方法。成虾养殖可直接投喂绞碎的米糠、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屠宰场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保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5%左右,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4-10%,根据季节、天气、水质、虾的生理状况而调整。6-9月水温适宜,是虾体生长旺期,一般每天投喂2-3次,时间在上午9-10时和日落前后或夜间,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5-8%;其余季节每人可投喂1次,于日落前后进行,或根据摄食情况于次日上:午补喂一次,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1-3%。饲料投喂需注意天气晴好时多投,高温闷热、连续阴雨天或水质过浓则少投;大批虾蜕壳时少投,蜕壳后多投。养殖期间,应适时施肥。一般在幼虾投放5-7天后。可施发酵的畜禽粪50-60kg/亩。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主施有机肥,施肥次数和数量以适当的水se和透明度为准,水se呈豆绿se或茶褐se为好,透明度以30-40cm为宜;水质不宜过肥,否则容易缺氧浮头。3.5水质管理龙虾耐低氧能力很强,且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过肥的水质也能生存。池塘养殖龙虾的水质管理比较简单。3.5.1调控好水质保持池塘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8.5,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每15-20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2;每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量10千克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