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及点评课前预习:朗读课文,读准读熟读懂1.初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2.学生展读,注意评价激励3.轮流读文,力求读熟读懂4.疏通文义,勾画疑难词句5.学生译文,互相订正纠错6.教师提问,积累重点词语评点:文言文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朗读,读准字音,读熟课文,读出情味,读一读,展一展,画一画,问一问,这些练习看似简单,却有实效。一、撰写感受,交流感受师:《世说新语》是古代优秀的志人志怪小说,其志人小说与现代小说虽有不同,但人物、故事情节已然具备,请同学们任选角度,写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1.依据情节,编故事2.寻找细节,评人物3.读懂故事,品意蕴(学生撰写感受,教师巡视指导,写毕学生举手自荐,师生共同确定交流学生)生1: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陈太丘与朋友约定,要一起出去办事,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可是太丘等啊等,等啊等,这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朋友怎么还不来呢?陈太丘等了一会儿,仍不见友人来,就想:办事要紧,便不再等候,先走了。陈太丘走后,友人也驾着马车赶到了。当时,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七岁,正在门口玩耍。陈太丘的朋友就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正玩得尽兴,听见有人问话,抬头一看是父亲的朋友,赶紧恭恭敬敬地回答:“我父亲等您好久,见您不来,就先走了。”陈太丘的朋友听了,不由火冒三丈,骂道“陈太丘简直不是人!与朋友约好一起走,竟然不等我就自己先走了”。元方听见他骂自己的父亲,心里很生气,替父亲辩解道“您与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可中午已经过去了,您没有到,就是不讲诚信,现在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听了元方的话很惭愧,因为是自己失约在先的,赶紧下马车来拉元方的手,可元方径直走进家门,头也不回。生2:我对本文的语言做一下赏析:《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令我印象颇深的是陈元方这个七岁的小男孩。文中通过两种方式的描写刻画了元方的性格。首先是正面描写。文章一开始就描写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待君久不至,已去”。接着写元方对客人骂其父的回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体现了元方明白事理的个性。元方的动作,也突出其性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由“怒”转“惭”,表示知错,元方却“入门不顾”,其率真的性格就凸现出来。其次是侧面描写,由友人这个大人的言行举止,衬托了元方的性格。文中的“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与元方的回答“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形成鲜明的对比,已是大人的友人得知陈太丘已经离去,不但不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口出脏言,大发雷霆地责怪陈太丘,而七岁的元方面对这样的阵势,却义正词严地指出其“无小故事里的大道理信”、“无礼”。客人的不讲道理反衬了元方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明礼懂事。生3:学了本文,我感觉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礼守信的人。初读《陈太丘与友期》,我脑海里浮现出两个词:诚信、礼貌。这两个简简单单的词,虽然几笔就能写完,可是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细细回想:你是否在早上对老师说一声“早上好”?你是否在得到别人帮助时说了声“谢谢”?你是否在不小心碰到别人后说声“对不起”?这些都是生活中人人应该懂得的礼仪,但我知道,一定还会有人说“没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说规矩如此重要,那么我认为礼貌和诚信更重要。评点:新课环节二——添一个修饰词语。大道至简,大巧若拙。如何品析人物,不同执教者方法不一,各有所长。但在本课,只简单的一式,添一个修饰词语,要求简简单单,做起来也简单。“元方笑答”,“元方不悦”,“元方正色道”,“元方笑道”———不同的添词,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元方———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形成了多元化的解读,深化了理解,明晰了认识。三、揣摩心理,二品人物师:面对小元方的落落大方,聪慧明理,友人有怎样的表现?生:友人惭,下车引之。师:“引”是个动作的细节描写,动作是心理的外化,友人此时怎样想?“入门不顾”又表明元方什么心理?请你揣摩,在句子中合适的地方加入人物的心理描写。(学生补写心理描写,补写完示意老师)生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心想:你骂了我父亲,我要维护父亲的尊严,绝不理你———入门不顾。师:没写友人的心理啊。生2:友人惭,心想:没想到陈太丘有如此出色的儿子,我身为长辈,太失礼了——下车引之。元方想:你对子骂父,我绝不原谅你———入门不顾。生3:友人惭,心想:这孩子说得对,是我的错,我得承认,不能让孩子小瞧了我———下车引之。师:看起来,友人是认识到错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也有人认为小元方入门不顾,不给友人机会,就太过失礼了,你怎么看?生:元方是个七岁的孩子,面对客人对自己父亲的责骂,他要维护父亲的尊严,给友人一个教训,所以不失礼。师:的确,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苛责求全。此时你对友人和元方又有怎样的评价?生:友人知错能改,元方正直率真。(教师板书“动作描写知错能改正直率真”)评点:环节三———加一处心理描写。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还是那简单的一式,加一处心理描写,直入人物内心世界。四、讨论问题,探究主旨师: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共分8卷36门,其中第12门《夙惠》门是记录聪慧儿童的故事的,七岁的元方足够聪慧,可作者却把本文归在了《方正》门,“方正”就是正直,刚直不阿,你能揣摩编者的意图吗?请小组间讨论一番,作出回答。生:作者就是想通过陈元方的故事,侧面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懂礼。师:你的回答一语中的,看起来我国古人就特别重视诚信品德的养成,你积累过哪些关于诚信的名言?生1: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的弟子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生2: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师:不仅古代大思想家重视诚信,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诚信的成语,如: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每个成语教师刚一出口,学生就抢过去接完)我最喜欢一句关于诚信的谚语,和大家分享。(教师板书“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请同学们快速抄录并记忆这些言辞。师:小短文里蕴含大道理,请同学们熟读并背诵这篇短文。(三分钟后有同学举手,老师示意再等一等他人,然后全班齐背,又分别找一男一女背诵,背得很熟练)评点:环节四———问一个深刻问题。教师善于研究发现,深刻领会编者意图,引领学生揣摩编者意图,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了本文的思想启引作用,顺利完成了相关言语的积累,融课文理解、情感熏陶、语言积累于一体,可谓水乳交融,水到渠成。五、比较阅读,积累拓展在《陈太丘与友期》中我们认识了陈元方,《世说新语》中就有好几则与他有关的故事,请同学们看印发的另一则元方的故事,进一步去见识他的聪慧。《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注释:候:拜访,问候。履行:实践,做。绥:安,安抚。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师:学习。要求:1.结合补充注释,疏通文义。2.将原文、译文写在笔记上,遇到疑难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3.说一说元方的聪慧表现在哪里?评点:环节五———选一段例文读一读。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元方的聪慧,能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学生兴趣浓厚。总评:一直以来,谈到文言文学习,许多学生都感觉很头疼。许多教师怕浪费时间,考什么教什么,教起课来无外乎一遍遍的朗读背诵,字斟句酌的释义,课堂往往成了没有血肉的骨架、没有滋味的白水,教师教起来无味,学生学起来也苦不堪言。张老师的这堂课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学生在读熟课文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的书面解读,学生交流初读感受后,形成了系统而全面的认识。许多教者在此基础上往往就停下来了,认为文言文考试只考背诵和释义,就要求学生硬背课文,硬记释义,结果把文言文教学拖入了劳而低效的歧途。本课教者没有停留在此,而是通过“添一个修饰词语,加一处心理描写,讨论一个问题”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的多元的解读——想象表情,揣摩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开发项目合同管理计划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合同(在建工程合作)
- 应急用工劳动合同协议
- 紧急借款担保合同实例
- 劳动合同新规:试用期合同该如何签订
- 住宅租赁合同模板:简易版
- 2025年联合招商代理委托合同
- 2025年企业车辆调度与使用合同模板
- 2025年搅拌车劳务租赁合同模板
- 印刷厂技术服务合同全文
- 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委托交易代理合同
-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各章节)-基础护理学第四版试题及答案
- 色彩发展的历史课件
- 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手册
- (2023年最新版)医师执业、变更执业、多机构备案申请审核表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纸马》教学设计公开课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2022)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含课件和素材)
- 施耐德公司品牌战略
- 三方联测测量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