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昆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初质量监测历史卷(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历慎思同学探究某原始人类遗址时收集到以下史料,由此判断,他探究的原始人类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2.在距今58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最终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材料突出反映了中华文明A.多姿多彩 B.源远流长 C.多元一体 D.连绵不断3.考古发现为了解史前社会提供了可靠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A.学会饲养家禽家畜 B.进入农耕文明时期C.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D.手工业达到高水平4.距今8000多年的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这证实当时的贾湖居民A.已经学会保存火种 B.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C.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D.会使用铁制农具5.考古发现山顶洞人已经能在兽牙、海蚌壳等物体上钻出小孔,做成项链。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有了A.宗教意识 B.崇拜活动 C.爱美意识 D.灵魂观念6.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其陶器表面绘有鱼、鸟、花等图案。下面这些陶器的造型和图案设计可以共同印证我国原始居民A.会农业种植 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C.会制作陶器 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7.西周时期“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实行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刺史制8.“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表明春秋时期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是A.社会转型 B.王室衰微 C.社会变革 D.民族交融9.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以下选项中代表人物、派别及主张对应正确的是A.孙武—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孔子—墨家—“为政以德C.老子—法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孟子—儒家—“兼爱非攻”10.《周易》有云:“汤(商汤)武(周武王)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表明夏商周三代更替①源于君王暴政②顺应天意民心③推行禅让选举④体现礼崩乐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某学者认为:“商鞅变法使劳动力得到了充分释放,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握了社会的主要财富,登上历史舞台”。该材料描述了商鞅变法的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意义12.如图所示为“何尊”,是一件西周青铜酒器。它底部有一篇122字的铭文,大意是:武王在攻克了商的都城后,举行隆重的仪式向上天报告“我现在把中国当我的家园了,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中国”两字的实证。由此可知A.中国国家认同具有悠久历史 B.铭文反映了商朝建立的历史C.西周的疆土范围较商朝缩小 D.西周青铜器制作技术不成熟13.大单元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如表横线处应填写的单元主题是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B.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4.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秦朝建立,以咸阳为都城。这一年是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15.《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汉文帝),加之以恭俭,孝景(汉景帝)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说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A.强化君权,巩固统一 B.加强法治,巩固统治C.吸取教训,休养生息 D.重视商业,繁荣学术16.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其中“凿空”的历史意义是A.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B.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C.成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17.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初期出现了“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情景,这主要得益于A.秦朝奠定的大一统基础持续发挥作用B.周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补充劳动力C.光武帝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经济举措D.丝绸之路开通后对外贸易获利丰厚18.为方便记忆,小历让AI帮他写了一首朝代顺序诗:“夏启传宗四百年,商周礼序甲骨传。秦汉风云三国乱,两晋南北几朝迁”。根据诗的表述,下列年代尺应完善的内容依次是A.①西周、②西晋、③东汉、④春秋 B.①西周、②春秋、③西晋、④东汉C.①春秋、②东汉、③西周、④西晋 D.①西周、②春秋、③东汉、④西晋19.《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张骞通西域 B.北民南迁 C.科举制创立 D.大运河开通20.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以下历史叙述可以用来佐证这个道理的是①商鞅变法大大增强秦国国力②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③耧车的发明促进交通的发展④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书法艺术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南北朝对峙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D.民族隔阂完全消失22.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这种“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出现在A.西周 B.西晋 C.东晋 D.南梁23.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被称为“五胡”的是A.匈奴、鲜卑、羯、氐、羌 B.蒙古、鲜卑、羯、氐、羌C.匈奴、蒙古、鲜卑、羯、氐 D.蒙古、羯、氐、羌2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史实结论A西汉司马迁撰写《汉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北朝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著作C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七位数字是领先世界近千年的数学成果
D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26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遗址出土的物品(如下图)。材料二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1)材料一中的“某遗址”位于什么流域?该遗址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2)从材料二可知,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3)综合所学知识,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哪些?请列举两例。26.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概而言之,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摘编自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材料三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重现蓬勃生机。——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1)材料一图一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作用是什么?(2)材料一图二展示的是什么制度?概述该制度对后世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4)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候,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史记·大宛列传》(1)材料一中“张骞凿空”指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一地图指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地方。概括汉代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意义。材料二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而言,当时生产的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这为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摘编自赵常兴、安鲁《六朝移民与江南经济区的形成》(2)根据材料二,概括自东吴至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图材料二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发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江南地区在缫丝、织布、制瓷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摘编自李文艳《新时代洛阳客家文化资源利用路径研究》材料三南北朝历史思维导图(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一个魏晋时期内迁的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的名称。(2)据材料二,说出魏晋时期南方社会发展的表现。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内在联系?(3)据材料三,写出该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参考答案1-10DCDCCBBBAA11-20DACDCBCDBB21-24ACAC25.(1)流域:长江流域;住房样式:干栏式房屋。(2)如何产生:民主推举(3)途径: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历史遗存、参观博物馆、口头传说等。(任举两例即可)26.(1)制度:分封制。作用:巩固了西周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3)观点: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割据局面;汉武帝时期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4)主流趋势:国家统一。27.(1)张骞出使西域;长安;到达地方:大秦(或欧洲和北非,或地中海地区)。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精切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江苏省南京、镇江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
-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绳来电显示电话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幼儿园小班标准教案《谁的脚印》
- DL∕T 5210.2-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
- 电梯每月电梯安全调度
-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 部编2023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活动园问题及答案
- GB/T 2951.1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
- JJG 657-2019 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 检定规程(高清版)
- 政法书记在全县公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财务合规培训课件PPT
- 同济大学工程经济学讲课)PPT精品文档
- 运动营养学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