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观后感_第1页
中国通史观后感_第2页
中国通史观后感_第3页
中国通史观后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通史观后感TOC\o"1-2"\h\u24275第一章《中国通史》: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 127256第二章剖析《中国通史》的主要架构 139第三章我看《中国通史》中的历史脉络 210738第四章从《中国通史》中感受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228154第五章以史为鉴:《中国通史》给我的启示 26103第六章引用《中国通史》中的史实论据 318897第七章总结《中国通史》带来的思考 312517第八章展望从《中国通史》中汲取的力量 3第一章《中国通史》: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中国通史》就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大画卷,它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以一种丰富而全面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就拿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来说,从古老的原始社会开始,描绘了先民们在洪荒时代的艰难求生。书中提到,那时候人们以部落为单位,靠着简单的石器与大自然搏斗,就像北京人遗址中发觉的那些粗糙的石器工具,就是他们生存的见证。画卷的展开,我们看到了夏商周的朝代更迭,看到了奴隶社会下人们等级分明的生活状态。那时候的青铜礼器,不仅仅是精美的工艺品,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如司母戊鼎,它的庞大体量和精致工艺都显示出当时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这部通史带我们领略各个朝代的风采,无论是秦汉的大一统,还是唐宋的繁荣昌盛,又或是明清的兴衰荣辱,每一个阶段都是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二章剖析《中国通史》的主要架构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架构清晰而有条理。它大致按照时间的脉络来构建,从远古到近代。在讲述每个朝代的时候,会先从政治方面入手。例如在讲述唐朝时,先描述唐朝的政治制度,像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分工协作,使得唐朝的政治治理高效有序。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种分工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接着会讲到经济方面,唐朝时期的农业发展得很不错,曲辕犁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然后是文化方面,唐诗的繁荣是唐朝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诗作流传千古。还有社会生活方面,唐朝人的服饰风格多样,女性服饰开放华丽,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中国通史》对每个朝代都是全方位的剖析,而不是单一维度的描述。第三章我看《中国通史》中的历史脉络在《中国通史》中能清晰地看到历史的脉络。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这是一个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不断进行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却异常繁荣。比如齐国的稷下学宫,它就像一个思想的大熔炉,儒家、法家、墨家等各派学者都在这里讲学、辩论。这一时期的思想碰撞为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到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推行的郡县制等一系列政策,影响了后世几千年的政治格局。而汉朝在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种思想的传承在整个中国历史中一直延续,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串联起各个朝代的文化和政治理念。第四章从《中国通史》中感受文化的传承与演变《中国通史》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演变。以汉字为例,在古老的甲骨文时期,汉字还只是一些简单的象形符号,用来记录占卜等简单的事情。时间的推移,到了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的演变。篆书的笔画规整圆润,像李斯的篆书作品就有一种古朴典雅的美。隶书则在篆书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更加便于书写,《曹全碑》就是隶书的经典之作。楷书则更加方正规范,成为现代汉字的基础。这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体现了文化在传承中的发展。再看儒家文化,从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开始,经过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发展,到汉朝的董仲舒对其进行改造,融入了一些阴阳家等思想,再到宋明理学的发展,儒家文化不断适应不同时代的需求,在传承中演变出新的内涵。第五章以史为鉴:《中国通史》给我的启示《中国通史》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就拿明朝的灭亡来说,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土地兼并严重。例如魏忠贤专权时,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民不聊生。同时明朝还面临着外敌的入侵,像后金的崛起对明朝边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内部腐败,不能很好地处理内部矛盾,又不能抵御外部的威胁,那么必然走向灭亡。而唐朝的贞观之治则给我们相反的启示。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重用像魏征这样的贤臣,关注民生,轻徭薄赋,使得唐朝在他的统治下走向繁荣昌盛。这让我们明白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要有远见卓识,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重视民生才能长治久安。第六章引用《中国通史》中的史实论据在论述很多观点的时候,《中国通史》中的史实论据是非常有用的。比如我们想要说明民族融合的重要性,就可以引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当时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推行汉化政策,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等。这一改革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使得北魏的经济得到发展,文化更加繁荣。再比如要阐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引用宋朝的史实。宋朝时期,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书籍的印刷成本,使得知识能够更广泛地传播;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格局。第七章总结《中国通史》带来的思考读完《中国通史》,会有很多思考。我们看到了历史上众多王朝的兴衰,每一个兴衰背后都有复杂的原因。从人口方面来说,一个朝代初期,人口相对较少,土地资源相对充足,人们的生活往往比较安定。人口的增长,土地兼并等问题开始出现,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就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从对外关系来看,一个强大的王朝往往有着开放的对外政策,像唐朝时期,与周边国家的交流频繁,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而闭关锁国的清朝,却逐渐走向衰落。这些现象让我们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处理人口、资源和对外关系等问题,如何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让我们的社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第八章展望从《中国通史》中汲取的力量从《中国通史》中我们可以汲取很多力量。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到历史上无数英雄人物克服重重困难的事迹。比如司马迁遭受宫刑后仍然坚持撰写《史记》,他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让人钦佩。在现代社会,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也会遇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