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驾驭北魏孝文帝前期改革的主要内容。2.相识孝文帝改革中关于移风易俗的改革内容。1.重点: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2.难点:分析孝文帝改革中均田制的作用。一、卓有成效的新制1.整顿吏治(1)背景:吏治黑暗,贪污成风。(2)措施: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凹凸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3)影响:吏治有所好转。2.推行均田制(1)前提:政府限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2)内容:485年,颁布均田令,按肯定标准,将国家限制的土地安排给农夫耕种,不得买卖。(3)作用:使无地农夫获得了土地,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复原和发展。3.设立三长制目的协作均田制,强化对地方的限制内容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作用使国家从中心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限制4.推行新的租调制(1)缘由:与均田制相适应。(2)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肯定数量的租调。(3)作用:使农夫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图解历史]北魏经济变革与政治变革的关系二、设巧计迁都洛阳1.缘由(1)政治①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寻求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②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改革阻力大。(2)经济:平城经济比较落后,粮食供应常常发生困难。(3)军事:平城与北边强敌柔然相毗邻,时受骚扰,很担心全。(4)地理:平城偏居塞上,经略南方困难。2.概况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课中思索]阅读史料P37“学思之窗”,思索:想一想,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提示】理由:北魏虽然实现了北方统一,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峻隔阂,文化冲突猛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等地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就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可以成立。三、移风易俗1.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主动接受汉族文化。2.内容(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2)讲汉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鲜卑族原有姓氏改为汉姓。(4)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以加强民族联系,巩固统治。(5)改籍贯: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3.影响(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2)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特殊提示]孝文帝汉化政策的作用孝文帝崇尚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提高了鲜卑族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各民族接连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均田制[史料一]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1)史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措施是什么?依据史料一概括其作用。【答案提示】措施:均田制。作用:促进了农业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问题剖析]史料一体现的措施可从“均给天下民田”得出;作用依据“以供耕作”“海内安之”从农业和社会的角度概括。[史料二](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孝文帝纪》(2)史料二中说“富强者并兼山泽”,北魏均田制能抑制这种现象吗?为什么?【答案提示】有肯定的抑制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因为均田制没有变更封建土地全部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定还会发展起来。[问题剖析]史料二所揭示的问题是封建土地全部制的痼疾。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理解北魏政府所“均”之“田”的来源。全面相识北魏均田制(1)前提:政府驾驭大量无主荒地。(2)内容:国家把限制的土地安排给农夫耕种,农夫向政府交租,并担当肯定的徭役和兵役。(3)性质:封建土地全部制。(4)影响①复原经济:农夫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主动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原与发展。②巩固政权: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统治。③民族融合:推动了内迁各族由游牧转向农耕,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到来。④历史影响: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社会的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5)局限性①肯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不均依旧存在。(国家限制的土地有限)②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冲突突出。③政府剥削、掠夺农夫的劳动力。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础(1)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冲突和阶级冲突尖锐的状况下,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2)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使游牧为主的鲜卑人变成农夫,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旺盛。(3)政治上:迁都洛阳、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接受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巩固了统治,团结了汉族地主,有力地推动了政权的“汉化”。(4)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这些措施加强了民族的沟通与融合。(5)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的文化精华最终融于汉族文化之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课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语1.以均田制为中心的各项新制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复原和发展,巩固了政权,打下了深层改革的基础。2.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宏大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对鲜卑族的封建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不行磨灭的贡献。3.孝文帝的改革说明: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1.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夕,吏治腐败,民怨沸腾。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确定()A.以官吏的政绩作为确定官吏任期的依据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D.对“贪赃”的官吏严惩不贷C[北魏初期,官吏没有俸禄,他们全靠贪污和搜刮百姓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的主要手段。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孝文帝下令实行俸禄制,百官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凹凸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2.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C.复原和发展经济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D[A项是孝文帝实施汉化政策的目的;B项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C项是均田制实施的结果,这三项都不符合题目的要求。]3.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枢,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史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D[依据史料信息可知,拓跋澄强调洛阳地理位置“均天下所据”“制御华夏”,故选D项。]4.下表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的一项改革措施,这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拓跋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汉姓元穆陆贺刘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C.改鲜卑族为汉人D.歼灭了鲜卑陃习A[改汉姓使鲜卑族主动接受汉文化,从而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孝文帝说过:“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文可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材料二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平城有强大的保守势力,是改革的巨大阻碍。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志向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1)依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北魏孝文帝迁都的缘由。(2)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社会风俗的作用。【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分别从汉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金融学院《肿瘤生物治疗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广告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医学院《实验室安全与环保》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水运工程施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活动三 老建筑的去和留(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台州学院《教师口语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信息系统单统计学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大学《数据采集与清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2 Period2 Section A Pronunciation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政治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点亮生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全套教学课件
- 外墙清洗成本分析报告
- 特殊作业现场监护人安全培训课件
- 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第5章-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原理
- 2024年1月浙江省首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 关于新能源场站“两个细则”的影响和管理措施
-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 中医类诊所规章制度与岗位职责
- 初中语文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断句训练120题(含答案解析)
- 影视鉴赏-动画电影课件
- 美学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