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解析(全册)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解析(全册)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解析(全册)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解析(全册)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解析(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数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⑴,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⑵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大守行》)

⑶,-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⑷,。九万里风鹏正举。

(李清照《渔家傲》)

(5)杜甫《春望》中〃,〃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作

者深切的爱国之情。

⑹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丽风光的名句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9分)

与眼花瞭乱的社交网络相比,读书让我们的心灵在纷扰的世界中得到慰藉、洗羊,让我

们的内心从贫瘩变得丰饶,从喧Xiao走向宁静。书中的知识好比一艘渡船,载着我们在生

命之海里悠然自得地航行。书,微笑着向人们展示它无穷的魅力和优雅。在安静温和的时

光里,与清风同行,与书香为伴,是一种灵魂的享受。读书,旖旎了生命的画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斑IanT行走的岁月。

⑴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洗涤*()喧xiGo()斑1加()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分)

⑶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横线处补写句子。(2分)

⑷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

3.文化常识填空。(4分)

(1)"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社戏》)中的“老旦〃是戏曲行当的名称。了解一些戏曲行当的知识

对学习戏曲很有帮助。你还知道哪些戏曲行当的名称?请列举两个,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2分)

(2)"老〃字一族,意义丰富,古代常用其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请将下面的词语与意思

一一对应。(填序号)(2分)

①老朽()②老脸()③老身()④老粗(

A.谦称自己没有文化B.老年人谦称自己

C.老年人称自己的面子D.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4.综合性学习。(12分)

2019年4月起,某市开展了〃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意在宣传当地的美

景、美食、民俗、名人、历史等。为响应此次推介活动,你所在学校拟开展系列活动,请

你参与并完成卜列任务。

【策划栏目】

⑴学校要制作一本活动宣传手册,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二个栏目名称c(6分)

示例:知历史,增长见闻

栏目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调查】

⑵假如你是学校的一名小记者,请你围绕“晒文化•哂风景〃活动,从下列采访对象中任选一位,

以两个采访的问题。(6分)

备选对象:路人、校长、当地分管文旅推介活动的领导

采访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3分)

早起

罗瑞花

①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黎明即起,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微光亮,拿木梳梳理好短

发,用发夹夹好,精神利落她开始一天的忙碌。

②在勤劳的农家是没有一个闲人的,只要不生病就不会停下手中的活。八十多岁的桂盆

爷爷大清早就在庭院里编竹筛竹萝、扎竹扫把、削竹筷子,他能把一根竹子变出许多物件;快

九十岁的白秀奶奶天一亮就坐在门口,在干瘦的腿上搓麻绳;在天刚破晓的寒气里,男人扛锄

赶牛往田野走去,女人穿梭于厨房、菜园,小孩子帮着打扫庭院、生火煮饭、看管弟妹、喂养

鸡鸣...

③爹是一个没有土地情结的农民,在村里做木工、碾米、发电,后来又开代销店做生意。

爹脑子活络,不断改善着家里的经济状况,但田里、土里、家务活全落在娘身上。娘对待农事

一丝不苟,按照时令精耕细作,一锄土都不放过。在摘茶插红薯的季节,娘几乎是四点钟起床,

摆着马灯来到他里,就着朦胧月光或晨曦挖土、摘茶,天是在一锄一锄的土块、一片一片的茶

叶里亮起来的。

④我儿时最初的早工是放鹅。天地间弥漫着润洞的泥土气息,毛茸茸的小鹅吃着沾满露

水的青草,当太阳兴高采烈地跳出云层,小鹅细细长长的脖子饱胀成了拔河那样的粗麻绳,我

就可以赶着它们回家了。

⑤到七八岁时,我开始跟着姐姐去茶山摘茶叶。我们背着萝筐,揉着惺沱的睡眼,为着

小贩挑担上的漂亮发夹或书花被隔柜中的连环画,在白雾茫茫中向茶山走去。早饭时娘过秤,

秤杆下给钱,摸着那一个个硬币真是最惬意的事。最辛苦的是轮到家里为队里的牛割草。我一

直不知道牛的舌子是怎么长的,竟然最爱吃两边有锯齿的苇草,割的时候手指要握紧苇草,稍

松一下苇叶的锯齿就会让手鲜血淋漓。

⑥有趣的还是清早去捡苗子。雨后的早晨格外清爽,微风一吹,去了嗑睡来了精神。松

树林子里,各种菌子比雨后春笋更肆意生长,它们是一离一窝的,藏得紧,不轻易示人,寻找

它们就像寻找一个躲猫猫的伙伴。但不管它们怎么躲也能不过我们这些山里孩子贼亮贼亮的眼

睛。黄黄的黄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

•••••••••••

是那一抹港般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年壁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

尖叫的。我们一背篓一背篓地从山上背回菌子,在厢I房木地板上堆成小山。娘把吃不了的菌子

择净哂干,到春节时炒腊肉,把鸡腿菌磨成粉调菜,比味精还鲜。

⑦在娘的熏陶下,我成了一只早起的鸟儿。当别人还沉在昨天的烦闷里梦吃,或者醒在

温暖的被窝里犹豫,我已经在晨曦中,在微风里,动起来了,从身体到思想。面对冉冉升起的

太阳,我只想满腔热情地投入生活,想跑步想打球想跳舞想大声地朗读,想告诉世界,我醒了。

⑧梭罗说,黎明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宝贵的恩赐。我喜欢看天一点点亮起来,如一个睡醒

的孩子砍欣然睁开眼。我看到环卫工人清扫完最后一片落叶坐下来点燃了一支香烟;看到小贩

支起他们的摊位开始热气腾腾地买卖;看到菜农挑着满筐的嫩绿从不同的小巷汇集到街口;看

到学生打开课本,用世界上最美的姿态,最美的声音,迎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⑨早晨起来,我看到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如一树一树的花开。

(有删改)

5.本文重点写“我〃在娘的熏陶下早起的往事,请选用原文词语填空。(2分)

放鹅一一一一割牛草一一

6.请结合语境品味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现力。(4分)

色黄的枫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

已,倒是那一抹港号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自营■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

那是值得尖叫的。

7.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在文中的表达效果。(6分)

8.笫②段和第⑧段都写了其池人的早起,有什么作用?(5分)

9.本文为什么以〃早起〃作为题目?请简要说明。(6分)

㈡(14分)

微塑料:“微,,不足道却影响世界

在2018年欧洲消化医学会肠胃病学学术会议上,奥地利科学家报告,在人类的粪便样品

中首次发现微塑料,引发了人们新的担忧。

国际上普遍将环境中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定义为微塑料。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本来是

不存在的,完全是人造的结果。自然界中的微塑料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原生来源,即塑料在制

造出来时,就是体积很小的塑料微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柔珠有助于增

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另外还有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因泄漏

而进入环境的塑料微粒°另一种是次生来源,主要是塑料废弃物在进入海洋环境后,受到风浪

和紫外线的影响和海洋生物的吞食,逐渐破碎而形成的微小颗粒。

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误食。研究表明,小至浮游生物,大到鲸鱼,它们和塑料相遇的

结果往往是致命的。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

损害。

那微塑料会危害人体健康吗?有研究认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

但仍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长期蓄积,就可能造成危害。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是可以

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这些细小的颗粒如果进入血液,危害就难以预料。更为严重的是,由于

微塑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它可以积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同时也可作为传播有毒或致病微生

物的载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

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尽管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在的危险是存在

的。

面对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全球范围的禁塑行动陆续展开。

近段时间,英国呼吁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柔珠。柔珠很小,很难被过滤系统拦截,被排放

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造成环境污染。在美国纽约,夸年大约有19吨的柔珠被冲进下水道。

最终,柔珠成为海洋垃圾,被海洋生物误食,存留在它们的体内。有研究证实,每盘牡蛎平均

就有50颗柔珠。

我国海南省宣布自2019年起分类逐步推进全面禁塑行动。全面禁止在海南生产、销售和

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海南还将建立全生物

降解塑料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先进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形成岛内一

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培育良好的产业和市场环境,保障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

制品替代生产和禁塑工作的顺利实施。对于短期内无法替代的饮料瓶、洗发水瓶等一次性塑料

标准包装物,海南省提出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采用国际普遍实施的押金回收制度,建设

回收体系进行回收,提高资源化回收利用效率。这是国标最前沿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政策措

施。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5日,《新民晚报》2019年2月25日等,有删改)

【链接材料1】

塑料都用到哪儿了每年,13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

海洋垃圾中,一次性物料占50%

海洋珊料垃圾约占全球垃圾的60%至80%

受到溺料危害的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已达

817种

?匕:塑料包装中很多是不可回收的快递塑料关于海洋塑料的事实

包装袋、胶带,(选自新浪网)

【链接材料2】

塑料袋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弃之不用〃并不容易。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

不如现在就采取有效措施,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将塑抖“绳之以令〃。具体而言:一要“堵〃,

从源头上遏制;二要“疏〃,让各方共同参与。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6月9日〃民生♦民声〃专栏,有删改)

10.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从来源看,海洋里的水生物误食的微塑料都属于次生的微塑料。

B.存留在人体内的微塑料,经过长期的蓄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微塑料既可以通过海洋贝类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呼吸、饮用水进入人体。

D.海洋塑料垃圾占全球垃圾的一半以上,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1.选文画线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2.请你概括选文中海南省禁塑行动的内容,对链接材料2的说法加以印证。(4分)

13.有人认为,微塑料与个人无关,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1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18分)

【甲】太行、王百二山,方七百史,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C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跳往助之。寒暑

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史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J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

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诫,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粪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

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4.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⑴固不可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子孙孙无声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逢老媪方磨铁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媪自言*姓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6.【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由【乙】

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4分)

17.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4分)

三、写作(55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启,翻拣行囊时我们发现,有的东西很快就用上了,有的暂时

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则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请以《伴我远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

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

一、1.⑴征蓬出汉塞

(2)塞上燕脂凝夜紫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口圆

2.(l)dl嚣斓(2)眼花瞭乱眼花缭乱

(3)示例:诗意了青春的季节(或:焕发了青春的生机)(4)比喻

3.⑴示例:小生花旦(2)①B②C③D@A

4.(1)示例:赏美景,愉悦身心品美食,领略风味探民俗,了解文化

(2)示例:校长

问题一:学校准备开展哪些相应的活动?

问题二:在学校开展此类活动有什么意义?

二、[一]5.摘茶叶捡菌子

6.这些都是写颜色的词语。作者抓住了各种菌子的颜色特点,简洁、生动、准确地展现了这

些菌子的颜色特征,给读者以形象可感的体验,表现出山里孩子对菌子的喜爱以及作者早

起收获满满的喜悦之情。

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的样子比作〃一树一树的花开〃,人们的

精神面貌像花一样美丽、鲜艳、动人,更暗示人们会像花一样在蓬勃中孕育各自的成功和

收获。形象生动,意蕴丰富,韵味无穷。

8.第②段写早起的人,一是有交代(社会)环境的作用,即这是一个勤劳的乡村,二是为引出

母亲的早起、全家的早起做铺垫。第⑧段写早起的人,内容上起拓展文章内容的作用,主

旨上起深化主题的作用一一早起的无数的人,汇成了这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他们默默付出,

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9.”早起〃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又是全文想要表达的主题所在。用〃早起〃作为题目,总括了全

文的叙事内容,也自然地生发了对生活的感受,通俗却引人注意,言简意赅,发人深思。

㈡10.A

11.举例子和列数字。说明柔珠由海洋生物进入人类餐桌,对人类影响很大。事实胜于雄辩,

数字醒目清晰,使说明的内容一目了然,使读者更易接受或理解。

12.海南省分类逐步推进全面禁塑行动。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建立全生物降解塑料

产业示范基地,寻找替代品;对于短期内无法替代的塑料实施押金回收制度,建设回收体

系进行回收。

13.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微塑料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类包装产生的

塑料垃圾在垃圾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微塑料对海洋生物及人类自身有很大的危害。所以微

塑料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我们都应该在生活中减少或不使用塑料包装,参与塑料分类

回收利用,让我们的未来更绿色、更环保。

[三]14.⑴通达,这里指改变⑵穷尽⑶正在⑷说

15.(D(他们)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2)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16.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卦

17.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要不怕困难,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

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

点拨:围绕"毅力〃"不怕困难”等关键词语问答。

【乙参考译文】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

学业,就放弃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李白)问她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

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三、18.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此作文可用“增补信息法〃(添枝加叶法、组词造句法)

来解决。命题作文题如果比较宽泛,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

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面或后面或中间加上限定词,增

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寻找写作方向。如标题前可加"音乐〃〃书香”"诚信〃"智慧〃”友

谊’,〃坚强〃“快乐〃”勤奋〃"执着〃“健康〃〃自信〃〃善良〃等,这样就缩小范围、化大为小、

化虚为实,达到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伴我远行〃强调陪伴的时间长,〃远

行〃指漫长的人生之路,所选择的作文材料必须符合这个要求。例文略,

人数版,、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⑴青青子佩,o(《诗经・子衿》)

(2)大漠孤烟直,o(王维《使至塞上》)

⑶,胡不归?(《诗经・式微》)

(4),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比喻手法表明作者求仕无门,有愧于盛世,渴望得到引荐的

诗句是:,O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不要悲伤,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乡村的夏夜,是一首玲珑可人的小令。

以平阔的房顶为乐,以缀满星星的夜空为被.手执蒲扇轻轻摇——你就躺在诗的

意境里了。天河在很近的地方“哗哗”流淌,波光闪闪,似乎还有活泼的锦鳞熬游浅

底。

斑鸠声声敲打着静"印i的夜色。

可爱的蛙们用宋词的韵律,唱着农人千年的梦歌。

还有那薄簿的虫鸣之声,如一把小提豕在朗星下轻轻地鸣奏,如一支洞箫在湖波

上悠悠地独奏,如一股清泉从溪石间汩•汩•流•过•...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软)满静mi()回)汩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分)

⑶根据语境,文段中“玲珑”的意思是()(2分)

A.玉声B.精巧细致C.灵活敏捷

(4)文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后,他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

艺术学习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书汇编成书,就是《》。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

傅聪、o

4.2020年7月2日是第八个“全国低碳日”。为了迎接这一节日的到来,某校八年级(1)班以

“低碳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12分)

(1)此次活动定于2020年6月30日在学校录播室开展,班委会打算邀请丁老师前来指导,请

你拟写一则邀请函。(4分)

⑵活动小组就“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对本校三个年级的学生做了调查统计。请仔细观察

下表,得出一条结论。(2分)

⑶新闻组的同学从网上搜集了一则新闻,请你帮助修改。(6分)

2019年,合肥遂步试点实施碳普惠、低碳社区评选等制度,【A】从食、住、行等方面,

在全社会推行广泛低碳生活方式。在饮食方面.强化“光盘行动”,倡导低碳餐饮。居住方面,

至2025年,全市低碳社区增加至10个,重点打造1一2个国家级低碳社区。推行“135”绿色

低碳出行方式,[B]即1千米以内步行,3千米以内骑自行车,大约5千米左右乘坐公共交

通工具。

①材料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应改为“

②【A】处画线句语序不当,可以修改为:。

③【B】处画线句语意重复,应将“”删除。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LK18分)

【材料一】

(浙江新闻4月26日)今天,一到三年级小朋友正式开学啦!一大早,养正小学一组可爱

的照片在家长群中刷屏:小朋友们戴着可爱的“一米帽”,开开心心上学去。

记者联系上养正小学副校长洪峰,洪校长笑着解释说:“这确实是我们的创意,用我们的

话来说就是:头戴一米帽,保持一米距。”上午,小朋友们戴着“一米帽”都很谨慎,有其他

小朋友想要靠近,就先提醒:“注意距离,注意距离!”洪校长说:“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

们直观感受一米的距离,在保戴体验的同时牢记'保持一米安全距离'。"围绕“一米帽”,

学校还开展了防疫知识问答、介绍我和一米帽的故事、评选最喜爱的一米帽、说唱“一米帽防

疫拍手歌”等活动,旨在通过活动体验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材料二】

保持距离,是疫情防控的现实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讲究。即便没有病毒肆虐,

在公众场合也应适当保持距离。比如,银行取钱、机关办事、奇站买票等,凡在需要排队,尤

其在一凑近就有探取他人隐私之嫌的场合,都应疏密有度、有条不紊。

有个著名的美学原理叫“距离产生美”。一幅名画,两三米外欣赏妙不可言,硬贴近看,

就是五颜六色的一堆麻点。与人交往也是如此,保持适当距离,会欣赏到对方的种种优点;走

得太近,则会发现一堆毛病。更何况,每个人都需要私密空间,都有不想让人知道的大事小情。

朋友之间,如果不分你我,看似亲密,其实脆弱,很可能因“越界”出现问题。反倒是一些始

终味持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关系的朋友,能友谊长存。占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

若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选自陈鲁明《请保持距离》,《北京日报》2020年4月28日,有删改)

【材料三】

《清平乐》背后的宋人生活情趣

张九龙

在历朝历代的官帽中,大概没有比宋代更博人眼球的。电视剧《清平乐》里,官员上朝时

所佩戴的官帽,左右两边长长的翅子足有一米长。

关于其来历,有种绘声绘色的说法。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手下有一帮出生入死的兄

弟。等到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兄弟们也个个加官晋爵。不过,这些平时随便惯了的兄弟,

没从过去的角色中迅速转换过来,上朝时没规矩,经常交头接耳。赵匡湘很不爽,却又碍于情

面,不好发作。于是,他设计出一种新型官帽,在帽子侧边加了一对又硬又平的长翅,每边都

伸出去半米。大臣们戴上它,别说交头接耳,就是想挨近点,都有被啪啪打脸的风险。从此,

朝堂上再也没有不守规矩的现象。

实际上,这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故事。宋朝官帽的学名叫“展脚蟆头”。如果看看唐太宗

李世民留存于世的画像,大家就会发现这种“蟆头”早有原型。隋唐时期的蟆头是略微下垂,

到了宋代,只不过把它给进一步拉直加长了。

懊头最初是一块黑色的方形织物,“裁幅巾出四脚以蟆头”,两脚在后面打结下垂,两脚

反折到头顶上打结固定,所以也叫“折上巾”。

展脚蟆头是古代一种常见的帽子。宋代时,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凡男子皆戴。

从古代壁画中可以看到,唐、五代、辽、宋、金时期,不少门卫、乐伎甚至干活的仆人都头戴

展脚蟆头。

为了行动方便,宋朝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多戴无脚蟆头。由于当时官吏戴的蟆头所用罗

纱通常为青黑色,也称“乌纱”,后也便有了“乌纱帽”的说法。

展脚懊头在宋代壁画和跻塑里屡见不鲜,但是留存下来的实物极少。目前,仅在1999年

江苏省泰州市一职中工地发现的宋代蒋师益墓中看到。蒋师益是名贡士,没有官职记载,但是

墓里出土了一件展脚模头。它高21厘米,通长达到了120厘米,是地地道道的“一米帽”。

至于宋人为什么把蟆头的造型给夸张化,王得臣的《廖•史》说得很清楚:“制度席一,出

于人之私好而已。”

我们还可以从流行史研究的角度来解读。历史上,很多具有实用功能的用品,会因为穿戴

在外而被人们加以夸张化和装饰化。夸张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发不可收拾,逐渐达到极端,

直至脱离了最初的结构和功能。

(摘编自2020年5月1日《齐鲁晚报》)

5.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6.养正小学的“一米帽”一出现就受到关注,请结合所绐的材料,试着阐释什么是“一米帽”。

(4分)

7.材料三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

8.小学生戴“一米帽”上学的现象引起了热议,对此你怎么看?(5分)

[二](24分)

一把老钥匙

王举芳

①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您这是在翻传

家宝吗?”

②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我的钥匙没?”

③“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④“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我和母亲

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落。我说:“妈,

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母亲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

上的凌乱。

⑤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弟弟说老宅总空着,时间久

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⑥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

坠了一块石头。

⑦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

我这么喊她。我让三婢到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

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我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买了我们家的老

宅。

⑧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没跟

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⑨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无奈,我和弟弟只好依着母

亲.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迂地爽朗,她没有看到我和弟弟偶尔交

汇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⑩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得很好,

亲姐妹一样。吃过晚饭,三婢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走,到你们家去,

你汨还睡你们各自的屋。”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干净整洁的院子,

有些恍惚,仿佛我们从未离开过。

⑪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

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

还有一个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我的老家在遥远

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

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

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

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⑫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⑬回城后,我把三婶送夹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摩挛着钥匙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

不沦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⑭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掌那把老宅的钥匙。那一个个齿痕,似一个

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⑥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进

楼房里了。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⑯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⑰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丙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的双

手反反复复摩挛着擦亮。

(选自《时代文学》2018年第7期,有删改)

9.请参照下面表述将主要事件补充完整。(6分)

母亲寻找钥匙一(①)——(②)——陪母亲回老宅

—(③)

10.阅读第⑨段画线语句,联系上下文,分析“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4分)

II.理解文中第⑭段画线语句的含义。(4分)

那一个个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臧。

1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婶这个人物形象。(4分)

13.文中的“老钥匙”承载着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13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

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艰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堆,为屿,为崛,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

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小石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五色交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Q)四川俱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青树孥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瓜多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实是欲界之仙都。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

16.【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3分)

三、写作(55分)

17.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

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L⑴悠悠我思(2)长河落日圆⑶式微式微

⑷气蒸云梦泽(5)浅草才能没马蹄(6)感时花溅泪

⑺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l)zhui谧gu⑵熬游遨游

(3)B⑷排比比喻

3.傅雷家书傅敏

4.⑴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丁老师:

您好!

兹定于2020年6月30日在学校录播室开展“低碳生活.’综合实践活动,特邀请您光临指导。

期待您的到来!

八年级⑴班班委会

2020年6月5日

⑵三个年级的学生都较了解低碳生活,但九年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远高于七年级、

八年级的学生。

⑶①遂步逐步②从食、住、行等方面,在全社会广泛推行低碳生活方式③大约(或“左

右”)

二、[一]5.开学第一天养正小学一到三年级学生戴“一米帽”上学。

6.一米帽,形似宋代官帽,即宋朝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所有男子皆戴的帽子,学名叫“展

脚摸头”。传说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让官员们在朝堂上守规矩讲礼仪而创制,即在帽子侧

边加了一对各长半米的长翅,又称“一米帽”。当下又出现了很多新创意,比如自制一米

帽出行以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意对即可)

7.列数字,举例子。举宋墓中发现展脚幔头一例,具体准确地介绍了蟆头的高度和长度,强

调了一米帽存在的真实性,同时也说明了宋代展脚蟆头留存下来的实物极少。

点拨: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介绍仅在“宋代蒋师益墓中”出土了“展脚幔头”属于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展脚蟆头留存下来的实物极少,“高21厘米,通长达到了120

厘米”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一米帽的规格。

8.示例:“一米帽”本身作为学校老师们的创意展现在社会面前,让人耳目一新,每顶各具

风格的“一米帽”又展示出学生们不同的兴趣和性格。在这个层面上,“一米帽”作为一

种教育载体,是老师的教育创新,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一米帽”将“防疫”与“创

意”结合,最终凝聚为一股创造力。这种寓教于乐、释放童心的新态度,是值得被肯定和

弘扬的。

[二]9,①弟弟卖掉老宅②三婶送回钥匙③“我们”珍藏(保存)钥匙

10.回老家的途中看到母亲精神爽朗,感受到母亲对老宅的依恋,再想到“我”和弟弟瞒着母

亲卖掉老宅,怕母亲伤心责怪而感到愧疚不安。

11.老钥匙的一个个齿痕都能让“我们”想起老宅,唤醒、开启“我们”在老宅的那段有意义

的潜藏在心底的生活记忆。

12.①重情重义。三婶买下老宅,主动送回钥匙。②淳朴热情,善解人意。“我们”回老家,

二婶周到热情地接待“我们”:二婶懂“我”母亲的心思C③热爱故土家园c二婶讲述自

己家“老钥匙”的故事;老房子将拆迁时三婶感叹还有钥匙。

13.①对故土家园的依恋之情。文中人物珍视老钥匙,依恋老宅。②血脉亲情。三婶讲述自己

家“老钥匙”的故事,回想与亲人生活的场景。③邻里真情。三婶送回钥匙;“我们”回

乡时•,三婶热情周到地接待“我们”。

㈢14.⑴交相辉映(2)四季⑶翠绿的藤蔓⑷忽然

T5.(1)(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16.清澈、透明、纯净。

三、17.思路点拨:①审清题意。这道题目旨在让学生通过写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学会感恩,

学会做人。从作文题目可以看出,内容要求写亲身经历过的往事,“毕竟”是对“走过”

的强调,表明自己对所回顾的这段往事的情感态度,即从那些曾经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向

那些有益于自己成长的点滴表达感激之情。②构思选材。写作前首先要确定文体,然后根

据文体选材。如果写记叙文,可选取某段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经历或者是某件往事,这段

经历或往事伴随着“我”的一段心路历程,促使“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当然

这种认识或感悟是积极向上的,比如说经历某次挫折之后认识到人生就要勇于接受挑战,

勇于克服困难,不经历风雨就看不到彩虹,困难和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等;如果

写成议论文,所表达的观点可围绕“感恩”这一主题,对生命中曾经经历的挫折、磨难甚

至伤害表达感激之情,所选论据如果是事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地证明论点,如

果是道理则要有说服力。例文略。

人数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