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坚毅如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饱经人生的苦难,却始终坚毅乐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全部人生的苦难都犹如烈火淬钢般催熟他年轻博大的思想,个人的苦难比起大道之不行又算得了什么。可是,在那个功利霸道横行的时代,没有哪一个君主能够施行他的主见,他就那样孤独而倔强地坚持着,“知其不行而为之”。他毫不无望、不知疲乏地周游列国、传道授业,渴望大道能够在未知的土壤里长成参天大树。宽厚如他。在一个秩序混乱的泱泱大国里,他的思想维系了一种最至少的社会和人性的平衡。他历来主见政教分别,“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绝不把希望寄予在毫无依据的来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对生命本身的敬重作为“为政”的起点和终点;“以直报怨”,以此张扬生命的尊严,绝不隐匿自己的不满和仇恨。“老者安之,挚友信之,少者怀之”是他终生追求的志向。兼容博大如他。他从来就没有说过,信我者得富贵,不信我者入地狱的话。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就犹如一个坦诚长者,把爱推己及人乃至整个世界,他的弟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今日,极端利己主义的膨胀带来了人类精神家园的荒芜,自私、焦虑、仇恨犹如瘟疫威逼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在这样一个呼喊平安、责任和道义的世纪里,孔子的思想便更加显得光辉绚丽,面对斗争和恐怖,孔子所说的“和为贵”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第1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不使胜食气(“气”同“饩”)(2)行有不慊于心(“慊”同“惬”,满意,畅快)(3)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闵”同“愍”,忧愁)(4)诐辞知其所蔽(“诐”同“颇”,偏颇)第2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子钓而不纲(名词作动词,捕鱼之法,用大绳横断水流,上系很多钓钩捕鱼)(2)以其外之也(意动用法,以……为外)第3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日于是日哭古义:在这(天)。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第4步文言句式——特别句式多留意(1)问人于他邦(状语后置)译文:托人给在别的诸侯国的挚友问好送礼。(2)敢问夫子恶乎长(宾语前置)译文:请问,老师长于哪一方面?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出自中国古代闻名思想家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句话,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它对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特长是什么?”孟子说:“我擅长培育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晰。假如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溢在天地之间,一种非常浩大、非常刚毅的气。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假如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合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得的。”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然长存的精神力气,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逼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静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的高尚情操。本板块是讲在平凡的生活中磨炼砥砺自己的品行,培育自己的浩然之气,获得道德的自我完善。第10~17章记载了孔子言谈举止的某些规则或者习惯。这些是日常生活的细微环节,让我们感受到孔子对自己品行的严格要求和修炼,启发我们如何在道德上努力追求。第18章是孟子论应当如何养气。1.在第10~17章中,分别从哪八个不同方面记载了孔子言谈举止的某些规则?这些日常的生活细微环节,各体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10~17章,记载了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则或者习惯。这些日常的生活细微环节,让我们感受到孔子对自己品行的严格修炼,启发我们在道德上努力追求。第一,孔子因吊死问疾而哭泣过,当日不再歌颂。这体现了孔子不喜怒无常,绝不放纵自己的感情,留意理性节制。其次,孔子只钓鱼,不网鱼;只打飞鸟,不打巢中歇宿的鸟。这源自孔子的仁德之心。第三,孔子跟别人一起唱歌时,发觉别人歌声悠扬悦耳的唱段,肯定请人家再来一遍,自己也跟着应和。说明孔子乐于从善,勤于学习,尤其反复研习音乐,借以陶冶情操。第四,孔子温柔而严厉,威历而不猛烈,庄重而又安详。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说明孔子擅长把握分寸,举手投足无不吻合“中庸”原则。第五,记述孔子对待三种人的礼节礼貌。对于家有丧事者、尊贵者、盲者,所见者尽管年轻,孔子肯定以礼相待。说明孔子极其尊崇礼制,并尽量身体力行,以复原礼治的志向社会。第六,孔子讲究饮食。孔子擅长养生,酷爱生活,对饮食非常细心,并以此来磨砺道德,提高修养。第七,孔子敬重别人。培育良好的生活秩序,敬老尊贤,敬重民情风俗,对友人富有人情味,理性待人、直道待人。体现了孔子敬重别人最核心的两点:敬,诚。第八,孔子重人不重财。孔子听到家里马棚失火被烧掉的消息,首先想到的是是否伤了人,对财产置之度外,表现了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2.孟子提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怎样理解“浩然之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浩然之气”,“至大”,无可限;“至刚”,不行屈挠。所以“浩然之气”是一种极其宏大,极其刚健而正直的道德正气。3.拔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本用此寓言故事作比,认为培育浩然之气没用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现在比方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阅读课文18,完成下面的问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②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B.eq\b\lc\{\rc\(\a\vs4\al\co1(①害于其政,②筑石寨土堡于要隘))C.eq\b\lc\{\rc\(\a\vs4\al\co1(①其子趋而往视之,②邪辞知其所离)) D.eq\b\lc\{\rc\(\a\vs4\al\co1(①芒芒然归,②然天子读书者有几))[解析]A项,①助语,的;②代词,它。B项,均为介词,在。C项,①代词,他;②代词,它。D项,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连词,然而。[答案]B“于”的用法分类用法详细用法解说用法举例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缘由等“在”“在……方面”“在……中”“向”“到”“从”“对”“对于”“由于”得复见将军于此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赛过”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词与它相应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复音虚词“于是”句首表承接或因果关系,古今同义,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古今义不同,可译为“在这”“从这”于是秦王不怿……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10.孔子假如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论语·述而第七》11.孔子钓鱼,不用大绳横断流水来取鱼;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不射巢中的鸟。——《论语·述而第七》12.孔子同别人一道唱歌,假如唱得好,肯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应和他。——《论语·述而第七》13.孔子温柔而严厉,有威仪而不猛烈,庄重而安详。——《论语·述而第七》14.孔子望见穿丧服的人、穿戴着礼帽礼服的人以及瞎了眼睛的人,相见的时候,他们虽然年轻,孔子肯定站起来;走过的时候,肯定快走几步。——《论语·子罕第九》15.饭不嫌做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饭腐败变味,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吃饭的时候,不吃。不是按肯定方法切割的肉,不吃。没有肯定调味的酱醋,不吃。席上肉虽然多,吃它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却不至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吃完了,姜不撤走,但不多吃。——《论语·乡党第十》16.坐席摆得方向不合礼制,不坐。行乡饮酒礼后, 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这才出去。本地方的人迎神驱鬼,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托人给在别的诸侯国的挚友问好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季康子给孔子送药,孔子拜而接受,却说道:“我对这药性不很了解,不敢试服。”——《论语·乡党第十》17.孔子的马棚失了火。孔子从朝廷回来,问:“伤了人吗?”不问马。——《论语·乡党第十》18.(公孙丑问道:)“请问,老师长于哪一方面?”孟子说:“我擅长分析别人的言辞,也擅长培育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道:“请问什么叫作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就难以说得明白了。那一种气,最宏大,最刚毅,用正义去培育它,不要有所损害,就会充溢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一种气,必需与义和道协作;缺乏它,就没有力气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长期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需把义看成心内之物)肯定要培育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也不能违反规律地帮助它生长,不要学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一个担忧禾苗不长而去把它拔高些的人,非常疲乏地回去,对家里人说:‘今日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其实天下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认为培育工作没有好处而放弃不干的,就是种庄稼不锄草的懒汉;违反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铁路旅客运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乘法-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一个时代歌者的赤子深情-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 咸阳师范学院《专业新闻与深度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何氏医学院《建筑室内声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聚物合成工艺及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文化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2 Were Family!Section B 2a-2b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中山大学《黑白图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诗中的中医药知识-PPT幻灯片
- 四川省泸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45张)
-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全套)
-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液位测量
- 化学纤维精品课件
- 中式面点师初级(五级)教学计划、大纲
- QC成果构造柱浇筑新技术的研发创新(附图)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BIM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