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古诗三首暮江吟》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暮江吟》,学生能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提高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锻炼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四年级学生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朗读和背诵简单的古诗。他们具备一定的汉字识别能力和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和理解深度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诗歌学习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喜欢通过朗读和背诵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进行模仿学习。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视觉学习,通过观察诗歌的排版和字体来理解内容;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听觉学习,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时可能存在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诗歌背景知识的缺乏。此外,学生在进行诗歌创作或分析时,可能难以将个人情感与诗歌内容相结合,表达出独特的见解。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暮江吟》的背景和作者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景教学法:利用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诗歌原文、作者介绍和背景资料,增强视觉效果。
2.朗读示范:通过教师或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互动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诗词接龙、猜诗等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教学过程设计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江景的短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对江景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怎样的景色可以被称为‘暮江吟’?”
3.学生回答: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暮江吟》。
讲授新课(15分钟)
1.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2.诗歌朗读:教师范读《暮江吟》,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诗歌理解:讲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4.学生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诗歌,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读音和节奏。
巩固练习(10分钟)
1.诗歌填空:教师给出部分诗句,让学生填写缺失的字词,巩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诗歌改写: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改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诗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见解。
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诗歌的问题,如“诗歌中‘暮江’指的是什么?”
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诗歌的问题,如“诗歌中‘江水’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
3.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诗歌中的重点内容。
教学创新(5分钟)
1.诗歌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诗歌表演,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展现诗歌意境。
2.诗歌创作: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创作自己的诗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反思: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5分钟)
1.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学生反馈: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用时:45分钟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白居易诗歌选》: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诗歌,如《琵琶行》、《长恨歌》等,通过对比阅读,加深对白居易诗歌风格和情感表达的理解。
-《唐诗三百首》:选取与《暮江吟》风格相近的唐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登高》等,让学生体验不同诗人的创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江景诗选》:收集中国古代描写江景的诗歌,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柳宗元的《江雪》等,让学生感受江景诗的魅力。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一首以江景为主题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找关于白居易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背景,撰写一篇小论文,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以及这些元素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设计一个“江景摄影”活动,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拍摄一幅反映江景的摄影作品,并结合诗歌进行创作,举办一个小型的摄影展。
3.知识点拓展:
-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分析诗歌的平仄、押韵等韵律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节奏。
-古代诗歌的意象:介绍一些常见的古代诗歌意象,如江水、月亮、山水等,让学生学会如何从意象中解读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提高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实用性练习:
-学生可以尝试将《暮江吟》中的诗句改编成现代诗歌,探讨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异同。
-鼓励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朗读和背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比赛,评选出优秀作品,展示学生的创作才华。板书设计①本文重点知识点:
-诗歌作者:白居易
-诗歌标题:《暮江吟》
-诗歌背景:江景诗,描写傍晚时分江水的景色
②关键词:
-暮江:傍晚的江水
-露气:露水,形容夜晚的湿润
-破船:破旧的船只,象征旅途中的艰辛
-风翻浪打:形容江水波涛汹涌
③重点句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江水如练,夜色如墨。”
-“破船一夜雨,江水连天碧。”课堂1.课堂评价:
1.1提问环节: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暮江吟》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提问:“请说出《暮江吟》的作者是谁?”、“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江景?”等,以了解学生对诗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1.2观察环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朗读表现、讨论互动等情况,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例如,注意学生在朗读时的语气、节奏和情感表达,以及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陈述和倾听他人意见的态度。
1.3小组活动评价:在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环节,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讨论过程和最终成果。
1.4课堂测试:通过随堂小测验或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诗歌重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例如,出一些填空题、选择题或简答题,让学生现场作答。
1.5教学反馈:课后及时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调整提供参考。
2.作业评价:
2.1作业内容:布置与《暮江吟》相关的作业,如诗歌背诵、改写、创作等,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2作业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3及时反馈:将作业批改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反馈进行自我修正和提升。
2.4作业展示:定期举办作业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2.5作业分析: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在诗歌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调整提供依据。课后作业1.诗歌背诵:
-背诵《暮江吟》全诗,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答案: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诗歌改写:
-将《暮江吟》中的一句诗句进行改写,要求保持原意,但用现代汉语表达。
-改写示例:“一道残阳铺水中”可以改写为:“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江面。”
3.诗歌理解分析:
-分析《暮江吟》中“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答案: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露水比作珍珠,将月亮比作弓,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江景的美丽和宁静。
4.诗歌创作:
-根据自己对《暮江吟》的理解,创作一首以江景为主题的诗歌。
-创作示例:
江水悠悠夜色浓,
露珠闪烁月光中。
破浪前行舟自稳,
梦回故里心所从。
5.诗歌背景知识补充:
-查找资料,了解白居易的创作背景,并简要介绍。
-答案: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6.诗歌情感体验: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阅读《暮江吟》后的感受,如何引发你的共鸣。
-答案示例:阅读《暮江吟》时,我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海边度过的美好时光,对生活的感悟更加深刻。
7.诗歌文化内涵探讨:
-探讨《暮江吟》中蕴含的古代文化内涵,如对自然、人生、哲学等方面的思考。
-答案示例:《暮江吟》通过描绘江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向往宁静生活的文化追求。反思改进措施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创设情境教学:在导入环节,通过播放江景短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使他们对诗歌产生更深的兴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诗歌背景、作者介绍和江景图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时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讲解时更加注重引导和启发。
2.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
3.作业评价方式单一:目前的作业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靠教师批改,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环节,可以考虑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反思改进措施(三)
1.深入讲解诗歌意境:在讲解诗歌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通过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3203-201-4:2024 EN-FR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technologies - Part 201-4: Electronic textile -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heet resistance of conductive fabrics
- 广东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合同书
- 投影仪购销合同书
- 中国公路运输合同
- 型钢采购合同协议
- 家教老师聘用合同书
- 玻璃幕墙安装合同
- 商品买卖居间合同
- 美国工程设计服务合同
- 侧柏买卖合同
- 2023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利息理论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 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简答题归纳总结
- 2023高二开学第一课《蜕变》-主题班会
-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详解课件
-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建造与运行管理指南
- 围手术期疼痛护理课件
- 外国新闻传播史-张昆课件
- 圆圈正义: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
- 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