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1005035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放映电影时的银幕B.人的眼睛C.激光笔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答案】C【解析】解:A、放映电影时的银幕本身不能发光,可以反射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人的眼睛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C、激光笔能够发光,是光源,故C正确;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错误。故选:C。2.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太阳C.正常工作的电灯D.燃烧的蜡烛【答案】A【解析】解:A、月亮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符合题意;B、太阳能自身发光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工作的电灯能发光是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D、燃烧的蜡烛能发光是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下列现象中与日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雨后彩虹 B.海市蜃楼 C.镜花水月 D.立竿见影【答案】D【解析】解:日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雨后天边出现的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C、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立竿见影,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4.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立竿见影C.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D.海市蜃楼【答案】D【解析】解: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立竿见影,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光线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井底之蛙,所见甚小,所以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一种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5.晴朗的夏天,树荫下的光斑是()A.方形的 B.太阳的影子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答案】D【解析】解:树荫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圆形的,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手影B.看到地上的书C.海市蜃楼D.用放大镜看指纹【答案】A【解析】解:A、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书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便看到书,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用放大镜看指纹属于凸透镜成像,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其原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下列光现象中,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筷子“弯折”B.小孔成像C.桥的倒影D.雨后彩虹【答案】B【解析】解:A、筷子插入水中时,水下部分筷子上的光到达水面时发生了折射,所以看上去“弯折”了,故A错误;B、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C错误;D、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故D错误。故选:B。8.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答案】B【解析】解:A、杆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由于地球会自转,所以一天内杆影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故B错误;C、一天内,正午时,阳光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最大,杆影最短,故C正确;D、简易计时模型是根据杆影的方位计时的,故D正确。故选:B。9.如图所示,在一个空铁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蜡烛,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适当增大小孔能使像大一些B.呈现的像是倒立的虚像C.将烛焰远离小孔,像会变小D.将空铁罐进行旋转,像也会旋转【答案】C【解析】解:A、小孔成像,像的大小由物体和像距孔的距离决定,适当增大小孔不能使像大一些,故A错误;B、呈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C、将烛焰远离小孔,像会变小,故C正确;D、将空铁罐进行旋转,像不会旋转,故D错误。故选:C。10.摄影爱好者拍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景象(如图)。此时,若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A.“〇”形B.“”形C.“”形D.“”形【答案】D【解析】解:当太阳光通过纸板上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与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因此,根据日偏食缺口的方向可知,只有选项D正确。故选:D。11.如图所示为2021年5月26日的月相,据此推断当天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可能为()【答案】C【解析】解:2021年5月26日傍晚出现一次月全食天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观察到天文奇观月全食形成的红色月亮。如图所示,当太阳、地球与月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里,就发生了月全食。由于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折射和散射,本影中的月球呈现出暗红色。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12.世界最早、距今约4700年的山西陶寺古观象台,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如图是其结构示意图,据考古研究推断,先民们在观测点通过土柱间的狭缝观测日出方位,以此确定季节和节气。其利用的光学原理是()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A【解析】解:在不同的季节,日出时的方位不同,在观测点观测日出时的土柱狭缝位置不同。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13.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调节,像的大小可以等于物的大小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答案】A【解析】解:A、当像距=物距时,成像大小=物体大小,故A正确;B、小孔成像实验中,只要孔足够小,小孔可以是任意形状,故B错误;C、保持蜡烛与墙位置不变,将木板靠近墙的方向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会导致成像变小,故C错误;D、蜡烛所成像可以被光屏(墙)所接收,因此是实像,故D错误;故选:A。14.小明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的像是正立的B.若小孔改为小三角形,半透明膜上的像也变为三角形C.随着蜡烛的燃烧,半透明膜上的像也随之下移D.若取下半透明膜,透过小孔将看到的是正立的烛焰【答案】D【解析】解: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错误;B、烛焰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烛焰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倒立实像,故B错误;C、保持小孔、屏和烛焰的位置都不变,蜡烛燃烧变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烛焰在屏上成的像在原来像的位置上方,半透明膜上的像也随之上移,故C错误;D、若取下塑料薄膜,透过小孔,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将看到的是正立的烛焰,故D正确。故选:D。15.如图所示是国庆阅兵仪式中的一个方阵,从各个方向看队伍都是整齐划一的,达到这一效果主要利用了()A.光的速度大B.光的反射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答案】C【解析】解:在观看阅兵队伍时,从各个方向看队伍都是整齐划一,这是因为官兵主要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将队伍排列整齐的,与光速没有关系,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关于光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可以表示光的明暗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C.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直线D.光线是很细的光束,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答案】C【解析】解:ABC、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直线,光线不能表示光的明暗,光线实际不存在,故AB错误,C正确;D、激光笔发出的是光,不是光线,故D错误。故选:C。17.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线表示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运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C.光线是真实存在的D.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答案】C【解析】解:A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运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故AB正确;CD、光线是我们为了研究光的方便假想出的物理模型,是不存在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C。18.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总是先有闪电,后有雷声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然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然同时发生,但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生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答案】C【解析】解: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闪电和雷声是虽然是同时发生的,但经过相同的路程,光需要的时间短,声音需要的时间长,闪电先到达观察者,雷声后到达观察者,因此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9.百米竞赛时,关于终点计时员计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B.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C.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D.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答案】D【解析】解:百米赛跑场上记时裁判从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时计时。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多,这样少计了些时间,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t=s故选:D。20.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陈老师走在随州街头,看到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cm,这束阳光从约7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A.1.5×109m B.1.5×1019m C.5×106m D.5×1012m【答案】A【解析】解:光斑的直径与光斑到小孔的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根据光线传播的可逆性可知:太阳直径与太阳到小孔的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且和光斑的直径与光斑到小孔的距离的比值相等。太阳的直径:d=0.07m7m×1.5×1011故选:A。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萤火虫、⑤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属于天然光源的是(两空均填序号)。【答案】②③;①④。【解析】解:太阳本身能发光,萤火虫尽管发光很微弱,但本身也能发光,蜡烛的火焰本身也能发光,这些是光源;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宝石也是反射光,这些不是光源。太阳、萤火虫是天然光源;烛焰是人造光源。故答案为:②③;①④。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地上的“人”是由于形成的影子,从物学角度来说,月亮(选“是”“不是”)光源。【答案】光沿直线传播;不是。【解析】解:地上的“人”是指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的影子。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能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故月亮本身不是光源。故答案为:光沿直线传播;不是。23.2020年6月21日,很多同学亲眼看到了日环食这一难得的景象。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环食属于光的;如图所示,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答案】直线传播;甲。【解析】解: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所以图甲是日环食的成因图。故答案为:直线传播;甲。24.传说中的“天狗食月”,其实是月蚀现象,这是光的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m/s。【答案】直线传播;3×108。【解析】解:传说中的“天狗食月”,其实是月蚀现象,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故答案为:直线传播;3×108。25.阳光明媚的夏天,在茂密的树下常常看到一个个小亮斑,这些小亮斑其实是太阳(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或“虚”)像,因为光在空气中沿传播。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可以看到(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答案】倒立;实;直线;圆形。【解析】解: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因此太阳通过“△”形的小孔仍然成圆形的像。故答案为:倒立;实;直线;圆形。26.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烛焰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其成像原理是。【答案】倒立;光的直线传播。【解析】解:小孔成像实验中,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并且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倒立;光的直线传播。27.当月亮处在地球与太阳的连线之间时,会产生“日食”现象,其原理是,该现象与小孔成像的原理(填“相同”或“不相同”),小孔成像实验中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填“有关”或“无关”)。【答案】光的直线传播;相同;无关。【解析】解:“日食”现象以及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形状不同,但是像的形状相同,所以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相同;无关。28.为了描述光的传播情况,通常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表示光的传播和。光线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们建立的一种模型。(选填“理想”或“猜想”)【答案】直线;路径;方向;理想。【解析】解:(1)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这种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2)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构建的理想模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模型法。故答案为:直线;路径;方向;理想。29.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天气中,小明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v光v声;声音和光都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其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若小明看到闪电后2.5s才听到雷声,响雷处距小明大约有m。【答案】>;声音;850。【解析】解:小明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v光>v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响雷处距小明大约为:s=vt=340m/s×2.5s=850m故答案为:>;声音;850。30.在模拟日食、月食的实验中,王老师画了如下的图示。(1)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日食,这些人应该是位(选填“甲”或“乙”)处,此时月亮在(选填“A”“B”或“C”)处。(2)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月食,这些人应该是位于(选填“甲”或“乙”)处,此时月亮在(选填“A”“B”或“C”)处。【答案】(1)甲;B;(2)乙;C。【解析】解:(1)日食是由于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太阳;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日食,这些人应该是位于甲处,此时月亮在B处;(2)月食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亮的光,所以我们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月亮;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月食,这些人应该是位于乙处,此时月亮在C处。故答案为:(1)甲;B;(2)乙;C。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31.如图所示,小明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填“实像”或“虚像”)。(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小孔靠近半透明膜,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晴天中午,小明走在公园的树林下,他看到太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的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些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填“树叶间缝隙大小不同”“树叶缝隙离地面的高度不同”)。【答案】(1)实像;(2)变小;(3)树叶缝隙离地面的高度不同。【解析】解:(1)在塑料薄膜上能看到物体的像,说明所成的像为实像;(2)越靠近光源,小孔成像所得的像越大,越远离光源,所成的像越小,持蜡烛位置不变,将小孔靠近半透明膜,就是远离光源,所成的像变小;(3)公园的树林下,太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的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些光斑的形成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树叶缝隙离地面的高度不同;故答案为:(1)实像;(2)变小;(3)树叶缝隙离地面的高度不同。32.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作了一个“小孔成像观察仪”。(1)此“观察仪”成像原理是。为了增加观察效果,圆筒的(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做成的光屏。(2)观察仪最好放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将小孔对准远处的景物,能在光屏上看见一个(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3)观察景物时,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亮度(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2)暗;倒立;(3)变大;变暗。【解析】解:(1)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该实验中,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为了使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A端;(2)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像,通常选择较亮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需要将光屏放在较暗的环境中,使像更清晰,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所以是倒立的实像‘’(3)观察景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即像距变大,由小孔成像的规律可知,光屏上的像变大;由于通过光线的多少不变,像变大时,则像的亮度将变暗;故答案为:(1)光的直线传播;(2)暗;倒立;(3)变大;变暗。33.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易拉罐制成的简易针孔照相机:(1)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圆筒上应使用(选填“透明”、“不透明”或“半透明”)塑料膜制成光屏。(2)小明从实验室借来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F”字样光源,如图甲所示,将“F”字样光源、简易针孔照相机按图乙所示位置放好,小明观察到塑料膜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填序号),这个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此成像的原理是。(3)保持“F”字样光源的位置不变,将易拉罐靠近发光的“F”小明观察到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当“F”字样光源顺时针旋转,小明观察到塑料膜上所成的像会(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5)小华在实验中在易拉罐的底部扎了两个小孔,则在半透明膜上可以观察到的“F”像有(选填“—”或“二”)个。【答案】(1)半透明;(2)②、实像;光的直线传播;(3)变大;(4)顺;(5)二。【解析】解:(1)为了便于观察像,圆筒上应使用半透明塑料膜制成光屏;(2)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光的直线传播;(3)小孔成像的像的大小与物距、像距有关,当易拉罐靠近发光的“F”时,物距减小了,像会变大;(4)“F”字样光源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顺时针旋转的;(5)若在底部扎了两个小孔,那么每个小孔都会成一个像,因此在半透明膜上会有两个像。故答案为:(1)半透明;(2)②、实像;光的直线传播;(3)变大;(4)顺;(5)二。34.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的像。(1)针孔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将易拉罐向右移动少许,蜡烛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选填“改变”或“不变”)。(3)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滨江公园的树林里,小明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乙所示),圆形光斑大小不一原因是。【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倒立;下;变小;(2)不变;(3)树叶距离地面距离不同。【解析】解:(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是倒立实像,所以蜡烛向上方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下方移动;若将易拉罐向右移动少许,烛焰就离小孔越远,则像变小;(2)蜡烛经小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农业大学《医药信息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投资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前沿与创业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Module9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媒体策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力传动控制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俄罗斯概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TC税收遵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游戏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名词 名词的定义分类(70张)
-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项目经理个人先进事迹材料(4篇)
- 雪佛兰迈锐宝保养手册
- 墨点美术:芥子园画谱
- 停车场道路施工方案
- (21)-9.1《艺术学概论》第九章第一节 艺术批评的含义与性质、原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再认识》评课稿
- 微生物检验-真菌教学课件
- 液态熔渣BGL炉的技术工艺
- 楼梯台阶抹灰施工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