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四川宜宾兴文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听力测试。1.认真听老师读两遍短文,再作答。(1)下列关于色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有“重量”B.随体温的变化而变化C.有“味道”D.可促进人体分泌荷尔蒙(2)如果你的妈妈平日易烦躁,装修她的房间不宜()A.多放一些绿植B.用红色作为墙的背景C.用紫色作为墙的背景D.挂蓝色的窗帘(3)人的体温会因室内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房间移到房问,人的体温就会下降。(3分)日积月累。1.填空。下列每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悠然平衡浩瀚富丽堂皇B.酬谢崩塌叮嘱奇珍异宝C.焦急迟延消毁震天动地D.稀罕发誓宏伟众星拱月书写有误的词语,应该将“_______”改为“________”。【答案】①.C②.消③.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C.消毁——销毁:烧掉,毁掉。故将“消”改“销”。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懒惰(duò)谋划(huà) B.眸子(mú)垂蔓(màn)C.眼睑(jiǎn)落选(là) D.嫉妒(dù)馈赠(guì)【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生字正确读音。B.眸子(mú)——móu;C.落选(là)——luò;D.馈赠(guì)——kuì。故选A。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长大后,我走到哪里,不会忘记我的故乡。A.既然……那么…… B.如果……就……C.即使……然而…… D.无论……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的运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走到哪里”与“不会忘记我的故乡”是条件关系,可以用表示条件关系的“无论……都……”相连。故选D。4.下列对“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一句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廉颇立下了战功 B.蔺相如会说话C.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D.蔺相如不满廉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句理解。“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这句话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廉颇认为蔺相如只靠一张嘴官职就比他高了,因此不服气。故选C。5.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会场上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B.你们不要想在这芝麻大点儿的地方踢足球。C.这个面包小得连塞牙缝都不够D.西湖的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理解。A.会场上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其中“排山倒海”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掌声的激烈,是夸张的修辞手法。B.你们不要想在这芝麻大点儿的地方踢足球。其中“芝麻大点儿的地方”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踢足球的地方小,是夸张的修辞手法。C.这个面包小得连塞牙缝都不够。其中“面包小得连塞牙缝都不够”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面包的小,是夸张的修辞手法。D.西湖的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其中将“西湖水的平静”比作“一面镜子”,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D。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地履其黄(踩,踏) B.题临安邸。(旅店)C.九州生气恃风雷。(发怒) D.但悲不见九州同。(代指全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理解能力。A.地履其黄。意为:脚踏着黄土大地,其中“履”的意思是踩过,走过。B.题临安邸。意为:在临安府邸写的诗。其中“邸”的意思是旅馆。C.九州生气恃风雷。意为: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其中“生气”的意思是生气勃勃的局面。D.但悲不见九州同。意为: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其中“九州”的意思是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故选C。7.如果让你为班级的纪律制定一条公约,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A.上课中途不可以起身去倒水。B.老师批改作业时,看到有人插队可以大呼小叫,让老师知道。C.如果有其他老师代课,也要照常遵守课堂纪律。D.下课了不能在走廊里打闹。【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班级公约的制定。B.不适合成为班级公约,当同学们发现有同学插队,应该用文明的语言来劝说那位插队的同学,而不是大呼小叫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当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同学们要准守纪律,保持安静,不应大呼小叫打扰老师。故选B。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但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了做人的道理。B.《白鹭》是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写的一首诗。C.鸵鸟是陆地上奔跑的世界冠军,游隼是空中飞行的世界冠军。D.“足智多谋”与“阴谋诡计”是近义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巩固和近义词。A.《落花生》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解释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选项叙述正确。B.《白鹭》是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写的一篇散文。选项叙述错误。C.根据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内容可知,运动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是人、鸵鸟、猎豹、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题干表述错误。D.足智多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阴谋诡计:指暗中策划做坏事。因此,两个词语不是近义词。选项叙述错误。故选A。9.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春日踏青,青绿如毯,;夏日听雨,雨声如喘,;秋日看花,花叶相映,;冬日观雪,雪花烂漫,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荫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能力。对于句子衔接,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首先研读材料,知道这道题是根据四季特点写的一组排比句;其次理清思路,了解四季的特点,如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夏季是多雨的,万物生长迅速的季节,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冬季是白雪皑皑的季节;再次,根据季节特点选择合适的句子,春日踏青,绿茵遍野透出一股清新,所以第一个空应该选择③“诗是绿荫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夏日听雨,雨声如喘,雨是千丝万缕或有时似瓢泼,雨中的一切朦朦胧胧,所以第二个空选择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秋日看花,花叶相辉,不免让人想起秋天美丽的红枫叶,秋天天气也随着转凉,所以第三个空应该选择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冬日看雪,雪是洁白无瑕的,所以最后一个空应该选择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通过分析,本题的排序应该是:③①④②。故选C。阅读理解。10.古诗文阅读。(1)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涌现了一大批具有爱国情怀的先贤。读“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了陆游对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殷切希望;读“_______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我们体会到了林升对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气愤;而龚自珍的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更是传诵千古,诗人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着未来。(2)读书让人明理。岳飞的“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虞世南《蝉》“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则说明立身高洁之人,并不需要外在的依托,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答案】①.家祭无忘告乃翁②.暖风熏得游人醉③.不拘一格降人才④.白了少年头⑤.空悲切⑥.居高声自远⑦.非是藉秋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朝廷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一定不要忘记把这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指诗人自己)。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意思是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意思是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表达了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意思是人生年少时,不要把大好青春等闲虚度,等到了年纪大了,就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也指年轻时要珍惜生命和时间,去学习、努力,而不要等到年老时,才来懊悔自己年轻时虚度光阴,一无所成,只有叹息和悲伤了。“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以蝉的高栖鸣远,比喻自己行为的光明磊落与胸怀的高洁坦荡,以“居高声自远”来述自己的高尚气节,不贪慕权势,作为诗此是上乘之作,作为人生修养也会令后人久久领悟,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精华。课内阅读。将相和(节选)①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壁,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壁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壁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壁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②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奏王还是不会信守承诺的,一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11.从选文中找出一句表现秦王喜爱和氏璧的句子,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文中的故事可以用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画“”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从这样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蔺相如怎样的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蔺相如为什么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交出和氏璧?请写出你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12.完璧归赵13.语言、动作描写
蔺相如是一个有勇有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14.首先为暗中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争取时间,以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其次是通过在公开正式典礼上据理力争,迫使秦王考虑杀了蔺相如会失信于天下而不会动手。【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语句的抓取。结合阅读短文第①段中“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可知即使蔺相如假意要摔碎和氏璧,但是秦王还是害怕会撞到和氏璧,由此可见秦王真心爱和氏璧。【1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短文概括能力。通读语段,结合文中第②段的“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与“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秦王还是不会信守承诺的,一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可知,选文中的故事可以用成语概括为:完璧归赵。【1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人物形象。通读语段可知,从文中第①段中的“蔺相如捧着壁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其中“捧、退、靠、举、撞”都是对蔺相如动作的描写,“他理直气壮地说”是对蔺相如语言的描写。这句话可感受到蔺相如不仅是有才华的能臣,也是一个有勇有谋,机智过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英雄。
【1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理解。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可知,这样既赢得把和氏璧送会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拿城换璧是真是假,知道秦王说话不算数。断定秦王并不会失信于天下。课外阅读。归国博士①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今年48岁,是苏州医院副院长,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爱人回到了祖国。②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在苏州附属医院建造了一所研究室,花了整整100万元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捐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一定很有钱,问他:“你戴的是什么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便宜,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1O0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国产表。人们被这种()的精神所感动,敬佩地向他伸出了大拇指。③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院代表团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7年了,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影子。原来,访问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④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送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常给我寄点。”⑤这位博士归国11年了,他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了(),来报答自己的祖国。他和同志们共同努力,研究脑神经病,现在这项研究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1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欣喜若狂累累硕果大公无私16.这篇短文介绍了杜子威博士归国后的哪些动人事迹?赞扬了他的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选文是按照什么写作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你在阅读本文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至少列举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爱国可以是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爱国可以是爱岗敬业,报效祖国。作为小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爱国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大公无私欣喜若狂累累硕果16.为国家捐献了100万元的实验室,自己却戴着45元的国产手表;两次访问日本,第一次因时间紧只到父母家吃了一顿饭,第二次杜子威拒绝父亲给的彩电,改要专业资料的事迹。表现了杜子威一心想着祖国和脑神经病的研究视野,不计自己得失的崇高品质。17.选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这样写让文章内容更加清晰,更好分层。18.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抓住关键词句,捕捉有用信息。19.作为学生,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我可以努力学习,做好作业,认真听课,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为将来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做好准备。【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搭配。欣喜若狂:高兴得像发了狂一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根据第③段语境“他离开日本7年了,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可知,这里应填“欣喜若狂”;累累硕果:结的大果实非常多。比喻取得的巨大成绩相当多。根据第⑤段语境“他用辛勤的劳动”可知,这里应填“累累硕果”;大公无私:完全为人民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根据第②段语境“杜子威把价值1O0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国产表”可知,这里应填“大公无私”。【1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内容概括和人物形象分析。读短文,文章②③④段写了杜子威归国后的事迹。从第②段句子“杜子威把价值1O0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国产表”可知,这个段落主要写了杜子威将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捐献给了国家,自己却戴着45元的手表的事迹;从第③段句子“原来,访问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可知,这个段落主要写了杜子威率领医学代表团访问日本半个月,只回家吃了一顿饭的事迹;从第④段句子“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常给我寄点”可知,这个段落主要写了杜子威拒绝父亲给的彩电,改要专业资料的事迹。通过这些事迹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杜子威一心想着祖国和研究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品质。【1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写作顺序。从文章第①段“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爱人回到了祖国”,第③段“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第④段“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可知,这篇选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按照时间顺序写作,将杜子威在归国后不计得失,为祖国作贡献的事迹层次分明地表现出来,更易让人读懂。【1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有读时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借助关键词句快速阅读;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去读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19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要求表达自己对“怎样做才爱国”的看法。我们可以联系文章中杜子威一心为公的事迹,也可以联系战争时代,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的事迹,还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普通人,在自己平凡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事迹,表达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即可。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同学、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只有付出、传递“小爱”才能汇聚成祖国的“大爱”。非连续性文本阅读。①【材料一】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节选自《圆明园的毁灭》)①【材料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节选自《少年中国说》)①【材料三】公元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留学,这批学生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大清国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召留美幼童回国。这批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①【材料四】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周恩来20.综合以上材料,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英法联军的入侵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B.清政府没有必要送这些只有十多岁的孩子赴美留学。C.留美幼童学业未完成,对中国工业的发展没有帮助。D.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因此不需要向别人学习。21.根据上面的材料,我知道:梁启超认为中国兴亡在于_______________;周恩来认为中国的富强还需要____________。【答案】20.A21.①.少年②.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内容理解。A.根据“材料一”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可知,选项叙述正确。B.根据“材料三”中“这批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可知,选项叙述错误;C.根据“材料三”中“这批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可知,选项叙述错误;D.根据“材料四”中“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可知,选项叙述错误。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内容理解。根据“材料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可知,梁启超认为“少年”是中国兴亡的关键;根据“材料四”中“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可知,周恩来认为中国的富强还需要“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表达与展示。22.你们班上正在举行“民间故事推荐会”活动,请你来参加,(1)请给大家推荐一个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的好朋友秀秀第一次上台给大家讲故事,她有点不知所措,请你给她提供一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是《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②.紧张的时候深呼吸,目视远方,不要看台下的观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推荐、口语交际。(1)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写出自己最喜欢的民间故事,组织语言表达,如: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带着天兵天将。牛郎挑着自己的儿女去追赶他们,被王母所划的天河隔开,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天长日长,他们便成了天河边上的牛郎星与织女星。(2)结合所给语境,想象第一次上台给大家讲故事时应该注意什么,组织语言表达,如:讲故事时可以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还可以模仿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23.句子练习。(1)将军对战士们说:“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图画。(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会有保障。(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将军对战士们说,他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恰似一道美丽的彩虹。(3)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就会有保障。【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直述句改转述句。首先去掉引号,将冒号改成逗号;其次将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施工合同转让协议
- 砂砾购销合同
- 房地产项目顾问服务合同
- 售货机销售合同协议
- 医药研发服务合同
- 第12课《自定主题活动三:制作方便面盒滑翔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Unit 6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兽医流行病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化学合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生态保护与修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学课件炎症性肠病4
- 2024年4月自考00263外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 《井中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数据采集规程》标准报批稿
- 人音版 音乐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和你教案
- 代理法人免责协议书版本
- 2024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门诊导诊课件
- python程序设计-说课
-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广州石牌村改造规划方案
- GB/T 22919.12-2024水产配合饲料第12部分:鲫鱼配合饲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