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单元素养综合提升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概括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语文知识阐释所谓“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某一问题的见解、看法,这是作者思想直接或间接的流露,也是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折射。一般说来,论述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有的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就不够明确。有的文章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多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图就比较隐蔽。所谓“分析概括”,就是要求学生将作者分散在文章各处的观点态度整合起来或者以更简略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分析概括的是作者的观点态度,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在做题时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辨别、比较、筛选,抓住重要信息材料,联系文章,根据题干要求,仔细推敲、揣摩,分辨正误,这样才能将准确的信息表述出来。该考点常见的考查角度有:1.从全文的整体性出发,辨析作者在文中表达出的观点态度。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在筛选整合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辨析和概括。3.比较作者在文中引述、转述的他人的观点,分析不同的观点之间的异同联系,以明确作者的观点态度。该考点在近几年的试题中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有的考题带有探究性、开放性。技法攻略1.整体阅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一般来说,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和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3.分析文中材料,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文运用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和引用的文献资料。这些材料,有的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发表某种见解,有的用来反驳某种主张。分析这些材料,正确理解其本身的含意和在文中的作用,便成为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4.从结构分析入手,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观点与结构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的。我们可以按照引论、本论、结论三块来把握文章思路,弄清引论部分提出了什么问题,中间的本论有哪些分论点,用了哪些材料,结论部分如何收束、解决问题。弄清结构,还要分析本论部分各段落中所用材料的关系,分析各段之间是并列、对照还是层进关系。这样,弄清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有助于把握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5.分析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把握引述材料中隐含的作者的真实意图这一点是论述文阅读考查的重点。阅读时要在筛选整合有关信息的基础上,抓住作者评论或议论性的文字,推求材料与作者的观点态度之间的关系。6.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有两种方法:①正反对比: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多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②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交、相容、递进、发展中的一种或几种,这要仔细辨析。例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淑女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犭严狁之故。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你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的能力。B.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C.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D.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答案
D解析
A项,“越背离……越能体现……”的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分析可知,本项曲解文意,表述错误。B项,“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中“都”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分析可知,第二、第三层次的读者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大学《小学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行社经营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政法学院《复合材料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能源动力(动力工程)领域工程伦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Starter Unit 1 Section B 1a-1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Unit 2 What time is it Part A Let's learn(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学遗传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6 My week Lesson 2 Activities in a wee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下册
- 沧州2025年河北沧州市人民医院第一批招聘1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试题:决策过程及其思维特点、科学决策与科学思维的关系
- 中班美工区角活动教案10篇
- 304不锈钢管材质证明书
- DBJ 46-027-2013 海南省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安全评定规程
- SJG 103-2021 无障碍设计标准-高清现行
- 皇冠假日酒店智能化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教学平台课件
- 合肥市城市大脑·数字底座白皮书2020
-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案例ppt课件
- (完整版)光荣榜25张模板
- 工业催化剂作用原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优秀教材推荐意见(真实的专家意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