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第三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第三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第三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第三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第三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届高三第三次联合测评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3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金道锡行”最早见于晚清出土的青铜器曾伯簠(fǔ)铭文,指的是商周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商周王朝京畿远距离输送铜和锡的通道。考古证实,在控制、运输和管理南方铜锡资源方面,周王室分封至江汉地区的重要诸侯国曾国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反映周朝时曾伯簠铭文拓片中的“金道锡行”A.分封制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B.青铜铸造工艺技术达到鼎盛C.国家具备了一定的治理能力D.长江中下游都是曾国的疆土2.据《续汉书》等记载: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汉末赵岐避难之河间(在今河北省沧州)常于市中贩胡饼。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东汉时A.原产于中原的胡饼向各地传播B.北方以饼为主的面食技艺提高C.上层社会追求美食的风气盛行D.民族交流促进了饮食文化交融3.书院最早出现在唐朝,是朝廷收藏和校勘图书的地方;民间也称私人藏书和讲学的地方为书院。唐末五代战乱之际,官学衰败,书院作为私学兴盛起来。这表明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第5页(共5页)A.官方藏书之风历史悠久B.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形式C.孔子兴私学主张受推崇D.教育普及成为发展趋势4.辽金政权专设榷盐院掌管盐业。2014年,考古界首次在吉林省境内发现并确认了辽金时期与土盐生产相关的遗存尹家窝堡遗址,该地应是一处因盐而兴的村落。结合下图可推断①该遗址反映出辽金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兴旺②金沿袭辽朝盐业专卖制度,民间禁贩私盐③盐场选址必须考虑气候、交通、人口等因素④新荒古城可能是管理盐场的政府机构治所A.B.C.D.5.有学者认为:阳明心学的开辟,让明代的哲学进入了双轨制。一方面,政府还在用正统的理学考试选拔人才,但另一方面,民间的心学已经颠覆了理学的统治地位,甚至官员们也变成了双重人格,他们要晋升就必须背诵理学经典,但要修身,则必须皈依心学谱系。这表明心学A.顺应了社会的新变化B.彰显了社会主流价值观C.批判地继承宋明理学D.获得了官方哲学的地位6.1898年,中国第一份女报《女学报》正式创刊,从主编到主笔都是妇女,其中有康有为的长女康同薇、梁启超的妻子李惠仙等人。王春林等以《女学报》为舆论阵地,公开提出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妇女参政等主张。这一现象A.反映了女性平等意识逐渐觉醒B.得益于革命运动的推动C.使摆脱封建束缚成为妇女共识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7.下为《1873-1910年中国进出口货物分类变化表》(单位:千元),“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主要指丝、茶和一些手工业品。该表可论证进口货物出口货物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农产品矿产品半制成品、制成品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第5页(共5页)数值%数值%数值%数值%数值%187383838.19510491.928662.610557297.41893197338.421609091.62842315.615329084.419037658215.043247785.08949626.815630.424290272.8191012694817.659435182.423195739.144160.735696460.2A.民众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B.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C.传统农业发生了根本改变D.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化特征8.1944年6月26日,《解放日报》刊登了《纽约时报》发表于1943年12月的文章,其中显示,当时的美国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的抗战情况及国共冲突非常关注,甚至有计划在延安设立美国领事馆。据此可知A.敌后根据地的国际影响力提高B.正面战场的军事溃败引发了美国不满C.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重大改变D.中共中央一贯重视国际视野下的宣传9.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到1956年底,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扫盲协会或筹备组织,扫除文盲人数累计2000余万人,这一运动的开展A.顺应了革新生产关系的需要B.满足了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求C.意在丰富民众业余文化生活D.推动了新中国政府职能的完善10.下表为湖北武商集团发展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武商集团的发展折射出时间事件1986年12月改制成为湖北第一个股份制公司1992年11月在深圳上市,成为“中国商业第一股”圆满完成年销售总规模达到200亿元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预期目标,2011年底成为了领军中国中部地区的超大型商业企业集团A.居民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C.国有经济比重的不断提升D.市场经济体制已非常成熟11.古埃及人每年都在尼罗河开始泛滥的月份举行隆重的祭祀尼罗河的仪式,由君主把添加染料的啤酒献给哈托女神,一方面期待这位河神带来丰足的泛滥水,另一方面希望她免除泛滥水带来的灾难。据此可知,古埃及A.水利技术相对落后B.神化王权以加强权威C.农耕经济较为发达D.环境决定了生活方式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第5页(共5页)12.13世纪晚期,西欧某国法律规定:根据出售的小麦的价格和国王大法官的法令,面包师应当制作分量很足的白面包,如果缺少的份量超过了3盎司,他就会受到城市法庭的惩罚,将违规的面包师关在囚笼中游街,脖子上挂满不合格的面包。这一规定A.保障城市经济快速发展B.打击了封建领主的经济特权C.体现政府重视市场管理D.突显了城市自治的制度优势13.1848年,为解决环境污染、传染病肆虐和公共卫生状况急剧恶化的问题,英国颁行《公共卫生法》,成立卫生总署。此后,英国又不断改革,1858年创建枢密院医务部,1871年成立地方政府事务部,建立了一整套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英国政府这些举措A.有效保障了国内民众身心健康B.吸取历史上公共卫生管理经验C.使政府机构变得更加庞大琐细D.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要求14.在20世纪以前的一个多世纪,中东本土居民对考古发掘基本不感兴趣,在各个考古发掘地点主要充当体力劳动者,埃及文物局掌控在法国人手中,伊拉克和巴勒斯坦文物部门掌控在英国人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埃及、伊拉克等国家获得一定的独立地位,纷纷开展自主考古发掘并限制本国文物外运。这种转变实质上反映了中东国家A.认识到文物具有高昂的经济价值B.试图从文化遗产中寻求国家认同C.通过自主考古发掘揭示历史真相D.考古研究一直受西方殖民者影响15.21世纪以后,不断涌现的在线直播、短视频、移动游戏、在线教育、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服务模式都具有全球消费的特征。实体经济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物质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借助信息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为实物产品的使用者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材料主要说明A.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C.经济全球化的空间在不断拓展D.信息技术变革服务于国家利益需要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分。16.【中华传统礼制与社会变迁】(14分)材料一礼,是人与人(或集团、国家)各种交往的规范与准则,礼制便是由权力机构颁布的有关各种交往的规范与准则。《通典》载:“秦平天下,收其礼仪,归之咸阳,但采其尊君抑臣,以为时用。”随着汉朝儒家全面复兴,儒家学者“推《士礼》而致于天子之说”,协助帝王构建起自上而下的集权礼制,又如叔孙通为高祖制定的大朝会礼,武帝继秦始皇之后再次举行封禅大典,都影响巨大。唐代礼制已经出现有关普通百姓婚礼内容的规定,而宋代则出现更多有关普通百姓的礼仪规定,如对庶民婚礼做出相关指导。唐宋礼制下移,还体现在各级官员从民众最基本的例如婚丧嫁娶等最为常见的礼仪入手,对民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第5页(共5页)众进行教化。国家通过礼制教化民众,对民间的掌控能力也极大地提高了。——摘编自汤勤福、刘丰等《中华传统礼制的理论》材料二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复杂程度及其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之深,在其它文明中少见。现存《仪礼》十七篇不能肯定是上古礼仪的全部记录,实际的名目恐怕要比这丰富得多。仅礼的分类就足以让人炫目,《礼记·礼运》把古礼分为八类,《礼记·王制》分作六类,《周礼·大宗伯》分作五类。《礼记·礼器》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并不限于先秦时期,后代何尝不是如此。中国文化中这些礼仪活动的特点是,它们都与政治结合在一起,皇帝和大臣、贵族们从生到死的各个人生环节,都有国家性的礼仪规定,规定了他们必须采用的等级性的礼器和仪式。由于宗法制度在中国特别早熟、延续时间特别长、扎根社会土壤特别深,礼制根植于这种社会结构,加剧了这种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中国古代礼仪活动的核心部分是冠、婚、丧、祭,而从《仪礼》记载看来,举行这些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家族,即以父子、昆弟、兄弟等人作为行礼的主体来展开。即使在战国末年、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动乱时期,礼制并未因为国家的动荡而消亡,反而被稳定地继承下来,沿袭不辍。同时,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同构”,这些基于宗法制度的礼仪活动又被移植或放大到国家层面。——摘编自杨华《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几个特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宋礼制建设相较于秦汉时的变化,分析唐宋礼制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特点。(6分)17.【中国共产党与国统区青年运动】(14分)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阶级关系的变动,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中反动统治区革命社团组织形式中存在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反思和纠正。1936年11月1日,《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由于中国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动,国民党区域内,原有第二党式的共产青年团的组织应该取消,利用一切公开与半公开的可能,去建立不仅包括青年工人,而且包括广大青年农民、学生及失业青年的民族解放性质的群众组织,在青年群众各种需要与要求的基础上,创立各种各样工人的、农民的、学生的、妇女的、文化的、教育的、体育的与军事的青年群众组织。应该依照各地的具体情况,使各种青年组织在抗日救国、民主自由的共同目标之下,实行合作联合与统一。——摘编自张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研究》材料二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运动为了积蓄力量和等待时机,按照党的指示,由经常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第5页(共5页)运动转向经常的隐蔽分散的活动,并提倡“勤学、勤业、勤交友”,以取得群众信任和合法的社会地位,继续坚持抗日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这样不但保存了而且逐步壮大了革命力量,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也逐步扩大了,抗日后期对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不满的人越来越多了。1944年9月,共产党在国民党的“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独裁统治,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以后,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又开始高涨。在成都、重庆等地不断发生大、中学生罢课、请愿和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警察和特务的暴行。由于整个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进步力量日益壮大,青年群众政治觉悟也显著提高,反动三青团在群众中更为孤立了。这样,就为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革命青年运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摘编自秦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运动历史简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30年代中期以后中共对国统区青年运动领导策略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抗战时期国统区青年运动的作用。(8分)18.【两次世界大战与欧洲农业】(15分)材料一欧洲1913-1945年黑麦、小麦、土豆的产出量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无法通过进口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德国采取征用粮食的做法维持谷物批发价格,并垄断谷物、土豆、家畜饲料的经营;法国则控制农产品价格,对谷类和糖实行配额限制;英国则通过增加耕地面积的单位产出来刺激农业产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给军队和国民提供补给,德国政府首先开始尝试促进农业增产的措施,特别是工业作物和块根作物。但是随着食物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农业机械和化肥供应跟不上了,于是德国开始了对占领区的大规模掠夺,导致整个欧洲的粮食农作物产出都下降了。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第5页(共5页)——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布劳德伯利著《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前半期欧洲农业的发展历程。(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战争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展开评述。(7分)19.【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2分)材料19世纪60、70年代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段,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下为这一时期中外部分历史大事年表。年代重大事件1860英法美俄共同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开始;美国内战爆发;意大利王国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制1864普鲁士开启统一德意志的战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5美国内战结束1867英国选举改革,资产阶级巩固在下议院的地位1868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开始明治维新1869法国一公司主持修建的苏伊士运河通航1870普法战争爆发;意大利完成统一;英国颁布法令正式确立文官制度;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1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1875法国制定宪法,共和制终于确立;洋务派左宗棠发兵新疆反击侵略;英国控制苏伊士运河1878洋务派左宗棠收复新疆天山南北两路1879日本吞并清朝藩属国琉球——根据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等整理结合材料,围绕19世纪60、70年代的中外重要大事所反映的历史特征提炼观点,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第5页(共5页)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答案CDBDAADA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ABBCDBC1.【答案】C【解析】“金道锡行”证实了周王朝早期通过曾国来控制,继而管理与经营南方贵重金属原料的历史事实,体现了周朝具有一定的治理能力。本题考查学生通过文字和实物等不同类型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故C正确。分封制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直接”表述不妥,排除A项。材料体现青铜原料的远距离输送而非铸造工艺达到鼎盛,排除B项。曾国只是周朝在南方的一个小国,地域在今湖北与河南交界,排除D项。2.【答案】D【解析】胡饼的做法源自于西域,排除A;材料中心是指东汉京师流行吃胡饼的风俗,不是指面食技艺的提高,排除B。材料表明京师社会各阶层都接受胡饼,不局限在上层社会,排除C;胡饼做法从西域传播到内地,是饮食文化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具体体现,所以选D。3.【答案】B【解析】材料主旨讲述书院在唐朝由藏书之所向授徒讲学之所的演变过程,不是指官方藏书历史,排除A;唐末五代战乱,促使学院由藏书之所向私人读书、授徒讲学转变,是社会环境影响了学院职能的根本转变,因此B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讲孔子的私学主张,排除C;材料无法反映教育的普及,排除D。4.【答案】D【解析】考古材料反映辽宋夏金元时期,金政权的肇州区域,即今天吉林省大安市尹家窝堡盐业遗址,金对盐业的开发管理情况,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辽金时期实行盐业官营政策,并非民营手工业排除①;金朝学习宋辽制度,实行盐业专卖,禁止民间贩卖私盐,所以②正确;盐场选址主要考虑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第5页(共5页)盐业资源可开发的问题,所以排除③;既然盐业官营,那么离尹家窝堡遗址最近的新荒古城很有可能就是管理该盐场政府机构治理,②④正确,所以选D。5.【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阳明心学的传播,被民间百姓和部分官员接受,所以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A正确;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并存不能说明心学尚未成为主流价值观,排除B;材料主旨体现心学的传播影响,并没涉及到理学与心学之间的批判继承的关系,宋明理学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总称,所以排除C;心学尚未获得官方哲学地位,排除D。6.【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在维新派妇女解放思想的影响下,已经有一批女性平等意识逐渐觉醒,所以选A;女性平等意识的觉醒受到了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影响,而非革命运动,所以排除B;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只是部分先进女性的要求而非全体妇女的共识,排除C;早期女权运动的影响力和效果十分有限,并未能够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排除D。7.【答案】D【解析】依据表格内容可知,进口货物中,消费资料数值和比重都要远远大于生产类,同时出口货物,农产品所占比重呈现递增趋势,而出口比重较大的半制成品、制成品也是丝、茶和一些手工业品,说明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所以选D;材料无法体现民众消费水平的提升,所以排除A;材料并未体现对外贸易总体是出超或是入超,所以排除B;材料反映了出口值和比重的增长,并未体现农业的根本性改变,排除C。8.【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战相持阶段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不断壮大,引起了美国舆论的关注,说明敌后根据地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所以选A;1944年豫湘桂战役正面战场的溃败确实引发了美国的不满,但与美国报道的时间不相等,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美国舆论对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情况及国共冲突的关注,并未体现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化,所以排除C;材料反映了中共重视国际视野下的宣传工作,但“一贯重视”缺乏依据,排除D。.【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新政府开展扫盲运动体现了新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所以开展扫盲运动,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顺应了革新生产关系的需要,故选A。扫盲运动,提高人民的识字水平,无法满足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求,排除B。扫盲运动的目的不在于丰富民众业余文化生活,故排除C。扫盲运动也属于教育的一种,封建政府也开办教育,因此这并不是新中国政府新增的职能,故排除D。.【答案】B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第5页(共5页)【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北武商集团的发展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武商集团经过改制,成为领军中国中部地区的超大型商业企业集团,说明武商集团改制的成功,也反映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制定的正确,故选B。武商的成功,无法直接体现居民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排除A。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占比,故排除C。市场经济体制还在逐步发展完善中,排除D。11.【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祭祀河神的时候,由君主把添加染料的啤酒献给哈托女神,凸显了埃及君主的地位,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古埃及与其他地区水利技术的对比,无法得出古埃及水利技术落后的结论,故排除A。古埃及祭祀河神,河神给古埃及带来充沛的水源,使得古埃及农业得到灌溉,不能体现农耕经济较发达,故排除C。“环境决定了生活方式”这个说法太绝对了,排除D。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的发展,根据材料中对违规面包师的处罚可知,城市加强了对不法商人的打击,努力规范市场秩序,这是政府加强对市场监管的表现,体现了经济职能的增强,故选C。这一法令有利于市场的规范运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无法保障经济快速发展,排除A;材料体现了对不法商人的打击,与封建领主无关,排除B;材料所讲的法令并非城市自治的产物,排除D。13.【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说明19世纪中后期英国为解决环境污染、传染病肆虐和公共卫生状况急剧恶化的问题建立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而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加剧这些问题的最突出因素,公共卫生制度的出台顺应了时代要求,因此选D。只能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众身心健康,不一定能有效保障,排除A;难以判断是否吸取了历史上公共卫生管理经验,排除B;建立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是必须的,不能用“庞大琐细”形容,排除D。14.【答案】B【解析】材料指出20世纪以前西方殖民者控制中东考古发掘和相关研究领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埃及、伊拉克等国家获得部分独立地位,民族主义意识在中东地区迅猛发展,一些当地学者参与到考古发掘活动中,中东国家开始了本土考古活动和研究,从文化遗产中寻求国家认同,因此选B。自主考古不是看重文物的经济价值,排除A;材料中中东国家的本土考古有利于历史真相的还原但不是主要的目的,排除C;考古是否受殖民影响不是考古转变的实质,排除D。15.【答案】C【解析】材料指出不断涌现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都具有全球消费的特征,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为实物产品的使用者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这说明经济全球化的空间在不断拓展和扩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第5页(共5页)大,因此选C。材料只提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说速度加快,排除A;材料主题是信息技术在全球扩展和应用,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材料带来的影响,排除B;材料并没有涉及某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问题,排除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答案】(1)变化:秦汉以构建封建国家集权礼制为主;唐宋在建立国家礼制体系的同时,逐步向基层百姓扩散,出现礼制下移。(2分)原因:唐宋制度建设相对成熟,与政治密切相关的礼制建设渐成体系;宋代理学发展,尤其在南宋成为官方哲学后,推动了礼学思想传播;在选官制度变革的作用下,门第观念淡化和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社会出现多元化;唐宋士大夫以及官员对礼仪教化的推广与普及。(任答三点6分,答案不拘于本表述,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特点: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复杂细密;对民众生活影响深远;与集权政治关联,具有等级性;礼法合一,礼制活动直接参与国家的政治运作;与社会结构紧密联系;统治者重视;有国家礼仪和家族宗族礼仪之别。(任答三点得6分)17.【答案】(1)变化:活动方式上,组织活动从秘密到公开、半公开;组织形式上,从第二党式青年组织转变为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青年组织;组织成份上,从青年工人为主体到成份广泛的青年群众组织;组织性质上,从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变成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亡青年团体。(任答三点得6分)(2)作用:保存和壮大了革命力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推动了国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