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与矽肺讲解_第1页
第二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与矽肺讲解_第2页
第二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与矽肺讲解_第3页
第二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与矽肺讲解_第4页
第二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与矽肺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与矽肺

矽肺(silicosis)

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我国矽肺病例占尘肺总病例接近40%,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游离二氧化硅自然分布在自然界游离二氧化硅分布很广,在16km以内的地壳中约占5%,在95%的矿石中均含有数量不等的游离SiO2。石英花岗岩沙子99.9%约80%60~80%游离二氧化硅类型1、结晶型:硅氧四面体排列规则,如石英、鳞石英。2、隐晶型:硅氧四面体排列不规则,主要有玉髓、玛瑙、火石和石英玻璃3、无定型:硅藻土、硅胶和蛋白石、石英熔炼产生的二氧化硅蒸气4游离二氧化硅类型结晶型石英、鳞石英、方石英

隐晶型玉髓、玛瑙、火石

无定型硅藻土、硅胶

石英玉髓硅藻土

主要接尘作业:

矿山:凿岩、爆破、采矿、运输、选矿

挖掘隧道:筑路、水利工程

工业原料的粉碎、研磨、筛分、配料

机械制造业:铸型、清砂、喷砂

珠宝陶瓷加工★矽尘作业:

接触含有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作业

一、接触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主要作业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二氧化硅类型石英变体结晶型>隐晶型˃无定型晶体结构鳞石英>方石英>石英>柯石英>超石英

粉尘浓度

分散度

接尘时间

防护措施

个体因素年龄、营养、个人卫生习惯、呼吸道疾患其它粉尘的协同作用氟、砷、铬★二、影响矽肺发病因素肺内粉尘蓄积量★速发型矽肺少数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l~2年即发病者,称为“速发型矽肺”.★晚发型矽肺:有些接尘者,虽接触较高浓度矽尘,但在脱离粉尘作业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或发现异常但尚不能诊断为矽肺,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多在15~20年后才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8三、发病机制

机械刺激学说硅酸聚合学说表面活性学说免疫学说9★四、病理改变

肉眼观察(花岗岩样变)10四、病理改变基本病理改变: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和矽结节形成。

1.结节型矽肺

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病变,典型病变为矽结节。典型的矽结节是由多层同心圆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构成,其中央或偏侧有闭塞的小血管或小气管,横断面似葱头状。典型矽结节11四、病理改变2.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型矽肺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低,或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但粉尘量较少。病理特点:纤维组织的弥漫性增生。肺间质纤维化12四、病理改变3.矽性蛋白沉积型矽肺

短期内接触高浓度、高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尘的青年工人。

4.团块型矽肺

上述类型矽肺进一步发展,病灶融合而成。

矽结节融合13四、病理改变矽肺结核混合型矽肺

多数矽肺病例,由于长期吸入混合性粉尘,兼有结节型和弥漫间质纤维化型病变,难分主次,称混合型矽肺。矽肺结核空洞14五、临床表现1.症状和体征

早期:无明显症状、体征。随着病程进展,尤其出现并发症后,症状、体征渐趋明显。★2.X线表现

矽肺诊断的重要依据:类圆形、不规则形小阴影及大阴影。重要参考:肺纹理、肺门、胸膜等改变

15五、临床表现(1)类圆形小阴影是矽结节的影像学反映。形态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直径小于10mm。按直径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

p(<1.5mm):不太成熟的矽结节或非结节性纤维化灶的影像。

q(1.5~3.0mm)r(3.0~10mm)成熟和较成熟的矽结节,或若干个小矽结节的影像重叠。17五、临床表现(2)不规则形小阴影

多见于接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低的粉尘所致,病理基础主要为肺间质纤维化。宽度小于10mm。按宽度大小分为三种类型:s(<1.5mm)t(1.5~3.0mm)u(3.0~10mm)

18五、临床表现(3)大阴影长径超过10mm的阴影。为晚期矽肺的重要X线表现。病理基础主要为团块型纤维化。(4)其他

胸膜变化肺气肿肺门和肺纹理变化20五、临床表现3.肺功能改变早期:肺功能正常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4.并发症

肺结核:矽肺最为常见和危害最大的并发症。肺部感染。肺心病。自发性气胸。(六)矽肺患者的处理1.治疗2.尘肺致残程度鉴定3.患者安置原则矽肺患者的治疗目前尚无使发生胶原纤维化的组织逆转的方法。常见抗矽药物:克矽平(P204)、柠檬酸铝、汉防己甲素、羟基哌喹、磷酸哌喹等。肺泡灌洗术其它:保健康复、对症治疗、治疗并发症尘肺致残程度鉴定尘肺致残程度共分为7级,由重到轻依次为:

1.一级尘肺Ⅲ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

2.二级尘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

3.三级①尘肺Ⅲ期;②尘肺Ⅱ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③尘肺I、Ⅱ期合并活动性肺结核。

4.四级①尘肺Ⅱ期;②尘肺工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

5.六级尘肺I期伴肺功能轻度损伤。

6.七级尘肺I期,肺功能正常。尘肺安置原则

1.尘肺诊断一经确诊,不论期别,都应及时调离接尘作业。不能及时调离的,必须报告当地劳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工会。

2.伤残程度轻者(六级、七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