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北方民族大学_第1页
化工工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北方民族大学_第2页
化工工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北方民族大学_第3页
化工工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北方民族大学_第4页
化工工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北方民族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工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北方民族大学第一章单元测试

无机化学工业主要包括合成氨、化学肥料、硫酸、纯碱和烧碱。()

A:错B:对

答案:对()年合成氨生产实现工业化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A:1910B:1915C:1920D:1913

答案:1913原料气的净化过程主要包括几个工段(

)。

A:少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脱除B:一氧化碳变换C:原料气脱硫D:原料气脱碳

答案:少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脱除;一氧化碳变换;原料气脱硫;原料气脱碳优质天然气是指天然气中甲烷的含量大于()。

A:

90%B:92%C:95%D:96%

答案:96%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主要包括(

)。

A:压力

PB:水碳比

S/CC:温度

TD:水蒸气压力

答案:压力

P;水碳比

S/C;温度

T通过对甲烷蒸汽转化热力学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反应温度,降低操作压力和增大水碳比,均有利于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使甲烷的平衡含量增加。()

A:对B:错

答案:错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在工业反应条件下,内扩散所起控制作用。为促进转化反应速率,可以采取减小催化剂的粒径,和增加有效扩散系数两个方法。()

A:错B:对

答案:对为控制甲烷蒸汽转化的析C副反应,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

A:选择适宜的催化剂并保持良好的活性B:增加水蒸气用量C:控制含烃原料的预热温度不要太高D:选择适当温度和压力

答案:选择适宜的催化剂并保持良好的活性;增加水蒸气用量;控制含烃原料的预热温度不要太高;选择适当温度和压力工业生产对催化剂的工艺要求主要有:(

A:强度高B:选择性好

C:抗毒性强D:活性高

答案:强度高;选择性好

;抗毒性强;活性高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单质镍,存在状态是氧化镍。()

A:对B:错

答案:对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应用最广是(

)。

A:浸渍法B:共沉淀法C:水热法D:混合法

答案:共沉淀法合成氨净化过程中,要求纯净的合成气中,总S的含量小于(),总碳的含量小于(

)。(

A:0.5ppm,5ppmB:0.5ppm,10ppmC:0.1ppm,10ppmD:0.1ppm,5ppm

答案:0.5ppm,10ppm合成氨原料气中的硫化物主要是硫化氢,占到95%。()

A:对B:错

答案:对一氧化碳变换既是原料气的净化过程,也是制氢的过程。()

A:错B:对

答案:对中温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的成分有()。

A:三氧化二铁B:氧化铬C:氧化铝D:氧化钾

答案:三氧化二铁;氧化铬;氧化铝;氧化钾脱除少量碳氧化物的方法主要有(

A:铜氨液洗涤法B:水洗法C:甲烷化法D:液氮洗涤法

答案:铜氨液洗涤法;甲烷化法;液氮洗涤法氨的合成是整个合成氨生产的核心部分,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和活性催化剂存在下,经过精制的氢、氮混合原料气直接反应生成氨。(

A:对B:错

答案:对热力学分析可知,有利于提高氨合成反应平衡氨含量的工艺条件是(

A:提高压力B:氢氮比为3C:降低温度D:低的惰性气体含量

答案:提高压力;氢氮比为3;降低温度;低的惰性气体含量对氨合成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A:氧化亚铁的质量百分数为24%-38%B:存在态为四氧化三铁,具有尖晶结构C: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摩尔比约为1

D:活性组分为金属铁

答案:氧化亚铁的质量百分数为24%-38%;存在态为四氧化三铁,具有尖晶结构;活性组分为金属铁氨合成塔的类型大致分为:(

A:连续换热式B:多段冷激式C:多段间接换热式D:都正确

答案:都正确

第二章单元测试

化学肥料的种类主要包括(

)。

A:磷肥B:氮肥C:钾肥D:复合肥

答案:磷肥;氮肥;钾肥;复合肥氮使农作物生长必须的第一大要素,下列含氮量最高的品种(

)。

A:碳酸氢铵B:尿素C:硫酸铵D:硝酸铵

答案:尿素下列对尿素描述错误的是(

A:尿素(Urea)的分子式:CO(NH2)2B:纯尿素的质量百分数为56.65%C:化学名称碳酰二胺、碳酸酰D:分子量60.06

答案:纯尿素的质量百分数为56.65%尿素最主要的用途是(

)。

A:高效优质氮肥B:高聚物的合成合成材料C:生产塑料、漆料和粘合剂D:生产医药、石油脱蜡,纺织、制革等

答案:高效优质氮肥尿素工业生产的方法是由氨和二氧化碳在液相中反应合成,通常认为是两步完成的。(

A:对B:错

答案:对尿素合成反应中氨和二氧化碳在液相中快速生成氨基甲酸铵,通常认为是尿素合成的控制步骤。()

A:错B:对

答案:错影响尿素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主要因素(

)。

A:压力B:温度C:氨氮比D:水碳比

答案:压力;温度;氨氮比;水碳比世界上建厂最多,生产能力最大的尿素生产流程为:(

A:美国凯洛格公司二氧化碳气提法B:美国凯洛格公司氨气提法C:荷兰斯特米卡邦公司二氧化碳气提法D:荷兰斯特米卡邦公司氨气提法

答案:荷兰斯特米卡邦公司二氧化碳气提法利用造粒塔生产粒状尿素的优点是(

)。

A:不易吸湿和结块B:施用方便C:便于储存和运输D:流动性好

答案:不易吸湿和结块;施用方便;便于储存和运输;流动性好尿素生产采用晶种造粒的优点是(

)。

A:提高冲击强度B:降低尿素含水量C:改进产品质量D:提高颗粒粒度和均匀性

答案:提高冲击强度;降低尿素含水量;改进产品质量;提高颗粒粒度和均匀性

第三章单元测试

工业上常称的105酸是指含有游离态硫酸20%的发烟硫酸。(

A:对B:错

答案:对影响三氧化硫吸收生产硫酸主要因素是(

A:吸收酸温度B:进塔气体温度C:吸收酸浓度

答案:吸收酸温度;进塔气体温度;吸收酸浓度硫酸生产工艺条件的确定要符合中技术经济原则,该原则是指(

A:提高转化率和原料利用率B:降低生产费用和设备投资C:提高生产操作强度D: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案:提高转化率和原料利用率;降低生产费用和设备投资;提高生产操作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硫酸最主要的工业用途是:(

A:塑料、人造纤维B:钢材加工及成品的酸洗C:化学肥料D:硝化纤维、三硝基甲苯

答案:塑料、人造纤维;钢材加工及成品的酸洗;化学肥料;硝化纤维、三硝基甲苯硫酸生产采用一次转发一次吸收的流程,二氧化硫适宜的最终转化率为97.5%~98%。()

A:对B:错

答案:对SO3吸收的工艺的泵后流程是指冷却器放在泵后,酸由泵强输送制通过冷却器,传热效果好,但酸因受压而容易发生泄露。(

A:错B:对

答案:对在三氧化硫吸收操作中,吸收酸浓度越低,酸液面上水蒸气分压越大,酸雾越容易生成,对气相中的三氧化硫吸收越不完全,即吸收率越低。(

A:错B:对

答案:对选择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时有较大的推动力,吸收率在逆流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很高。(

A:错B:对

答案:对用发烟硫酸吸收三氧化硫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吸收过程。(

A:错B:对

答案:对用与产品浓度相近的发烟硫酸喷淋吸收三氧化硫,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吸收速度快慢,主要取决于推动力。即气相中三氧化硫的分压与吸收液面上三氧化硫的平衡分压之差。(

A:错B:对

答案:对

第四章单元测试

纯碱俗称苏打,化学名称是碳酸钠,蓝色颗粒晶体粉末,工业品纯度为98%以上。(

A:对B:错

答案:错以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氨做循环物质的制碱法,称为联合制碱法。(

A:错B:对

答案:错氨碱法制碱生产的第一个工序是:(

A:食盐水的制备和精制B:食盐水吸氨成氨盐水C:氨盐水碳酸化D:碳酸氢钠煅烧成纯碱

答案:食盐水的制备和精制氨碱法宜于大规模生产,但具有原料利用率低和排出大量废液两大缺点。(

)

A:错B:对

答案:对氨碱法突出缺点表现在:钠的利用率只有72%,食盐中的氯完全没有利用。()

A:对B:错

答案:对联合法的特点是利用同离子效应,配合冷却或冷冻,降低氯化氨在母液中的溶解度,使氯化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A:错B:对

答案:对联合制碱法生产装置中的结晶器是析铵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分为冷析结晶器和盐析结晶器。(

A:对B:错

答案:对氨碱法因有盐水精制过程,所以对原盐质量要求不高,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采用卤水做原料。联碱法必须用质量较高的固体盐为原料。(

A:对B:错

答案:对联碱法的钠和氯的利用率可达93%,而氨碱法的钠利用率只有73%,氯的利用率为0。(

A:错B:对

答案:对氨碱法每生产1吨碱由于氨回收及提供二氧化碳,需消耗石灰石约1.3吨,焦炭约100千克,联碱法利用合成氨副产的二氧化碳做原料,不需要消耗石灰石和焦炭。(

A:错B:对

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天然气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但通常从能源角度出发定义的天然气,指天然蕴藏在地下的烃和非烃气体的混合物。()

A:对B:错

答案:对重力分离器工作过程中一般主要有()、()、()和()4段组成。

A:吸收段

B:分离段

C:沉降段D:除雾段E:储液段

答案:分离段

;沉降段;除雾段;储液段采出气的分离一般在单井井场或多井集气站进行,分离工艺流程的原则一般多用(

),当含凝析油多时,采用(

)流程。

A:高温分离,低温分离B:其余选项都不正确C:常温分离,低温分离D:高温分离,常温分离

答案:常温分离,低温分离当压力一定时,天然气中水蒸气开始蒸发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A:对B:错

答案:错天然气脱水的方法主要有()和()。

A:固体吸附法,干燥法B:干燥法,固体吸附法C:溶剂吸收法,干燥法D:溶剂吸收法,固体吸附法

答案:溶剂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对于三甘醇溶液的再生方式一般有()或()。

A:再沸器再生,汽提再生B:其余选项均不正确C:溶液再生,再沸器再生

D:汽提再生,溶液再生

答案:再沸器再生,汽提再生天然气脱硫时,脱硫后的含硫气体通常用克劳斯(Claus)法即催化氧化法回收硫磺。

A:错B:对

答案:对天然气提氦有3种方法,主要是(),()和()。

A:低温洗涤法B:吸附法C:膜分离法D:低温冷凝法

答案:低温洗涤法;膜分离法;低温冷凝法炭黑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和()。

A:焦化法B:炉法C:接触法D:热裂法

答案:炉法;接触法;热裂法高压法合成甲醇时,其优点是选择性差、副产物较多、收率较低、高温高压条件对设备要求高。

A:对B:错

答案:错

第六章单元测试

石油为流动、半流动的粘稠液体,不同产地石油性质不同。(

A:对B:错

答案:对原油的特性因数K是为了定量描述原油的(

)、(

)等特性。

A:平均沸点B:原油特性C:馏分密度

答案:平均沸点;馏分密度世界各地原油的含S量多少不一,通常烃类称含S>2%的为(),0.5~2.0%的为(),<0.5%的为()。

A:高硫石油,普通石油,低硫石油

B:高硫石油,含硫石油,无硫石油C:高硫石油,含硫石油,低硫石油

答案:高硫石油,含硫石油,低硫石油原油采出后要进行脱盐和脱水,工业上普遍采用(

)。

A:

沉降法B:电化学脱盐脱水法C:过滤法

答案:电化学脱盐脱水法原油精馏塔一般为带外部汽提装置的复杂塔。原油由第一段中部进入,(

)、(

)、(

)在这一段被蒸出,塔底分出()。

A:汽油,

柴油,

煤油,

重油B:汽油,

柴油,

煤油,

渣油C:汽油,

柴油,

煤油,

润滑油

答案:汽油,

柴油,

煤油,

重油常减压精馏装置中的常压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当压力降低时,沸点(

),蒸汽消耗量(

);当压力增加时,沸点(

),蒸汽消耗量(

),体积减少,提高处理量。

A:上升,减少,下降,增加B:下降,减少,上升,增加C:下降,增加,上升,减少

答案:下降,减少,上升,增加催化裂化反应用催化剂主要有两大类:()和()。

A:镍系催化剂B:结晶型硅铝酸盐C:无定形硅酸铝

答案:结晶型硅铝酸盐;无定形硅酸铝润滑油在低温时粘度大到使其失去流动性的现象称(

)。

A:粘温凝固B:低温流动性C:安定性

答案:粘温凝固

加氢裂化目的:普通裂化后大分子变为小分子,轻质油产率不高,重要原因是元素H不够,所以加H裂化可使部分裂解物变成轻烃类,提高轻油产率。()

A:错B:对

答案:对润滑油的脱蜡目的是脱蜡后升高润滑油的凝固点。()

A:对B:错

答案:错

第七章单元测试

石油是生产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乙烯、()、()、苯、(

)、(),通常称为“三烯三苯”的主要原料。()

A:

丙烯,丁烯,甲苯,乙苯B:丙烯,丁烯,甲苯,二甲苯C:丙烯,丁二烯,甲苯,二甲苯

答案:丙烯,丁二烯,甲苯,二甲苯从热力学上分析裂解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全部生成(

)和(

),烯烃极少。

A:氢气

B:碳C:烷烃

答案:氢气

;碳原料烃进入裂解炉,在对流段预热过程一般不发生反应。原料气经过裂解炉对流段的温度称为横跨温度或裂解起始温度。(

A:对B:错

答案:对裂解反应是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所以降低压力对裂解有利,提高压力对控制裂解产物的继续反应不利。通常采用较低压力,维持低压方法有(

)和(

)。

A:减少水蒸气B:机械减压

C:稀释剂降压

答案:机械减压

;稀释剂降压

水蒸气可作稀释剂,其减压的特点有:

A:水蒸气加快炉管腐蚀B:水蒸气稳定、无毒、廉价、安全C:分子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