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综合复习
一、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主要线索
(一)封建社会的五阶段及历史特征
战国、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主要特点:
政治上(1)(2)
经济上:
文化上(1)(2)
二、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演进历程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1、三大分裂时期..一四大统一时期……九大统一王朝
①史实:三大分裂时期:
四大统一时期:
九大统一王朝:
②促成统一成为主要趋势的因素
△中央制的建立与发展,有效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南北发展和交流,经济联系加强,促进统一。
△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渊源,对维护
和促进国家统一发挥了重大作用。
△民族使民族间的交往、关系密切,民族间的凝聚意识不断增强,
历史文化认同不断扩大
△人民(历史趋势)
△统一的核心_________________
2.局部统一
北宋统一
3.对统一的认识
①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是主流;统一的时间长,统
一的范围不断扩大;统一的性越来越大。
②统一的影响
△有利于社会的
△有利于发展,文化
△有利于边疆的______
△有利于抵御_____________
△有利于提高______________
4.思考:①主要统一王朝的相关内容作比较(秦、隋、元)
②近现代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
③热点链接: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二)重要的政治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产生根源
△封建经济基础决定
△分散的小农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主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民族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含义与特点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特征皇帝集各种于一身,皇
权_________一无监督机构。
△中央集权是政体形式,特征:是地方政府在各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服
从,官吏是任免制
△总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听命皇上。
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过程(时期、主要内容、评价)
△初步形成一一
△确立一一
△巩固——
△完善
△加强——
△发展一一
△强化一一
△结束一一
2.地方行政制度
①西周一一分封制:
②秦——
③元——
④元明一一
⑤清-----
3.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制度
①辽——
②金---
③后金一一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地削弱,以加强O
△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地区的严密
管辖,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
△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
典型的表现。
5.两对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相权O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的矛盾:权力加强,地方势力O
6.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认识
△在明清以前,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
统一,因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反映了性。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而专制主义的强
化却阻碍了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特务统治的
出现,八股取士的实施,以及大兴文字狱等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
国社会的____。这表明该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来说正渐
趋衰落。
7.思考:近代对这一制度进行的冲击和变革?
8.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
①汉代——
②魏晋南朝——
③隋——
④唐——
⑤北宋——
⑥明清一一
9.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
△选官的标准和途径变化,趋向公平、客观
△形式日益严密、僵化。
△前期积极作用;
△后期消极作用:
△思考:近代对这一制度的冲击和变革?古代选官制度对我们今天有何
借鉴?
(三)封建盛世和重要的改革
1.封建盛世
(1)史实
唐朝:
①
②
③
明朝:
清朝:
(2)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
①统治阶级认识了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的教训,调整统治政
策,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是根本原因。如
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②当朝帝王良好的素质,如善于纳谏、用人等以及开明的民族政
策与对外政策。
③良好的安定统一的o
④广大人民的,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
⑤科技新成果的应用。
(3)思考:封建盛世为今天国家的富强提供哪些借鉴?
2.重要的改革
△春秋
△战国一一
△北宋——
△新王朝的建章立制和调整政策;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
作用影响
△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强经济力量或富国强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统一奠定基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改革的认识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的重要手
段。
△改革必然会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因而具有艰巨性、复杂性,不
会一帆风顺。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切实解决社会问题,
就能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发展。
△改革必须行之有效,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远见卓识和坚定的
政治魄力。
△改革的实质都是调整一一
△思考:中国的改革与世界历史相似内容的比较
三、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高度发达
(-)经济制度和政策
1.主要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①春秋——
②西汉一一
③隋唐一一
④唐中后期一一
⑤北宋——
@明——
⑦清——
2.古代赋税制度演变及趋势
①
②
③
④
⑤
©
3.古代赋税制调整的原因:
4.古代赋税制调整的作用:
5.农本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
①史实(商鞅变法);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采取的经济政策
②内容:农业为本,为末。抑制兼并,防止农民破产。
加强户籍管理,限制流动。对商人多方限制,课以O
③原因: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________的自然经济,农业是古代决定性
的生
产部门,它直接关系国家和人民生计。因此,以农立国,
必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
④作用与影响:
△封建社会前期:积极作用为主:
△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为主:
(二)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可分为农、工、商、外贸等。农业又可分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
大方面: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引种
培植等;生产关系包括: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方针政策等。
1.部门分类的发展演变
①生产工具的进步
△使用范围的变化(铁器)
△新式工具
②水利工程(注意图)
△名称
△位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
△目的
△作用
③水利灌溉工具
④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经济作物)和影响
棉花、
玉米、甘薯、烟草
⑤古代手工业部门
△纺织业
纺织材料:麻一一丝一一棉
中心地区(唐、宋、明、清)
△制瓷业
2.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政治:国家统一;社会;政治清明;统治者调整政策;
②经济: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广;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广;兴修;
③民族、对外关系:各地区、各民族交往;中外的交流
④科技作用:历法的进步;的指导
⑤人民的辛勤劳动
3.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①古代商业的发展
战国:中原市场形成,各国都城一一新兴封建城市
秦汉:商业的繁荣。统一度量衡、货币(图)、车轨。修驰道、开运河。丝
绸之路开通一一陆路、海路。(图)
隋唐:商业比前代更繁荣;两都、长江流域的两市、统一货币“2;
运河经济;丝绸之路发达一一港口城市兴盛
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商品和品种增多,区域间长途贩运
贸易发展快;出现全国性大商贸城市;(两京)商品经济延伸到农村;
江浙地区以著称城镇兴起。
②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原因:
时间:地点行业
标志:
缓慢发展的原因:
4.古代城市的演变
①古代城市的产生
途径:一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并作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
二是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并作为商品交换中心发展的“市
②古代城市的地位
战国:各国都城一一新兴封建城市(政浴市心商业繁荣)
隋唐:___________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商业大都会;
是长江流域的商业大都会,“扬一益二”
明清: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和也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城镇兴起。
③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化城市发展;
△农村人口走向,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5.重要的都城(六大古都——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临安)
①定都在同一地点的政权或王朝
②都城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由—向东,由北向南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城的政治作用大于经济作用。
△从都城看城市的规划
(三)关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1.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经过
①南方的开发:
②南北趋于平衡:
③开始南移:
④经济重心到南方:
2.原因
①北方战乱多,相对稳定;
②北方农民不断大批南迁,增加了,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
技术
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③南方统治者实行促进经济发展的;
④南方环境、气候条件、水资源条件较好,地势平坦,便于农作物
的生长;
⑤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
⑥政治中心南移促进经济中心南移;
3.思考: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峋?
四、中国古代民族文明交融
(-)史实(分布地区;主要民族;与中原政权关系;措施、政策等)
春秋战国时期一一诸侯争霸,促进华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开始融合。
秦汉时期一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匈奴、越族、西域各族、西南夷)
隋唐时期一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突厥、回纥、鞋帽、吐蕃、南诏)
宋元时期一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契丹、女真、党项、蒙古)
明清一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蒙古、建州女真、藏族、维吾
尔)
(二)民族融合
1.民族融合的高潮
第一次:春秋忖期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
2.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
①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南迁、各民族之间交往
△
△
△
△共同反抗剥削压迫
②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③民族政权间的友好往来;
3.民族融合基本趋势与认识
①
②
③
4.民族融合实质
(三)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史实
△东北:
△西北:
△西南:
△台湾:
△西藏:
2.作用:
3.注意:民族矛盾和斗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不能说侵略与被侵略,要
站在大民族观的立场上认识,大汉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都应否定;对
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和事都要肯定,赞扬(如俺答
汗、渥巴锡等)
4、思考:唐朝、清朝采取哪些开明的民族政策,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
有何影响?
五、中国古代对外文明交流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演变
L明中叶以前:各朝基本上是外交、—外交
①主要原因
△中华文明处于世界地位
△交通便利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发展繁荣
△政府的______政策;鼓励对外交往
②主要内容: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③主要表现(史实)
△秦汉
△唐代
△明代
④主要影响
△促进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
△促进周边国家的发展
△促进世界__________
2.明中叶以后到清前期:被动外交、,抗击外国侵略
①原因
△内因: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外因:倭寇骚扰;西方殖民者东来
②表现(史实)
③影响
△积极:在一定时期内起到_____侵略的作用
△消极:阻碍萌芽的发展;阻碍中外交流;中国落后
3.中国封建社会对外交往的特点
①明中期以前:
△中国为周边国家及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对外开放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为主渠道
△外传主要是先进的技术
△基本上采取政策
②明中期以后:
△中国不再是中心
△中外关系的主渠道逐渐转为
△逐渐采取玫策
4.思考:近代我国对外政策的变化?现代外交政策有何特点?
六、高度繁荣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指科技)的世界地位-----世界领先地位(明
以前)
1.分类总结科技成就(时期、内容)
①四大发明(时间、外传、影响)
②天文、历法(春秋、战国、唐、宋元)
③数学
④农学
⑤医学
⑥科技著作
2.领先的原因
①中央集权下政局
②封建充分发展
③民族融合,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④开放的对外政策,
⑤继承与发展
3.西学东渐
△原因:新航路开辟,西方传教士来华
△内容: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这里主要是
的传播
△作用:介绍了欧洲先进科技,为中国传统科技
(二)清前期后落后于世界及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L落后的含义:只局限总结传统应用技术,没有新的突破,没有产
生0
2.落后的原因
△政治:君主专制、八股取士
△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策等
A对外关系:闭关自守
△思想:儒家思想的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IT分销投资商机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中国单口网关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直排式燃气壁炉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查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专题07以双曲线为情境的定点问题(原卷版)-高考数学圆锥曲线部分必会十大基本题型
- 2025年马鬃尾油刷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变压器油基础油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4走向整体的世界练习人民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3民主政治的扩展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 2025-2031年中国有声阅读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第一章染整工厂设计
- 上虞市化工、印染企业名单-企业负责人信息及联系方式
- DL-T 736-2021 农村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
- YS/T 431-2009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
- SB/T 10439-2007酱腌菜
- 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主要设备设施布局和操作流程文件
- 八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 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资料课件
-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 酒店员工奖惩管理规章制度
- 视频号精细化运营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